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烽火张垣」血战南梁(下)

烽 火 张 垣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张家口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和事件。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送血战南梁,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烽火张垣」血战南梁(下)

血战南梁

正在赵家窝铺开荒种地的四十团二连(长城中队),在团参谋长杨森率领下跑步赶到司令部驻地,詹大南司令员命令二连迅速投入战斗。杨森率领英雄的二连立即向南梁发起冲锋,冲上南梁后,在长100多米宽50多米的高地上,立即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敌在高地以北,二连在高地以南,双方拼刺刀、拼手榴弹,白刃格斗六、七个回合。日军以死相拼,二连战士骁勇杀敌,战斗达到白热化程度。因我方土制的手榴弹质量太差,威力太小,一时难以消灭敌人。

四十团团长赖富赶到阵地左侧,在狐子窝山梁上观察后,命令一连从行字铺方向抢占敌人背后山地。战士大老胡背着一把战刀,身挂20个手榴弹,迂回到敌阵地侧背与敌展开搏斗,杀伤十余名敌人后壮烈牺牲。通讯员张才子,从左侧突然杀入敌阵,同敌展开白刃战,杀伤数敌后,牺牲在敌阵中。

「烽火张垣」血战南梁(下)

血战南梁

当敌人被压下山头后,村干部白万里等立即跑回村,带领群众将饭送到阵地上。黄昏时敌怕后路被切断,边打边退,退到行字铺村时,在镇川堡北山担负警戒任务的警卫连一个排,又给敌人很大杀伤。敌伤亡惨重,狼狈逃回龙关。

这次战斗,击毙敌人100余人,其中日军少佐以下80多人,伪军20多人。我方也伤亡100余人。虽敌我双方伤亡人数相当,但敌方战死的大部分是日本鬼子,被日军认为是最惨重的一次失败。此战八路军战士勇猛善战,白刃格斗令日本鬼子胆战心惊。此后,龙关鬼子龟缩在城内,再也不敢出城“扫荡”。南梁战斗的胜利,同时也揭开了平北抗日军民大反攻的序幕。

「烽火张垣」血战南梁(下)

血战南梁

人物简介:赖富(1913-1991年),福建永定人。1935年参加红军,1936年入党,历任班长、排长、团参谋长。抗战时期,历任平西游击队参谋长、副总队长,冀中支队长、北岳军分区营长、一分区作战股长、平北军分区四十团团长、察蒙支队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建国后,先后任三十二军副参谋长、战车二十六师师长、华北军区装甲兵参谋长、北京军区装甲兵参谋长。为加速军队装甲兵的建设作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军事志》《赤城县志》《赤城英烈》《张家口市历史文化丛书》等资料)

感谢您关注方志张垣头条号和张垣方志微信号!希望您对我们的内容多提宝贵意见,也可以把您想了解的题材发给我们,我们会尽量收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张家口历史和市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