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情感故事:在芦苇荡里割“苇子”的女人

灵水峪一共就是十多户人家,李洪莲就住在村子的最东头。

丈夫吉长勇常年在外地打工,大女儿吉云岚读高中一年级,小儿子吉利在镇上初中读二年级。 本来这一家人很幸福:丈夫在外打工,每年能挣几万块钱回来;李洪莲在家种几亩田,吃用不愁;儿女双全,两个孩子在学校读书学习成绩都很好。

近来一段时间,吉长勇打电话回家,经常提到会咳嗽。先是以为感冒,买了些治疗感冒的药,吃了没有见啥效果。听人说雪梨膏止咳,吃了一瓶,还是干咳不停。

乡下人有病,不比城里人,一有病就往医院跑。通常的做法一是能忍,二是会拖延,就这样一拖二个多月过去了。

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李洪莲听说丈夫吉长勇长咳不止,就劝丈夫回家到医院检查身体。丈夫吉长勇想想也是,在外省打工,外地医院医疗费用回去也报销不了,不如回家乡到医院检查治疗,病治好了再打工不迟。

于是,吉长勇向老板请假回家治病。

…………

在县人民医院,李洪莲陪着丈夫吉长勇挂了传染科的专家号。专家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李主任,询问了病情后,开了包括螺旋CT等几个检查项目,让第二天检查结果出来再诊断治疗。

…………

第二天上午,李洪莲陪着丈夫吉长勇来到县人民医院,拿着各种检查报告单,递给专家李主任。

李主任眉头一皱,让李洪莲到隔壁办公室说话,一个不详的预感让李洪莲袭来,李主任明白无误地告诉李洪莲,你的丈夫吉长勇诊断结果是肺癌晚期。

李洪莲象是五雷击顶,头脑“轰”的一声,跌坐在医院办公室的椅子上。

但是,李洪莲很快镇定了下来,专家李主任告诉她,县级医院暂时治疗手段有限,建议到上海肺科医院检查治疗。

李洪莲只是告诉丈夫吉长勇肺部有点问题,医生建议到上海肺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李洪莲回家以后,到处筹钱借钱,带了二十万陪丈夫到上海看病治疗。

…………

结果可想而知,两个多月后,吉长勇因肺癌晚期,药物治疗无效死亡。

李洪莲经过丈夫吉长勇的病一折腾,人没了,还拖欠下了二十多万元的债务。

一段时间,李洪莲整天以泪洗面,心情难受之极。……

面对如此状况,李洪莲知道,以后的日子还是要过,两个孩子的书还是要读,巨额的债务还是要还。李洪莲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她很快从悲伤中回到现实中来,两个孩子的书要継读,,读书是孩子们唯一的选择;债务要努力挣钱去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农田里,李洪莲种一些生长期长的麦子和玉米,腾出更多时间平时去附近的工地打工。李洪莲一年两季,把收获的麦子和玉米除了自留食用,其余都卖出去换钱。

平时只要自家农田没活干,李洪莲都会去附近工地干临时工挣钱。

李洪莲过去会做缝纫活,又买了一台二手电动缝纫机,到附近的镇上接了一批活,晚上加班干。

农闲的时候,李洪莲总是找挣钱多的活儿干。

冬天,李洪莲听说海边芦苇公司割苇子工作辛苦,但是挣钱多。

打听好到芦苇公司的路线后,李洪莲锁好门,乘上大巴车,就往芦苇公司跑。

十二月初的芦苇荡,一眼望不到头的芦苇,经过霜冻以后,茎杆枯了,叶子有的黄了,有的蔫了,有的落了。一阵阵小北风吹来,只见芦苇茎杆顶上的芦花随风飘扬,似乎在向这儿少有人来的稀客不停地点头。

初冬时节,正是割苇子的时候,前来干活挣钱的人很多。

李洪莲很快和老板谈好了,每天在芦苇荡里割一吨芦苇,扛到岸边路上给二百六十元钱。公司提供住宿的活动板房,生活自理。

第一个月下来,人虽然辛苦,李洪莲挣了七千多元。生活上很简单,伙食费每月不到六百元。

割苇子的活很重,两米多高的芦苇,割的时候全凭胳膊拢着。半天下来,精疲力尽,中午哪里有力气做饭,全靠早上多煮的米饭充饥。

更要命的是,下午要把这些从荡里割下来的芦苇扛到路边来过秤。

李洪莲手上、脚上不知道磨破了多少血泡,所有这些,她都坚強地忍受着,因为她的心中一只有一个愿望,早曰还掉家里欠人家的外债。

情感故事:在芦苇荡里割“苇子”的女人

都说好人会有好报,李洪莲在芦苇荡里的辛勤劳作,被邻近宿舍的一个同来割苇子的老汉葛大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葛大旺经常会在下午帮助李洪莲揽下最累最繁重的体力活,从芦苇荡里把苇子扛到路边来。

葛大旺也是农村人,今年48岁,长李洪莲3岁。葛大旺没有文化,家里又穷,就一直没讨上媳妇。

葛大旺每天为李洪莲帮忙,李洪莲看在眼里,深怀感激之情,又割又运苇子这样的体力活,也确实需要男子汉出力,一个妇女很难适应这样繁重的体力活。

而随着割运苇子越往芦苇荡纵深推进,扛苇子的任务越繁重,一个妇女很难坚持下来。

为了多挣点钱,李洪莲又不得不晈紧牙关,在拼命地坚持。

李洪莲的这一切,葛大旺心知肚明,便主动联系李洪莲,要和李洪莲组成一个双人小组,合伙割苇子,合伙扛苇子往路边运,合伙烧饭吃。

李洪莲明眼一看就知道,这是葛大旺在帮自己。

李洪莲有点为难,觉得不好意思。葛大旺心直口快,说:“你看我,回来没饭吃,衣服没人洗,坏了没人缝。我们打伙了,你帮我做饭,我干活回来也有囗热饭吃。”

李洪莲还是答应了葛大旺的请求,双人小组的打工生活开展的很顺利。

两人每天早上吃完早饭,上午一起割苇子,下午葛大旺专门扛,李洪莲不用每天在芦苇荡里来回扛苇子。

葛大旺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干活到中午,到晩上,都有热气腾腾的可囗饭菜。衣服不用洗了,李洪莲每天会及时地洗干净衣服,有破损的地方,及时地缝补好。

两个人合伙以后,钱没少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

闲下来的时候,两个人有说有笑,葛大旺和李洪莲在一起有了更多的谈话机会。

俗话说,感情是培养起来的,葛大旺和李洪莲也不例外,经常在一起同吃同劳动,两个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当葛大旺和李洪莲双方了解对方的情况后,都有了在一起的愿望。

…………

这一年的腊月十八日,葛大旺和李洪莲双双来到县民政部门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了结婚证,两个人幸福的走到了一起,跨进了婚姻的殿堂。

这一天,李洪莲家门前的鞭炮放得震天响:葛大旺来到李洪莲的家,成为上门女婿。

李洪莲的女儿和儿子挺懂事,特地到城里买来了鲜花,为妈妈新婚祝福,祝妈妈幸福快乐!

…………


情感故事:在芦苇荡里割“苇子”的女人



<table><tbody>





/<tbody>/<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