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经典咏流传》这个文化节目,你是怎么看的?

岳龙生


《经典咏流传》是一档于2018年2月16日晚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2018年4月21日收官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类栏目。此栏目是由撒贝宁担任主持人,康震、王黎光、曾宝仪、庾澄庆组成鉴赏团。

栏目将中国古典诗词重新填词作曲 ,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文化和时代内涵,经由王力宏、凤凰传奇、王俊凯、陈力、胡德夫、张杰等近百位经典传唱人用流行传唱的方式将经典重新演绎,并由鉴赏团同时为观众在传唱人表演之后解读其文化背景和故事典籍,为现代文明追根溯源,重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海报设计典雅别致

《经典咏流传》的宣传海报采用具有中国风的出街海报,韵味十足。将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容通过画作的方式呈现出来,每幅海报画面一首诗,一种意境配以一个画面。这些并非是“强制”刺激观众的神经,而是在不经意间去感染你的每一个细胞,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豪华的视觉“盛宴”。

《月下独酌四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三字经》节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春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传唱诗词选择经典之作

《经典咏流传》栏目传唱的经典大多选自中国的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民间民歌和中国古典书籍,近代文人名作。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宋朝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北朝民歌《敕勒歌》,清朝纳兰性德《长相思 山一程》,仓央嘉措的《仓央嘉措诗歌全集》,以及近代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和《卜算子 咏梅》。

选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诗词代表性,跨越范围广,文化内涵深,是对于唤起观众民族文化记忆的佳作之选。

传唱人年龄代际多层分布

节目对于传唱人的选择也是及其慎重,不只是邀请了像巫漪丽,胡德夫,赵季平,腾格尔等比较有分量的前辈老艺术家前来,还请来了凤凰传奇,张杰,王力宏,霍尊等当前乐坛有影响力的实力歌手,还有王俊凯,毛晓彤,侯明昊等年轻一代的新星登上舞台。传唱人年龄层的多种选择,给这个舞台带来了不同的新鲜色彩,粉丝效应带动节目效果,将《经典咏流传》节目在中国不同年龄层的人中广为流传。

歌曲改编风格自由多样

中国古典诗词经过专业音乐人的重新填词谱曲,加入古风舞美效果,中国古典乐器和现代时尚的流行音乐元素(例如RAP说唱,和声,童声)组合,经过专业歌手艺术家重新演绎,重新传唱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韵律之美。

比如王力宏在传唱《三字经》时,不仅是自己重新编曲作词,还加入他最擅长的RAP说唱,将个人特色融入诗词、歌曲文化之中,将《三字经》变为一首词字朗朗上口,曲调温婉易记的动人之曲。

《经典咏流传》、《朗读者》、《见字如面》、《国宝档案》等栏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不仅作为引领中国文化类栏目的先行者和表率,还规范着当前电视栏目的娱乐倾向大过文化内涵的发展方向。此类电视节目的出现,为中国电视栏目带来一缕新鲜有营养的氧气,体现中央电视台的引导带头作用,也是一直受到观众的好评和追捧的原因。

近几年,随着《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成语大会》、《中华诗词大会》等文化类栏目在央视走红,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也在被人们重新挖掘,中华古典文化之美再次被重视起来。这些栏目以中国文学中的诗词填句,名人书信、名家名作真情朗读为基本形式,开启了中国文化类栏目的走红之路。

《经典咏流传》栏目在如今喧嚣浮躁的泛娱乐化文化的包围下脱颖而出,在文化传递,音乐创新上都达到了一种新的美学高度,让观众体会中华文化魅力和不息的生命力。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复苏中华文化记忆的历史呈现,更是一记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强音。


编剧演绎法


小一时空 2018-02-16 22:58:15

-

今天,大年初一。

央视播出了经典咏流传(第一期):

王俊凯《明日歌》,谭维维《墨梅》,巫漪丽《梁祝》,

杨洪基王晰“老少配”再唱《三国》名曲 ......

天籁之音,流芳百世!

-

-

王俊凯的《明日歌》改编自明代的钱福创作的一首诗歌。

诗人劝告迷失的世人珍惜每一天活在当下,莫要为自己的私欲活在明天的日子里。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

王俊凯今日演唱的这首《明日歌》在原诗歌基础上做了改编。

-

-

谭维维演唱的《墨梅》改编自: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

果敢乐队演唱了改编自:

登鹳雀楼

[ 唐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

杨洪基老师青年歌手王晰共同演绎《临江仙》。

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相互映衬,演唱《三国演义》这首主题曲。

又在“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意境中激荡起一代人的“三国情怀”。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

88岁高龄的中国第一代钢琴演奏家巫漪丽老师,是《梁祝》首位钢琴伴奏缩谱编写者与首演者。

一双苍老的手,在指尖触碰到琴键的刹那,展现出的是最强大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这个中国最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梁祝》,在她的演奏下,如泣如诉,如歌如颂。

-

-

一首沉寂了几百年的清代诗词《苔》在来自乌蒙山的孩子们的演唱下,惊为天籁。

《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歌。

苔藓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

诗人正是感受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

《苔》

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

-

节目还在进行中,可谓曲曲经典,真乃视觉盛宴......

据官方报道:

《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推出的中国大型文化节目,由撒贝宁担当主持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著名主持人曾宝仪、著名音乐人庾澄庆共同组成鉴赏团,共同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

成龙、杨洪基、王力宏、王俊凯、凤凰传奇、孙杨、胡德夫等近百位经典传唱人用流行传唱经典。

该节目于2018年2月16日至2018年2月18日(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三)每晚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

原声无损音频在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各大音乐平台同步上线。

-


小一时空


这个节目是国家的良心制作,将文化和音乐结合在了一起,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很喜欢这个节目,该节目真正地做到了雅俗共赏,成为了全民的盛宴。

该节目的主持人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芳心纵火犯”撒贝宁老师,小撒老师读起诗来铿锵有力,饱含感情,这是一个才子的潇洒自如,引人入胜。



四个嘉宾为康震,王黎光,庾澄庆,曾宝仪,这四位嘉宾里文化学者康震是主角,讲解古诗文的创作背景和其寓意,王黎光教授有时候能够补充一些专业知识,理论研究也很深。倒是显得哈林哥和曾宝仪有点多余了,他们强大的歌曲专业知识好像没有被发挥出来,稍微有点遗憾。


该节目一共十一期,演唱了60余首古诗文,包含了《诗经》以来,西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作品,内容广泛,风格多样。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有《离骚》、《苔》、《将进酒》,节目以唐诗宋词为主,选的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些诗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背会,因为太脍炙人口了。

我向来对明星不感兴趣,知道的明星也很少。该节目请来的演唱嘉宾既有老一辈音乐家,也有当红小鲜肉,更有大红大紫的凤凰传奇。从地域来说,香港、台湾的歌手也不少,从职业来说,有歌唱家、演员、体育明星、京剧艺术家。可以说照顾的很全面,节目组考虑很周到。


最后说一下歌手们的演唱水平,90%的歌曲都很好听,我特别喜欢歌曲《苔》,我一下子重复听了几十遍,这首歌曲很励志很感人。另外一首就是龚琳娜老师唱的《离骚》,大气磅薄,再配上编钟,好听极了,楚韵绝响,千年不散。当然,有的歌曲我听不下去,特别烦,听得头皮发麻,可能是我不喜欢流行音乐吧。

《经典咏流传》是一档综艺水准很高的节目,值得反复观看,有的歌曲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愿这样的好节目能够一直办下去,经典永流传!


层城鵷雏


《经典咏流传》是我很喜欢的一档节目。

首先,我非常喜欢主持人撒贝宁,他不仅博学多识,而且百变多怪,既可以在《今日说法》里一脸严肃的为我们普及法律知识,又可以在《明星大侦探》里放飞自我,成为我们那个笑容贱兮兮的“芳心纵火犯”,在不同风格的节目里,他都可以游刃有余地将个人风格切换到节目对应的风格。这么一个多才又幽默的主持人,怎么会有人不喜欢?



会注意到《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就是在搜撒贝宁主持的节目时发现的。撒贝宁主持过的节目非常多,然而我在看到《经典咏流传》的介绍时就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这是一档将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型文化音乐节目。节目定位对于一直喜欢国风文化又喜欢听歌的我来说,简直太对口味了,当即就点开来播放。   

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期第一首就是流量小生王俊凯演唱的《明日歌》,接着第二首是老艺术家杨洪基先生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当然后面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只不过播放顺序是记不清了,里面有让我感动落泪的《苔》,有让我热血澎湃的《真英雄》,还有回味无穷的《别君叹》等等好的作品。



这些歌,有的是曾经风靡一时的经典名著的影视主题曲,有的是经典热歌与古诗词的强强结合,还有其他各种各样别有风味的演绎。   

一首首歌,一段段表演欣赏过后,再听着康震、王黎光、曾宝仪、庾澄庆等四位鉴赏团老师各具特色的鉴赏品评,还有经典传唱人对歌曲背后故事或创作背景的阐述,无疑都是一次次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节目采用这种“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相融合,又请了老中青三代中各具代表,受观众喜爱的歌手与明星来进行演绎,无疑是非常明智的做法。这样不仅能吸引各年龄层的观众前来观看,又向更多的人普及了文化知识,弘扬国风经典,树立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总的来说,这是一档非常优秀的节目,一档属于我们自己国家传统文化传承的节目。

优秀并不代表完美。节目也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瑕疵与不足。比方说,观众点亮红心这个环节就显得有些鸡肋,不知作用为何。还有就是部分表演嘉宾点评时讲得不到位,草草了事,也许是节目时长所限,没有进行过多专业的品鉴与解读,这点难免让人遗憾。

然而,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绝不能否认这是一档足够用心,足够好的节目。



有创新的文化,才更有生命力,固步自封绝对不应该,不要害怕与抵触创新,我们的文化,就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尝试去让更多的人知道,雅俗共赏,这一点是《经典咏流传》的初心,也正是我喜欢它的原因,希望文化经典可永流传!   


凤引九歌


昨天在电视上看到了,今天就看到这个问题,简单回答一下,感觉节目不错,可以看出文化知识性节目的非常有市场,也说明以前的缺失,当然能来就不晚,节目有知识性,一些文人墨客的自强不息,国家情怀,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才是媒体应该传播的东西,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一直传承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要有文化自信!


zezze


经典咏流传栏目很受大众欢迎,文化高文化低的人都喜欢,我身边的朋友多在六十以上八十以下,有军人有警员,有干部有老师,有高干也有工人,这个节目的播出必看。不仅自已看还会动员老伴一起看,有时发微信或打电话提醒朋友及时观看,第二天溜湾还要议论一番,还有的朋友把传承的经典也学会了。建议央视有计划的录制播出并提前予告。


陈光胜179


这个节目很好!

这个节目老少咸宜,非常适合一家老小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节目组精心挑选的中华经典诗词,通过现代音乐手段,演绎给大家欣赏。非常棒!

古诗词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帮您梳理其中的来龙去脉;旋律上有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廖昌永院长帮您分析音律之美。

在疫情期间,一家老小,看着这样的节目,一边学习了经典诗词,体会、品味诗词作者的家国情怀;一边享受音韵之美,何乐而不为呢!






尘世中一小书虫


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请明星们献唱(成龙、杨洪基、王力宏、凤凰传奇等人),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请明星献唱,更加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节目,传承文化。


小小的开心


经典永流传这个节目把传统与现代高雅与通俗文化与 文艺诗歌与音乐教育与娱乐完美结合向上向善向前 向美值得赞赞赞!


国学知识及分享


同感,我本身就是诗词爱好者,觉得这才是我们的文化,每次看总能有触动的点。也在等下一季,前两天看到个新闻说正在录制了,貌似还去了赞助商青花郎的那个白酒酿造的基地,在山里,看图片觉得很有意境,不知道是不是有采外景之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