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这个动作让你补肾健齿,经常做效果堪比人参果!

“爸爸,爸爸!”晚餐后,小九露着刚掉两颗门牙的缺口,好奇的问九爸:“您嘴里发出的噔噔噔噔声音,是在干嘛呀?”

九爸摸着小九的头,笑着说道:“这叫叩齿,是一种很有用的保护牙齿的方法哦!”

“真的吗?”小九歪着脑袋,疑惑的看着九爸,问道:“可是我怎么觉得这样好危险,我怕把牙齿咬掉了呀!”

九爸刮了一下小九的鼻子,笑眯眯的说:“傻孩子,当然不会啦!牙齿就像高楼大厦的桩,只有把桩打的结结实实的,高楼大厦才能稳固安全哦!”

小九迫不及待的问道:“太好了,爸爸您快跟小九讲讲具体的方法吧,我牙齿都掉了两颗了,我不想再继续掉了!”

“这个。。。”九爸陷入尴尬的沉思!

叩齿,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种较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现代医学认为能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促进了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其抗病能力。

这个动作让你补肾健齿,经常做效果堪比人参果!

中医文献中很早就有“叩齿吞津保健法”的记载,这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术之一。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

南朝梁时著名养生大家陶弘景,年过八旬,齿紧完好,身体健壮,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齿法,他认为“齿为筋骨之余”,叩齿则会筋骨健壮,精神爽快。

唐代名医孙思邈也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也有叩齿健身的习惯,他曾说:“一过半夜,披上上衣面朝东南,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会神清气爽。”

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他的长寿秘诀之一也为“齿宜常叩”。

为什么叩齿有那么多好处呢?

首先,听听现代医学的说法。

从现代医学对牙齿功能研究的认识来看,牙齿的牙腔内有由血管等组织构成的牙髓,是牙的营养通道。

牙所需要的营养在血液里,叩齿产生的生理性刺激,可以振动牙髓及牙床,巩固牙齿和牙周组织,兴奋牙神经、细胞和血管,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牙齿的营养供应,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和再生能力,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类似咀嚼运动形成的刺激,提高牙体本身的抵抗力,使牙齿变的坚硬稳固、整齐洁白,有益于口腔健康。

经常叩齿,还可以使咬肌及牙齿的咬肌部保持和增强机能,并维持其一定体积的充盈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因年老机体萎缩造成的脸部凹陷变形。

叩齿时,嘴、舌充分活动,血液循环加快,这对延缓面部皮肤衰老大有裨益。

然后,听听中医怎么说。

在叩齿过程中,口腔唾液增多,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唾液中有许多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物质)。古代养生学家把唾液称之为“金津玉液”,同精、血一样,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黄帝内经》曰:“脾归涎,肾归唾”。唾液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长寿、摄生保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李时珍认为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

叩齿吞津法具体怎么做?

叩齿

早晨醒来后,先不说活,心静神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

叩齿的次数和力度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吞津

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来看,叩击结束,要辅以“赤龙搅天池”,即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可按摩齿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牙龈部的营养血供。

当感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继续搅动,等唾液渐渐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

以上为完整一次的“叩齿吞津保健法”。

时间及次数

一天当中建议早、中、晚饭后各做一次“叩齿吞津保健法”。

其中早晨叩齿最重要,因为人经过一夜休息,牙齿会有些松动,此时叩齿即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对牙齿健康大有好处。

叩齿后为什么要把口水咽下去?

叩齿后产生的口水,就是口腔活动后所产生的唾液。唾液能维持口腔的清洁,帮助浸湿、软化食物以利吞咽,其中含有淀粉酶,对食物有消化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各种酶和维生素等,这些物质能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增强免疫机能。

李博士寄语

现代社会,食物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牙齿的咀嚼功能相对减弱,经常叩齿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人们普遍注重牙齿健康,人们大都从小养成爱牙护牙的好习惯,所以国外的小朋友,虽然吃很多糖果和巧克力,但仍然拥有一副好的牙齿。

我有一次在机场的餐厅里用餐,看到一个老外吃完饭后径直走向洗手池,然后从西装内侧口袋中掏出一样至今使我无法忘记的东西——牙刷,开始认真地刷起牙来!

因此,很多光鲜亮丽的背后,往往是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的良好习惯。

反观自己,牙齿外观丑陋肮脏、口腔异味及牙病丛生,相信也是很多国人的缩影。

所以,我们需要普及护牙和治牙,同时也要提倡经常叩齿,做好牙齿的自我保健不可忽视。

2016年末,我教会了大家回春术。

2017年伊始,让我们17来练叩齿吞津保健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