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川航機長劉傳健記者會上告訴我們,為什麼機組能夠成功逃離死亡

川航機長劉傳健記者會上告訴我們,為什麼機組能夠成功逃離死亡

經過暫短的休整,5月16日下午,川航機長劉傳健機組召開記者見面會,介紹了機組在危險面前,如何臨危不懼,化險為夷,平安降落機場的驚險過程。隨後,劉傳健又首次發文《我不是英雄》,袒露了自己對這次事件的一些個人感受。

從劉傳健的言談和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機組戰勝危險,有其幸運的一面,更有其必然的一面。

1、責任

劉傳健在記者面前,始終強調,他從一踏上飛機開始,就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肩上的責任,心中始終想的是如何把身後的一百多人安全送到目的地。即使在擋風玻璃破損後,他的腦海裡想的仍然是身後乘客的安全問題,根本沒有時間去浮想聯翩,更沒有去考慮個人的安危。

有了這份厚重的責任心,在危險面前,他顧不得到零下40度的寒冷,依然專心操作,保證飛機安全降落。

2、冷靜

冷靜處理突發性事件,是機組人員必備的心理素質。飛機在上萬米高空飛行,已處於危險當中,每一次操作都必須準確無誤,稍有不慎,後果驚天動地。在此次事件中,從駕駛艙到客艙,從機長到空乘人員,所有機組人員在危險時刻,都沉著應對,驚而不慌,有條不紊,做好自己的崗位職責,確保飛機安全降落,保證乘客安全落地。

遇到緊急情況仍能冷靜面對,沉著應戰,也是我們每個職場人都應積極養成的良好心理素質。有了這份素養,才有可能在困難面前,不屈服,不氣餒,屢敗屢戰,直至獲勝。

3、經驗

機長劉傳健說,重慶-拉薩這條線路,他已經成功飛行上百次,對地面地貌瞭如指掌,對空中氣象十分熟悉。正是這些嫻熟的飛行經驗,加之平時經常對玻璃爆裂的模擬演練,在危險時刻起到關鍵作用,在短暫的幾秒鐘內,幾乎是毫不思索的採取了一系列的正確操作程序,使得飛機平穩降落機場。

事實上,任何一項成功,都離不開平時經驗的積累,都需要專業知識的支撐。否則,關鍵時刻,必然遭遇挫折,無法獲得成功。

4、協作

在這次事件中,處處透露出團隊合作的必要,和分工協作的意義。

首先,空中機組人員在災難發生時,依然按照職責,做好自己的工作。兩位機長互相支援,從飛行操作到心理安撫,配合十分默契額。機組人員,始終與乘客在一起,指導乘客應對突然降臨的災難。

其次,空中地面也十分配合。飛機出現故障,無法接到地面指令,只能盲降;空管接到飛機信號,立即讓出足夠的空域,供飛機使用。空中飛機與地面空管協作換來成功降落和乘客的安全。由此,機長劉傳健表示:榮譽屬於整個民航界。

英雄機組成功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敢於擔當、彼此協作、訓練有素的團隊,才會做出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蹟。本文由 企業趣談 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川航機長劉傳健記者會上告訴我們,為什麼機組能夠成功逃離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