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此地關乎到整個戰局的發展,中國兩次在此地將日軍擊敗

中華文明很早就屹立於世界,不僅文化底蘊深遠,經濟富足,而且軍力強盛。尤其是唐朝時期,對外征戰少有敗績。

而有一個小國很早就開始盯上了肥沃而強大的中國,野心膨脹的日本也多次準備藉助一個地方來對中國發起進攻。

其中就有著名的白江口之戰,萬曆朝鮮戰爭還有甲午戰爭和我們最熟悉的侵華戰爭,日本都是試圖先攻下朝鮮,然後再去征戰中國。

此地關乎到整個戰局的發展,中國兩次在此地將日軍擊敗

在白江口之戰,唐朝僅用一萬餘人和四萬倭軍在白江口(錦江入海口)進行對抗,此時的唐軍絲毫沒有畏懼,而將領更是沉著冷靜,命令戰船繞開,紛紛將日軍戰船全部包圍。

倭軍被包圍後,無法掙脫出去,在唐軍戰船的包圍中來回環繞,但是一千多艘戰船在裡面無法轉開,一片混亂,最終被唐軍一把火將倭軍大部分戰船燒燬,日軍死傷慘重。

而到了明朝萬曆皇帝在位期間,日本的豐成秀吉再次盯上了此時的中國,於是再次攻向朝鮮,朝鮮皇室立即請求明朝的支援。

此地關乎到整個戰局的發展,中國兩次在此地將日軍擊敗

而朝鮮不僅不提供糧草,朝鮮官員還要從中暗中剋扣糧草,導致明朝將士都是捱餓戰鬥,朝鮮還要嚮明軍要指揮權,明軍將領自然不會答應,雖然朝鮮的不配合,但是強大的明軍和英明的將領還是將日本殺的不敢出城。

這其中就有幾場著名的大戰,李如松平壤大捷僅用不足八百人的傷亡換取了日軍一萬多人的傷亡;馬蹄蓮戰役,明軍用二千餘將士的傷亡換取了日軍八千人的傷亡。還有很多著名的戰役就不一一列舉了。

此地關乎到整個戰局的發展,中國兩次在此地將日軍擊敗

可以說在朝鮮半島上,中國屢戰屢勝,而當朝鮮半島被日軍侵佔後,就可能會發生轉變了。

在清朝時期,朝鮮發生兵變,袁世凱帶兵前往平定戰亂,而日本也準備來此一腳,袁世凱知道朝鮮半島的重要性,便希望李鴻章再次派一些援軍直接將日本滅掉,防止意外發生。

此地關乎到整個戰局的發展,中國兩次在此地將日軍擊敗

而李鴻章完全不顧及袁世凱所說,無視了他的請求,隨後日本侵佔了朝鮮,隨後就一直駐紮在這裡開始他們對朝鮮的文化侵略,後來日本便發起了甲午戰爭還有侵華戰爭,中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對於日本的狼子野心,中國最重要的是看好朝鮮半島,不能再犯曾經犯下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