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踐行“碧水責任” 3萬餘尾魚苗放流德州臨邑土馬河

踐行“碧水責任” 3萬餘尾魚苗放流德州臨邑土馬河

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當天上午,德州市水產局、臨邑縣人民政府聯合大眾網德州站在德州市臨邑縣興隆鎮土馬河生態小鎮舉行“放魚養水 保護生態”大型放魚活動

踐行“碧水責任” 3萬餘尾魚苗放流德州臨邑土馬河

2018“全國放魚日”放魚養水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踐行“碧水責任” 3萬餘尾魚苗放流德州臨邑土馬河

德州市水產局局長周振廷宣佈放魚活動正式開始

大眾網臨邑6月6日訊(記者 祁小麗 見習記者 劉龍飛)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當天上午,德州市水產局、臨邑縣人民政府聯合大眾網德州頻道在德州市臨邑縣興隆鎮土馬河生態小鎮舉行“放魚養水 保護生態”大型放魚活動,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市民和中學生100餘人踴躍參與活動,親身體驗放魚樂趣,兩個多小時共放生3萬餘尾鰱、鱅魚苗。

活動現場,水產局相關負責人對放魚節現場各類注意事項進行了講解。來自德州市慈善義工協會的志願者於登寶、劉和英對在場市民發出倡議:從現在做起,加入到“放魚養水、保護生態”行動中來,踴躍參與放魚活動,為德州市水生生物資源的恢復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獻出一份愛心和力量;科學放魚、規範放魚,嚴防外來物種的入侵,保護好當地物種資源,確保水生生物養護行動持續有效,使放魚節成為一項人人參與的科學性、公益性活動。

隨著德州市水產局局長周振廷宣佈2018“全國放魚日”放魚養水活動啟動,愛心市民和中學生依次領取放魚的盆或桶,德州放魚節大幕拉開。在現場,許多中學生均是首次參與放魚活動,他們小心翼翼地拎著裝有魚兒的塑料桶來到放魚臺放流,現場呈現出魚水相親、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期間,工作人員還對到場市民進行漁業法律法規及科普宣傳,令不少市民大呼受益匪淺。

踐行“碧水責任” 3萬餘尾魚苗放流德州臨邑土馬河

水產局工作人員將魚苗發給排隊等候的學生

踐行“碧水責任” 3萬餘尾魚苗放流德州臨邑土馬河

參加活動的學生小心翼翼地端起水盆放流魚苗

科學證明,通過放流濾食性魚類,如草魚、鰱魚、鱅魚等,可有效解決水質富營養化問題。有試驗證明,每生產1公斤鰱鱅魚,可帶出29.04克氮、1.46克磷、118.6克碳。每放養10萬尾濾食性魚苗,相當於植樹造林1公頃。據臨邑縣水產局局長雷國慶介紹,這次放魚養水行動,也是為了以土馬河溼地公園為試點,探索形成一整套可借鑑、可複製的生態修復模式,打造具有臨邑縣特色的休閒漁業文化旅遊基地。

此次放魚活動地點選在臨邑縣興隆鎮,該鎮是“山東省衛生鄉鎮”、“山東省美麗宜居小鎮”。“此次在興隆鎮舉辦放魚養水活動,對增加土馬河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優化水質,呼籲全社會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共建生態宜居、碧水清岸興隆鎮具有重大意義。”臨邑縣興隆鎮鎮長李勇說。

“此次活動標誌著德州市的增殖放流進入宣傳組織實施階段,在後續十月份還將進行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活動。”德州市水產局副局長李明鑫表示,此次增殖放流活動,也可以起到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淨化水域水體,保障水域水體安全;二是能在良好水域提供大量優質水產品;三是通過活動引導社會放生活動科學化、合理化、合法化。

據瞭解,“放魚養水”是海上糧倉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保護水域生態安全的同時,能夠生產大量優質高端水產品。放魚活動也對涵養水生生物資源、維護漁業生態,完善種群結構,修復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對於增強全社會養護水生生物資源意識、建設生態文明城市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