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国乒乓球圈不成文的规定:不许打对方11-0,这是真的吗?

美食捕手


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字说明,但种种迹象表明,为避免让对手尴尬,中国运动员一律不许打对手11-0。国乒之强大,众所周知,这些年无论对手怎样学习国乒先进技战术,国际乒联怎样修改规则,中国乒乓球一直出于世界巅峰。

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刘国梁、孔令辉、马琳,光是这些名字,就足以让世界震颤。你能想象到大罗、小罗、梅西、C罗等人组成一个队吗?足球不可能,但是乒乓球是可能的,同一时期中国乒乓的世界冠军足以组成一个11人的团队。

因为太过强大,国乒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一律不许让对手零得分,毕竟大家只是对手不是敌人,没必要赶尽杀绝,所以就出现了张怡宁、李晓霞让球给福原爱的奇葩镜头。足球领域其实也是一样,除非是死敌,否则大比分战胜并零封对手都不是球队的最终目的,因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都有强谁都有弱的时候。

说到这个让球,还要拜国际乒联所致,以前的乒乓球是21分,漫长的比赛高手们多少会走个神来个失误啥的,但是改了11球后,我方便面还没泡熟,一局可能就结束了。


大局观


乒乓球比赛不打对方11:0,这是中国乒乓球圈的一个说法,但是为何会有这个说法却无从考证了。2001年国际乒联为了限制中国国乒的统治性地位,为了给比赛增加偶然性,将原来单局21分的比赛该为单局11分制。

国乒历史上让球的纪录很多,当然最知名的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怡宁对阵福原爱时候的那次低质量表演的往球台下面扔球的故事了,当时自在第二局比赛张怡宁9:0领先了福原爱,福原爱已经没有了任何抵抗力,张怡宁于是在自己发球时候刻意扔在了地上后又捡起了球扔给了福原爱,示意福原爱,你发球吧,刚刚那个你得分了。

让球其实一直都是很有争议的,比如有些人会认为竞技体育你凭本事赢球没有问题,即使11:0也不是问题。也说一些不一样的让球故事,记得是今年的瑞典世乒赛团体比赛中,中国女乒遇到了中国香港女乒,刘诗雯与李皓晴的比赛中,第二局刘诗雯在10:0后大度的让了一分,然而李皓晴并没有领情,连续搏杀甚至连续拿到了6分,一度打的刘诗雯花容失色,更重要的是,随后的一局李皓晴气势高涨,竟然赢了刘诗雯一局,好在最后刘诗雯拿下了比赛,不然那次让球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选手也有过打对手11:0的记录,那是因为之前张禹珍曾利用争议球赢了张继科后还挑衅,刘国梁于是发出了遇到张禹珍要往11:0方向打的命令,此后许昕在2015年年终总决赛遇到了张禹珍,一波流打了对手一个10:0,其实第11分是来自张禹珍的发球自杀,而且对方是刻意而为的。

对于11:0还是11:1其实都是赢球,怕的就是像杜凯琹这样不领情的,竞技体育我何必领情,这是比赛。奉劝一句,如果你遇到了杜凯琹这种情况也请不要着急,其实对于对方来说有没有那么一分其实也没有什么,如果对手确实是差距很大的他可能会领情,反而是差距不那么大的可能会刺激了他的战斗欲会借机打下去,所以个人觉得让球与否,先做好自己被对方反击的心理准备。

这是我的回答,认可请点赞,喜欢请关注,我是秀才,愿与您一起畅聊体育世界!


杀猪的秀才


关于题主提及的“不许打对手11:0”的说法,实际上不仅是中国乒乓球圈的一个不成文规定,而几乎是世界乒坛通行的一项规矩。不过这项习惯并不是硬性规定,而是为了照顾对手面子的一种做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习惯和国际乒联的赛制改革有很大关系。

首先从赛制上来看,出现“不许打对手11:0”这一说法并不久。2001年4月26日,大阪世乒赛期间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通过,把原有的每局21分制改为每局11分,每轮发球由5个改为2个。原有的比赛方法如三局两胜、五局三胜制,改变为五局三胜或七局四胜。并在2001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其目的是缩短比赛时间,方便电视转播,增加广告服务。改用11分制的比赛以后,比赛时间明显缩短,但比赛的偶然性也明显增加。从21分制时期来看,由于每局时间较长而且每轮发球有5个,因此很少会出现一个运动员在一局中一分未得的情况,不过改为11分之后,比赛进程被大大加快,一旦遇到两人实力悬殊或者某局发挥不稳时很容易出现连续丢分的情况,因此很容易出现打了对手10:0的情况。

此外从人情角度来看,在单局中剃对手光头向来不符合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因此往往会在胜局已定时让出一分,这是一般来说对手也会识趣地配合结束这一局。久而久之,就成了世界乒坛范围内的一项不成文规定,但是也有例外,例如许昕就曾经打了对手张宇镇一局11:0,不过那是因为张宇镇在0:10落后时自己故意发球自杀。

这样的规定有利有弊,一般来说是强者照顾弱者的一种故意让分,不过也有选手在被让分之后依然坚持追分,例如2012年多特蒙德世乒赛女团决赛第一盘中,丁宁第三局打了冯天薇一个10:0之后让了一分,但是冯天薇并没有放弃她将比分追至4:10,因此是否让分还是要根据场上形势来定,并不是强制规定。


乒乓杂志


乒乓球比赛中,双方实力差距过大的情况下才会出现10-0情况,而此时一般领先的选手会主动让一分,也是对于对手的一种尊重和友好。实力强大的国乒就曾多次扮演让球的角色,前有张怡宁“拙劣”演技让球福原爱,后有孙颖莎“更拙劣”演技让球变身小魔王,都被球迷津津乐道。

而最有争议的一次11-0则是许昕把韩国选手张宇镇打了光头,这一次可是国乒故意打11-0,为的就是教训这个韩国人。究竟之前张宇镇与国乒结下了什么梁子呢?

我们还要回到2015年的乒乓球亚锦赛。当时在比赛中张宇镇在回球时碰到了衣服,按照一般选手常识,应该主动示意裁判自己犯规,体现公平公正的绅士风度。但韩国人偏不,趁着裁判没看到,张宇镇把球快速打了回来,并在张继科提出异议的时候,撒谎声称自己的回球没问题,结果裁判判罚张继科丢分。

受到影响的张继科最终2-4输掉了比赛,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张宇镇却在赛后昂着脸冲张继科做出了挑衅的表情,还作势朝着张继科这边走来,马上被韩国教练拦住。被激怒的张继科跳起来要冲过去找韩国人理论,但被刘国梁一把抱住,才避免了更大的冲突。

经过这个梁子之后,刘国梁指示国乒,以后碰见张宇镇就“往死里打”,才会出现许昕11-0刷张宇镇光头的比分,也算为张继科出了一口气。


体育侃侃侃


这个千真万确,不给对手剃光头在国际乒坛确实是个潜规则,而且最早也真的是中国运动员开始这么做的。

举2个最典型的例子来论证下这个结论吧。

张怡宁打哭福原爱

这个梗大家都知道吧,某场比赛大魔王打了瓷娃娃10:0,然后让了1分,这事后来火爆网络,张怡宁对此倒不以为然,还在朋友圈留言说“能不能别这么傻”。后来有好事的记者当面问及此事,张怡宁明确表示“这是不成文的规定”,言下之意是这很正常,你们就别再炒作了。

日本的伊藤美城亲口证实

有一次在日本的某个电视节目中,伊藤美诚清楚无误地向观众科普,说不能打对手11:0这个做法最早是从中国选手开始的,然后全世界都在效仿。她还补充道:如果万一不小心打出11:0就必须向对手道歉,这种做法也是从中国队开始的。


那么,这种做法对吗?这本来不是个问题,可在前不久结束的瑞典团体世乒赛上发生的2件事,却让这件事充满了争议。

1是刘诗雯在和香港选手李皓晴比赛时,某局打到10:0,刘诗雯按江湖规矩让了1分,然后等着对手按惯例输球,没想到李皓晴却不领情,连追了6分。

2是陈梦和朱雨玲也在10:0后让分,却遭到了现场观众的狂嘘。

刘国梁当时在解说时认为没必要让分,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大家觉得呢?


柯南话乒乓


为了题主这个问题,我特意给原国家队队员发微信求证,回答是:中国乒乓球圈真有不打对方11:0这个不成文的规定。


实际上就算真的打对手11:0也没人会说你什么,顶多觉得你不太近人情罢了。因为这不是硬性规定,只是照顾对手面子的通常做法。


国际乒联制定的11分记分制,于2001年9月1日起执行。由于每局只有11分,就算是高水平选手一但进入状态慢,连丢几分,拉开距离根本没有追赶时间,很容易输掉此局。所以要求运动员精神高度集中,保持最佳状态。但是选手间水平差距过大或者状态起伏,想打对手11:0并不是难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比赛,张怡宁对福原爱,当时张怡宁9比0领先,怕把福原爱打哭。随后故意发球失误让了1分,大魔王的让球让外界津津乐道,就是太假了。

2016年里约奥运乒乓球女单比赛,福原爱4-0轻松战胜罗马尼亚选手杜迪安,成功晋级16强。在第四局比赛中,福原爱为了不打出11-0的尴尬比分,故意送了1分给对手。时隔8年福原爱终于体验了一把当大魔王的滋味。


乒乓球球


说起我国的国球乒乓球,很多人内心都是满满的自豪感,乒乓球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运动,在这方面我国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

然而,就算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我们也很少看到11比0的比分出现,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要说到乒乓球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比赛场上,不允许剃对手的光头,很多球员到了10比0的时候,就会主动放水,让对面赢上1分。

比如大家都津津乐道的08年奥运会,大魔王张怡宁对日本福原爱,差点把对方打哭的情况下,演技拙劣地让了2分,最后11-2结束比赛。

正所谓十分实力,一分礼让,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在那么多体育项目中,恐怕只有乒乓球如此奇葩了吧?

其实,这个潜规则的流行,时间并不没有很久,早在2001年,国际赛制变更之前,原本的乒乓球为每局21分制,每轮发球有5个。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也不至于出现21比0的现象。

后来,出于商业上的考虑,为了加快比赛速度,让比赛矛盾更凸显出来,才改成了目前11分的赛制。

一般来说,11分的比赛,打到10比0的份上,输赢其实已经很明显了,输球一方也会识趣地接下对手让的一球,然后结束比赛。

当然,这种设定只是大家都默认的规则,并没有硬性要求,我国就曾出现过11比0完胜对手的比赛纪录。

原因是张继科有一次和韩国张宇镇比赛时,遇到裁判不合理的判分,事后还遭到张宇镇的嘲讽。后来刘国梁发话,碰到张宇镇就无视这条规则,才有了后来许昕VS张宇镇11-0一雪前耻。

对于乒乓球这种谦让的软规则,现在很多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比赛就是比赛,只有全力以赴,发挥出竞技精神,才是对对手真正的尊重。

这样的话,就算是11比0,相信对方也会心服口服,观众也看得过瘾。

不过,被剃光头的那一方,真的不会尴尬吗?


找靓机科普君


这个规矩确实是有的,因为中国乒乓世界第一。中国不让球,不光中国选手觉得过意不去,外国人也觉得“你得让我个球”。

不止国人对乒乓球充满自豪感,国外媒体也对中国乒乓选手顶礼膜拜。

以日本电视台为例,它曾在一次直播对中日双方球员进行了数据化的分析、对比,日本球员吉村真晴的实力为不规则小六边形,马龙的实力是全六星!

因此,马龙被网友称为六(五)星战士马龙。


不止媒体是这样,日本乒乓选手也是这样。日本女乒选手在赛后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最想合作的男乒选手就是马龙。(而不是日本国内任何一人)

不仅仅是马龙这样,很多中国选手都收到了同等待遇,在男乒中有:

“帝国至宝”王浩

“帝国绝凶虎”张继科



“地球上最强的男人、帝国的破坏龙”马龙





女乒选手也同样被日本媒体仰视,其中就有这个问题的主人公之一: 大魔王、张怡宁。因为张怡宁打球的时候一脸冷酷,杀气十足,所以被称为大魔王。

朋友们可以看一下这个图片,这应该是石川佳纯与张怡宁的比赛前奏,日本媒体称为“向世界女王的挑战”

这次张怡宁和福原爱的比赛没有什么出奇的(反张怡宁肯定赢,连日本人都深信不疑),只是比赛中福原爱被打哭了,还有就是张怡宁的让球特别有意思:

朋友们可以去看看视频,张怡宁不是打球的时候放水输了一分,而且发球的时候、向地上扔了两次,给了福原爱一分。

有一次比赛后,张怡宁和教练的对话是这样的:

孔令辉:“不是让你让让她吗?”

张怡宁:“我让了呀。”(不然她能拿分?)

这个视频也是网上有的。

中国乒乓真的非常厉害,不过让球也不是中国选手独有的行为。

有一次福原爱和一位西方选手比赛,打的开心、打了一个11:0。赛后,正好遇到中国记者。

中国记者:“你咋打了人家一个11:0?”

福原爱:“我忘了!”

当然,福原爱在中国受训、和中国选手的关系也很好,对中国感情深厚,不排除受中国文化、习惯影响的可能。

除此以外,陶先生还想说一点

虽然中国乒乓很厉害,但是中国乒乓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也也遭遇了一番波折

大约是在90年左右的时候,为了遏止中国乒乓、国际乒乓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他国家也分分开发克制中国乒乓选手的新技术。

结果那一段时间,中国乒乓真的一蹶不振,打德国输、打日本输、打韩国输,恐德、恐日、恐韩。

大家都以为中国乒乓会像其他运动一样,从此一蹶不振。

但是孔令辉、刘国梁力挽狂澜,重新扛起了中国乒乓的辉煌、传奇才得以再续。所以,孔令辉刘国梁才能一个女乒教练一个男乒一个男乒教练。

中国乒乓也是经历过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才逐渐发展、壮大的。

所以,祝愿国家其他领域的运动员、也能逐渐超强,创造辉煌。



其二谈视觉


在乒乓球圈里确实有这个不成文的规矩,打对手11比0是侮辱对手的行为,所以在没有过节的情况下打到10比0后就都会让一个,对手在得分以后也会选择回让,这样一来不影响比赛结果,而且也促进了友好关系,毕竟竞技体育一直说的都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为什么不能打对手11比0?

一般情况下都不能打对方11比0。这是中国乒乓球队率先这么做的,因为我们的实力太强大了,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很可能真的会打对方11比0。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人民对中国乒乓球的要求就高了,如果每逢比赛都是痛下杀手,那就只是一个乒乓球强国而传递不了友好的体育精神,所以为了照顾其他国家球员的情绪,同时也显示我们乒乓球世界霸主的霸气与胸怀,就开始了让球。最著名的是张怡宁打福原爱10比0以后决定让球,可是小姑娘还是没接住,最终张怡宁还是11比0赢了。在很多比赛中,我们也都会让球,也都收获了比较好的结果,于是各个国家的球员也开始学习我们。

在未来可能不会再让球。

关于让球一直都有讨论,到底应不应该让?中国前国家队总教练刘国梁表示“让球完全没有必要”。可是讨论归讨论,大家在打成10比0以后还是一直在让球。不过后来发生越来多的事情使得让球的事开始难以继续。


这个事件就是被让分的一方开始不领情了,他们在1比10以后不是回让,反而是奋力反击,虽然目前还没有翻盘的事情发生,不过似乎也离翻盘越来越近了。最典型的例子是最近捷克公开赛发生的一件事,女双半决赛中,中国组合张瑞和刘高阳爆冷击败了日本组合石川佳纯和伊藤美诚。在三局比赛中,日本组合一度以10比0领先,她们选择了让一个球,可是中国组合没有领情,一直打到了6比10才输掉了这局比赛。日本组合因为这个事也受到了影响,最终大比分2比3输掉比赛。这件事可能会使得让球的事越来越少的发生。



其实让不让球谁也说不好是对是错,更多的是个人选择吧,但是因为让球影响了自己的状态就没有必要了。


锐理体育观


很多人都发现,在现在的乒乓球比赛中,很少有11:0的比分出现。渐渐人们察觉,也许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而由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大都实力出众,在比赛中是领先的一方,因而就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乒乓球圈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其实,不只是中国乒乓球圈子,很多高手都在中国训练,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久而久之几乎都有这个意识,除非特殊情况。


即使不是资深乒乓球迷的朋友,对于张怡宁和福原爱的一场比赛应该印象也会比较深,张怡宁发球失误后避免了11:0战胜小爱,避免了小爱在比赛中被剃光头的场景出现。打到那个比分不少人都担心小爱又要哭了,幸好“大魔王”手下留情。以前乒乓球比赛是21分制,每局时间较长且每轮发球5个,因此很少会出现运动员在一局中一分未得的情况,能够同场竞技的运动员水平再差一分还是有保障的。

但是国际乒联把原有的每局21分制改为每局11分后,每轮发球由5个改为2个。原本其目的是缩短比赛时间,方便电视转播,方便广告安排等。但是由于比赛改为11分制之后,比赛进程被大大加快了,一旦遇到两人实力悬殊或者运动员在某局开始阶段发挥不稳时,很容易出现连续丢分乃至可能吞蛋的情况出现,此时高手一般会留一些颜面给对方。

其实在竞技体育的赛场,有时候在互相不熟悉的情况下,让球虽然是一种礼貌但对方并不一定领情还有可能被认为是不尊重,但由于大家经常在一起训练、打巡回赛,彼此都很熟悉,大多数也是朋友,在适当时候给对方留个面子也是有必要的。当然要排除那种特殊情况,比如对阵那些球德比较差的,又喜欢挑衅的运动员时,相信中国运动员也不会客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