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巴黎大炮”的最大射程是多少?

斜杠女青年


今天看来,巴黎大炮已无秘密可言。但是,想当初,却是德国国家的“最高机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人将巴黎大炮炸毁,连设计图纸和资料也付之一炬。唯一留给人们的,仅是残留在法国的炮弹碎片。


大战后,国际联盟组成了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后来又公布了对巴黎大炮的调查结果。这才使巴黎大炮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巴黎大炮的身管长度为36m,口径380mm(一说350mm),其中衬有口径210mm的3节炮管,所以,发射:炮弹的口径为210mm。由于火炮的(身管特别长,加上炮弹的发射装后药量是弹丸重的两倍,使得弹丸的炮口初速特别高,达到1524m/s~1646m/s。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算得上是超高速火炮了。火炮的总重量140t(一说200t),加上炮架和水泥底座,整个总重量达到750t。由于火炮的身管自重很大,为防止它弯曲变形,特意设计了一个钢杆桁架结构维系着。火炮座落在炮架上,炮架的旋转底盘座落在水泥底座上。巴黎大炮的最大射程达125km。

巴黎大炮虽然是个庞然大物,但设计上还是挺讲究的。除了火炮采用了套管式结构外,炮架的旋转底盘的设计就很有名堂。旋转底盘的直径10.1m,高度为1.8m,有一个人来高,其基础部分的内径为5.8m,旋转底盘可以360"旋转。

巴黎大炮的炮弹和射击方式、射角也是很有讲究的。它的炮弹重120kg,要靠那个龙门吊车来搬运和装弹。发射药更重些,达195kg,炮膛药室的长度为3.6m,发射药分3部分,分别把50kg和75kg装在两个布袋里,其余的装在一个金属药筒里。

由于要超远程发射,火炮的内膛压和火药燃气温度非常高,达到4000个大气压和4000℃以上。在这种高温高压燃气作用下,炮膛的烧蚀非常严重,火炮身管的寿命也就是50发~60发的样子。打完50发炮弹之后,就要对炮膛进行扩孔,使炮膛内径达到240mm的新的口径,炮弹的重量相应增加50%,达到180kg,装药量增加到292kg。再下一轮要将炮膛内径扩孔到260mm。


总说装甲


众所周知,炮兵被称为战争之神,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各型威力强大的火炮纷纷登场,在战争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但是在茫茫多的火炮中,我们只关注了那些口径巨大、威力惊人的超大火炮,而很少关注于那些射的远的火炮。其实在一战时期,德国就设计了著名的210毫米口径的“威廉大炮”,别看他的口径只有210毫米,可是它的射程却足足有131千米。

说起“威廉大炮”可能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怎么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火炮,其实这种大炮还有个广为人知的别名,那就是著名的“巴黎大炮”,这款大炮光是炮身的重量就达到了令人恐怖的375吨,它的炮管是由一根380毫米的舰炮炮管和另一根210毫米的炮管拼接起来的,为了达到设计时要求的长射程,它的炮管长度达到了匪夷所思的36.1m,如果将它的炮管完全竖直起来,高度比十层楼房还高,36.1m的超长炮管和相对较小的210毫米口径,使得这门炮的长径比(即炮管长除以口径)达到了172,创下了人类历上之最。这么长的炮管,如果没有外力的辅助,绝对是分分钟断掉的节奏,为了保持炮管的安全,设计师还专门给它设计了复杂的炮管支架。

这种为了增加射程而进行的一系列堪称“丧心病狂”的操作,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在一次射击中,这门炮创造了破纪录的131千米的超长射程,其炮弹的飞行高度达到了40千米,到达的同温层,当然,这也是第一次有人造物体达到这个高度。

可能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研制这种射程超远的武器,究竟意义何在?其实结合一战的时代背景来看,很好理解,一战时期的战争状态主要就是堑壕战术,往往容易形成相对固定的战线,而“巴黎大炮”的设计目的就是通过超长的射程,使得炮弹可以飞跃前方战线,直接攻击敌人后方的大型城市。

1918年3月23日,德军调集了3门“威廉大炮”,直接对法国首都巴黎进行炮轰,在长达五个月的时间里,3门大炮共发射炮弹300多发,虽然只有180发准确的落在了巴黎市区内,但是仍然造成了近千人的死上,给法国人待了了巨大的战争恐怖,打击了法国人的民心士气,而这次成功的炮轰,也让这种大炮获得了“巴黎大炮”的绰号。


迷彩虎军事


巴黎大炮

巴黎大炮,又称“威廉皇帝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用来炮击法国巴黎的一门超级火炮,该炮于1918年3月进入德军中服役,直到当年8月,是有史以来射程最远的大炮。

巴黎大炮开火

巴黎大炮由弗里茨·劳森贝格尔研发,克虏伯公司生产,重达256吨,长度达到34米,口径为211毫米,由于每次发射炮弹都会对炮膛产生磨损,因此到后来该炮口径增大到238毫米。

巴黎大炮的整个计划极为机密,发射地点在库西堡-欧夫里克,与目标巴黎市距离为121公里,炮弹重量约125千克,能打到40公里的高空,因此该炮发射的炮弹也成为人类制造的第一个进入平流层的物体。巴黎炮安装在列车上,沿铁路轨道移动,每次发射需动员80人操作。由于超长射程,因此德国科学家需小心计算科里奥利力对炮弹的影响,炮弹进入平流层后阻力会大减,能有效提高射程。

德军士兵钻入巴黎大炮炮口

1918年3月21日早上7时18分,巴黎大炮所发射的炮弹落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码头,这次炮击持续了15分钟,之后总共发现21枚弹壳,说明共发射了21枚炮弹。3月29日,巴黎大炮再次发射,击中了巴黎圣杰维圣波蝶教堂,整栋建筑物倒塌,造成91人死亡。到了1918年8月,由于协约国的推进,德军只好收起大炮。协约国并没有捕获大炮,但一般的说法是,该炮被德军自行销毁。

巴黎大炮所使用的炮弹及药包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巴黎大炮的射程为130公里。巴黎大炮本身用意并不是要完全摧毁巴黎,而是在心理震慑法国人。在二战前,克虏伯公司获得资助研发了新的列车炮,也是巴黎大炮的升级版本——K12列车炮,曾用来跨越英吉利海峡炮击英国。


烽火观察


我是阿猫阿狗专做历史原创,巴黎大炮本名威廉大炮,是一战期间一门超远程炮,在当时大炮普遍射程二十公里以内的时候,巴黎大炮的最大射程已经达到131km(设计时推算的理论值是120km,备注:全射程需要180kg的推进火药)



巴黎大炮的实际效果远没有他所需要的巨大花费,因为炮身太长,只能牺牲炮弹重量,不过巴黎大炮当时给巴黎人民的恐慌是致命的,首战便击中巴黎市中心大教堂,造成巴黎人心慌慌以为巴黎市区被攻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