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這個國家太焦慮了!經濟上靠中國,卻要爭做制衡中國的“排頭兵”

這個國家太焦慮了!經濟上靠中國,卻要爭做制衡中國的“排頭兵”

導讀

整體上看,此次特恩布爾訪美的目標並未能完全實現,美澳兩國及兩國領導人之間的裂痕也未能完全抹平。未來一段時期,澳“經濟上靠中國、安全上靠美國”的現狀將難以改變。澳大利亞未來將繼續其現實主義政策,保持在美日澳印四國框架內尋求擴大地區影響、尋求安全保證,但成為遏制中國的“排頭兵”或“急先鋒”的可能性不大。

來源 | ANBOUND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選自 | 國際關係簡報 100期

澳大利亞“外交轉型焦慮症”

自1972年建交後,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狀態。但2016年以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批評調門不斷上升,先是在南海問題上配合美西方不斷對中國施壓,2017年更是借“干預選舉”、“間諜威脅”等在國內挑動反華情緒、炒作“中國滲透”,對中國投資設置限制條件,其對中國崛起的深層焦慮表現得更加明顯。

2月23日,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訪美並與特朗普總統會談。在其行前,美、澳、日、印重啟“四方安全對話”及四國商討推出聯合基礎設施計劃兩項議題,由於被視為抗衡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針對性措施,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澳大利亞近期對中國的態度,首先來自於與中國之間存在的結構性矛盾。

兩國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別。澳曾是英國殖民地,後為英聯邦國家,政治體制形成了以三權分立為核心的西方憲政體制。澳也是資本主義國家,在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方面與中國易產生摩擦,始終認為社會主義中國的崛起對澳是潛在威脅,對中國容易產生誤解和偏見。

其次,來自對中國影響力擴大產生的不安全感。

對於中國影響力的迅速擴大以及由此導致的地緣政治格局調整,澳作為傳統地區大國,對中國產生了一定的疑慮與不滿。如澳一直將南太平洋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因此對中國在南太平洋島國加大投資心存不滿並指手畫腳;對中國在南沙島礁的建設,澳外長畢曉普2015年11月表示,澳“三分之二的貿易要經過南海”,因此澳“堅持自由通航和自由飛越的基本原則。”

最後,來自於澳大利亞對美國的嚴重安全依賴。

澳自獨立以來外交就並不獨立,先後依賴於英美兩個大國。目前,澳作為美國的忠實盟友,其在安全上嚴重依賴美國(澳軍現役部隊人員總數不足6萬人),其對華政策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針對中國的崛起,美想要通過遏制中國來維護其世界霸主地位,澳為獲得美的繼續支持,追隨美對華採取遏制政策。

澳進一步挑動“中國威脅論”受到很大制約

首先中國對澳經濟發展存在重大影響。作為一個和中國鄰近、資源豐富的國家,澳在過去20年中從中國發展中的獲益多於其他大多數國家,至2017年已實現連續26年經濟增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導致對澳原料需求大幅減少並對澳產生一定衝擊。

但兩國經濟聯繫仍然緊密,2009年以來,中國一直是澳最大出口目的地和進口來源地

,雙邊貿易結構也在不斷優化,且澳經濟對中國的依存度更高,對華貿易佔澳對外貿易總量的近四分之一,遠超分居第二、第三位的美國和日本(2016年中澳雙邊貿易額1552億澳元,是同期美澳、日澳貿易額的2.4、2.5倍)。中國還是澳鐵礦石、煤炭、氧化鋁、牛肉、羊毛、小麥等原材料的最大進口國。因此,中澳經貿關係穩定健康發展對澳經濟安全意義重大。

二是美澳進一步深化關係仍面臨諸多矛盾。特朗普上臺後,堅持“美國利益優先”原則,在退出TPP等問題上態度堅決。澳作為TPP剩餘11國之一,在此次特恩布爾訪美期間向特朗普提出重返TPP問題,但特朗普未做出絲毫讓步,堅稱“若拿不出令自己滿意的版本,美不會考慮加入”,反映出雙方的利益衝突。

而在南海問題上,面對特朗普加入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邀請,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明確表示了不同意見,稱“有人想把澳描繪成中國的對手,這是冷戰思維重現,是不適合也不準確的”。而領導人之間的私交風波也是影響美澳合作的隱患。

2017年1月,因對美澳政府此前達成的難民安置協議不滿,特朗普總統提前結束了與特恩布爾的電話會談,特恩布爾6月也曾調侃特朗普總統並模仿他的說話方式,顯示美澳兩國間的盟國關係已變得脆弱。

整體上看,此次特恩布爾訪美的目標並未能完全實現,美澳兩國及兩國領導人之間的裂痕也未能完全抹平。未來一段時期,澳“經濟上靠中國、安全上靠美國”的現狀將難以改變。由於澳中兩國在經濟上存在較強互補性,如澳政府高層及輿論對中國的負面情緒持續,很可能導致兩國關係出現“政冷經熱”的不利局面,但這也是澳所能夠接受的最差結果。

因此,澳大利亞未來將繼續其現實主義政策,保持在美日澳印四國框架內尋求擴大地區影響、尋求安全保證,但成為遏制中國的“排頭兵”或“急先鋒”的可能性不大。

而美日澳印推動聯合基礎設施計劃,受到各國國內政治與經濟體制制約,短期內難以深入推動並取得明顯成效,因此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推進的影響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