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学界大数据,玩出新创意!

学界大数据,玩出新创意!

「大数据治国」是台湾行政院在去年的施政大计,甫风光落幕的「巨量资料应用研究计画成果」研讨会(1月20日),邀请了4个领域的计画主持人,分享大数据的应用成果。

开放资料推手的行政院长张善政指出,不同于其他国家推动大数据应用时,常会面临没钱、没人、没创意,台湾由科技部出钱,学校有人才,结合教授的创意,解决三没的困境。

「教授运用政府资料做出很棒的研究,带出来的学生就是人才,也能启发政府新的想法,让政府与学界知道大数据如何应用,这是第一批次的成果。」与会的张善政兴奋的说。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学界是如何激发新创意,挖出大数据的应用价值!

学界大数据,玩出新创意!

社群网路声量帮你建立即时灾情地图

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副主任周学政指出,灾情控制委员会会面临讯息过多、紧急重要性不同、描述品质不一与不容易处理地理位置的问题,采用巨量资料进行趋势分析,较不容易受到个别资料的错误所影响。计画团队针对灾害事件的关联字,利用网路爬文技术搜集社群声量,可以快速休整灾害地图与建立灾害时序表。

去年苏迪勒台风侵台,团队统计的淹水资讯,比官方发布的时间还快,但发生在8/8当天的乌来事件即时声量却不多,因此对于灾害造成的通讯、网路中断与偏乡地区的灾情搜集,目前还有难度,未来若能再结合更多不同来源的资料,将可提高灾情整治的即时性。

电脑选课程不稀奇 帮老师找教材

教育云在104年的注册帐号有134万人,浏览量也达470万人次,中央大学资讯工程学系团队运用教育大市集资料,分析每位教师使用教材的行为,让电脑可以推荐适合的教材,计划主持人杨镇华教授指出:「适性教育不是早上学一次,下午调整方法再学一次。」

透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呈现各县市使用教材资源的状况,还能找出教师与教材的关联性,并能预测教材的使用趋势,为每位老师推荐适性化的教材。「我们把教材当商品,教师当客户,帮助他们找出最适合的教材,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率」。

电脑告诉你 哪些民众在目前的环境下要小心

元智大学资讯管理学系教授兼资讯长詹前隆的团队,整合全民保健、大气环境与空气监测等跨部会的资料,发展出一套快速、在地化与精准化的疾病动态即时分析系统,可作为流行病学、公共卫生研究与政策制定的重要工具。

詹前隆表示,他们能即时侦测空污事件,对不同年龄、性别与族群的民众,可能引发的医疗使用行为,以视觉化分析空污与疾病发生的时间与地理位置,非常适合用来作为个人化医疗照护与疾病预防的工具。

台湾大学医学院环境暨职业医学科教授郭育良的团队,同样采用环境与民众就医的资料,分析环境的变化,像是温度、相对湿度与悬浮微粒等,可能引发民众气喘的急诊就医人数,预测准确率高达八成。

「下一步,我们要检视空污环境对民众健康的长期影响,建立以健康为基础的环境空气指标,找出符合疾病预防的合理标准值」

学界大数据,玩出新创意!

犯罪地图的下一步:犯罪机会图

柯文哲推出的安心地图只是开始,中正大学副校长兼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杨士隆的团队结合新北市警察局、司法院与法务部的资料,建立哪些地段、时段与被害人特征,最容易发生犯罪案的机会地图,能够作为犯罪防治的得力帮手。

此外,计画团队还运用司法判决书,比对无期徒刑与死刑裁量相关的因素,利用简洁介面呈现被告、被害人、检察官与法官等各种因素,导致死刑或无期徒刑的机率分布,协助司法人员进行重刑犯判决的参考依据。未来,他们还要进一步整合大数据,建立受刑人的再犯风险系统,提供公安机关使用。

学界大数据,玩出新创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