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獻給安徒生們的兒童節禮物

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了,大人們是否已經準備好了給孩子們的禮物呢?

可是今天,我們不僅為孩子們準備了禮物,還為大人們準備了禮物。

在介紹這個禮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國際安徒生獎。

眾所周知,安徒生是十九世紀丹麥的童話作家。

《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皇帝的新裝》等,皆是他的著作。

後來,為了獎勵世界範圍內優秀的兒童圖書作家和插圖畫家,同時也為了紀念童話大師安徒生,國際安徒生獎(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應運而生。

其由國際少年兒童讀物聯盟於1956年設立,由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贊助。

獻給安徒生們的兒童節禮物

該獎每兩年評選一次,獲獎者將被授予一枚金質獎章和一張獎狀。

最初只授予在世的作家,從1965年起,也授予優秀的插圖畫家。

獲獎者限於長期從事青少年讀物的創作並作出卓越貢獻者。

2016年4月4日,曹文軒摘得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2016年度“國際安徒生獎”,這是中國作家首次獲得這一殊榮。

獻給安徒生們的兒童節禮物

安徒生獎的“規矩”

兩年一度的安徒生獎對於我們的最終意義,不僅僅是哪位作家獲獎,而是對我們正在發展著的兒童文學有何啟示。

■是“作家獎”而非“作品獎”

IBBY(International Board on Books for Yong People)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B”類組織的國際少年兒童文學讀物理事會的英文縮寫,人稱“兒童文學的諾貝爾獎”的安徒生兒童文學獎同諾貝爾文學獎一樣,一生只能獲得一次,一旦獲得了,就擁有了終生的榮譽。它所表彰的是該作家一生的文學造詣和建樹。從沒有授給年輕作家的先例。

■關心兒童的艱難處境

安徒生獎的評獎標準中,理所當然地重視人文關懷,重視給孩子講述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富有,什麼是戰爭和飢餓。它重視兒童心靈最易遭受的創傷問題,比如社會動盪與家庭破碎的不幸,幫助孩子去“發現用別的辦法發現不了的東西”(林格倫語)。所以,那些讀起來沒有藝術感、沒有深層內涵的作品,是不能被評委會一致首肯的。

■提倡文體的多樣性

安徒生大獎傾向於授給在一種以上的文體創作方面都有建樹的作家。如羅大里既有詩歌名作還有人所共知的童話名著《洋蔥頭歷險記》等。

■作家對兒童是否“專一”

安徒生大獎一般不授給從成人文學向兒童文學轉身的作家,縱然其轉身很漂亮很華麗。譬如美國的E·B·懷特,儘管他從《紐約客》幽默隨筆專欄作家轉身而為童話作家,童話作品雖只三部,卻迄今都代表著美國童話的最高成就,根據他的童話拍攝的電影則屢創美國電影的票房奇蹟,但安徒生大獎並未授給他。

禮物時間

獻給安徒生們的兒童節禮物

這是一部值得永久保存的少兒讀物, 由世界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著名兒童文學插圖畫家、國際安徒生獎獲獎作家合力鑄就……

它具有一種現實的魔力,可以引領孩子從此愛上閱讀,它也能讓大人們“返老還童”。

這本書的作者,他們是大人,也都是小孩

閱讀他們的心靈文字,如同跟隨他們環遊世界,彷彿走進國際小朋友的讀書生活,聆聽他們的童話故事。

書中收錄了葉拉•萊普曼等世界著名作家致國際兒童圖書節獻辭(1967—2017年)和歷屆安徒生獎獲獎作家受獎演說辭(1960—2016年),作者來自世界幾十個不同國家。

每篇文章都是優美的寓言和童話,閃爍著兒童文學大師智慧的光芒。

這是一本適合青少年童心未泯的大人們

閱讀的好書。

還記得法國飛行員、作家聖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嗎?他在《小王子》的獻詞裡說:

每個大人都曾是小孩,儘管很少有人記得這一點。

這句話,道破了兒童文藝的真諦。沒錯,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根本無法想象大人的世界,直到我們變成大人,才意識到兒時的純真美好。因此,我們既希望能夠教給小孩們處世的道理,又希望他們永葆天真。

每個大人都曾是小孩,我們都是安徒生。

不妨來聽聽“安徒生們”的心聲吧。

獻給安徒生們的兒童節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