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确有其根据吗?你怎么看?

幽默趣图乐乐乐


我虽然不喜欢很多人把诸葛亮神话,但是也不喜欢有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有什么关系啊!会有这样的说法无非就是很多人觉得遗憾,很想看看郭嘉和诸葛亮比计谋,因为得不到结论的事情才具有争议,另一个则是郭嘉死的时候诸葛亮刚好出山。当然我也不喜欢听人说“卧龙一出,郭嘉必死”,这都什么跟什么,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喜欢的不妨看看。

诸葛亮

首先:三国中水镜先生说郭嘉锋芒太盛,要等到他死的时候诸葛亮方能出山,这不扯呢嘛,水镜先生还能知道郭嘉英年早逝啊!万一郭嘉和司马懿一样呢,那诸葛亮还就别出来了;再加上水镜先生又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前面吹郭嘉,后面又吹诸葛,所以说这一说纯属子虚乌有。

其次:郭嘉是个难得的鬼才,自从到了曹操麾下,简直比如虎添翼还要猛,都快要飞飞起了,灭吕布,破袁绍,征乌丸这一系列让曹操如履平地,郭嘉死后曹操就赤壁大败,但是再厉害诸葛亮应该也不会怕,对于一个谋士,最大的心愿除了是实现自己的抱负还有就是找到自己的对手,比如司马懿对诸葛亮是又敬又畏,再说诸葛亮出山完全是因为刘备求才若渴的态度,明知天时地利人和都对自己没好处,诸葛亮还愿意去辅佐刘备,如果说他怕郭嘉完全可以投到曹操麾下啊。所以说不存在怕不怕,时间是只是巧合。

郭嘉

最后:要是按照现在来比郭嘉还不一定是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几乎是全能型人才,个人感觉郭嘉应该善于研究人的心理,这一点可以甩诸葛几条街,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就显得有所欠缺了。虽然说诸葛亮被演义神话了,但是东晋政权因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封了他武兴王;唐朝还把诸葛亮列入武庙十哲之一,与韩信白起等名将齐名,这应该不假吧,那时候他们应该没看三国演义吧!在三国时期还有谁?

综上所述就是我个人观点,其实我也很想看鬼才与诸葛对战,那样一定很精彩。


猫眼观史


有网友留言想看郭嘉与诸葛亮,今天他们来了。

郭嘉

诸葛亮

前段时间流行三国热,马伯庸先生的《三国机密》更是被改编成电视剧热播。

《三国机密》剧照

随着该剧的走红,曹操早期谋士郭嘉也被进一步推崇,民间自古流传"郭嘉不死,孔明不出"的评论更是热度不减。其实,纵观班固《汉书》、陈寿《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没有找到"郭嘉不死,孔明不出"的出处。这更类似于民间的杜撰传说,至于郭嘉和诸葛亮的对比,嘿嘿,笔者先卖个关子,我们从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来对比。

郭嘉

《十胜十败论》: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於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原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於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你品,你仔细品!

这一切的主题是什么?主公,你比袁绍强多了。你看袁绍繁文缛节、反叛汉室、管理松散、用人多疑、优柔寡断、目光短浅、手下多喜欢奉承、争权夺利、赏罚不明、虚张声势,这十个方面都是主公您比他强,因此他必败无疑。

曹操的反应?那可高兴了!"哎呀您这么吹捧我,我可怎么好呢?"

好了,夸完之后,实际操作呢?

嗯,只有一条:嗯,趁袁绍去打公孙瓒了,您赶紧打吕布吧!

——等等,怎么打袁绍,你得告诉我呀?!

至于打袁绍,郭嘉具体出了啥决策呢?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郭嘉只是跟着去,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简言之,他只是跟着去了,并没有给出决定性的建议。恐怕曹操多半心里嘀咕:"NND,开始把我吹得天花乱坠的是你,怎么真到了官渡,你他娘的不给我点意见?"

看看其他人做了什么。

荀彧(读作"巡遇",而非"狗货"):算定韩遂马超一定会拥众自保,而袁绍手下的颜良文丑可以一战搞定,田丰会得罪袁绍,许攸一定会叛逃。事实也正如他预料的一定,所以《三国志》才感叹:皆如彧所策。荀彧真神奇啊!

荀彧

荀攸:献计斩颜良诛文丑,派徐晃袭击运粮队,定策烧乌巢,劝曹操受降张辽。这些都是都是荀攸的计策。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官渡之战,荀彧负责预测,荀攸负责实操。简直是二荀赢了官渡啊!

荀攸

反观郭嘉在官渡,就只有:"从破袁绍"。

没了!!没了!了!

十胜十败夸得甜啊。"您比袁绍强多了!就是好来就是好!"

——您倒是来个计策,来个实际操作啊?

好,下面说说诸葛亮的《隆中对》。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主题: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权可用为援而不可图。这是大前提。所以要联吴扛曹。

荆州四通八达,很适合您。西川肥沃险塞,也适合您。刘璋和张鲁是可以搞定的。

将军您很牛叉,那么,跨有荆州益州,搞定边境部落,交好孙权,然后等天下有变,荆州益州两路出兵,搞定。

诸葛亮这里夸了刘备几句信义好,其他都是实操。

好了,看成效。

三国版图

公元208年,刘备是刘表的一介客将,四十八岁了,还没有方寸之地。诸葛亮给了他《隆中对》。

当年曹操南征,刘备很危殆,诸葛亮之前拉拢站队了刘琦,又去跟东吴结盟。联吴扛曹get。

两年后,因为刘琦的法理,刘备占有荆襄大半,有了基业。荆州get!

公元214年,刘备搞定西川。荆州+益州跨有get!

公元219年,刘备定汉中,三分天下有其一get!

后,孙权忽然卖队友捅刘备一刀,惊人的大意外。不提。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

蜀汉名将能臣

刘备奔走天下二十年,无方寸之地。

诸葛亮给他规划并参与实操。六年后得到天下三分之一,十三年后称帝。立国四十余年。

规划,谁都会规划;《隆中对》的规划,是把一个新野县四十八岁刘皇叔搞成成都城六十一岁天子昭烈帝。有规划,有实操,所有选项几乎都是当时最优解。

服了,服了

所以了。不提郭嘉与诸葛亮,只说《十胜十败论》vs《隆中对》。

"您比袁绍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具体怎么做听荀彧荀攸程昱贾诩的吧"

vs

"按照我这个实操,十三年后您就能从县领导当天子了"

哪个更牛叉一点,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的判断了吧?

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历史故事,也欢迎留言。


惊山鸟


1 郭嘉不死……

公元207年。这一年刚好郭嘉随曹操征伐乌丸后病逝,这一年刚好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把他请出山。

也不管两件事发生在年头年尾、谁先谁后,反正就有了如今大肆流传的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知乎上时不时有人拿这句话出来问,这俩牛人是不是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问得很多大拿都无言以对。

只有那些非正经的史学爱好者才能回答好这个问题。

比如,有人这样答:突然发现刘禅出生在207年,郭嘉死在207年,也许我们可以说“郭嘉不死,刘禅不生”。

有人这样答:张绣作为曹操手下当时封户最多的将领,可以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人物,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而刚好张绣去世的那一年,卧龙诸葛亮刚好追随刘备出山。一个南阳宛城区主公,一个南阳卧龙区诸葛庐的主人,他们之间会不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和联系?

还有人逆向思维这样答:诸葛村夫要出山的消息传到了郭奉孝这里,奉孝敛容道:为之奈何!忧虑而死。

总之,这根本就是一个偶然事件,非要扯什么意义是没有意义的。

2 著名的乌鸦嘴

其实,郭嘉生命中遇到的偶然事件还真不少。除了“卧龙不出”这档事儿,挺出名的一件是预言了孙策的死。

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之时,传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江东豪杰孙策,准备发兵北渡偷袭曹操的根据地许都。与袁绍相持中已经处于劣势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卫许都。一旦许都失守,曹操阵营将立刻分崩离析。

这是曹营中人心最为动乱的时期。在此紧急关头,郭嘉掐指一算说:“孙策这个人轻率不善防备,也不设俩保镖,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却和一个人独来独往没什么两样。况且,他刚诛杀了江东那么多英雄豪杰,跟多少人结下梁子,如果有刺客伏击,那绝对是一个死。依我看来,孙策必定要死于刺客之手。”

孙策到了江边,尚未渡江,果然被仇敌的门客刺杀。

于是,郭嘉成了史上最著名的乌鸦嘴,比贝利成名早了一千多年。

不过,史学大咖裴松之特意提醒乌鸦粉们,此事纯属偶合,不要神化郭嘉。他还略带戏谑地评论说,郭嘉要能预测孙策具体死于何时,那才叫牛叉好吧!

3 “奉孝,你怎么看?”

但是历史小白不管,就认定郭嘉神机妙算,就咬定诸葛亮就是怕郭嘉躲山里不敢出来,你有本事跟他们讲道理?

等你真跟他们讲道理了,他们跟你讲长相。

除开历史因素,郭嘉近年来的走红离不开各类三国游戏。当曹操的其他重要谋士都以中年大叔的形象出现的时候,英年早逝的郭嘉总是一副此间美少年的模样,怎不叫外貌协会心疼!

就连曹老板也心疼啊。

曹老板南征北战,自然是拍板的那个人,但是,举凡重要决定,在拍板前总要问一句:“奉孝,你怎么看?”郭嘉总会说:“我是这么看这么看。”他看的角度总是异于常人,就好比别人跑到桥上看风景,他就躲在楼上看人。

曹老板很欣赏,几乎每次听完都说:“就依你说的办。”结果,事儿都成了。

偶有不听郭嘉的时候,事儿都搞砸了。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破,依附于曹操。谋士程昱向曹老板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曹老板便问:“奉孝,你怎么看?”郭嘉说,不能杀,杀了曹老板您就要背负杀害贤士的骂名,透支信用划不来。但是,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为患。”宜早为之所,比如把他软禁起来。

曹老板说,我不听,这次我偏不听。

后来,刘备主动请求去截击袁术,曹老板同意了。待郭嘉与程昱得知此事,一起劝曹老板:“放走刘备,会生变数啊!”但此时刘备已溜之大吉,并夺取下邳,举兵跟曹操对着干了。

曹老板后悔得肠子都绿了,恨不听郭嘉之言。

4 曹老板心中的白玫瑰

所以,在曹老板心中,郭嘉这颗定心丸,不吃不行啊。他有一次说,郭嘉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两人的关系急剧升温,到了“行同骑乘,坐共幄席”的地步,就差“寝则同床”了。

郭嘉一病,曹老板急得跟个小姑娘似的,亲自端汤喂药,一天问好几次:“好点了没?好点了没?”

郭嘉一死,更是成了曹老板心中永远的白玫瑰,而其他活着的谋士就像是衣服上的饭粘子。

曹老板每逢遭遇挫折,就会越发怀念与郭嘉在一起的日子,然后向众人感慨一番:“奉孝要是还活着,我就不会走这一步臭棋。”(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听得手下一堆谋士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他给郭嘉送葬的时候,甚至对着荀攸等人公开说,我本来是准备自己百年之后把后事托付给郭嘉的,没想到他先我而去。说得好像曹丕、曹植不是他亲生的。

可见,郭嘉的早逝对曹老板绝对是一大打击,无论是情感上,还是功绩上。

5 雨露均沾的爱与欣赏

曹老板对郭嘉的爱与欣赏都是真的。最爱君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爱与欣赏是天子般的爱与欣赏,雨露均沾,他对所有网罗到门下的贤人都曾表现出这种爱与欣赏。

比如曹老板对荀攸,那也是爱得不要不要的。打张绣、征吕布、离间袁氏兄弟等计谋,基本都是荀攸出的,也都被曹老板采纳了,效果不是一般的好。所以曹老板自己也说:“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这评价跟郭嘉比怎样?彼此彼此,承让承让吧。

只是恰好郭嘉死得早,回忆让曹老板更加美化了两人相处的时光。

所以,说郭嘉牛,他确实牛,三国时期主公以下的一流人物,他算一个,但还不至于牛到独步天下。至少曹操军中就有好几个郭嘉式的大拿。

至于拿郭嘉跟诸葛亮对比,鼓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除了有关公战秦琼的错乱感,还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6 没法比较的两种人

怎么说呢,郭嘉跟诸葛亮根本就是两种人。他们没法比。

诸葛亮跟着刘备,早期的职能有两个:一是当说客,说服东吴联手刘备,两个弱鸡合力抗衡强悍的曹老板,这个角色相当于外交部长;二是刘备出去干架的时候,他负责稳定后方,确保足食足兵,这个角色相当于后勤部长。在曹操的阵营里,荀彧才是干这个活儿的人,他跟诸葛亮一样,是不跟主公出门的。

诸葛亮的后期就更不要说了,基本上就是蜀汉的当家人,大权独揽11年。

郭嘉显然不是这种角色。前面说了,郭嘉是帮助曹老板最后拍板的那个人,主要负责曹老板发问后的决断。

就跟诸葛亮很清楚自己是相才不是将才一样,郭嘉也很清楚自己的强项在哪里,所以他早年投靠袁绍发现其“好谋无决”,立马就走人。跟着优柔的主公,郭嘉的长处是发挥不了了,但诸葛亮可以。

直到遇到了曹老板,郭嘉才算有了用武之地。

7 心理学大师郭嘉

郭嘉在曹营中的位置恰得其所。有点类似于唐太宗的智囊“房谋杜断”,曹老板手下的荀攸、贾诩等人主要负责“谋”,郭嘉主要负责“断”。

他的厉害之处就是善于读懂人心。

郭嘉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大师。打个不算恰当的比喻,其角色类似于《非诚勿扰》中的乐嘉,当女嘉宾纠结留不留灯、男嘉宾纠结牵不牵手的时候,他就啪啪啪性格分析一通,然后说“你们自己决定吧”。而曹操就是纠结的男嘉宾。

他读懂袁绍,知道袁绍优柔寡断,所以鼓励曹老板直接东征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不用担心袁绍乘机出兵攻打许都。

他读懂袁绍的两个儿子,知道袁绍死后,他们必生内讧,所以进奇策,建议曹老板退兵,等他们兄弟打得内伤了,再去摘果子。

他读懂了刘表,知道刘表是一个只尚空谈、妒忌贤能的政客,所以怂恿曹老板尽管放空城去远征乌丸,不用担心刘备乘机添乱,因为刘表自会阻止刘备干牛逼的事业。

他其实也读懂了孙策,所以才能纯属偶合地预言了孙策的被刺。

8 关键是读懂了曹老板

曹老板的敌人,内心怎么想,一个个都被郭嘉读懂了。这个技能倒很像《三国演义》中被神化了的诸葛亮,一出空城计无非就是读懂了司马懿的生性多疑。

这种高超的读心术其实很烧脑,风险也极大,一旦对方知道你在想什么,疑中生疑,反其道而行,那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本质上,郭大师就是一个疯狂的赌徒。他赌自己对当时天下一流人物的了解胜过于这些人物对自己的了解。

幸运的是,郭嘉一辈子还没遇上“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也知道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同级别对手,所以他的奇招、险招才能屡试不爽。

于是,他就从一个赌徒晋升为一代赌王。

当然,最重要的是,郭嘉读懂了曹老板,深知他也是一个勇于冒险的主儿,一个与他臭味相投的赌徒。

要是他遇上袁绍、司马懿或者诸葛亮(这三人都以小心谨慎著称)这样的老板,那么,他要么闭嘴走人,要么读懂越多,死得越快。


十项全能斜杠青年


老版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首先我们必须了解郭嘉谁?

(插图是电视剧版郭嘉)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三国志》: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多嘉深通有算略,达於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諡曰贞侯.子奕嗣. 后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以上引于三国志,翻译下来就是

郭嘉很有智谋深渊,很能处理事务。曹操说,只有奉孝能知道我的想法。三十岁,从柳城回来,生病了,曹操去探望,死去。到灵堂。很悲伤。对荀攸等说,大家年纪都和我差不多,只有奉孝岁数最小。天下的事情,本来想托付后事给奉孝的,没办法中年天折,命啊。上表朝廷,军师祭酒跟在我身边打仗十一年了。每逢大事,机变百出。群臣不能下决断的,他说一下我就能采纳并成功。平定天下的功劳都靠他的谋略。不幸早死。追忆他的功劳,,实不敢忘啊。增加他八百户的食邑。和以前的一千户合并。谥曰贞侯。儿子曹操收入府中抚养。曹操征荆州回来,与巴丘遇到瘟疫,烧船。叹息说,要是奉孝在,我不会到这种地步。


所以现在对于《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就显得不足奇怪了,郭嘉本身就是旷世奇才,本身不逊于诸葛,屡次献计帮助曹操破敌,曹操得到郭嘉,如鱼得水,如同神助一样,

如果郭嘉不死,曹操方面有人,有钱,有地盘,有头脑,武能打,文能战,即使诸葛孔明和郭嘉一样富有策论,也完全显示不出诸葛孔明的才华,这里的卧龙不出,不是不出山的意思,而是显示不出卧龙的才华和能力而已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为了中国之崛起


《诗话三国.郭嘉字(奉孝)》

文/史耀刚(史乐刚)网名:月影桂花树

胸怀天下富远见,洞察时亊结贤能。

足智多谋习兵法,腹藏经史真谏诚。

随操出征十一载,超群智慧妙奇胜。

曹公十分感慨赞,此人助孤大业成。

袁绍攻打公胜瓒,劝操乘势吕布抨。

地盘扩大增实力,避免绍布互援撑。

官渡之战操犹豫,悬殊实力涌潮澎。

郭嘉分析操十胜,袁绍十败必遁腾。

惊恐溃逃绍病死,曹军乘胜谭尚征。

将领主张二袁荡,郭嘉即力排议争。

水火不容兄弟俩,激攻必然会联盟。

缓攻谭尚必内讧,两败俱伤收复城。

操对奉孝寄厚望,身后大事托继承。

天嫉英才早病逝,悲痛万分心肠崩。

赤壁败走华容道,仰天大哭思卿疼。

郭嘉如果今还在,决不使我跳火坑。

刀光箭影已暗淡,唯见滚滚江水声。

注:袁谭,袁尚乃袁绍儿子,系同父异母,

兄弟二人争权夺利,形同水火。

郭嘉如果还在,公元208年,就不会有《赤壁之战》。那么历史将会改写。


月影桂花树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不能机械地认为‘有奉孝,无诸葛’。而是说郭嘉与孔明的才能相得益彰,年少才华横溢,遇事有远见,如‘十胜十败’之说,《隆中对》等。只是二人生不逢时,英年早逝!倘若二人生于同一个年代,恐怕后汉三国要改写不少篇章。因此,‘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应该理解为‘郭嘉走了,才有机会体现诸葛亮的才华;如果二人同一年代,恐怕连说书人都难以表达!’


花呈现春情


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在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的那个年代里,真是英雄辈出。故事也是丰富多彩,让人回味无穷。今天就“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个问题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若有不到之处,还望海涵。也可以在评论区展开讨论。

郭嘉,字奉孝,是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军师。是曹操集团人才库骨干力量。政治有荀彧,军师有郭嘉。他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人称郭祭酒。他是一位“才策谋略,世之奇士”的旷世奇才,可是天妒英才啊,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诸葛亮,众所周知,刘备三顾茅庐才出旷世奇才,大军师,大谋士。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发明家,文学家。其实,在三国演义里将诸葛亮此人有些妖魔化。简直是神一样的人物。

就年龄而论,郭嘉比诸葛亮大11岁。的确在郭嘉死后,诸葛亮才出的山。所以在三国演义里面,这俩人是未曾谋面,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很聪明,都为自己的主公立下了卓越的功勋,所以说民间故事里经常拿这两人进行比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郭嘉与诸葛相比性格不同,郭嘉放荡不羁,性格古怪,而诸葛亮是谦谦君子类型,单纯的论智谋,两人可以说是不相上下,而诸葛亮在文学、书法方面的造诣也很深,而且研究出了木牛流马,也可以说是一位发明家。

总之,郭嘉出生比诸葛亮早,所以两人不曾见面或者对战。从战士谋划来看都很有智慧。不过郭嘉英年早逝,很多事情都没来得及做,而诸葛亮在刘备驾崩后是蜀国的权利核心,实质上是蜀国的最高领导者。


老坛历史


郭嘉青少年时期,曾在袁绍手里谋取了个差事,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郭嘉对袁绍的谋臣说,志向远大的人,善于跟随更优秀的领导,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自我价值,立功扬名。但袁公表面上效仿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会管理人,更没有任人唯贤的本事,关键时刻优柔寡断,跟着这样的人,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可能性非常渺茫!于是他果断离开了袁绍。这样的人,至少有识人的本领,对袁绍的判断也非常精准。

官渡之战爆发前,声望、实力都处于优势的袁绍,但由于袁绍这个人刚愎自用,不信任手下谋士,导致许攸投到了曹操阵营中。这能够进一步印证出郭嘉确实水平非同一般。

许攸投奔曹操,曹操连鞋子都没顾上穿,非常能够体现出曹操和袁绍的差别。良臣择木而息,袁绍手下谋臣离开,预示官渡之战人心背向。

在郭嘉离开袁绍后不久,曹操扩充人马,荀彧前去应聘,受到曹操重视,将荀彧比喻成自己的张子房,给曹操推荐了郭嘉,郭嘉在和曹操接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碰见了个好领导,所以尽心竭力替曹操谋划,才能逐步展现,越来越受到曹操的重视。

郭嘉投到曹操账下,提出了非常出名的“十胜十败”论断。曹操虽有“十胜” 的先决条件,但要实现全胜,还要依靠奇妙的谋略和卓绝的斗争。所以在分析了双方的情况后,郭嘉又向曹操献计说:“袁绍正在北方攻击公孙瓒,我们可乘他远征 的机会,东取吕布。如不先取吕布,将来袁绍入侵,吕布一定声援,必为后患”。曹操极为赞同这一策略,于是在汉建安三年,东征吕布,三战三胜,吕布退保下邳固守。

曹操见军队连续作战,非常疲乏,下邳一时又不易攻取,便打算班师还许都。郭嘉劝阻说:如今吕布每战必败,内外失守,他的锐气已衰,力量已尽。如果乘胜急攻,必可俘获吕布。曹操的另一个谋士荀攸也力劝曹操应该急攻勿舍。曹操于是打消班师的念头,继续猛攻下邳,同时引沂水,泗水灌城。先后围攻两月有余,城破,终于生擒吕布,免除了对袁之战的后顾之忧。

建安五年,曹操北上官渡同袁绍决战,用奇兵袭鸟巢,终于击溃袁军主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历史性胜利。

“闪电战”横扫乌桓,曹操决定千里远征乌桓,郭嘉提出“闪电战”的攻击思路,建议曹操轻兵急行,趁蹋顿单于没反应过来,出其不意,直指单于庭,果然,曹军犹如天降,大败乌桓人。

声东击西,攻灭二袁,袁绍死后,两个公子哥闹起了分裂,曹军的将领都认为,这时应该趁他病要他命,郭嘉提出,不如放出消息,假装南下攻打刘表,待二袁内讧生变之后,再潇洒的杀个回马枪,事实证明正是如此


郭嘉曾对曹操言主公不足惧也: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就因为有了郭嘉的谋划,曹操才对江东的局势胸有成竹,恩威并施。最后孙策果然死在了小人之手,足见郭嘉料事如神。

甚至郭嘉都预测到刘备必反。郭嘉曾对曹操说: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曹操没有杀掉刘备,最终刘备成为和曹操鼎立的一个集团。这个也体现出郭嘉能力非凡。

赤壁之战之后,曹操死里逃生来到南郡,众谋士于帐下劝慰。突然,曹操顿足捶胸,仰天大哭。众人问他原因,曹操说:“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败!”说罢,继续嚎啕,那一声接一声的“哀哉,痛哉,惜哉”。所以如果郭嘉活着,至少能够识破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计谋,帮助曹操那是肯定的。

所以拿诸葛亮和郭嘉比,这句话未必是真实存在的,郭嘉只有38岁就去世,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是一种变相对郭嘉的肯定,卧龙的智慧是众所周知的,但郭嘉如果还活着,卧龙都不愿出来,因为他的计谋会被识破,这个就会变成另一版的“既生瑜何生亮”的版本了。


图说连环画


郭嘉(170~207),字奉孝,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三国之中第一谋士。曹魏有郭嘉,埒孙吴之周瑜,俦刘蜀之孔明也。

郭嘉投曹魏穷十年之功,取吕布,灭袁绍,征乌桓,统一北方。怎奈天忌英才,英年早逝。郭嘉病殁,曹大恸:“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正是郭嘉早死,曹才有了赤壁之惨败。

孔明曾叹道:既生瑜而何生亮?岂不知,郭嘉之才,更在二人之上。郭嘉死,卧龙乃出。故世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之说。


老顽童374236889


抬高郭嘉地位呗,诸葛亮是季汉丞相,可以说是造成三国鼎立最重要执行者之一,于三国时期的重要程度有目共睹。而郭嘉早夭,活跃在曹魏建立北方霸权时期,但曹操的文武班底一开始就是比较完备的,荀彧坐镇中枢、居中调配,荀攸为谋主、智计百出,程昱允文允武、攻守兼备,郭嘉的风采难免被同行遮蔽几分。因此用诸葛亮来衬托郭嘉的计谋无双,难免有几分抬高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