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这句话说得对吗?

马到成功


作者:余晓洁(韦志中心理网校积极心理学与本会团体系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

周旭(韦志中心理网校学员、心丝带心理学志愿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

这个问题问的好,不过我们会选择为这句话加上后半句:家是讲爱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家里每一个都认死理的话,可能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有道理的,往往很多的冲突矛盾都是双方或多方各执一理,谁也不服谁才造成的。很客观的讲,每个人也许能可能会有一定的道理,所以讲理的话,在不同的角度上每个人也许都有道理,那么问题来了,都讲道理,都有道理,那么谁对谁错呢?

谁对谁错?这里面暗含着一个问题,就是在家里争对错,论高低,在心理学上,影响家庭矛盾的因素中就存在着权力之争。讲道理,如果我很有道理,我就会站在一个道理高地,可以俯视家庭其他成员,对不对?讲道理,如果我是正确的,是不是在这场斗争中我赢了呢?我是胜者?无形之中就会逐渐的演变为权力斗争。都想做一家之主,这样的争斗是否利于家庭团结呢?

我讲道理,我有理,我似乎赢了。但是赢得了权力,却可能让另一位家庭成员伤心难过呢?有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讲理上,似乎是赢了,却失去了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的感情,得大还是失大?

家庭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不是教育机构,也不属于军队,更不是企事业单位,不存在隶属关系,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对不对?那么用什么来维护这个心灵的港湾,那就是爱,所以我建议加上后半句,家是讲爱的地方。

有时候,我虽然可能有理,但是因为爱,我可能会放下这种争执,更多的选择去理解去共情去包容去接纳,而不是讲道理。家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家是爱的场所。当然这里面也同样需要一定的原则,一定的底线。

所以我觉得家不一定是讲理的地方,但家一定是一个讲爱讲感情的地方。

简单的回答这些,不一定全面,希望对大家都有所帮助,衷心希望大家都能够家庭和睦,阖家欢乐。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


家里确实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有些时候讲道理反而会两败具伤,有些人性格是明知自己错误也死不承认的那种,你要是去和他讲理会被气死。

之前怀孕不能吃味精,吃了含味精的就想吐,我婆婆做菜特别喜欢放调料,特别是味精放很多,做饭菜时特地和她说不要放味精,但是每次她都放,问她她都说没有放,有没有放一吃就知道,好无语,小姑子怀孕也是不能吃含味精的菜,去她家是特地叫我婆婆给她做饭菜,做菜前小姑子千叮咛万嘱咐叫我婆婆不要放味精,我偶然跑厨房时看到我婆婆往菜里放味精,我说不是Xx不能吃味精吗,结果她直接回一句:“菜里不放味精哪有味道,少放一点就好了”,结果就是小姑子在桌子上直接扳筷子“不是叫你不要放味精吗”,我婆婆还说没有放,说她怎么吃得出味精的味道……

前阵我姐夫来家里和家公在闲聊,聊到关于小孩户口上学的事还有小孩跟谁姓的事,因为之前我们一直打算让小孩跟着我们在这边读书想把他户口迁过来,我是深户,老公是农村户口,谈到这个户口问题的时候,家公故意大声的说:“现在哪有小孩的户口随妈妈的,要是我就不会同意,深户有什么好,在农村还有土地,以后都很值钱的”,然后姐夫就说:现在深户小孩读书是要好一点,别人想入还不一定入得了呢。家公听了赶紧插了一句:我不管他们以后好还是不好,反正有我在这一天我就要管一天,现在还不是大把的在老家读,在这读就一定能考清华北大啊?。如果这个时候我去和他理论这些肯定会不欢而散,没必要!

还有聊到一个是小孩跟谁姓的问题,我姐第一胎男孩,怀二胎还没有生之前就聊到如果这胎还是个男孩就跟我姐姓,姐夫也同意,今天在和我家公聊天无意聊到这个事情,家公就说:“要是我作为长辈我是坚决不会同意的,就算前面有一个男孩也不会同意,为什么中国有句古话叫认祖归宗?什么是祖什么是宗?跟个女人姓还认得清祖宗吗?你们年轻人根本不懂,如果要是我孙子跟他妈姓我都不会认他”。这明摆就说给我听的,你觉得我有必要和他去理论吗?我就当什么都没有听到继续忙我的。

人生苦短难得糊涂,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讲大道理更息事宁人。

以上个人闲聊,不喜勿喷。


婷姐姐Vlog


这话说的很对,自古以来家怎么会是讲道理的地方,老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说明一个家庭一旦产生了矛盾就很难调解,无不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各执一词。哪怕一个人知道他并不占理,可他依然胡搅蛮缠,无理取闹。

比如当你和长辈发生矛盾时,你周围的街坊领居肯定会这样劝你:“他是你的谁谁谁,你就让着他一点,他不懂事,难道你还不懂事吗?”这话看似在和稀泥,其实是在暗示你退让,妥协,也就是让你放弃自己的坚持和原则,家庭是尤以讲究尊卑有序的小社会,对待长辈尤其要尊敬和礼让,遇到一个讲道理的长辈当然家和万事兴了,可要是遇到一个不讲道理的长辈,那真是闹的你鸡犬不宁。碍着他是你的长辈,你又不好像对外人一样撕破脸皮,那么就只能选择退让和妥协,通常情况下很难出现争执不下的局面,一旦局面发展到那种程度,真的可以说是要断绝关系了。所以,家庭中的争论往往以一方的妥协和退让而收场,这是难以避免的,正因为大家都是亲人,所以很多事情似乎就变成了理所应当,许多事情可以不讲道理的进行,可以说这是亲情的不可承受之重,很多人的原则和底线往往是被家庭摧跨的。

所以,家庭既是万恶之源,又是避风塘,是一个极其矛盾的场所,它可以无缘无故的爱一个人,又能够无缘无故的伤害一个人,这大抵是由于我们的社会道德和氏族文化造成的。那么,要是我们在家庭中遇到不讲理的人该怎么办呢?你说据理力争吧,容易让亲友寒心,你和这些人怎么能够说道理呢?你看似占着道理,人家却会说你斤斤计较,冷血无情,最终换来的结果就是众叛亲离,我自感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分清场合,底线和原则不可触碰,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可以退让,家庭其实又能有什么争论呢?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不过我们在退让的时候也应该把道理说清楚,不能让亲友感到我们是理亏,退让是情分而已。





六道坊


有的人之所以说家庭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多是指在出现家庭矛盾的时候,不要认死理、一味讲道理,而是要讲情,用情去包容对方、感化对方、缓和情绪、化解矛盾。如果这样讲的话,本身也没多大问题,毕竟是一家人,无论是谁,发个脾气,闹点别扭,做错点什么事,对方担待一下就过去了,何苦那么认真和计较。关键是,如果一直存有这种心理,认为让对方包容自己、忍让自己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就会放松甚至失去对自己的约束,变得不讲是非、我行我素,一旦成了积习,想改都难,后面问题就陆续来了。不但家庭难以真正和睦,家庭成员特别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敏感和复杂紧张,而且负面情绪、对抗心理等问题隐患不断积累,一旦发酵,就容易失去控制,酿成难以收拾的恶果!

不否认,在有些家庭中,无论对错,弱势的一方总是包容、忍让强势的一方,虽然也有不和谐、不愉快、不顺心,但总算看上去相安无事,这种家庭不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是稀里糊涂凑付着过。同样不可否认,因对方不讲理,致家庭矛盾不断,双方又没法沟通,不被尊重、受委屈和压制的一方不愿再忍受,而最终夫妻劳燕分飞的事情还少吗?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其他可怕的灾难。

所以说,在家庭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既要讲情也要讲理,正所谓合情合理。可以讲情在先,情进一尺,”理“让三分,但绝不能不讲理。情也许能融化一切,但却不应该包容一切。如果无原则地让理输给情,那样会让理蒙羞、让情掉价,这不是一个健康家庭中情和理的关系。


努力V奋斗吧


家的核心是过日子。过日子对于某一家庭成员的意思就是平平稳稳地度过家庭里所有成员的各自余生,直至这一代家庭成员的逝去,下一代家庭成员有了自己的家庭并过上了自己的日子。

在许多人心目中人这一生就是成长、成家、生子、看子成家这样一个过程。为了平平稳稳地度过各自余生,就要能够处理的家庭之间的各种矛盾,维持各方的平衡,掘弃或者压制偏见,阻止家庭矛盾的过度爆发,造成对家庭生活难以承受的后果。

幸福家庭的基石离不开爱,在生活中应该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示弱,妥协和退让。不太幸福的家庭不一定是没有爱,而是他们太讲道理,太爱争论要分出对错。

比如出门应该坐公车还是计程车,画应该挂高还是挂低,土豆是应该清炒还是红烧,电视看芒果台还是蕃茄台,去旅游站在十字路口应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其实这些结果真的那么重要吗?即使向左走走错了又会怎么样呢?

每个人都在讲道理,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要说服对方。可是你赢了,爱也被耗尽了。

家从来就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很多事情,只要不触及原则性问题,就没必要争论个是非曲直。就算你赢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一对夫妇开始据理力争的时候,家庭就开始布上阴影。两个人都会不自觉的抱上一堆歪理邪说,去彼此伤害,彼此仇恨,最后往往会两败俱伤,难以收场。多少夫妻,为了一个表面的“理”,最后却不得不劳燕分飞。

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婚姻本是一个空壳,只有两个人彼此关心,彼此宽容,彼此善待,家才能会被爱慢慢填满。


有爱情有故事




人们都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这句话究竟对不对呢?

我觉得这句话不完全正确。我国是非常注重传统礼仪的,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懂事理,要讲道理,怎么在家里反而不能讲理了呢?其实在家里也要讲礼,但这里的礼,更多的应该是礼仪。比如对待长辈要懂礼仪,对待亲朋要懂礼貌,跟孩子也要讲道理。

‌在家里也是要讲理的,尤其是发生矛盾的时候,如果不靠以理服人,那靠什么?靠倚老卖老吗?还是靠谁的嗓门大?有一些老人确实是不讲道理的,总是以父母的身份来压制儿女,当女儿跟他们讲道理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拿“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这句话来堵住儿女的反驳,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如果老人说的对,做儿女的要听得进去父母的话,如果老人说的不对,最女儿的给老人提出意见,老人也应该接受。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要讲道理,不能所有的事情都依着孩子的性格来,孩子一哭闹,父母就无底线妥协,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性格会非常跋扈,不懂得理解、体贴别人,这种性格对他以后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夫妻之间同样需要讲理,尤其是在有分歧的时候,在一段婚姻中,不可能有一方愿意无条件地听从另一方的指令。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觉得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家不是较真的地方”,家人之间要相互理解,毕竟一家人没必要事事都分个对错,更没必要事事都较真!



多米聊三农


首先我们要弄懂所谓的“理”在什么范围。

假设:你和哥们去赌博输了2万元,你俩想捞回来,买些好菜回家,非常勤快地炒菜,俩人对女主人非常客气。酒桌上你提出“亲爱的,再接我俩一万元去捞去,不然那2万元打水漂啦”。女主人一听火冒三丈,说一些斥责的话……你认为她太不讲理啦,太不给面子啦……

我虚拟的故事,家是说理的地方还是找不到理的地方?不言而喻吧?

假如爱人虐待老人,不拿养老费,说明她不讲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别的办法解决吗?


gzj6068


你好,我是周小鹏,爱我们学院创始人,心理咨询师,专注解决婚恋情感心理问题。

家到底是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遇到矛盾了,大家是要讲理还是讲感情?答案当然更侧重于讲感情。很多在婚姻里共同生活多年,历经风雨的夫妻可能都会认同这一点。


1.家庭的和谐从来都是依靠感情来维系。

我们看到很多夫妻恩爱,儿女孝顺的家庭,总是坐在一起就会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很少有剑拔弩张,脸红脖子粗的因为一件事而争论不休。

因为在一个家庭里,产生问题更多的是人情琐事,消磨感情更多的也是互不相让的争吵。而一旦家里的两个人,都只顾自己的主张,不能宽容理解对方时,一定会给某一方带来内心的伤害,也许她会一直忍耐而郁郁寡欢,也许她会忍无可忍而突然爆发。

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支持,不争个人长短,才能保证整个家庭的和谐幸福。


2.对家人讲理的时候,也要用平和尊重的态度

在一个家里不讲理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能凡事的稀里糊涂的过去,或者毫无定论,这样的家庭又谈何发展与时俱进呢?


所以有些道理是有必要讲的,但是,不论是长辈还是晚辈,要向对方讲道理时的态度很重要,你保持足够平和,不带激烈情绪,懂得尊重对方,用爱心和同理心去讲道理。


我们不是不讲理,而是反感说教,反感咄咄逼人,反感居高临下,反感家长的高压政策,当然更不能接受目无尊长的态度,这样的讲理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都不能接受。


小事不要太过较真,大事有商有量,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就尽量包容,不要得理不饶人,非要分个高低上下来。这样即使你在理,却无形中产生了感情的裂痕。


我们都希望在家轻松而愉快,成为温柔的港湾,只有来自家庭、家人的温暖才会让我们甘心为这个家而付出。

咨询婚姻恋爱问题,欢迎关注私信小鹏姐姐哦!


周小鹏


人们常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这句话究竟对不对

本人观点建议,欢迎点评转发。

陈小华2018.12.28发布于北京。


陈小华HUA


其次在说说我吧,我每次从不让老公,对也好错也好,而他呢?总是一笑了之,甚至还摸摸胸捶捶背,笑着说话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咱办,谁来关心我,好吗?这就是任劳任怨,相惜相守陪伴我到老的他(我的老公),人生不易,友友们,你们会跟我家庭一样,家真是一个从不讲理的地方,我只能代表我而不能代表大家,能听听大家的意见吗?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