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戰疫|上海→羅馬→上海,25小時的極速之旅後,今早我們專訪了這個“豪華配置”機組

青春戰疫|上海→羅馬→上海,25小時的極速之旅後,今早我們專訪了這個“豪華配置”機組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春霞

3月12日17:30,一架由東航A350-900客機執飛的包機航班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機上運載的是中國政府和中國紅十字會向意大利派遣的抗疫專家組一行9人和眾多防疫物資。昨天(13日)18:20,這架25小時內在上海與羅馬間飛了一個來回的飛機回到了上海。說起這趟飛行任務,機組中的三位90後飛行員非常感慨:“我們在當地與空管的每一次通話,對方空管人員都會向我們表達感謝,這讓我們覺得很暖心,也很自豪!”

青春战疫|上海→罗马→上海,25小时的极速之旅后,今早我们专访了这个“豪华配置”机组

9名旅客的航班有6位飛行員保駕護航

這個由上海飛往羅馬的包機航班上,乘客只有抗疫專家組的9人,但機組卻達到了6人,其中包括3名經驗豐富的機長和3名業務能力出色的90後副駕駛。

說起機組“超豪華”配置的原因,帶隊機長林波介紹說,主要還是從保障安全角度考慮。他透露,上海至羅馬航程有9600多公里,去程要飛12個小時,回程也要飛10個小時,“平時的正常航班,飛到當地之後機組是要休息兩三天的,但這次是特殊的包機航班,到了之後要立即折返回上海,飛行強度還是比較大的,所以配了三套機組,輪換休息保障安全。”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瞭解到,此次包機航班的三位機長都是“大咖”,其中林波是A320、A350機型教員,總飛行時間為17000小時;黃維是五星機長,總飛行時間達到20000小時;另一位機長楊建峰的飛行時間也達到了18000小時。而三位90後副駕駛郎春力、唐偉彬、賈正宇都是東航飛行部“A350墨鏡俠戰疫青年突擊隊”的成員,飛行時間在1600-2800小時。

機長黃維告訴記者,3月11日23:30接到任務通知後,他就挑選副駕駛人選並挨個通知,“隨後還準備了航線資料,一直弄到凌晨2點多,早上9點就出發去浦東機場集中準備了。”黃維透露,由於包機航班的人員和防疫物資是分批到達,因此航班的出港時刻也是一再變更,起初申請的是12:30,後來又相繼改為15:00、17:00,“最終人員、物資都齊了,飛機於17:30從浦東機場起飛。”

青春战疫|上海→罗马→上海,25小时的极速之旅后,今早我们专访了这个“豪华配置”机组

飛機落地有引導車當地空管一直表達感謝

北京時間3月12日凌晨5點多,這個航班號為MU787的包機航班安全降落在羅馬機場。讓機組略感意外的是,飛機落地脫離跑道後,發現當地機場特地安排了一輛引導車等在那裡,引導飛機入位。“平時的正常航班是沒有引導車的。”90後副駕駛唐偉彬說,當地機場、空管部門對這個包機航班非常歡迎,“我們飛機還沒落地,剛到那邊和他們的空管聯繫時,他們就對我們說‘很歡迎!謝謝你們的幫助!’”

唐偉彬告訴記者,由於空管人員要指揮很多架飛機,在頻率裡都是“1對多”,平時的空中對話都是力求簡潔,一個詞能說清楚的不會用兩個詞說,因此當他聽到羅馬機場塔臺對他說“Thank You For Help”時愣了一下,“當時就覺得很暖心。”

唐偉彬說,除了表達感謝,當地機場和空管也為航班提供了各種便利。比如,給航班提供了便利的進近和著陸條件,為飛機專門安排了便於卸貨和抗疫專家組下機的停機位。

90後副駕駛郎春力也表示,聽到當地空管人員的感謝時覺得很溫暖,也很自豪,“空中管制分好多管制區,比如有進近、塔臺、地面等等,我們到了那邊,每換一個管制,每一次通話他們都會表達感謝。”

作為資深機長,黃維以前飛過很多次羅馬機場,但這次包機航班的體驗讓他覺得很不同。“這次飛過來發現,受疫情影響,羅馬機場的空中流量少了很多。他們的空管部門瞭解我們這個航班的飛行性質,所以也給了我們很多照顧。”

青春战疫|上海→罗马→上海,25小时的极速之旅后,今早我们专访了这个“豪华配置”机组

被抗疫專家組感動為執飛包機任務自豪

“尊敬的白衣戰士,我是本次航班的機長,很榮幸今天能陪你們一起奔赴意大利抗疫前線,在你們的護佑下,家鄉的人民安全了,但你們卻不能脫下戰袍,還要繼續無畏地逆行,我謹代表機組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們等你們的捷報、接你們回家!”在上海飛往羅馬的途中,林波做了這樣一次機長廣播,被不少網友讚歎“暖心”。

林波坦言,這不僅是他自己的心裡話,也是整個機組和東航飛行團隊的內心想法:“對於醫護專家奔赴意大利抗疫,大家都是很敬佩的,我只是代表他們通過廣播說了出來。”

此次包機航班,是郎春力、唐偉彬、賈正宇三個90後副駕駛首次執行重大保障任務,而這次經歷也讓他們感動又自豪。

“9名專家上飛機的時候我沒看到,在羅馬落地後,等我出了駕駛艙,只看到了他們下飛機的背影,當時就覺得很感動,他們為抗擊疫情做了很多,真的不容易!”賈正宇說,自己剛“入行”時,聽很多前輩講過執行各種重要保障任務的情況,也一直覺得他們都“很酷”,“以前覺得作為剛飛了兩年多的飛行員離這種任務還很遠,但這次包機任務讓我覺得,作為90後,我們也可以在這種重大保障任務中儘自己一份力。”

唐偉彬也表示,以前一直覺得自己是“吃瓜群眾”,對於一些重要事件,只能從網上了解些信息,從來沒想過會有機會參與到其中,“之前雖然一直處於準備的狀態,但總覺得自己還不夠成熟,這次包機航班,讓我有了參與感,也讓我認識到作為90後飛行員參與一些重要保障沒那麼遙遠,可能下一秒就需要你,所以平時就要準備好,因為我們的肩上有責任。”

對於三位90後副駕駛的表現,三位機長都給予了肯定。“這次航班的強度還是蠻大的,三位副駕駛小夥子無論是業務還是作風都表現得不錯,展現出了90後的能力和朝氣。”帶隊機長林波說。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春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