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年一度的常规体检,会查哪些项目?

童家康184291187


我们开门见山直接说吧!

我们先说常规查体项目,特指没有任何疾病的朋友:


1.血常规:看看白血病,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

2.尿常规:看看有没有尿蛋白,酮体,潜血。

3.便常规:看看有没有潜血,感染。

4.肝肾功:看看肝脏肾脏功能。

5.电解质及血糖血脂:看看血糖及血钾钠氯,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6.测个血压,身高,体重。

7.胸片:排除肺感染,肺占位,气管问题,食道问题,心影大小,是不是有胸水等等。

8.心电图:排除典型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9.心脏彩超和腹部超声:心脏结构和功能,肝胆脾胰双肾的大小形态。女性妇科超声,男性前列腺超声。

10.病毒系列:乙肝,丙肝,梅毒(不一定常规检查)。

除了化验检查,还必须有各科室医生的问诊及查体,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线索,排除更多潜在风险,达到体检的目的。



以上对于没有症状的朋友,作为常规查体足够了。

但如果有特殊情况,那就需要根据症状初步判断情况,给出一些响应的建议去进一步明确或排除。


心血管王医生


如今,大众对体检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如今的医院设有体检中心,外面私人健康管理公司也设有体检中心,那么体检需要查哪些项目呢?



如果只查基本的体检项目,包括三大常规检查(血液分析、尿液分析、粪便常规)、肝肾脂全套、床边心电图、胸部平片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肝胆脾胰肾彩超检查、乙肝全套检查等。



对于年轻人和老年人,男性和女性体检项目是有差异的,比如老年人需要重点排查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和脑血管是否有狭窄等),45岁以上的女性需要排查妇科疾病(包括妇科炎症和妇科肿瘤,需要查子宫附件彩超、双侧乳腺彩超、宫颈TCT检查等。),同时需要考虑很多与遗传相关的疾病,如果有家族性遗传病,要重点排查哦。如果有吸烟史,需要排查肺癌等。如果有饮酒史,需要排查酒精性肝炎等。



总之,体检套餐要因人而异,不能都是一样的,需要考虑每个个体基本情况的不同哦。


杏仁健康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我的书《假如我们不吃饭》中有专门一篇文章介绍,题目叫做《怎么合理查体》。全文粘贴如下:

-------------------------------------

现代人都知道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定期的查体是疾病预防的关键一步。几乎任何疾病,尤其是慢性的缓慢进展的疾病,越早发现和干预,效果就越好。制定适合自己的查体策略很重要,包括检查哪些项目,多长时间检查一次。

不少人,包括大多数医生,对查体的认识还不够。当前的所谓『常规查体』对疾病的筛查预防效果存疑。有不少刚刚查过体,一切指标都正常,但刚过了几个月就被查出癌症晚期。同时,很多疾病的早期发现依然是难题。本文试图从现有的临床实践,对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查体策略做一个粗略的梳理。希望对读者有用。

首先要明确,当前大多数入职、单位体检、保险前查体的项目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帮助不大。顶多是用来评价当前的健康状况,也许能够发现一些健康隐患。如果是以发现早期癌症、评价未来健康风险为目的话,恐怕难以达到。

制定自己的查体计划的第一个准备工作,是发现自己的健康风险,包括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关节炎、各种癌症的风险。如何评价各种风险呢?

第一是查家族史:也就是了解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属曾经患有以及死于哪些疾病。比如父母任何一方有大肠癌的男兴和女性,母亲曾患乳腺癌的女性,父亲曾患前列腺癌的男性,患同一种癌症的风险比没有响应家族史的人都要高很多。祖父母、叔伯、姑妈、姨妈、兄弟姐妹也要考虑到。

第二是查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基本是多数常见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与非肿瘤性疾病中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等也显著相关。其他比如运动少、蔬菜和水果摄入较少、爱吃腌制、烧烤、熏制、高温油炸食物等等。

第三是查环境风险:比如经常接触传染病人血液的医务工作者,处于检验检疫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重症病人的看护人员,工作环境中有粉尘、化学、噪音等污染存在,工作时间不固定,经常黑白颠倒影响睡眠等等。

第四是当前已经存在的健康问题:肥胖是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脊柱关节疾病的高危因素,近些年的研究认为肥胖还增加癌症的风险。如果已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随着时间延长,心、脑、肾等器官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损害中。胃镜如果有过萎缩、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肠镜有过肠息肉,都处于胃癌和结肠癌的阴云笼罩中。

上面这些风险,在一个人身上累积越多患病的风险越大。如果风险很大的话,要设法改变或消除其中能够改变的,也就是生活习惯和环境风险,除非能发明不可能发明的时间机器,家族史我们没法改变。这些风险里,戒烟是最可行、收益也最大的减灾措施。而吸烟一项可以抵消任何的养生保健效果。

评价完健康风险,下一步就是根据这些风险制定查体计划了。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一下子就检查出所有癌症的技术,所以只能是根据风险有的放矢的选择检查项目。比如家族里有肺癌病人,自己又吸烟的,应该把肺癌作为重点筛查项目,检查项目就一定包括胸部多层螺旋CT;有胃癌家族史,或者自己查体发现萎缩性胃炎,又不爱吃蔬菜和水果,那查体就一定要包括胃镜;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除了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尿蛋白的监测也是简便易行又非常重要的指标。时间的间隔,如果是以恶性肿瘤为目标的,大部分需要一年。但也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整,如果病人年龄很大,超过75岁,或者伴有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筛查的意义就不大;如果是一些高危状态,比如血糖控制欠佳,近期有过严重并发症,已经有靶器官损伤,复查的间隔就要小很多,乃至需要严密的监测。

选择哪些项目,间隔多长时间,需要和专业医生共同探讨。一旦制定计划,就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总体上,前期风险信息的收集需要个人努力,而制定计划方面则更多需要医生参与。目前虽然有一些机构看准了健康查体的商机,大力推广查体概念,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都有待观察。大型三甲医院的专业医生可能是当前的最佳选择。一是这些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检索能力有助于制定最佳的方案,二是大型三甲医院也是各种检查项目最齐全,检查质量也最有保证的机构。

关于健康查体还有几个常见的误区:

  • 生化全套是最全的检查。生化检查反应的体内某些酶、代谢产物以及电解质的某些指标,只是人体正常和异常改变的一方面,不是全部。有些疾病生化检查可能是完全正常的。

  • 肿瘤指标高就一定有肿瘤。当前的肿瘤标记物对肿瘤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但还不够精确。具体来说,就是有一部分并非癌症的病人也会出现增高,有些癌症病人也可能完全不高。

  • CT检查对身体有损伤,应该尽量避免。CT检查存在电离辐射,理论上会对身体细胞组织产生损伤。但辐射量比较低,对人体的损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定期的CT检查对高危人群的收益显然高于风险。

  • 从未生病的人,身体强壮的人不需要体检。疾病是否发生和先天的基因条件有关,体质好可能预示基因好,但也不是绝对。身体一直很好但突然发现罹患癌症不罕见。

  • 注意养生食疗就不用查体了。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确实能够降低患病风险,但需要确定是否真的健康,实际上很多广为流传的养生和食疗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就起不到预防疾病的效果。此外养生只是改变环境因素,对固有的遗传因素作用有限。有些基因的携带者几乎注定会发生癌症或其他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