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極簡主義15項進階版|如何讓你的內心簡約而有力量

極簡主義15項進階版|如何讓你的內心簡約而有力量

一個人心靈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會被各種牽絆消耗。當你的生活中有很多不需要的東西,或者思緒上有各種雜念的時候,你的心靈的力量是在被源源不斷的消耗掉的。

保護好你最重要的心靈力量

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這篇文章來自《我決定簡單地生活》的摘錄。

01 令人滿足的不是物品“數量”!

美國詩人艾倫·金斯堡曾說:“當你覺得地墊有兩倍大,那你就算擁有它了。”你是否滿意自己擁有的東西,關鍵不在於數量。

擁有某樣東西,代表擁有者清楚知道自己擁有,並強烈感受到它的存在。這些意識將會佔用擁有者的大腦,因此不要讓大腦充斥著無數雜物的記憶,應該儲存對於少數物品的熱切情感。以這種態度面對時,滿意度就能提升兩三倍。

與其擁有兩、三個自己不喜歡的咖啡杯,擁有一個完美無缺、獨一無二的咖啡杯,天天愛惜使用、細心呵護,絕對能讓你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當你想擁有越多,你越無法珍惜陸續增加的每一樣東西,思緒也越來越雜亂。人類的滿足感不會因為東西越少而遞減,反而持續增加。

02 以制服的概念搭配私底下的服裝

喬布斯每天都穿同樣的衣服,ISSEY MIYAKE的黑色高領上衣、Levi-S® 501牛仔褲、腳上穿著New Balance球鞋,即使出席產品發表會,他也穿同樣造型。Facebook創辦人扎克·伯格無論走到哪兒都穿著灰色T恤,就連愛因斯坦也只相穿同款式的外套。他們省下每天選擇衣服、追求流行的時間,將這些時間運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想要生活過得愉快整潔,不需要太多衣服。找出最適合自己,穿起來最自在的衣服,以”制服“的概念搭配“私底下的服裝”。你要尋求的並非表現服裝多樣性的時尚造型,只穿真正適合自己的衣服也是一種時尚態度。

雖然“總是穿同一套衣服”這句話仍帶有一絲揶揄的感覺,但將來絕對是理所當然的真理。時尚是一種樂趣,可惜在這個時代已經發展過剩。

極簡主義15項進階版|如何讓你的內心簡約而有力量

03 東西越少越有個性

將頭髮挑染成綠色、在嘴唇穿上一個大唇環、男性穿裙子、為手機搭一個設計前衛尺寸又大的手機殼……我認為這些行為與“有個性”是兩回事。即使以制服的概念搭配日常服裝,造型簡樸,我認識的極簡主義者都有自己的個性。

許多人認為不打扮就沒有個性,事實上完全相反。各位不妨看一下歐洲的老電影,每位登場人物都穿相同款式的西裝,戴著帽子、抽著煙。大家穿戴或拿著的東西都是一樣的,但這些人創作出來的文學與藝術,無不充滿獨特個性。至少比現代創作更獨樹一格。仔細想想,營造豐富個性的不是物品,而是“經驗”。極簡主義者不重視物質,而注重經驗,正因如此,他們才能獨具特色。

04 想了五次要丟的東西,請立刻丟掉

人平均每天會思考六萬件事。仔細觀察自己,會發現思緒天馬行空、毫無條理可言。就像網絡搜尋,剛開始輸入關鍵詞,查詢自己想了解的事物,最後總是會東連西連,跑到毫無相關的網站去。若深入觀察人類內心的想法,會發現比這個情形更復雜。唯一不同的是,網絡搜尋會留下歷史紀錄,人類的想法隨時變動。說得具體一點,人類內心想法大概像這樣:有一個可以喝咖啡的杯子丨喝一口咖啡後覺得嘴巴怪怪的丨摸了一下嘴唇丨好想刷牙丨對了,得買牙刷了。

說到刷牙,最近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人類意識就像這樣環環相扣,不斷產生聯想,正因如此,沒有人能清楚察覺自己每天想了六萬件事。有時候我們並非真心想丟某樣東西,而是不小心瞄到某樣東西,突然產生“還是丟掉算了”的念頭。想了五次要丟的東西,請務必立刻丟掉。不經意產生的五次念頭,之後還是會陸續發生,既然如此,早點丟掉比較輕鬆。

05 “測試”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不知道是否該丟的東西,不妨抱持著“測試”的態度鼓起勇氣丟掉。以前的我一直丟不掉電視,後來決定測試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就將它處理掉。我打算如果丟掉後會影響工作、不知道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跟不上朋友的話題而被排擠,甚至因為沒看過搞笑藝人表演的《Lassen Gorelai》橋段而被孩子們嘲笑,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我就承認失敗,淚奔到電器行再買一臺電視就好。幸好這樣的情形並未發生。

到目前為止,在我丟掉過的東西中,只有一樣東西又再度買回來。那就是奧姆龍的“足部按摩器HM-231”,我真很喜歡它,連型號都還記得。我還買了一臺給媽媽,將我的送給哥哥。送掉後念念不忘腳底按摩的舒暢感,後來決定再買時發現它停產了,只好重買一臺新機種。後來又想丟掉,於是脫手轉賣。如果還會再買第三臺,我想我不會再丟了。

極簡主義15項進階版|如何讓你的內心簡約而有力量

06 點點的“不方便”讓人快樂

最近我將家裡的毛巾全部丟掉,換成小手巾。小手巾真的很好用。不僅用途多樣,還很快乾,超乎我對毛巾的想象。用完後掛起來,下次要用時就幹了。每次在洗臉檯洗完手,就用小手巾擦手;洗完東西后,也用小手巾擦手;淋浴後就用小手巾擦身體。之前我每次洗衣服時,浴巾就佔了待洗衣物的三分之二,現在少了佔空間的浴巾,待洗衣物變得非常少。

差異會形成一種刺激。當生活中已習慣浴巾的存在,我們就會視為理所當然,一點都不感激它帶給我們的便利。雖然小手巾的觸感不如浴巾,但人既然能習慣方便,就能習慣不方便。當我們又有機會使用浴巾,便會衷心感謝它的舒適。主動降低幸福的門坎能讓人快樂。你是否也願意換掉浴巾,改用小手巾?勇於嘗試為生活帶來樂趣。

07 怦然心動的物品也要丟棄!

若立志成為一名極簡主義者,有一天也要丟掉令自己怦然心動的物品。克羅埃西亞是我最喜歡的國家,我曾在那裡買了一個十字架,那是令我怦然心動的紀念品。那個十字架以陶器製成,正中間是個深紅色的十字,周邊以手工鑲嵌美麗的圖案。不僅顏色沉穩、觸感順滑,重量也恰到好處,每個細節都深得我心。那個十字架聽說是當地藝術家親手製作的。重點在於那不是在一般禮品店購買,而是在異國小巷中挖到的寶物,有一種“命中註定”的感覺,這種感覺讓我更加珍惜,將它視為無可取代的珍寶。

丟掉那個十字架時,我還是會為它心動,但現在我很慶幸自己丟掉它。從此之後,我外出旅行再也不花時間尋找紀念品,要是遇到真的很想買的紀念品,我也會向卡通《嚕嚕米》中的史力奇看齊,“只看不買”。如此一來,我更能享受旅程。鼓起勇氣丟掉令自己怦然心動的物品,絕對能獲得更多。

08 趁健康時整理生前遺物

我們擁有的物品中,絕大多數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它的價值所在。例如旅行的紀念品、讀了好幾遍的愛書、重要的人寄給我們的信、充滿回憶的相片等等。

千辛萬苦買到的過程、為了擁有而付出的代價、與物品有關的故事等,這些回憶提升了物品價值。當回憶的主人,也就是擁有者逝世,無論那樣東西多昂貴、多精美,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擁有者之外,沒有人知道它真正的價值,看在別人眼裡,那些不過是一堆破銅爛鐵罷了。

當我大量減少身邊的物品時,環顧家中四周,只有一個感想:“就算有一天我遭遇不測,也不會增加身邊親友的麻煩。”雖然腦中千頭萬緒,充滿悲傷的想象,但不知道為什麼,當時我只感覺到自由,內心湧現積極的行動力。

極簡主義15項進階版|如何讓你的內心簡約而有力量

09 減少雜物,不會減損自我風采

絕對不會因為家中物品數量減至最少,身體就出現不明原因的疙瘩、一夜過後頭髮半白或雙手舉不起來。走在路上,擦身而過的行人不會發現你的家中空無一物並因此責備你,小孩們也不會因為這樣拿石頭丟你。他們看到你簡潔利落的打扮,只會認為你的穿著簡練,感覺很輕鬆。

擁有一大堆雜物或只擁有極少數的必要物品,不會對你的身體產生任何影響,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理。有些人覺得丟掉重要物品,就像割掉自己身上的重要部分,不過,物質不能代表你,所有東西都是身外之物。既然物品與“自己”毫無相關,當然不會因為減少雜物數量讓“自己”受傷。更棒的是,在減物過程中,還能為自己充電,增加自我風采。

10 顛覆物品的使用常識!

發揮逆向思考的創意發明了“床沙發”(不是沙發床!)正確來說,應該是“床墊沙發”……雖然家裡沒電視,但有錄像機和頭戴式顯示器還是能看電視節目。洗衣用液體肥皂也拿洗澡和清洗餐具,處處都能看見他的生活智慧。

受到連砧板、菜瓜布都要“曬乾”的麻理惠的影響,我最近也開始曬菜瓜布。丟了我一直黏不住的吸盤式菜瓜布架。麻理惠顛覆了一般人不會將砧板與菜瓜布放在陽臺的常識。有些東西的功能很單一,做某件事一定要用某樣東西,於是為了追求方便性,放任家中物品暴增。事實上,只要擺脫物品的使用常識,就能進一步減少雜物。

11 不要想太多,儘管放手去丟

已故影星李小龍曾在電影《龍爭虎鬥》中,說過一句名言:“不要想太多,儘管放手去做。”我將這句話改成“不要想太多,儘管放手去丟!”,鼓勵所有極簡主義者。

有些人遇到家中失火,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物品,但也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只要開始思考,大腦就會不斷列舉出捨不得丟的理由,以及丟東西的缺點。相信自己的直覺,才能快速解決問題。

極簡主義15項進階版|如何讓你的內心簡約而有力量

12 不與人比較

極簡主義者最容易產生的問題,就是忍不住“炫耀自己東西少”,或是“比誰的東西少”。極簡主義者是“真正瞭解自己需要什麼的人”,也是“為了最重要的人生目標而減物的人”。每個人“需要”的物品不同,要“減少”的東西也不同。因此,與別人比較誰的東西少,一點意義也沒有。

說真的,即使家中充滿各式各樣的物品,只代表你需要的東西較多,只要這些東西能讓你每天充滿活力,便無須減物。不要責備擁有雜物的人,任何人都不需要強迫自己丟東西。極簡主義者是苦行僧,我一直如此告誡自己,也在個人簡介上註明我是一名“中庸”極簡主義者。“與別人比較”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

13“減物癖”與“囤物癖”是同一種病

丟東西是一件很刺激的事,不僅身心舒暢,還能確認自己擁有丟東西的勇氣。一旦沉迷於丟東西的刺激感,就會將丟東西當成最重要的使命,甚至罹患“減物癖”。有“減物癖”的人通常會責備囤積太多東西的人。

話說回來,減物癖者通常認為“擁有這個東西很丟臉”,事實上,這種心理狀態與“囤物癖”是相同的。

減少與囤積都是一種刺激,也能產生快感。因此,減物與囤物都會讓人上癮,絕對不能過於固執。想減物時,一定要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這樣東西嗎?”同樣的,也要問自己“我真的應該丟掉它嗎?我是不是為了丟而丟?”

14 極簡主義是一種方法,也是揭開未來人生的序幕

雖然當一個極簡主義者還是有幾個要注意的問題,並非毫無風險,但我仍建議一般人力行極簡主義。現代社會過於注重物質,太多人擁有過多雜物。

極簡主義者是“為了最重要的人生目標而減物的人”,減物不是目的,而是減物後可以優先從事的“重要目標”才是目的。極簡主義只是一種方法和工具。每個人減物後追求的目標也不一樣。

極簡主義就像是“序幕”,之後展開的劇情才能交織出未來人生。若將極簡主義當成目的,丟完東西就會產生無盡的虛無感。正因為極簡主義是值得實現的有效方法,所以要明確瞭解成功減物後自己的目標。請盡力揮灑自己的人生,編織自己的人生故事。

極簡主義15項進階版|如何讓你的內心簡約而有力量

15 極簡主義沒有正確答案

成為極簡主義者沒有條件,並非將所有家當都收在一隻行李箱中才是極簡主義者,也不是每天睡睡袋才是極簡主義者。

極簡主義沒有正確答案,也沒有錯誤解答。舉例來說,某人決定丟掉多餘雜物,只留下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結果留下來的是一臺極佔空間的鋼琴。他在減物過程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重視的物品,那就是“音樂”。透過極簡主義,找到自己珍惜的重要事物。

結語

懂得越多,需要的越少。因為內心足夠充實和堅定的時候,就不再需要外界的任何事物來取悅自己,以獲得需要藉助外力的快樂了。

快樂,不是通過外界事物的改變帶給內心的,而是因為內心的豐富圓滿,由內而外自然流淌出來的。

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什麼是幸福?

有一百萬就幸福了嗎?身體健康就幸福看嗎?都不是,幸福不是結果,它只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來源於內心的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