06.26 北京中考首考历史 中轴线申遗、丝绸之路等入题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蒲长廷) 今年是北京“新中考”第一年,也是历史学科首考。6月26日历史考试结束后,记者采访多位考生获悉,历史题目涉及丝绸之路、中轴线申遗等内容。对此,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试题多角度、多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考查。

北京中考首考历史 中轴线申遗、丝绸之路等入题

东直门考点考生结束考试 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 林晖

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通过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和演变、中国古代制度文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等内容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华文明对世界历史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对丝绸之路等史实的考查,学生感悟开放、包容、接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

试题充分挖掘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疆域和主权等内容的教育功能,弘扬了民族精神。例如,对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知识内容的考查,从而增强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振兴国家的思想感情。

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试题将北京特色与考查内容紧密结合。例如选择题第3题西周分封制和第9题清朝加强边疆管理等内容,都与北京历史地理、文物古迹有机结合,拉近了生活与历史的联系。据了解,试题素材的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部分试题的设计体现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实际获得。

据介绍,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京味文化是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能力是当代中学生的重要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以考察北京中轴线为情境设计的34题突出了首都文化,还原了实践考察活动的全过程。试题中的路线规划、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成果运用等部分,学生不仅要阅读、分析材料,还要把三年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知识和方法加以运用。

此外,第34题第五问,要求学生提出一项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行动建议,考查学生对首都文化的理解、认同、热爱和把首都文化推向世界的责任感。本题通过让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结合自己校内外生活中的板报、文化创意小礼品等的实践积累,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提出关于保护和宣传的可实行建议。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