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古典音乐入门(七)——贝多芬:《欢乐颂》

矮小强壮,一头乌黑的头发蜷缩而又浓密,一幅像个举重运动员似的结实骨架,这就是贝多芬给人的第一印象。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的一所破旧的阁楼里,他的父亲是一个没有多少才华而又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个女仆,一个厨师的女儿。贝多芬的童年充满着苦难和痛苦,缺少像莫扎特那样一个温暖的家庭,他的祖父在他2岁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贝多芬的音乐天才,便有意的对他进行培养,可好景不长,不久,祖父去世了。伴随着而来的,是父亲很想开发贝多芬的音乐天才,甚至是想把他当做一个音乐神童来炫耀。就在贝多芬4岁的时候,父亲每天让他练习9个小时的管风琴,有时还让他练习小提琴,贝多芬的童年生活可想而知了,一个只有4岁的孩子,整天被关在一个小房间里,感受到了无限的压抑。有时候,喝醉了的父亲半夜回到家,还要从床上生拉硬拽,把贝多芬叫醒,强迫他练琴,甚至还拳打脚踢贝多芬。

贝多芬还在年少时,就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他11岁进了剧院乐队,也就是在这一年里,贝多芬首次正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作品的封面上印着:《钢琴变奏曲——献给沃尔夫·摩达尼西大人。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贝多芬13岁的时候,他正式成为剧院的管风琴师也就是在这一年,画家施坦豪泽为贝多芬欢乐一张他最早的一幅肖像画。

古典音乐入门(七)——贝多芬:《欢乐颂》

13岁时的贝多芬

1887年,17岁的贝多芬失去了他最敬爱的母亲。虽然父亲还在,但他不得不成为了一家之主,家庭生活除了要抚养两个弟弟以外,还要支付父亲的酒钱,即便是父亲所在的宫廷剧院,也把父亲的养老金发给贝多芬,免得酗酒的父亲乱花钱。

在贝多芬17岁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不论是对于贝多芬还是莫扎特,都只得记忆的事情,而且,也成为了音乐史当中的一段佳话,1787年春天,风尘仆仆的贝多芬从波恩专程来到维也纳,他要亲自拜访心目中的偶像莫扎特。这一天,他来到莫扎特的寓所,莫扎特正在会客,对贝多芬的冒然入室很不高兴,他随便挑选几首奏鸣曲,交给贝多芬。不知道是贝多芬弹得不好,还是莫扎特对他的演奏毫不在乎,莫扎特一直没有理他。“难道我的琴声真地不能打动他?”贝多芬边弹边想:“我一定要把他吸引过来!”想到这儿,他摆脱莫扎特的曲谱,自己临场发挥起来。

突然,好像一到亮光在莫扎特眼前一闪似的,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贝多芬的身上。原来,贝多芬的演奏竟跃出了莫扎特的奏鸣曲。在这新鲜的旋律里,莫扎特发现了这位新人的非凡音乐才能。他立刻拿出自己正在创作的另一首钢琴协奏曲的主题,想试一试贝多芬的即兴创作能力。贝多芬给这一主题赋予了新奇的色彩和极不寻常的发展,这使莫扎特大为震惊,它当场宣布要将贝多芬的这一段发挥笔录下来作为他的协奏曲的华彩乐段,还兴奋地向在场的客人们说:“我请你们注意这位青年,将来有一天,他会让全世界都来谈论他的!”

莫扎特的预言果然成为了现实,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后来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古典音乐代表人物。

两年后,贝多芬来到波恩大学读书,其时,革命的浪潮席卷欧洲,波恩是德国新思想的中心,在这里,贝多芬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到革命的浪潮中去,为此,他还谱写了两首革命歌曲《战斗歌》、《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人民》。

1792年,贝多芬再次来到维也纳,这次他拜访了大师海顿,并决定跟他在身边好好学习,但是海顿当时已经60岁了虽然他深受维也纳人民的喜爱,可贝多芬却觉得海顿的观念过于老化作曲的规则与束缚实在太多。贝多芬迫不及待地要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再加上海顿对贝多芬也不是非常用心,年龄的代沟让师徒两人相处的不是很融洽。最后贝多芬不得不决定改换老师,,他先后师从阿尔布雷希茨贝格、萨列里、申克等。但过了不久,一连串的打击迎面扑来,先是父亲去世,再是波恩宫廷撤销了对贝多芬今年前上的支助,这使得贝多芬不得不又要面对生活经济上的压力,他必须不断地作曲或者演奏,来打响自己的知名度。

1795年,贝多芬首次以一位钢琴家和作曲家的身份在维也纳举行了个人的音乐会,音乐会上,贝多芬演奏了自己创作的《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让他在维也纳一炮走红。

古典音乐入门(七)——贝多芬:《欢乐颂》

贝多芬作品手稿

就在他的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不幸的命运悄悄降临到他的身上。从1796年起,病魔侵入他的身躯,贝多芬患上了中耳炎,起初,他非常努力地进行治疗,事实情况并不乐观,他的听力逐渐下降。

1802年4月12日,天气异常晴朗,万物都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贝多芬一早起来,他拿起一个玻璃杯子,用手指弹了几下,这些天来,悦耳的声音一直都不能进入他的耳膜,他又用力地弹了几下,还是什么都没有听到,他的脾气变得异常暴躁,将手中的杯子用力摔到地上,杯子“无声”的变成了碎片,他再度恐慌起来,发疯似地跳起来,一头冲出房间,奔向茂密的森林中。最后,他不得不垂头丧气地再次来到弗兰克的诊所,弗兰克拿来纸笔,很不情愿地写道:“贝多芬先生,非常遗憾的告诉您,您得了一种严重的耳疾,恐怕您要聋了,您在渐渐失去听力。”“啊——”贝多芬绝望地惨叫一声,有气无力地瘫倒在地上。

从诊所回到家,一路上走了多长时间他也不知道,只知道街道上已经空无一人,街道两旁偶尔还有几户人家亮着灯光。他呆呆地坐在钢琴旁,心中充满着无比巨大的痛苦,他愤怒地从桌上抓起一个音乐主题,在琴键上弹了几下,但却没有声音,只有那“嗡嗡”声连续不断地噬咬着他的耳膜,他声嘶力竭地喊道:“主啊!为什么?这是为什么?我应该怎么办啊?”贝多芬实在不能忍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从柜子里拿出一把手枪,装上子弹,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这一刻,空气仿佛凝固起来,没有呼呼的风声,没有啾啾的鸟鸣,贝多芬只听到了自己那一颗还在“嘭嘭”跳动的心声。他想起了妈妈,还想起了朱丽叶……她们会同意我这样做吗?慢慢地,他放下手枪,冲着半空挥舞着拳头,高声叫道:“不!我不能这样做,我要勇敢地活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向命运屈服!”

1802年10月,贝多芬在弗兰克医生的建议下,由他的学生里斯陪同,来到海利根斯塔特疗养身体。在海利根斯塔特,贝多芬感到了无助和失望,他思考许久,提笔给弟弟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写道:“倘若如此,我将怀着何等的欢心飞向死神——永别了,切勿把我在死亡中完全忘掉……”这就是贝多芬饱受耳疾的折磨的见证——《海利根斯塔特遗嘱》。

不,“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不屈于命运的苦难与折磨,从1803年起,他开始了创作的高潮,《第三(英雄)交响曲》横空出世,宣告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宣言,之后,他写下了《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第23 (热情)钢琴奏鸣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不朽的作品,还创作了歌剧《费德里奥》。

古典音乐入门(七)——贝多芬:《欢乐颂》

贝多芬在创作

1815年后,贝多芬的创作生涯逐渐达到巅峰,这期间他所写的作品每一首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甚至是每一个音符都要经过仔细的推敲,这些作品更加深刻动人。代表性作品有《第九(合唱)交响曲》、《庄严弥撒》等等。

1826年,贝多芬在一次旅行途中患上了重感冒,这使得原本就很虚弱的他一病不起,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夜晚的暴风雨中离开了人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不仅是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还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他是历史上一位仅有的几位伟大音乐家中的一位,被人们称为“乐圣”。

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请给予关注并请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印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