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农村小学学生越来越少,未来该取消农村小学吗?

记忆斑驳旧时光-


就目前来看农村小学生的数量有下降的趋势,但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未来五六年以后,小学生的数量将会有一个提升阶段。

另一方面我国小学生的分布也不均衡,在欠发达地区小学生的数量也很少,所以有些地区出现了一个学校仅几个学生的现象。

这些地区小学生数量少一是义务教育普及率还有待提升,而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小学生随父母进城打工而就近入学。但因为小学生少儿取消农村小学也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因学生少很多地方开始合并学校,但学校合并后,小学生上学就出现了很大问题,有些小学生为了上学,每天要走好几里路甚至十几里路去学校。不仅上课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学生的安全也有隐患。年前网络爆红的“冰花男孩”就是一名每天要走9里路上学的小学生。他们村的学校被合并了,所以要到很远的学校去上学,路上的霜花凝结在他的头上,也疼在了网民的心里。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上学的权利,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所以未来取消农村小学很难被大众接受,也不符合实际的国情。

马云自称为乡村教师的代言人,他在2017年底提出要在偏远山区推进乡村学校的“寄宿制”,希望通过资金支持,让远距离上学的学生住校,以解决上学的一系列问题。但愿“寄宿制”能改善乡村的教育质量,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关爱。

【大乡】专注农业、农村、农民,承载您的乡土、乡村和乡情,欢迎关注!

大乡


农村小学学生确实越来越少,我们当地很多农村小学由于没学生关停了。这是该不该取消的问题,没有学生了自然就取消了。



我小时候上的小学前几年就关闭了。我上小学是八十年代,五年制小学,全校四百多名学生,到九十年代末就有一百多名,到2010年就只有四十个学生,2014年由于没学生被迫关停。如今,周边的好多小学校逼迫关停,没关停的也苟延残喘,听说一个学校3个老师只有8名学生,老师讲课也没精神,学生学习也没竞争力,就那样默默的存在着,估计时间不长,也会关停。



小学学生少,主要原因是:一是孩子减少。实现计划生育政策、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生活压力加大等原因,农村小孩确实减少了许多,我们那一代一般一个家庭五六个孩子,如今一般都是一两个孩子,孩子明显减少。二是教育资源不平等,大多农村家庭都想尽办法带孩子进城上学。他们一边在城市打工,一边照顾孩子在城市上学。有一个现象就是城市小学学生剧增,报名都要挤破头,学生都是大班,一个班少则40多名学生,多则5、60名学生。这是人们对孩子为了成长的选择,也是对教育资源的选择。



总之,农村学生的确越来越少,部分学校逼迫关停,恐怕再也恢复不了,恢复了也没有学生。


阿福有约


先来说说我的所见所闻。我的家乡在某省区的一个山地偏多的县城里,我的父亲自年轻时入教,如今有30余年的教龄了。幼时,作为一个教师的子女,我一直是在校园里长大的。在印象里,那时在农村地区,生源非常充足,山村的孩子们和城市的孩子们一样无邪而快乐。但近些年,随着城市化加快以及政策原因,我的老家基本上处于一种人烟稀少的状态,学生生源十分稀缺。

不过,即便是生源稀少,但只要有一名学生,也一定会有正规的教师任教。据我的了解,在我的老家就有一个小学,仅有一名学生,但该学校的任教老师还是按时到校任课,从不缺席。而我的父亲所任教的学校,目前学生生源也十分少,但以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他依旧坚守在每一天的教师岗位上,风雨无缺。

讲述这样一个例子,是想说:只要农村有学生生源,学校就一定会存在,教师们也将坚守在岗位上,而学校自然是不会被取消的。如果村庄有搬迁的情况,可能会存在学校合并之类的情况。

近些年,虽然城市化发展依旧迅速,但城乡发展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城乡一体化发展也越来越快了。在部分农村地区,当地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有许多农民不再出门务工,而是选择在家乡发展新型农业、种植业等,在这样新的形势下,农村的孩子势必不会减少,尤其是二胎政策的开放,使人口增长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因而只要有需求,农村的小学自然是不会取消的。


新华融媒新消费


不知从何时起我的小学母校不再招生,也不知从何时起,这所在十几年前教育了邻近7—8个村的小孩子的“名校”再也收不到学生了,曾经容纳300多人的小学校园,如今已是杂草丛生,紧闭的校门让它再也不复往日的生机。

我的家乡在河南周口的某个偏僻的小乡村,那里没有什么产业资源,也没有什么名胜古迹,大家就这样一代一代的靠种田为生。那时候,村里还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和父母那辈结婚时盖的瓦房,村里面只有少数人家装了电话,那时候的乡村真的很落后很闭塞。

现在,村里面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很多院子都空了,有的已经长满了杂草;村里面修了柏油路,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也买了小轿车;手机网线更是家家户户离不开的,连小孩子都知道到处找WiFi;现在,一切都变得更好更富裕了。

我所读的小学是附近几个村子最好的学校,这个学校的老一辈老师教过我父母那一辈的人,听父母说起过那时候老师都是从城里面过来的,写得一手好字。到我上学的时候,那些老师都已经退休了,新上来的老师虽说比不上以前的老教师,不过还是很有实力的。

记得大概是在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始翻新,建成后的校园变大了很多,教室也更明亮了,新校园建好后,学校也迎来了一次大发展,招来了更多的学生。

不知何时起,学校越来越难招到学生,学校人数骤降。我在读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在县里面给我找到一所寄宿学习,在父亲眼里,县里面的教育质量更高,虽然县里面的学费是农村里面的几十倍,但是父亲毅然决定让我在县里面读书,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回到村里面的小学里面,直到高中毕业,我一直都在县里面读书。几年间,同样的事情在村里面不断上演,不同的是去县里面读书的小孩年龄越来越小了。

近些年来村里面学校的老师越来越少,教学质量逐年下降,老师少了,学生也招不到了,如此循环下去,学校里面的学生不足百人。短短几年时间,为何农村学生大量流失呢?

一、老师的流失,没有了优秀老师的支撑,即使是一所百年名校,也会瞬间崩塌。很多农村老师感叹工资低,没有外出打工赚钱多,很多老师选择外出打工,其次,县里面的一些私立学校财大气粗,高薪挖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

二、农村里面的教学设施落后。当我去县里面读书时,第一次见到了老师用多媒体讲课,现场为我们播放教学视频,而当时的农村依旧靠的是老师板书。

三、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孩子在家没人照看,就放在寄宿学校。那几天,村里面的人开始大量外出务工,青壮年也越来越少,到如今,村里面只有老人在家。

四、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也许是看到了未来的社会需要知识,或许不想再让孩子和自己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又或许羡慕其他家出来了大学生,总之,村里面的人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愿意在教育上投资。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个人原因,不管原因如何,农村重视教育是件好事,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也是家长的责任,不过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需要及时解决,提高乡村老师的待遇,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让更多的孩子在父母身边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不再因为没有老师没有校园而远离父母寄宿外地。


君清传媒


我觉得“取消”是不太可能,但是“合并”是势在必行了。

今年清明回老家,跟往年一样,清明那天可谓是村里一年当中为数不多的“热闹”日子。

我老家不是贫困地方,没多少“留守儿童”比较多的是“留守老人”。

整个村“老龄化”非常严重。

年轻人大都去城里了,而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往往也会把孩子从小就带着一起去了。

反而是很多老人因为住不惯才坚持留在农村。

一个村的适龄孩子越来越少了。

所以生源问题(不是质量问题是人数)成了大问题。

在小编看来,按这个趋势发展,取消一部分小学合并成一些更大的小学应该是个趋势,虽然对有的家长来说这样一来接送放学就会增加负担了,但是如此一来却可以提高办学质量。孩子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这几年,农村地区学校之间的合并让大家感觉到学校在变少,另外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城镇中小学去读书也会让大家感觉到农村的生源越来越少(有的小学甚至一个班只有十几个孩子),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农村的生源,总有一批孩子他们要就近上学,总有家长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去买学区房,在城镇找不到维持生计的工作,虽然城镇化的进程很重要,但是学校和村卫生室一样,是整个大机器中最小且最重要的部分,不能缺失。

小学属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就是普惠的教育形式,所以,即使有学校之间的合并,也不会全部取消教学点。

个人认为,不仅仅不应该取消农村中小学,还应该各种加大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硬件、软件的质量,保证农村中小学生能够接受更多元的价值输入,让他们能够通过教育改变,不管改变的内容是他们获得知识、通过考学改变自己的命运,又或者是通过学习这条道路来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学校这条路是最快的改变他们命运的方式之一。

而且个人觉得未来那些被撤销合并的教学点非常有可能还会重新恢复,城镇中小学的容纳学生的量一定,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孩子的增多,家长的需求增加,教育管理者就会更多的考虑就近入学的事,再开设更多的校点是有可能的。

只有在基层的教育搞上去,整个大环境的教育才会有活力,整个国家的人口素质才会提升。而且这些年农村校点之间的合并给不少家庭带来了很多困惑和烦恼。


九斗学生心理


我之前回答的问题中有两个与这个问题相关,一个是关于农村小孩数量减少的原因,一个是关于农村地区撤点并校的影响。关于今天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农村小学学生数量减少的客观事实,但是农村小学是绝对不可以取消,而且相反的,是要继续寻求更好的发展策略,提升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

今天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结合撤点并校来看,出于学生减少、教师队伍不足还有资金压力等等原因,农村地区的一些学校确实是应该撤销掉,但是撤销掉部分学校的目的是为了让剩余下来的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农村小孩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并不是为了撤销而撤销。虽然在有些地区撤点并校的时候也确实存在过度撤销的问题,但是这属于错误做法,本就应该及时叫停。

另外,今天这个问题我们扩大点说,其实就是农村的延续问题,我之前也说过,农村是肯定会延续下去的,只是内部的村子会进行调整,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农村小学,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必需品,只要农村还在,农村小学就会在,并且农村小学也会在村子调整的时候一起调整。

现在,城乡教育的差距已经越拉越大,如果撤销掉农村小学,很难想象农村地区的教育会落后城市到什么地步。所以农村小学不会撤销,也不应该撤销。


韩一军


农村小学学生越来越少,学校招生困难,那么未来该取消农村小学吗?我认为不应该取消农村小学,反而要大力发展,下边是我的几点看法。

农村小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是由于多年的计划生育措施,一个家庭只能生育一到两个孩子,导致小孩子数量减少。二是现在农村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许多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孩子异地上学。三是现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工作不好找,工资待遇低,上学无用论盛行,也导致了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上学。四是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教学质量都要远远低于城市,农村有钱的父母会把孩子送往城市的学校就读。

虽然目前农村小孩子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在数量上还是要远远大于城市的孩子。并且,随着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农村小孩的数量还将会有所增加,对教育的需求也在增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农村小学不但不能取消,还要不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农村孩子的上学需求。


首都农业人


农村小学学生越来越少,未来该取消农村小学吗?农村农民工万岁看来,农村小学生生源并没有减少,而是学校的小学学生在减少,对于这样的情况,要从根本中找出原因,为什么小学学生会减少。作为农村学生的家长,谈谈我的看法。

我们这里,地处中原,村庄人口都在一千口到三干口之间,当时是村村有学校,搞了个小学会并,9个村合并到一个村上小学,当时的学校是人满为患。可是在后来也就是今天,学校招不到学生,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学校的教师出现老龄化,基本都是农转非那一批老教师,没有接触到现代的教育模式。是学生学习不到全面的知识和全面的发展,使家长愿意出高价让学生进入私立学校上学。

第二现在农村基本成了空心村,老的老小的小,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啦,10岁8岁的学生家长,也不原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跑几趟十几里地的孩子去学校上学,但心的是孩子安全问题,那怕是外出打工,出高价也要把孩子跟在身边上学。

农村农民工万岁以为,农村学校全面小学合并,本身就是错误的,达不到因地制易,(个人建议),纯属个人建议,对村人口达到千人一上的,要有自己的学校,小学生生源会漫漫回到过去的轨道上来。

我想不是农村小学要取消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要增加农村小学的数量,这才是最拫本的出路,这才真正达到农村义务教育的本质。人人有学上,人人上得起学,谢谢!


农民万岁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前些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只生一个孩好”的观念深入人心,导致全国尤其是农村孩子的数量也都在极具减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个大村庄都找不出几个适学儿童基于这一点,也同时为了精简师资力量,农村学校几乎都被撤销转移到镇上甚至是县城、市中心。除了学生人数的减少,还有农村经济条件差、老师资源得不到有效扩充等因素也是农村学校消失的重要原因。

不管如何改变,国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为孩子们享有相对公平的学习机会而制定的政策。但是随着二孩的全面放开,人口数量尤其是农村人口的数量开始发生大的变化。如果更多优秀老师愿意加入到农村教育中来,如果在农村从事教育的老师能够得到跟城镇老师一样甚至更高的待遇,如果农村学校从硬件到软件也能够与城镇学校相媲美,那么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学就比到城镇上学方便和幸福多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设想和期待,不管情况如何,请大家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只要是为了下一代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这是我的看法,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