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清朝為什麼宣佈剃髮令?

鵬友程


別看滿清八旗當年雄赳赳氣昂昂地進關,其實心裡底氣不足,掂掂自己的份量究竟能不能鯨吞整個中國,實在是沒有一絲把握,甚至連劃江而治的心理準備都有。




怪只怪南明政權太不爭氣,朱家子孫和各路軍閥頭子之間的統一戰線工作搞得一塌糊塗,滿清真是運氣來時天來助,軍事形勢向自己這邊一邊倒,這才有了打過長江去,跑馬全中國的想法。

這是軍事思想方面的轉化,他滿清也不是諸葛再世能掐會算一開始就能預料到的。同樣在文化上面也有類似情況,煌煌中原漢文明,哪個異族心裡沒有點敬畏,滿大人自己的皇帝進關前的都是“三國粉”,進關後的那都是漢學大家。

大清剛搬進紫禁城,各方面工作都剛展開,那些前明的大臣願意追隨崇禎的都已經跳河上吊,留下的漢臣只要“棄明投清”照樣正常上下班,個人選擇也不強求。

既然肯歸順大清來上班,朝廷也不為難他們,這表現在服裝打扮上面,沒有強制漢官必須和滿官一樣穿著。金鑾殿下漢官一排,束髮長袖,滿官一列,長辮蹄袖,滿漢分開,涇渭分明。


滿清這時還以漢文明為上,低頭學習,暫時各自相容,求同存異,最多面見皇帝一個稱臣,一個稱奴才。

原本相安無事過些太平日子,沒想到出了個挑事的傢伙,名叫孫之獬。明朝遺臣,清軍進城時,沒有跳河上吊也罷了,帶著家小列隊歡迎,被清廷任命為禮部侍郎翰林院侍講學士。

本來換個主子也就算了,當時又不是他一個識時務的俊傑,可他權慾薰心,為了頭上的頂子,甘願自賤為鉅奸。

孫之獬每次上朝站班,看到滿人地位,權力,話語權樣樣都比漢臣大,心態失衡,想自己也要站到滿臣隊伍裡。


這孫之獬也做得出來,將自己剃髮留辮,一副滿人打扮,第二天上朝像模像樣地想擠入滿人隊伍。可那些滿臣以為他是怪物,把他趕了出去,討個沒趣,他只能再回漢班,漢臣都恨他癢癢的,又把他踢出漢人隊伍。

這孫之獬非漢非滿,非驢非馬,喪失了全部氣節和底線,滿臣當然看不起他,那些漢吏雖然是投降了清廷,但多少還沒有賣光人格,對他也是相當鄙視。

孫之獬受了這般羞辱,一不做,二不休,既然自己受到漢臣的羞辱,那麼我要讓天下所有漢人和我一樣剃髮留辮,到時看還有誰羞辱誰。這廝忒可惡,漢奸水平前比石敬塘,後比汪精衛,古今第一奸。



孫之獬在上奏當局的奏摺裡大言不慚,將服裝穿著和皇帝權威聯繫起來,講皇帝應該把漢人的制度掃蕩乾淨,讓全體漢人跪服皇帝,而不是皇帝屈尊去迎合漢人。

當政者其實關心的關鍵問題不是頭髮和衣著的存廢,而是老百姓對皇權的膜拜,並且是否是打心眼裡的膜拜。“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還不夠,把漢人心裡僅存的一點本民族體表念想,體發父母之受的人倫剝奪了去,死心塌地跟著新主子,這一代不徹底,還有下一代。



孫之獬的奏摺裡論述強調的是“讓中國服從陛下,而非陛下服從中國”,以個人受辱得失,為個人仕途加碼而報復整個民族,挑唆執政者,其心可誅。

這孫之獬的條條建議,句句戳在當時實際掌權的多爾袞心坎裡,想想,這廝講得有道理啊,不把漢人心裡存留的“漢”心摘掉,滿清就不算真正降伏漢人統一天下,立即“准奏”。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一時間大江南北剃髮剪刀和斷頭大刀飛舞,為了這事,已經投清的再反水,原本不反的被逼而反,通衢大道,街頭巷尾,又有多少人頭落地,怨鬼叫魂。


以一把頭髮引起的血案,始作俑者就是孫之獬為了一己私利,使滿清從仰望到俯視割裂漢文化,為虎作倀。老百姓的血染紅了他的頂子,加官晉爵為兵部尚書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翰林院侍讀學士。

之後孫尚書衣錦還鄉,碰到山東謝遷的農民起義,俘虜了他,被拖到大街上給活剝肢解掉了。山東巡撫向清廷報告後,不知道為什麼,清政府並沒有表彰其“烈士”,撫卹金一文未發,可能在清廷看來他實屬一條狗而已,看來沒有底線節操的人不管在哪個陣營裡都是被人鄙視的。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1644年,清軍入關之後就宣佈了剃髮易服的命令,千千萬萬的漢人屈服在清軍的淫威之下。但是這一奇恥大辱的始作俑者並不是滿人,而是漢奸孫之獬。

孫之獬本是進士出身,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斯文敗類。早在魏忠賢興風作浪的時候,貪圖富貴的孫之獬就助紂為孽,殘害自己的同僚。

隨著魏忠賢的倒臺,孫之獬也被清算撤職,只可惜崇禎皇帝在清除閹黨時,竟然沒有殺了這個敗類,致使後患無窮。

到了清軍入關時,被貶為平民的孫之獬看到了東山再起的機會,立馬就剃了頭,換上滿人的服飾前去投靠,撈了個禮部侍郎(搞宣傳工作)的職位。

不過,孫之獬並沒有像范文程一樣受到重用,這是因為他本身並沒有什麼才能,只會諂媚奉承。在滿人官員看來,孫之獬不過是低人一等的漢人;而在其他漢人官員看來,孫之獬就是一個漢奸敗類,一切都顯得格格不入。

為了自己的前途,孫之獬竟然想出了一條毒計!他向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建言:

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

誰要是不剃髮易服,就是對大清不忠!崇禎皇帝的屍骨未寒,孫之獬就已經變著法子坑害自己人了。

多爾袞聽到這話之後就飄了,他覺得自己也能像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一樣,統一全國的髮型,讓漢人臣服於滿清。於是,清朝便強力的推行“留髮不留頭”的剃髮令。

消息一傳開,各地可謂是群情激憤。當時的漢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想要剃了他們頭髮,就如同殺了他們的父母一樣。

而且滿人的髮型巨醜無比,在最開始的時候,百姓只允許留兩條辮子(金錢鼠尾辮),直到清朝末期,才演變成影視劇中的陰陽頭。

面對百姓們的反抗,清朝採取了殘忍的屠殺政策。在此期間,發生了許多著名的慘案,諸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殺得是血流成河,各地的老百姓們付出了慘烈的代價:

在明朝末年,全國人口還有一個多億,而到了順治年間,人口僅有四千多萬,直接就少了一大半,這其中就有剃髮令的“功勞”。

當然,這位臭名昭著的大漢奸也沒有什麼好下場。剃髮令推行之後不久,山東民眾憤然起義,起義軍活捉了孫之獬(因為沒有功績,已被貶為平民),並將其五馬分屍,時人無不拍手稱快。

甚至過了300多年後,孫之獬還被人掘墳。就在前年,孫氏墓園發生了盜墓事件,但奇怪的是,只有孫之獬的墓地遭到了破壞,其他人則安然無恙。可見孫之獬罪孽深重,至今仍不被饒恕。


逍遙侃歷史


清朝是中國東北的滿族人建立的,清軍入關之前,更在關外實行,剃髮易服,政策。被征服的漢人一律強行改變髮型,換上滿服,投降的明將也要剃髮易服。

清順治一年,清軍入關時,曾頒佈,剃髮令,遭到漢人的反對和不滿,所以清軍公開廢除此令。順治二年,清兵進入江南後,漢族大臣孫之獬被其他漢臣排擠,他更向攝政王多爾袞提出重新頒佈,剃髮令。因此,多爾袞便在次頒佈,剃髮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全部剃頭,削髮垂辨,違者斬。其執行口號就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而漢族百姓為了保護世代相傳的文物衣冠,同清軍進行了此起彼伏的爭鬥。滿清要吧漢族百姓的尊嚴和民族感情踩在腳下,自然會遭到漢族百姓的浴血反抗,即使是赴湯蹈火,舉家殉難也在所不辭。為此,清軍對此進行殘酷的鎮壓,嘉定三屠,事件更與,剃髮令,有關,雖然鬥爭歷經37年之久,但還是清朝統治者贏了,漢族大部分都剃髮結辯,改穿滿裝,而那些堅決不願剃髮易服的人要麼被殺,要麼逃到國外,要麼遁入空門,帶髮修行!🐴🌺🌺





飛天ZY漫雪


所謂剃頭令正是左右日本政界,軍界的黑龍會搞出來的,黑龍會日本友人為了分裂帝國網羅一批在日學生成立一個同盟會,目的是把明朝統治時期的十三布政使(清朝時期改為十八省佔帝國疆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從帝國獨立出來,口號是: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國旗是漢獨十八星。所謂剃頭易服,留頭不留髮,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殺正是黑龍會與同盟會為了分裂帝國煽動民族矛盾撈取政治資本的宣傳,為十八省脫離帝國而獨立作政治鋪墊。沒想到清廷為了保全祖宗建立的一統江山不被分裂,百姓免受生靈塗炭,清廷決定撤回全盤接受學習西方民主化制度的君主立憲制改革,提出五族大同,五族共和制國體,與君主立憲制同樣的是也是還權於民,並授權清朝重臣,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組建五族共和政府,國旗:五色旗。五族共和政府同時簽署了對清廷皇室的優禮政策,孫中山,黃興也在公開場合表示:清廷不以皇權為私產,是當代蕘舜,遠勝華盛頓再造共和,對清廷的優待政策與民國共存亡!可是後來他們都是怎麼做的?不但不遵守諾言。近一百年來不斷往清廷扣屎盆子,典型的忘恩負義,就是農夫懷裡的那條蛇,別一天到晚沒事就剃髮易服,剃髮也好,易服也罷都是為了統一,正告那些大漢族主義者們,在這個國家裡五個民族都是正統,五十六個民族都是正統。五族共和是清朝提出來的,難道你們的思想比一個被你們形容的不堪入目的朝代還封建落後嗎?如果你們非要論漢人為什麼正統,其它非正統民族還有什麼理由綁在你們身上苟且偷生?




我愛祖國的碧水藍天


清朝在入關之前就已經剃髮了,當時的八旗子弟大約有二十萬人,男子都是剃半個頭,從小到大皆是如此。

滿族人在關外剃頭完全可以理解,滿族人的先祖女真人就是剃髮的,其後代之一的滿族人剃半個頭也是對女真習俗的繼承。

再則,關外的天氣非常寒冷,滿族人又是遊獵民族,如果像漢族一樣將頭髮散批著,非常不方便打獵。而且頭髮太長的話肯定會影響打獵時候的視野,所以滿洲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剃髮了,留半個頭的頭髮,然後將剩餘的一半編起來,這樣有利於騎馬,也有利於狩獵。

滿清入關之後,滿族人繼續保留了這一習俗,不過在滿清入關之初,漢族官員和民眾是不用剃頭的,這當中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是一個名叫孫之懈的漢族官員,為了討好清朝的主子,他把自己的頭髮剃得和滿族人一樣,最初受到了滿族官員的排擠,但是很快此舉就受到了多爾袞的讚賞,因而有了留髮不留頭的說法。

此後,中國境內,滿漢一體均需剃髮,其他少數民族則例外。


青年史學家


如果我們去仔細研究清軍入關之後的這段歷史,就會發現一個十分令人咋舌的現象,從入關到入京,清朝軍隊僅僅用時二十多日,而在這之後,即使是在剿滅李自成等起義軍時,清軍也只話費了一年左右。

然而,與清軍取得北京等地控制權不同,清朝卻在之後的二十餘年裡始終未能完全掌控江南一地,之所以如此,當時的清朝大臣陳名夏有著十分直接的判斷,稱“留髮復衣冠,天下即太平”。

可見,在他看來清軍之所以在江南一地未能快速獲得承認,與清朝所施行的剃髮令有關。然而,在對待這件事上,清廷的反應卻極為頑固,不僅未聽從其建議,反而將這位漢族大學士處死,清朝之所以如此固執的施行剃髮令,其實與其統治者的諸多考量有著關。

下面我們就來試著分析一下清廷推行剃髮令的原因。

一、統治者傳播自身文化的需要

我們首先要了解,剃髮令所要求的辮髮形式究竟如何。

事實上,這種髮式與滿族的傳統髮式一致。在女真部落尚未崛起之前,其族人生活之地位於長白山、黑龍江等地區,這些區域即後世所稱的“白山黑水”。

女真人在白山黑水中,以漁獵和遊牧作為自己最重要的生活方式,生活條件極為艱苦,他們每天穿梭於叢林之中,才能獲取生活所需的物資。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得不將自己的頭髮進行相應的“處理”。前端的頭髮在騎馬時容易飄散影響視野,因此才予以剔除,而後邊的頭髮同樣會剮蹭和勾住樹枝,但是,保留一定量的頭髮既可以防風,同時編成辮子還可以作為宿營時的枕頭。

在這種現實考慮下,女真族的辮髮才得以在族群中流傳和推廣。事實上,這種實用性也曾經隨著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轉變,從清朝中葉開始,滿族辮髮所保留的髮量就有著逐漸增多的趨勢,到得清朝後期,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那種後腦勺頭髮全部保留的髮式才最終出現,這也會此時的滿族人不再需要漁獵有關。而這也再次印證了辮髮與漁獵生活之間的對應關係。

在我國古代,不少少數民族尤其是漁獵民族,都有著類似的髮型特色,只不過彼此間在細節上有所不同。比如尚未完全形成國家的契丹同樣如此。

這種辮髮習慣的形成,足足有數千年的歷史,從後漢時期開始,這種髮型成為女真族最重要的特色。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髮式已經成為整個族群的特色,甚至其族內篤信的薩滿教也開始將辮髮視為“靈魂之所在”,在對外戰爭中,戰死的女真人即使屍體無法送回,其同族也會將他們的辮髮帶回家鄉,這種類似漢人“衣冠冢”的做法,被稱之為“捎小辮”。

因此,客觀來說,這種辮髮的形制,對女真並非可有可無的習俗,其意義與漢人的衣冠髮式無異。因此,對於統治者來說,在他們獲得中原的統治權後,也會處於文化認同的需要,將辮髮作為一種規定來強行執行。

二、以反漢化阻止民族的融合

當然,如果僅僅是出於統治者傳播本民族文化的需要,那麼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文化的傳播往往是“春風化雨”,而非剃髮令這般落得“人頭滾滾”。因此,除了以上原因外,一定另有原因使得清朝統治者選擇如此暴烈的推廣剃髮令。

這背後的原因,便是清朝對漢文化的隱隱擔憂。這種擔憂源自於宋元交際之間的女真政權金朝。在明代以前,人們在總結金朝滅亡原因之時,“漢化亡金”論曾經甚囂塵上,

這種說法雖然有著種種漏洞,但是在明清之際,卻成為不少人所認同的歷史史觀。清朝統治者在總結金國滅亡原因時,也曾經數次提及漢化對於女真軍隊的腐蝕。

他們以高舉漢化政策的金朝國軍完顏亮等人為反例,將金朝的滅亡歸咎於漢化。而這種恐懼同樣體現在他們的民族政策上,“改稱漢姓,學南人衣裝,犯者抵罪”,這種在金朝曾經大行其道的漢化禁令在清代得到了再次貫徹。

事實上,清朝大力推行剃髮令,本身就是一種對滿族漢化趨勢的一種反制策略,以血腥鎮壓為威脅,強行逆轉在北地逐漸發生的女真漢化現象,而其始作俑者,正是對漢學頗有了解的睿親王多爾袞。

當然,“漢化亡金”之所旨在貶損漢學,卻並未觸及金國滅亡的深層原因,而多爾袞、皇太極等人未必完全相信這一論調。但是對於一個人口總數連一成都不到的少數族群,滿族自然需要通過確立民族文化,來保證自身族群不會融合或者說消亡於漢族。

從這點上來看,清代初年所推行的剃髮令,同樣也是其統治者試圖依靠反漢化而阻止民族融合的一種政策。

三、為挽救民族自卑心理,維持漢滿兩族在文化上的平衡

第三點其實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剃髮令的施行,其實也是滿族試圖通過這種方式確立文化上的優勢地位,並以此與漢文化尋找平衡。

與清朝不同,元朝自建立到滅亡不足百年,有不少人認為這與它所施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有關(四等人制度)。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元朝並未完全進行漢化改革,無疑也是它走向覆滅的原因之一。在元代,蒙古貴族中僅有少數選擇試圖瞭解和熟悉漢學,而大多數則在心理上蔑視和輕視它們。這也與蒙古部落早年間並未與漢族中原勢力接觸有關。

相反,女真在明朝中後期就曾經於東北一地和當地漢人交流融合,因此,他們對於漢學的瞭解就更加深刻。甚至可以說,明末入關的清廷,其實是部分漢化的少數民族勢力,這從當時清廷所打出的“為崇禎帝復仇”的旗號也可以看出。

在女真形成的過程中,其內部官員中漢族人才曾經佔據不小的比例。這也是為何會有漢八旗存在的原因。然而,即使是這樣,滿族也不會選擇放棄自身文化的傳承。這對於一個民族而言幾乎是與生存同等重要的任務。

文化的傳承除了依靠語言的使用、文字的記載外,服飾和髮型同樣也是重要的途徑之一,甚至可以說,在識字率少得可憐的古代,文化的傳承更多時候是通過我們可以直觀展現的衣冠髮式來進行。

而且,與衣冠、髮式相比,女真族在清朝初年仍然未能形成成熟的語言和文字體系,想要依靠後兩者來改風易俗頗為困難。因此,“剃髮易服”就成了清廷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通過衣冠和髮式的改換,清廷可以逐步改變漢人文化內在的部分習俗。最終達到平衡兩者的目的。

四、結語

在尚未完全統一全國之時,清朝統治者就以史無前例的鐵血手段強制漢人改風易俗,這種無視民族差異的手段,曾經在江南等地掀起血雨腥風,並直接導致江南一地多年來的反覆叛亂。

但是,對於清廷而言,這樣的統治手段卻最終取得了其應有的效果。

在清朝中期,曾經有“小中華”之稱的朝鮮曾經派遣使臣入京,其所見的漢人已經“不復前朝衣冠”,甚至部分漢民還用好奇和輕蔑的口氣詢問他們穿戴“戲服”所謂何事。

從這點上來看,清朝統治者的高壓政策,的確取得了部分效果,在髮式和衣冠上,處於人口劣勢的滿人竟將漢人同化,三百年後,當剃髮令造成屠殺所遺留的淡淡血色逐漸消退,漢民也不再將滿人視為另類。就像《大宅門》提及的那樣,部分漢人還因為清末革命黨人的剃髮之舉憤憤不平,早已忘記這條辮子所帶給先人的恐怖記憶。

參考文獻:

1、《清史稿》

2、《清世祖實錄》


披瀾讀史


看了很多回答都不錯,我想給大家系統說一下緣由:

首先,清朝男人的髮型是遵照滿人的習慣而來的,表示滿州人入主中原後,各族人對滿人的臣服。滿人的髮式乃是出於一種實用目的:他們原是狩獵部族,剃髮辮髮,是為了防止頭髮被風吹散,遮住視線。

  這種髮型不能簡單的叫做"留辮子",而是剃掉前面的頭髮,將後面的頭髮打成辮子。

  這是東亞民族普遍的一種習俗。蒙古族,在成吉思汗時代也是剃一部分,留一部分,日本(和族)在明治維新以前,男子的髮型跟史書裡成吉思汗的髮型幾乎一樣,從浮世繪上可以看到。這種習俗跟南洋群島鑿門齒的習俗可能是同一起源,是有意造成身體某一部分的殘缺,是一種成人禮。

剃髮令是在攝政王多爾袞當政時頒佈的,那時,滿人剛入關,漢人還是很排斥他們,他們雖然在版圖上統一了中國,但在精神上還沒有統一中國,因此多爾袞便頒佈剃髮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什麼“嘉定三屠”,“揚州十日”都是在這時候發生的。頒佈剃髮令的目的還是要統一中國,即使精神上不能統一,但在形式上也要統一。原因之一就是為了消弱漢族的反抗意識,鞏固清朝統治者的至高地位,這也引起各族人民的強烈反對與抵抗,結果導致清政府的血腥鎮壓。

怎麼評價這種做法呢?

少數民族統一中原大地,有利有弊,以前五胡十六國時期,漢人文化屬於士族文化,漢人流行清談,詩詞歌賦,出身名門,不屑於從軍,不屑於揮刀弄棒,結果終被武力推翻,造成南北分治的局面。後來,有漢人和胡人血統的隋文帝統一了中華大地,這種胡漢結合,吸取了漢人文化的精髓又加強了自身體魄,也為後來的盛世大唐奠定了基礎。包括李世民也有部分胡人血統。

但是,少數民族統治中原大地也有很多缺點,以狩獵為主的人坐到統治者的位子上,習慣使然就想圈地養馬,從而荒廢了農耕,導致人民生活水平直線下降,康熙王朝劇中也反應過這種情況,比如鰲拜就因為不斷的圈地引起眾怒。另一方面清朝的奴才制度也對後來漢人的思想有了深刻的影響,奴才思想,漢奸思想基本就起源於滿人的奴才制度。

乾隆時期有英國人馬戈爾尼率隊來到中國,看到通知階級用鞭子抽打建造堤壩的工匠,大吃一驚歎息道:“為什麼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會這樣毆打自己的國民?難道他們不願意對人民好嗎?”

後來,馬戈爾尼又給清朝軍層領導看他們的槍支大炮隊列等,被軍層高官鄙夷。最後馬戈爾尼在寫給首相的信中說:“一旦開戰,清朝毫無勝算,只要兩三艘戰艦就可以攻破清朝的沿海防禦。”過了五十年,果然,鴉片戰爭敲開了古老封閉的滿清王朝大門。

所以說,清朝實行的剃髮令實在是讓人汗顏,閉關鎖國更是讓國人走上一條落後捱打的道路。

讓我們以史為鑑,警鐘長鳴。不要試圖約束國人的思想,愚民政策只會導致落後衰敗。

如今的中華大地,正處於繁榮發展的階段,我們且行且珍惜,愛國愛民,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




瞭解真正的歷史


多爾袞對剃髮最直白的解釋是:

“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髮,以別順逆”。

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只有剃髮的漢民才是良民、順民,如果不願意剃頭髮,那就意味著對本朝的牴觸,即使投降也不是誠心的投降。因此清朝統治者對剃髮一事始終視為不可商量的事情。

滿人的髮式是“金錢小頂”,而漢人的髮式是“大頂挽髻”。髮式是區別民族最明顯的特徵,就如在電視中通過剃髮留辮,一眼就能判定是清朝的內容。

“小頂辨發”是滿人一直以來堅持的民族習俗,從努爾哈赤起兵以來,就開始施行剃髮易服的政策。皇太極繼位後進一步強化,雖然他任用了很大漢大臣,但在剃髮一事上非常嚴格,《清太宗實錄》中記載了他的理由:

“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詳明,可垂久遠,至熙宗合喇及完顏亮之世,盡廢之。耽於酒色,盤樂無度,效漢人之陋習。世宗即位,奮圖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孫仍效漢俗預為禁約,屢以無忘祖宗為訓,衣服語言悉尊舊制,時時練習騎射以備武功。”

也就是說不論滿族今後如何發展,必須堅持滿族本位,如果滿人連剃髮等習俗都不能嚴格遵循,那麼民族、國家何以延續、發展。

滿人勢力所及之處,歸附的漢人必須嚴格剃髮以示順心。但1644年甲申之變太突然了,李自成打進了北京,多爾袞不得不趕緊徵兵入關爭奪中原。因為明朝的滅亡並不是清軍直接造成的,因而在拿下北京後,清軍不能以毫無疑問的勝利者的姿態去統治這個國家,當時英親王阿濟格甚至認為應該在北京屠戮一番後就撤回山海關或者瀋陽。多爾袞嚴加駁斥,清的第一要務是於南明、大順、大西爭奪天下,再加上一些地區的反抗,多爾袞及時調整政策,入關後的剃髮令只執行了21天。

順治二年,大順、大西、弘光政權相繼覆滅,多爾袞認為天下即將大定,於是重新推行剃髮令。多爾袞對於剃髮令的解釋是:

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若不劃一,終屬二心。

江寧巡撫土國寶宣佈的剃髮令如下:

“剃髮、改裝是新朝第一嚴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論紳士軍民人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動”。

雖然,剃髮令帶給清王朝的不是穩定,而是更加強烈的武力對抗,清軍統一全國的時間延長了至少17年(至永曆政權覆滅)。但清朝統治者很明白,他們要的不僅僅是土地和城池,他們要的是國家,因此寧可堅持武力征服,也要堅決執行剃髮令。

即便如此,到了乾隆時期剃髮還沒有完全被漢人接受。到了太平天國時期,起義者皆蓄留長髮,以此表示對滿俗的不滿和反清的標誌,清朝統治者則仇恨地稱呼他們是“發逆”、“長毛”。

如果還想對剃髮令的變遷有更深入的瞭解,可以搜素以下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王思治、呂元驄:《甲申之變與清軍入關》。

程麗紅、顧頡琛:《清初政治傳播研究——以‘剃髮令’為中心》

吳琦:《清初的剃髮與反剃髮一一兼論民俗心理與民族意識》


孝陵衛小校


大光腦門長辮子,是滿族人的標誌,所以滿清入關之後,強迫漢人也跟著這麼來,無非就是想弱化漢文化標識,強調自身統治的正統。

但是,滿族人自己為什麼要剃髮留辮子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實用。

不同於農耕文明,滿族一直都是遊獵文明。所謂遊獵文明,說白了就是不種地,四處抓吃的。

滿族的先祖是女真人,他們生活在東北的長白山地區。因為打獵是最重要的獲取食物的手段,所以不管多麼寒冷,都要出門追捕獵物。

在沒有獵槍的時代,拎著弓箭四處跑是正常的,運動量一大,就要出汗。身上出汗還好說,頭上出汗就是很大的麻煩。

頭髮出汗容易結冰,會和帽子粘在一起。這時候想把帽子拿下來就很困難了,而且也不敢拿下來,怕頭部的熱量迅速流失,輕則生病,重則死亡。

而且打獵這工作沒這麼輕鬆,有時候一出去就要幾天半個月的,不管是窩在山裡還是騎在馬上,都沒有時間打理個人衛生。

所以很顯然,頭髮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

在生產力不發的情況下,整不出一整套理髮工具,時不時的修一修頭髮。所以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剃乾淨。

剃了前額到頭頂的頭髮,不需要怎麼打理了,相對衛生;直接戴上帽子,保暖也沒有問題;騎馬的時候也不用怕散開的頭髮遮擋視線或者掛住樹枝了;就算是長時間出門,不需要什麼技術,也能輕鬆刮掉長出來的新頭髮……

總之,是為了方便,生活所迫。

強調一下衛生問題,各種客觀條件,制約了遊獵民族洗頭髮的次數,留長頭髮很容易生蝨子的。

可能現在有些人還記得,早年的農村有一樣很普遍的工具,叫做“篦子”。篦子很像梳子,但是比梳子的齒要密集的多,主要用來“篦”出藏在頭髮裡的蝨子。由此可見,蝨子這東西多麼普遍。

滿頭蝨子是非常難受的,所以,剃掉最輕鬆。

個人意見,歡迎高手補充。


七追風



須知歷史並非是三國演義中的情節,一名謀士出班進言,主公依命而行,這樣兒戲的情節只有在古典小說中才能出現。一項國策的實行牽扯萬千,豈是一二小人側身其間可以影響?更不要說孫之獬進言剃髮之事根本不見於《清史稿》中他的本傳,僅見於一本默默無聞的《研堂見聞雜記》,而又轉抄於《清稗類抄》之中,才被世人所知。明清間筆記本來以蕪雜而稱,如果以此類小說情節解釋歷史大關節,那麼難免走入誤區。



汗青先生還義正言辭地發問:"誰敢說沒了孫之獬事件,清就一定會再次推行剃頭?!"且篤定地自問自答“我可以非常絕對地說,沒有人可以這樣說。”事實上暫且擱置此事真實性不議,順治二年傳達給禮部的上諭白紙黑字:“向來剃髮之制所以不即劃一,聽令自便,蓋欲天下大定,始行此制。”可見正如我下面論證的,暫停剃髮只不過是政治上對南明安撫的一種策略。從史料學上來說,官方上諭總要比無名筆記中的記載更值得信賴。更何況按情理而議,斷無統治者因被征服者的建議而改變初衷的道理。此乃史家公議,今日更無標新立異的必要。



汗青先生還舉清軍進南京之後的告示來說明,這充其量這只是前方指揮官安民的小小伎倆,不知和“南下進軍後的清政府態度”有何關聯。與此相反,當時北京的中樞早已把剃髮當成將要實行的一項政策,南京捷報還未傳到北京時,北京城中就有剃髮令將恢復的風聲,趙開心上書多爾袞恢復此政策不妥,而多爾袞迎頭痛斥道:“……將欲使通國官民不遵清制而終為明朝人物乎?又引朝鮮不曾剃頭,是又欲將我平定之臣民,盡同於朝鮮外國乎?”此時剃髮令雖未正式恢復,但中樞的態度昭然可見。多爾袞的親口上諭和前敵指揮官的安民告示,哪一個更可靠呢?至於朝鮮未曾剃頭,這裡面說的更十分清楚,“平定之臣民”和“朝鮮外國”豈能以同等態度對待?清朝統治的是中原而非朝鮮,對後者僅是軍事劫掠,如果他們東渡滅亡朝鮮,到時朝鮮人民照樣難免一劫。何況清朝對朝鮮豈有對中華文化的某種兼具自卑與自大的心態?多爾袞都自己說的清清白白,今日為其辯護實大可不必。



至於吳三桂哭於廟門云云,我的答案中說它是歷史故事,並非否認它是史實,不知汗青先生將史實二字加粗意圖為何。孫權勸學、先主賣鞋,這些都是白紙黑字的史實,但誰又說它們不是歷史故事?“歷史故事”四字的關鍵在於它們將歷史情節簡單化,免去此後真正重要的關節。正如孫權勸學和先主賣鞋本身並不是他們成功的根本原因。把歷史簡化成故事,那是《上下五千年》,因為兒童的理解能力還不夠。若當時的滿清能牢固控制京畿,並且沒有安撫南明的戰略目的,吳三桂就是在祖廟叩頭流血也無法改變他們的既定政策。何況吳三桂的剃髮之請也只見於陳濟生、張怡等人的筆記記載,這些人都不是決策圈中人,他們的記載未可全部置信,很多時候是來自於民間流言或對上層的想像。官方的《世祖實錄》中對吳三桂的作用一筆不書,唯點出“土寇蜂起”作為罷剃的直接誘因。何況,早在引清軍進入山海關時,吳三桂就下令山海關的人民剃髮:“三桂自為前鋒,攝政王總重兵居後隊。英王張左翼,統二萬騎從西水關入;裕王張右翼,統二萬騎從東水關入。於是三桂復入關,盡髡其居民,開關延敵。”如何到北京他又做起忠臣孝子了?且不說故事本身無法解釋歷史,更何況故事與正規記載牴觸呢?



剃髮令本為後金的一項既定政策,早在萬曆年間就得以採用,最基本的意義是作為投降者的“投名狀”而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