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孝敬父母,難在哪裡?

孝敬父母,難在哪裡?

“子夏問孝”。孔子講“色難”,和顏悅色奉養父母,難。剛剛一開始,第一句跟大家講到“無違”,要順父母的心意,不要違逆,所以“孝順”,這個“順”字就在這裡。父母講得對,趕快去做;父母這個做法不是很妥,不要馬上頂撞,要順勢而為,再規勸就好。所以這個順很重要,毫無那種讓父母不歡喜的態度出現,因為一順,父母的心才能寬。

比方父母年紀大了,白頭髮很多,“女兒,我想染頭髮。”你這個當女兒的說,“媽,染頭髮的那個東西對腎臟不好,會影響你的身體。”老太太一而再、再而三講了幾個月,我們就是不做,可能老人家很不舒服,甚至於她可能知道她的日子不多了,她就是希望自己離開的時候,染著發,看起來比較莊嚴,這是她的心願。剛好昨天聽到一位學長講,他的外婆就是這個情況。他的母親也是為媽媽好,但是沒理解到母親的心。老人家看女兒不幫她染,就自己染,結果聽到女兒的腳步聲上來了,躺在床上裝睡。老人跟小孩一樣,很可愛的。這個女兒體會到了老人家真的很想染,馬上態度非常溫和,“媽,我幫你染。”結果染完沒多久,老人家走了。所以女兒想起來,幸好染了,不然真的會留下一生的遺憾。當然,假如買的染髮劑是天然的更好。

所以當老人家很想吃什麼,你就不要先從營養學的角度,維生素多少,怎麼樣怎麼樣,這個時候不要用這些道理來壓,要能體會得到老人家的心意,這是順。心地柔軟,和顏悅色。而且那個和顏悅色不是裝出來的,是什麼?能夠有照顧父母的機會,覺得是自己最大的福報,我能報恩啊,所以那個和顏悅色沒有絲毫的勉強。王希海老師照顧父親二十六年。這二十六年,他覺得人生非常充實,看到父親睡得香、吃得甜、吃得歡喜,就是他最大的欣慰。因為盡孝跟人的性德相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孝子心中只有父母,父母樂,就是他的樂。

就好像我們成長過程當中生病的時候,我們病好了,父母比我們還高興;我們生病了,父母恨不得把這個病移到他們身上吧,不讓我們這麼痛苦。這就是父子有親。王希海老師天性終身保持,沒有改變。因為王希海老師出入醫院的機會比較多,他就講到,父母生病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操心孩子。我們都知道,人的身體不好,最大的一個原因是情緒影響。父母因為操心我們生病了,可是父母生病以後,又特別怕麻煩孩子,很自責。照顧父母怎麼能說是麻煩?回報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我們為人子女沒有體恤到,甚至照顧個一兩天,發脾氣,不耐煩了,在醫院裡面想罵老人,走到走廊上去罵,父母都感覺得到,那不是讓老人更難受?

所以看到這個“色難”,我們體會到,不管是古代的孝子還是現代的孝子,那一份心境令人感佩,念念只想著怎麼樣讓父母歡喜,沒有想自己。我們很容易隨順自己的想法,哇,二十六年,那多辛苦!孝子不是這樣的。孝子給我們提醒,你照顧父母還起一個念頭,“要忍耐,要忍耐,要撐”,這個心已經是自私了,想到自己才會有撐,念念是父母,決定沒有“哎呀,好辛苦啊,好累啊”的念頭。因為只要有這個念頭,慢慢變什麼?我好累,我好辛苦,變我怨、我不耐煩,最後就我恨,那就麻煩了。所以孝子跟我們的差別在哪?存心不同。我們會自私自利,他們念念為父母想。所以和顏悅色是最可貴的。

——選自《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為人父母、老師,怎樣做才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