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葡萄的病蟲種類較多,部分病蟲藥害的表現症狀高度相似,許多果農在辨識不清的情況下盲目打藥,往往防效不理想,費時費力又費錢。下面對葡萄園中易混淆的病蟲害做出總結,希望能給各位果農帶來些許幫助。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一、霜黴病與白粉病如何區別

1、白粉病感染後,葉脈和葉肉都會感染;而感染霜黴病菌後葉片葉脈清晰可見。

2、白粉病一般在葉片正面看到病菌孢子;而霜黴病一般在葉片背面可以看到白色的病菌孢子。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3、白粉病病菌孢子和霜黴病病菌孢子的形狀以及感染症狀不一樣。白粉病病菌孢子幾乎像牙黃色粉末一樣,密密地鋪在葉片和果實上;而霜黴病病菌孢子直立性較強,顏色白。

4、白粉病一般是相對乾燥的天氣發生嚴重,葉片發病初期是在葉片的正面開始發病,一般發病葉片不會出現壞死,只是葉片覆蓋白色粉末而已,嚴重是才導致葉片發黃或者乾枯,果實上的白粉病一般是覆蓋薄薄的粉,後期導致果實幹枯;霜黴病一般發生在多雨季節,主要是葉片正面出現黃色角狀斑,一般正面沒有黴層,一旦背面出現黴層,正面已經明顯的出現了黃色的角狀黃斑,嚴重時整個葉片枯死,霜黴病具有發展速度快,防治難度高,為害嚴重等特點,果實上的霜黴病黴層為霜狀,容易導致果實幹枯病壞死。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5、白粉在果實上發病用手塗抹掉後,果實表面有黃褐色網紋(永不退),主要危害葉片正面,嚴重時後期也會變為灰白色,但是白粉病菌一旦在相對溼度90%就會逐漸死亡。霜黴病先從下部葉片背面開始,果實染病後早起附一層白色絮狀物,就算用藥控制住了,退去絮狀物,葡萄會變色似提早成熟,變軟、掉果。

6、白粉病防治措施

(1)結合修剪,剪除病蔓、病葉、病芽、病果,清除或減少病菌來源。

(2)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摘心綁蔓,剪除副梢,使枝蔓分佈均勻,保持通風透光,合理平衡施用嘉美贏利來、內鉀德,防治枝蔓旺長。

(3)開花前、謝花後至套袋前,是防治白粉病的關鍵時期。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栽培方式及上年的病害發生情況,結合其他病害的防治,採取適當的措施。可選用的防治藥劑有:多菌靈、腈菌唑、苯醚甲環唑、乙嘧酚等。白粉病發生嚴重時,加大藥量或混和使用,隔3-5天噴施一次,連續施藥2-3次。同時注意用水量充足。加強栽培管理,通過水分和溫度的調節,創造良好的果園生態小氣候(尤其設施栽培中),限制病害發生。同時,增施有機肥,磷、鉀、鈣肥與微量元素有機活化營養肥料如嘉美紅利、贏利來、核動力,適當減少氮素肥料的施用量,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7、霜黴病防治措施

(1)加強果園管理。晚秋收集病葉、病果,剪除病梢,燒燬或深埋。掃集落葉的工作宜於清晨露水未乾前進行,葉片不易破碎。冬季園地深翻、掩埋地面的病殘組織。生長期間要注意排水和夏季修剪;籬架要提高結果部位至60釐米以上,儘量剪除與地面過近的不必要枝蔓,以降低地面溼度,減少發病。下半年控制氮肥,增施磷、鉀、鈣、微肥,施用贏利來2-3次,促進枝葉健壯,提高植株抗病力。生長旺盛的品種宜採用棚架,或採用“高、寬、垂”整形,緩和枝蔓生長勢及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2)噴藥防治。用銀法利(68.75%氟吡菌胺霜黴威鹽酸鹽)1000倍液,間隔20-30天噴1次;或普力克(72.2%霜黴威鹽酸鹽)1000倍液,隔15天左右噴1次,對防治葡萄霜黴病有極好的效果。波爾多液防治霜黴病也有較好效果。也可以前期用波爾多液保護,發病後使用普力克防治。此外用50%福美鋅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噴灑,均有良好效果。

二、果實:黑痘病、綠盲蝽為害、藥害如何區分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黑痘病幼果斑點在果面隨機分佈 ,除黑色外, 也有紅褐色或黑褐色斑點。 斑點大小有差異,後期病斑常龜裂,嚴重時連成片。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綠盲蝽為害幼果幼果受到綠盲蝽成蟲或若蟲的為害,就會出現花皮幼果。斑點在果面隨機分佈,小且稍有突起,後期木栓化。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葡萄果期藥害斑點在果面分布較為均勻,但大小相對不均,初期斑點處不下陷,後期形成枯斑。植株不同方向、不同部位輕重不同。

主要區別:

①藥害相較於黑痘病、綠盲蝽為害,往往更有規律性一些,分佈均勻一些,但一般不會下陷。

②黑痘病與綠盲蝽在幼果直徑5-7mm時,均為黑色小斑點,但黑痘病隨病情發展,病斑中部灰白色,略凹陷;而綠盲蝽為害時,斑點小,稍外凸。

三、果穗:穗軸褐枯病、潰瘍病、白腐病、房枯病及水罐子病如何區分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1、潰瘍病VS穗軸褐枯病

(1)發生時期不同

潰瘍病多發生在轉色至成熟期,穗軸褐枯病多發生在開花前後。

(2)為害部位不同

兩者雖然都為害穗軸,不同點是:穗軸褐枯病多為害葡萄幼嫩組織,花前花後沒有完全木質化的穗軸(花穗、果穗)是主要為害對象,枝條老熟,充分木質化後不再侵染為害。而潰瘍病為害已經木質化的穗軸、果梗和果柄,發病部位變成黑褐色,乾枯,果實極易脫落。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2、潰瘍病VS白腐病

潰瘍病和白腐病發病時間差不多,兩者的相同點是都容易落粒,區別在於:

(1)潰瘍病即使落粒果實無明顯症狀,而白腐病病果上有明顯失水、凹陷、發黑的症狀,果肉壞死。

(2)白腐病為土傳性病害,已發病的果實有明顯的土腥味,而潰瘍病沒有這個特點。

(3)白腐病接近地面的果穗越容易發病,潰瘍病全株都有可能發生。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3、潰瘍病VS房枯病

潰瘍病和房枯病發病時間差不多,均在轉色至成熟期,區別在於:

(1)潰瘍病明顯掉粒,房枯病不掉粒。

(2)房枯病在果實上有明顯症狀,果實失水萎蔫,而潰瘍病沒有這個特點。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4、潰瘍病VS水罐子病

水罐子病又稱葡萄轉色病,水紅粒。是葡萄轉色近成熟期常見的一種生理性病害。

主要表現在果粒上。有色品種明顯表現為著色不正常,色澤淡;白色品種表現為果粒呈水泡狀,病果糖度降低,味酸,果肉變軟,果肉與果皮極易分離,用手輕捏,水滴成串溢出。水罐子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營養不足和水分失調。

水罐子病發生的原因:

(1)樹勢弱,負載量大,摘心重,有效葉面積小,營養供應不足時,發生嚴重;

(2)地勢低窪,土質粘重,土壤通透性較差的果園發病重;

(3)偏施氮肥,發病較重;

(4)果實成熟時土壤溼度大,營養生長過旺,新梢萌發量多,引起養分競爭,發病就重;

(5)夜溫高,特別是高溫後遇大雨時發病重。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防治方法:

(1)加強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和根外噴施磷、鉀、微肥套餐肥,適時適量施用嘉美紅利、贏利來、核動力。

(2)合理負載,嚴格控產和單株留果量,科學進行摘心和副梢處理,增加葉果比。

(3)幼果生長期,加強葉面補充營養和土壤根系調理。

(4)加強病蟲害的防控,保護葉片和健康樹勢。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潰瘍病與水罐子病的區別:

(1)潰瘍病是真菌性病害,具有傳播侵染的特點,而水罐子病,又稱轉色病是生理性病害,不傳播。

(2)潰瘍病果實色澤正常,水罐子病著色不正,色澤淡。

(3)潰瘍病果實無明顯怪味,水罐子病果肉酸,果實發軟。

(4)水罐子病果實與果粒容易脫落,後期形成一包酸水,而潰瘍病無此特徵。

潰瘍病防治方法:

(1)秋季清園要徹底,和其它病害一樣,潰瘍病具有寄生性,而且是弱寄生,清園時枯枝敗葉、病枝、病果一定要清理乾淨,切忌園內焚燒。

(2)春季清園時,可用潰腐靈60-100倍全園均勻噴灑,地面、鐵絲、架材也要噴灑到位。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3)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前期預防工作要做到為,發病時再用藥,治療難度大,成本高,而且有毀園的風險。

(4)培養健壯樹體,水肥是基礎植保是保障只有將樹體管理、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結合起來才能做到安全高效。

(5)合理使用調節劑。從潰瘍病的發病部位來看,多是穗軸、果梗和果柄,這與調節劑的使用有一定關係,具體情況還有待驗證。

葡萄易混淆常見病蟲害圖解!(經典收藏)

(6)合理負載,嚴格控制產量。

(7)一旦發現潰瘍病,及時摘除病果、病穗,用靚果安、速淨等藥劑100-200倍+大蒜油1000倍+沃豐素600倍+磷酸二氫鉀全園噴霧,重點果穗。提示:藥劑選擇以懸浮劑、水劑、微乳劑等劑型為主,避免汙染果面和傷果粉。

文章來源: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ID:zhxdnyj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