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农村老人常说:“欺山莫欺水”,是什么意思?

用户6267007542


这是农村人的经验之谈,跟另外一句谚语:宁上山,莫下海。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了,欺山莫欺水后面还有一句话:欺人莫欺心!这就让这句谚语了社会经验和世态人情的味道。


先讲第一句:欺山莫欺水!简单点说,就是宁愿到山上显本事冒险,也不要到水里面逞英雄。

因为山上的危险,基本上是摆在明面上的,哪里有悬崖峭壁,哪里有羊肠小道,哪里有山坡,哪里有山谷,一目了然,纵然在山中迷了路,哪怕是几天几夜,最多让家人担心,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新闻里面经常有在山上遇险情,后来被成功营救的。退一万步说,就算在山里送了命,好歹还留个尸首。

但是到了水里面就不一样。所谓:静水流深。

有些看似安全的小河小池塘,往往也暗藏杀机。因为随着水流的不断冲刷,越往水中间,水道的下降坡度会越来越陡峭。一般人讲的锅底塘,就是这个意思,实际上很多河流也是这样的结构,这样的结果就是,你在岸边不远的地方,可能水刚淹没膝盖,最多到腰部,可是再往里面走几步,瞬间就是没顶之灾。所以对于陌生的河流,一定要谨慎谨慎。别说是陌生的河流,就是城市里面的护城河,家门口的小河浜,一样会吞噬孩子,醉酒者和失足者的性命!

一句话说到底: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人,哪一个朋友身边没有发生过淹死人的事情。但是未必人人身边都发生过从山上摔死的事情吧。这就直观的证明了,死在水里的人,比死在山上的人要多的多啊!

后面一句话:欺人莫欺心。更是非常严重的警告。什么叫做欺心,说通俗一定,被欺骗了感情嘛。一个人,因为身体不够强壮,被另外一个人揍一顿,都不算什么。可是,如果是一个好朋友,或者是所谓的朋友,利用你的信任,欺骗了你,让你遭受损失,这种物质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更加严重,由此可能遭到的报复也可能更加惨烈。想想林冲是怎样杀死陆虞侯的吧。

出门,还是谨慎点好,欺山莫欺水! 做人,还是厚道点好,欺人莫欺心!


铁锤文史


“欺山莫欺水”后面还有一句,“水里有乾坤”。可见水比山厉害。


侄儿小时候在水边玩,掉下去了,在快要浮出水面时才获救,现在谈到水比提起猛虎都害怕,连鱼、虾凡是水里的产品都不吃了。于是有书君知道水里有乾坤,比山上危险多了。


一、欺山莫欺水的本来含义。


“欺山莫欺水”原来的意思是山是可以征服的,无论多高多险,看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现在已被人类征服了,而水的最深处大西洋就还没有征服。


山的危险性是可预知的,可防范的。而水就不同了,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危险重重,一不小心就丢了小命。


我侄儿被救起的那个湖里,第二天对面的小孩就不小心掉进水里淹死了!据说水里有屈死的水鬼,必须找到一个替身,自己才从水牢里解放出来,也不知是真是假。但很多水域相近的地方,每年都有人淹死是真的。


现在夏天到了,小孩一定要在大人的陪同下玩水,即使是会游泳的成年人,也要结伴而行,不可私自到河里、湖里、江里去游泳。


远离水害,逃离危险!


二、欺山莫欺水的引申含义


“欺山莫欺水”的另一个含义是做人莫要太过份,欺负了山又欺负水,随意践踏山林,污染水源,迟早一天会得到大自然的报复。也比喻为人处世要适可而止,不能欺人太甚。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虽利万物而不争,“水里有乾坤”,但一当触及底限,水的破坏性具有杀伤性,不可不防。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王道。山给了我们智慧,水给了我们灵气。人在山水之间,尽享大自然的恩赐,欺山山可裂,欺水水可漫。


正如有人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就是我们人类的福分,千万莫可欺哦。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农村老人常说的“欺山莫欺水”,意思是山中有百忌,要谨言慎行,而水比深山峡谷更是危机重重,万万不可轻视。

我们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应该是同一个道理,告诫大家对水要怀有敬畏之心,不可掉以轻心,否则,稍有不慎,翻船落水的悲剧就会发生。

每年夏天,溺水事件更是层出不穷。虽然学校不厌其烦告诫学生不可私自去玩水,但是,很多学生还是挡不住清凉的诱惑,以身犯险,最终酿成悲剧。


即使是人们普遍认为安全的游泳池,也难逃有人溺水的悲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溺水事件发生呢?

1、游泳前要在岸边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不要急于下水,否则,容易引起手脚抽筋或其它不适症状。

2、要先了解游泳池的水深,不要随便挑战超过自己极限深度的泳区去游泳。


3、身体健康不良或是不识水性者,最好在家人的陪同下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后再下水体验。

4、尽量不要私自一人到江河湖泊游泳。有些掏沙工人为了私利,在一个地方过度掏沙,造成局部形成漩涡,这种漩涡地方,水势凶猛,即使是游泳健将,也会由于体力透支而身陷其中造成悲剧。

图:来自网络


亦诗诗


欢迎每位友,一定要将此文看完,大有益处,别忘记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到

俗话说欺山莫欺水,是什么意思

现在,我就大家讲讲,农村老人们常常讲和教育孩子们的旅行知识

当孩子们长大了,要独自远行时,每一位细心的父母,在孩子临行时的头天晚上,第一个问题就是,你长大了,在外出时,千万欺山莫欺水,为什么呢?

当你要去爬山峰游玩时,山再高,山再险恶,总是看得见的,能知的,你就不会去涉险,望而止步,即使迷路了,也可以在陆地上找一些可维持生命的食物吃,晚上,可以爬上大树,也不致于,山中一些野兽的侵袭,这样,就可以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生命安全有保障



在外旅行时,千万不可欺水,你要想游泳时,没有当地熟悉水的特性的人带领下,千万莫要独自去游泳,因为,有一些水流,表面看似平静,而水下却湍急,暗流汹涌澎湃,漩涡惊人,一卷进去,没有想当水性的人,无法逃脱,在水底,一下便没有呼叫,不象在陆地,虽然危险,可有空气保命,水底可没有哟



在我们老家,有一条叫桐车河的河流,看似不大,水下水流就相当险恶,曾经热天就淹死不少人

记得有一年夏天,六七个外乡高中生,星期六中午放假,那时由于交通不方便,都是路行,路过此河,由于热天,又加上步行,感觉又累又热

几个孩子,不熟悉此河水性,相约将书包放在岸上,便跳下去游泳,开始在岸近处,逐渐向河中间扩散,有两人游到暗漩涡处,即被吞噬,其余五个孩子,不知水性,游去救,相继被淹死,七个年生命,就这样,在不知本处水流特性的环境下,相继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父母痛哭,河中专业打捞的人,河边看够镜的人,人山人海,教训啊

这就是,父母们嘱咐孩子们远行到外地时,山硬欺山,水软不欺水,看似水软,其中凶险要人的命

朋友们,看到没得,别忘点赞和转发,也同样嘱咐你的亲人,欺山莫欺水哟


隐居仙境


“欺山不欺水,瞒天不瞒海”,从这几句可以看出,老百姓对于山和水简直就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对水的畏惧大过于山,我们的农俗,之所以能够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传到今天,必然就有它生存和传播的环境。 这就要从我们的古代文化讲起了。

在古代,山代表庇佑,我们炎黄子孙依大地而生,依山而存。山可以给足我们农作物,早期的农耕经济就可以看出。山也可以给予我们打猎的食物,甚至于,给予我们矿物,古代挖的铁矿从山而来,旷工们一边从山里挖矿,一边唱着歌颂山神的歌。

山神,由来已久,古代华夏人民将山岳神话,加以崇拜。《山海经》中山神被称白泽,号称无所不能。在《西游记》中,就几乎每座山都有山神。山神也一直存在于古代人民心中。人民来说,山神庇佑他的山民。所以人们对山神是有着依赖之心理。



水神

在我们古代,对水之态度,就不像对山神那么善意了。《西门豹治水》,小学课本中就有提到,有河神娶妻,威胁当地人民每年提供女子,西门豹到此当官,治理了河神。由此可看出,水,是人们不那么待见的角色。

在《山海经》中有记载,水神共工是个坏水神,性情凶狠,出事蛮横,常和华夏子民作对。他一个不高兴,施展神力,令天降大雨,让洪水冲刷华夏之地,让百姓苦不堪言。大禹治水的故事,想必大家也听过。

由此可看出,人民在对待山和水的两种不同的态度,要说对山神,是敬畏的心理,对水神,是一种恐惧的心理。小琪私想大概是中华大地几千年来受的水灾比较多,今成都都江堰也是当年治水的结果。古代黄河泛滥,到今天也是个问题。

所以,任何俗语在经几千年考验和发展,传至今天,到我们的耳里,是有它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同时,也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附:在今天,老人们说“欺山莫欺水”,可能也失去了原本的意思,就是劝诫年轻人轻易不要下水,容易丢了小命。因为和山上危险动物比起来,水更加具有不可抗的伟力,摧残一个生命是轻而易举的。

对于我写的大家有什么想法吗?在下方留言吧,也可以关注我,我是小琪,专门话民俗的小女生,么么哒~


乡农笔录


“欺山莫欺水”一个人可以忘记一切,但是唯独这句话不能忘记,这句话可以说是千年古训。无数个真实的例子已经验证了这句话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依旧有人不听老人言,一个又一个的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来验证这句话。

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前,只要打开电视机或者是手机,看到的新闻最多的还是被水夺去生命的报道,这其中不乏一些水性特别好的人。每次看了这样的新闻报道就会感到特别惋惜。真的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一座山屹立在那里,眼前的一切危险几乎都可以看得见,比如落石,陷阱,悬崖等,一个人只要多加小心,谨慎行事,这些潜在的危险都可以提前规避,即使发生了,自己也可以应对自如,不会有生命危险。

水则不一样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再强大坚硬的东西在水面前什么都不是,水可以吞没一切想吞没的东西。水面上看着风平浪静,一眼望过去看着很清楚,但是水底下的一切却一无所知。冰山一角就是对水最好的解释。正是由于很多人对水目空一切,从而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乡间行者』纪录农村生活变化,分享农村风土人情,传播农村民俗文化。关注我们,带你了解真实的农村!

山西乡土


传承了几千年的农村谚语,以言简意赅的特色展示了老一辈人的智慧,在我的农村老家有一个水库,每到放了暑假天天会跑到水库游泳,每次出门时爷爷总是说“欺山莫欺水”,那时小不懂其意,其实还有下半句叫“欺人莫欺心”,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农村老人常说“欺山莫欺水”,是什么意思?


欺山莫欺水,指的是山中有百忌,在古代,人们认为山中有诸多的树怪山精、土神石妖,进山一定要遵循规则,否则会遭遇到不幸的事情,相比于山中的危险,水的危险性更大,尤其是在农村,溺水身亡的例子数不胜数,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每年都会发生很多溺水身亡的惨案。

记得小时候每次去水库游泳,大人们总是叮嘱不要逞能,自己总是用一句话来反驳“没事的,我会游泳”,如今想想,溺水身亡的绝大多数都是会游泳的人,不会游泳的根本不可能到水里玩耍,可见农村的这句老话不无道理。

至于后半句“欺人莫欺心”,则说明人心的险恶更胜于高山深水的凶险,告诫着人们人心隔肚皮的道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有什么观点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交流,我会持续解答农村的相关问题,请大家多多关注!


生活巷


其实这句话的全句是“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前句讲的是生活安全,后句则是警世恒言。一句话从生活到做人,体现了华夏民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前半句“欺山莫欺水”,是农村老人家常常嘱托家里小孩的,说的是宁可去山里疯玩也不要去河里野游。因为农村的山上猛兽还是很少的,相对比较安全,即使从高处掉落绝大多数是皮外伤或是骨折,致死的可能性有但不是很大。但是在山里的溪水或河里游泳,水况不是很明了,尤其是水性好的孩子,血气方刚很容易逞强发生溺水事故,所以相对于山里嬉戏农村的老人们更怕小孩子去水里野游。

后半句“欺人莫欺心”,由于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想法与做事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模式,因此出现磕碰和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后互相理解沟通还是可以正常交往的。但是欺骗人心确是万万不能,欺骗他人往往失掉的是自己的人品和他人的信任,而且一但将人心伤了,关系就很难恢复,因此农村的老人们常常教导孩子不要欺骗他人,让他人伤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欢迎关注转发,留言讨论


用户84986734910


“欺山莫欺水”是老人们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历经了生活的磨砺,所以蕴含了一些人们对生活的感悟。

大家都明白,山路难走,如果是行走在深山老林,那更是会让人心生一些恐惧和敬畏,听说山里是有山神的。农历三月十六这天是我们这里的山神节,山神节对于采石的人家来说非常重要,也很隆重,他们会给山神供奉祭品,鸣放鞭炮,这一天所有的工人放假,主家宴请工人和宾客。虽然大山很神秘,但终归肉眼可以看得见,山路上有什么坑坑洼洼,深山里有什么风险,是可以躲开预防的,即使躲不开也有办法解决。而如果是在水里,水面看似平静,水下却深不可测,且不说很难预测深水里的风险,就算你发现了,自救的机会也很渺茫,有时候越挣扎越危险,因为水里毕竟不是陆地,遇到紧急情况很难处理,所以农村老人都说“欺山莫欺水”。



“欺山莫欺水”的下半句是“欺人莫欺心”,道理大同小异。人和人之间,武力带来的身体上的伤害或许很快就会痊愈,可如果一旦伤了心,伤口是很难愈合的,就算是愈合也会留有疤痕,朋友之间如此,亲人之间也如此。人心是最脆弱的部位,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易伤。

所以说老辈人的话凝结了生活的哲理,需细细品味其中的真谛。


一品小十六


农村老人常说:“欺山莫欺水”是什么意思?

“欺山莫欺水”,这句俗语在我们老家没有听说过,因为我们老家是没有山的水乡平原,但有一句相类似的话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欺老不欺小”。

《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知(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简单一点说,就是山仁水智。

山高大而不动,说明山就象是宽厚仁慈、高寿的老人。试想这样一个宽厚而又仁慈的老人被年轻人欺负了,他会和年轻人计较吗?不会的,至少他是不会去报复年轻人的。

而水则不同了。水是流动而充满智慧与活力的,水还可以因太阳的热量蒸发而上升到高处。所以水在这里就是对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的一种象征。

所以“欺老不欺小”,是有其人生哲理的。你欺负了老人,老人可能不跟你计较,年纪大了也可能计较不来。年轻人就不一样了,年轻人血气方刚。

我有一位当领导的老同事,经常跟我们开玩笑说:你们这些老家伙,我欺负你们我不怕,反正我退休之前,你们不可能比我爬得高。但他们年轻人我就不敢得罪了,哪天他们成了我的上司,我还要靠他们吃饭呢。

这位老领导说的话可谓一语道破了天机,话粗理不糙。总结一下,欺山莫欺水,就是欺老莫欺小的意思。还有一句相类似的话,就是宁可得罪君子,也不可得罪小人。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讨人生,感悟生活,共话养生,闲聊文学,共同学习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