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故事:九大碗

故事:九大碗

九大碗

圖文 王寶寶

在老關中,每逢過事,不管婚喪還是嫁娶,吃飯席上,九大碗總是主角。

稱它九大碗,不是因為碗有多大,就像“四大名著”、“八大金剛”,只是這樣稱呼而已。碗不大,不是老關中吃羊肉泡饃或者然面的那種大老碗,拿出來比盆還大。九大碗所用的,一般都是黑小碗,用方盤端著。方盤是那種兩尺見方的木盤,漆成紅色,放在飯桌上,將大半個桌子都遮住,只留四邊不到一拃的地方,剛好能放米飯碗。盤不能再大,再大桌子就放不下。九大碗擺在方盤裡,挨挨擠擠的,碗不能再大,再大盤子就放不下。關中人實誠,將飯菜最大限度地端上來呈給客人。

到了飯口,看客的大聲吆喝:“xx的客往席上坐,馬上開席。”喊的往往是孃家的舅家的客。在老關中,坐席是有講究的。比如結婚,第一輪是送女的客先坐,然後是男方的親戚,下來是村裡人,村裡人坐過了,就到村上執事看客的,上鍋的婦女,最後才是自家人。

故事:九大碗

每輪席口也有講究,東為上,貴賓坐上席,上席坐好了,其他人才能坐。有不懂事的孩子亂坐,看客的必要攆走,給小孩子們專門準備幾桌,由著他們亂吃去。看客的在棚裡轉著看,有沒坐滿的席口,就衝外邊喊,讓客人進來。

席口滿了,人都坐定了,看客的衝著外邊喊:“上菜!婦女趕緊抄飯。”婦女們早在飯鍋邊圍著,執事們都圍在棚口,一聽喊話,馬上轉身去端盤。有去端大盤的,有端小盤的,大盤是菜,就是九大碗,小盤是米飯。誰端什麼,看客的早就安排好了,沒來客之前,把棚剛搭起來,賬房先生就寫在紙上貼上牆了。

在有些地方,端大盤不叫端,叫“掌”,掌大盤的往往是村裡年富力強的壯年。他們跑到廚房,廚師已經等著了,大盤上的碗已經按數排好,涼菜也盛好了,就等盛熱菜。盤摞著,一層一層摞得老高。廚師見掌大盤的過來,馬上一手端碗,一手撈勺,舀了菜,用勺隔在碗上,在鍋上一傾,將菜湯倒了,往盤上一放,頃刻之間,幾碗熱菜舀好了,廚師喊一聲:“走!”掌大盤的端著就走。廚師立刻舀下一盤,後面掌大盤的排著隊跟上來。

故事:九大碗

飯菜還沒上來,棚裡很熱鬧,客人們坐在席上,邊聊邊等,不時望著棚口。見掌大盤的過來,眼睛馬上就放光了,趕緊拿起筷子,給大盤騰地方,有的年輕人甚至站起來迎接。大盤放下來了,有時會故意斜放,就像過年的時候門窗上的福,總喜歡倒著貼。盤子有時也會擺成菱形,桌子的四個角成了三角形。菜油汪汪熱騰騰,冒著熱氣,眾人看得直咽口水。小盤往往就跟在大盤後面,端盤的將盤伸到桌子上空,眾人下了飯,熱情一下子上來了。老人先拿起筷子, 其他人也趕緊操起筷子,席上立刻忙碌起來。九大碗,此時就是他們的最愛.

不同的地方,九大碗的內容也不相同。在橫嶺地區靠東邊,頭天晚上,主要是兩碗白菜,兩碗豆腐,兩碗豆芽、兩碗涼拌蘿蔔絲,中間一碗粉條。菜的擺放有講究:白菜豆腐四邊對稱放,豆芽和蘿蔔絲四角對稱放。白菜是蓮花白,跟豆腐都是熬燉而成的,大火小火熬了半天,不用太多調料,只一把鹽,就已經味道絕美。大家夾一口,呼呼吹幾下,咬一口,燙得直咂嘴。這樣的熬菜就著米飯,簡直美味無比。豆芽和蘿蔔絲裡面放著芥末,吃著直嗆鼻,但這卻是很多人的至愛,給米飯倒些菜湯,吃著通透。粉條則是孩子們的最愛。菜剛端上來,不管飯來了沒有,孩子們馬上一擁而上,爭搶著夾粉條,有的甚至爬到桌子上去。夾一口,哧溜一聲就吸到嘴裡去,趕緊又夾。這個時候,身邊的大人只是胳膊肘扛扛他,說:“趕緊下來!別人怎麼吃!”一邊說,自己一邊也操起筷子夾菜。棚裡燈火昏暗,熱氣騰騰,放眼望去,一片忙碌的景象。大家端著碗扒拉著飯,夾著菜,誰也顧不上說話。老人嘴唇和下巴的鬍子一動一動,年輕人大口大口嚼著,孩子們的嘴角、衣服上灑著米粒,沾了菜湯,他們全然不顧,飛快地揮舞著筷子。這麼吃一陣,身上馬上就熱起來了。吃完一碗,再端起一碗米飯倒在自己碗裡,一邊吸溜一下鼻子,一邊盯著九大碗,看還有多少菜,再看看周圍有沒有換菜的人。

故事:九大碗

換菜也有講究,粉條只有開席時的一碗,決不能再換,涼菜一般也很少換,只有白菜和豆腐可以敞開吃,吃完了儘管換。掌大盤的執事在棚裡轉著,看到哪個席上的白菜或者豆腐完了,馬上端去廚房換,必是舀滿滿一碗回來。有些老人吃不動,碗筷已經放下了,看見菜上來,騰著熱氣,忍不住又拿起筷子夾一口,笑吟吟地細細咬著,慢慢嘗著。

第二天中午,蘿蔔絲和豆芽不見了,換上了紅薯和肥肉蒸的碗子,肥肉要麼是大肉片子,要麼是大塊肉疙瘩,每碗八塊,一人一塊。這又是一頓饕餮盛宴.

時代在變,九大碗的內容也不斷變化著,白菜逐漸變成了酸辣白菜,蓮花白換成了筒子白,豆腐變成了油炸豆腐,粉條碗裡也會漂著八個丸子。不管怎麼變,九大碗的美味都不會變,關中人對九大碗的熱愛也不會變。

可惜進入新世紀後,九大碗漸漸退出了宴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桌上再也不見了它的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碟碟的炒菜。九大碗連同老關中那些古老的講究一起,都走進了歷史。想吃九大碗,也只能去民俗村或者農家樂,只是再也吃不出當年的滋味了。

故事:九大碗

王寶寶,西安市藍田縣三官廟鎮楊頂村人,現任教於三官廟鎮高坪小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