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這個動作讓你補腎健齒,經常做效果堪比人蔘果!

“爸爸,爸爸!”晚餐後,小九露著剛掉兩顆門牙的缺口,好奇的問九爸:“您嘴裡發出的噔噔噔噔聲音,是在幹嘛呀?”

九爸摸著小九的頭,笑著說道:“這叫叩齒,是一種很有用的保護牙齒的方法哦!”

“真的嗎?”小九歪著腦袋,疑惑的看著九爸,問道:“可是我怎麼覺得這樣好危險,我怕把牙齒咬掉了呀!”

九爸颳了一下小九的鼻子,笑眯眯的說:“傻孩子,當然不會啦!牙齒就像高樓大廈的樁,只有把樁打的結結實實的,高樓大廈才能穩固安全哦!”

小九迫不及待的問道:“太好了,爸爸您快跟小九講講具體的方法吧,我牙齒都掉了兩顆了,我不想再繼續掉了!”

“這個。。。”九爸陷入尷尬的沉思!

叩齒,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種較常見的牙齒保健方法,現代醫學認為能興奮牙體和牙周組織的神經、血管和細胞,促進了牙體和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增強其抗病能力。

這個動作讓你補腎健齒,經常做效果堪比人參果!

中醫文獻中很早就有“叩齒吞津保健法”的記載,這傳統中醫重要養生術之一。古人認為,齒健則身健,身健則長壽。

南朝梁時著名養生大家陶弘景,年過八旬,齒緊完好,身體健壯,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齒法,他認為“齒為筋骨之餘”,叩齒則會筋骨健壯,精神爽快。

唐代名醫孫思邈也主張“清晨叩齒三百下”。

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也有叩齒健身的習慣,他曾說:“一過半夜,披上上衣面朝東南,盤腿而坐,叩齒三十六下,當會神清氣爽。”

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壽命最長的皇帝,他的長壽秘訣之一也為“齒宜常叩”。

為什麼叩齒有那麼多好處呢?

首先,聽聽現代醫學的說法。

從現代醫學對牙齒功能研究的認識來看,牙齒的牙腔內有由血管等組織構成的牙髓,是牙的營養通道。

牙所需要的營養在血液裡,叩齒產生的生理性刺激,可以振動牙髓及牙床,鞏固牙齒和牙周組織,興奮牙神經、細胞和血管,促進牙體和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改善牙齒的營養供應,增強牙周組織的抗病和再生能力,增加牙齒的自潔作用,發揮類似咀嚼運動形成的刺激,提高牙體本身的抵抗力,使牙齒變的堅硬穩固、整齊潔白,有益於口腔健康。

經常叩齒,還可以使咬肌及牙齒的咬肌部保持和增強機能,並維持其一定體積的充盈度,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因年老機體萎縮造成的臉部凹陷變形。

叩齒時,嘴、舌充分活動,血液循環加快,這對延緩面部皮膚衰老大有裨益。

然後,聽聽中醫怎麼說。

在叩齒過程中,口腔唾液增多,我國傳統醫學認為唾液能滋養五臟六腑(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唾液中有許多與生命活動有關的物質)。古代養生學家把唾液稱之為“金津玉液”,同精、血一樣,是生命的物質基礎。

《黃帝內經》曰:“脾歸涎,腎歸唾”。唾液與脾、腎二髒密切相關,對人體健康長壽、攝生保健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李時珍認為唾液有促進消化吸收,灌溉五臟六腑,滋陰降火,生津補腎,潤澤肌膚毛髮,滑利關節孔竅等重要作用。

叩齒吞津法具體怎麼做?

叩齒

早晨醒來後,先不說活,心靜神凝,摒棄雜念.全身放鬆.口唇微閉,心神合一,閉目,然後使上下牙齒有節奏的互相叩擊,鏗鏘有聲,次數不限。

叩齒的次數和力度隨著鍛鍊的不斷進展可逐漸增加,一般以36次為佳。力度可根據牙齒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為完成一次叩齒。

吞津

從傳統中醫養生之道來看,叩擊結束,要輔以“赤龍攪天池”,即叩擊後,用舌在腔內貼著上下牙床、牙面攪動,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後下,先內後外,攪動36次,可按摩齒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牙齦部的營養血供。

當感覺有津液(唾液)產生時,不要嚥下繼續攪動,等唾液漸漸增多後,以舌抵上顎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數次,最後分三次徐徐嚥下(咽津)。

以上為完整一次的“叩齒吞津保健法”。

時間及次數

一天當中建議早、中、晚飯後各做一次“叩齒吞津保健法”。

其中早晨叩齒最重要,因為人經過一夜休息,牙齒會有些鬆動,此時叩齒即鞏固牙齦和牙周組織,又興奮了牙神經、血管和牙髓細胞,對牙齒健康大有好處。

叩齒後為什麼要把口水嚥下去?

叩齒後產生的口水,就是口腔活動後所產生的唾液。唾液能維持口腔的清潔,幫助浸溼、軟化食物以利吞嚥,其中含有澱粉酶,對食物有消化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各種酶和維生素等,這些物質能參與機體新陳代謝和生長髮育,增強免疫機能。

李博士寄語

現代社會,食物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牙齒的咀嚼功能相對減弱,經常叩齒就更具有現實意義。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人們普遍注重牙齒健康,人們大都從小養成愛牙護牙的好習慣,所以國外的小朋友,雖然吃很多糖果和巧克力,但仍然擁有一副好的牙齒。

我有一次在機場的餐廳裡用餐,看到一個老外吃完飯後徑直走向洗手池,然後從西裝內側口袋中掏出一樣至今使我無法忘記的東西——牙刷,開始認真地刷起牙來!

因此,很多光鮮亮麗的背後,往往是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的良好習慣。

反觀自己,牙齒外觀醜陋骯髒、口腔異味及牙病叢生,相信也是很多國人的縮影。

所以,我們需要普及護牙和治牙,同時也要提倡經常叩齒,做好牙齒的自我保健不可忽視。

2016年末,我教會了大家回春術。

2017年伊始,讓我們17來練叩齒吞津保健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