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人生不止于高考,终身学习才刚刚开始

人生不止于高考,终身学习才刚刚开始

0 1

4月15日,《中国新闻网》微博发布了这样一则新闻:头发花白,已经78岁的河北省任县农民任民昌,正式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动物医学专科的一名学员。

作为一名兽医,任老只有小学文化,但他不仅通过努力自学考取了高级兽医职称,还撰写了两本农业科技图书。由于工作中还有技术难题无法解决,任老才决定继续上学深造。

人生不止于高考,终身学习才刚刚开始

他说:

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让人生更加丰富。

无独有偶,6月5号,《新浪爱问医生》微博发起了一个“69岁老人再战高考”的话题:69岁老人再战高考,每天学习8小时,想考河南大学。

他告诉我们,1978年时考过一次大学没有如愿,去年他第二次参加高考,考了180分,今年他依然没有放弃,想考河南大学,家里人也支持他。

人生不止于高考,终身学习才刚刚开始

人生不止于高考,终身学习才刚刚开始

人生不止于高考,终身学习才刚刚开始

人生不止于高考,终身学习才刚刚开始

几乎每年高考前夕,我们都会看到一些类似这样的新闻,那些不服老的老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即使此身已苍暮,他们的心仍如同松柏一样常青,怀着激昂的态度,去迎接未竟的心愿。

另一条新闻是,前些时候,阿里巴巴年薪40万招聘资深产品体验师,要求年纪在60岁以上。

招聘结束后,首批应聘到岗位的10位大爷大妈参加了线下沟通会。

人生不止于高考,终身学习才刚刚开始

其中83岁的清华学霸奶奶是十几个群的广场舞KOL(意见领袖)经常组织一些线下活动,62岁的曾大爷更是直接拿出自己做的PPT,他还有一手熟练操作Photoshop的绝活儿……

年轻网友纷纷表示:“直接碾压二十多岁还在用美图秀秀的我。

想象一下,假如现在是公元2046年,你大概五六十岁,一家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开出了这样的要求,你有勇气或者实力去参加面试吗?如果你不曾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可能你的岗位早就被机器人取代了吧。

曾有人开玩笑说:“年轻人,你不去创业,不去旅游,不去接受新鲜的事物,整天挂着QQ,看看微信,拿着包月的工资,干着不计流量的工作,千篇一律的重复着昨天的生活,干着80岁老人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可事实是,就连一些80岁老人都没有在做那些无聊的事,你会不会感到羞愧?

又是一年高考时,又是待看金榜揭开时,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节。

不可否认,高考是一个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关口,很多人把此刻当作人生的渡口,由此开启人生新的征途。

人生不止于高考,终身学习才刚刚开始

然而,多年后你会明白,重要的渡口并非只有这一个,在这条通往终点的马拉松路途上,还有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关卡在等你。

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明白,人生不止,学习不止。即使踏过高考这一关卡,你仍然需要继续学习,只不过那一张张考卷,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无形的考场。

当你自以为能力已经足够强大,业务已经足够娴熟,于是贪图安逸,不再接受任何新鲜事物,可谁知道,才过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你所掌握的业务能力很可能不再被需要,取而代之以更高要求的能力。

到那时,如果你的脚步还无法跟上来,那么注定会被这个世界淘汰。

想要不被取代,就要有随时随地学习的能力。

0 2

在德国的西比希城,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老太太,她的名字叫约翰娜·玛克司。

1994年,70高龄的她只不过是一家公司的普通小职员,她觉得退休后的日子太无聊,于是报了法语班,但她仍不满足。

有一天,她突发奇想,想要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于是,她报名参加了课程的学习,经过长达六年的刻苦攻读,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科隆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学位。

9年后,已经将近80岁高龄的她完成了自己长达200页的博士论文,论文的题目是:如何安度晚年——学习使老人永远充满活力。

博士毕业后,约翰娜·玛克司登上了迪沃累克的脱口秀,成了德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退休的老太太竟然在80岁迎来了人生的巅峰。

这个社会正在以加速度高速运转,因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感横扫着每个人的内心,巨大而快速的变化,将那些对身边世界完全无感,不思进取,跟不上时代,而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洋洋自得的人狠狠地甩在了身后。

人生不止于高考,终身学习才刚刚开始

最可怕的,不是你跟不上这个时代,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也许在某个时刻,你就会被突然甩开了,被这个世界狠狠地甩在身后。然后,你还很无辜地质问这个世界,到底自己做错了什么。

就像那个声称将青春交付给收费站的36岁大姐,她的被下岗,不能归咎于这个时代,要怪就怪自己的不进取,不去提升和完善自己。

人生不止于高考,终身学习才刚刚开始

未来的世界,仍将是风云变幻的。

在种种不确定性和纷杂的变化面前,如果你想不被淘汰,想为未来储值,获得更丰厚的回报。那么,你需要保持终身学习。

如何保持终身学习呢?不仅仅是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更要掌握一种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从而能够提早看到身边的机会并将其最大化。

《终身学习》能帮你做到这一点,书中的法则能使你每一日、每一周都把注意力放在成长上面,朝着更美好的、属于你自己的、有着无穷吸引力的、激励人心的明天前进,从而帮你在看似应接不暇的机遇海洋中找到成长的路径。

0 3

下面是《终身学习》倡导的10个黄金法则,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法则一:将来为上,过往次之

你如何设计将来,就能拥有多大未来。

为自己设定目标,这样你就自然而然地从过往中抽身而出,去创建美好的将来。

倘若你想不出有意义的目标,这里有个好办法:在纸上写下5~10个去年以来取得的成就,然后想一下,每个成就的前景如何,这叫作“成就的扩建”。

倘若这种方法还不能令你感到兴奋,那就尽量回想一下,在令你充满干劲的事情里,你最喜欢的是哪个,然后问自己:怎么才能好上加好?

法则二:学习为上,经历次之

将精力转为学习,将人生赋予终身学习。

将经历转化为经验教训,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次经历上面。

尽量选择一个特定的事件,如“今天与琼的谈话”,而非泛泛的、不准确的事件结合体,如“我与琼的关系”。在选择的时候,最好找一个回想起来仍对你的情感有影响的事件。

因为在这些情感中蕴含着力量,会促进经历的转化。想一下,在此事件中,哪些是“有益”的,那些是“无益”的,可以的话,把它们写下来。

然后想一想,下一次如何才能使其结局更好一些,接下来就是带着这些经验教训前行即可。

法则三:付出为上,回报次之

所得易使人沉沦,付出使人成长。

你应该不断地、更多地付出——帮助别人消除危险,抓住机会,将其长处最大化……如此一来,回报自然蜂拥而至。你的将来也会充满更多付出的方式,带来更多回报。总是想着为更多人创造新的价值,付出为上,回报次之。

法则四:表现为上,赞誉次之

你无法控制他人的赞誉,但你能把握自己的表现。

赞誉令人陶醉,在其诱惑之下,你就会围绕别人的认可和赞美去构建人生,不断重复最初给你带来赞誉的做法,而不是继续前行,去尝试新的、更好的、不同的东西。

倘若如此,其危险在于,你会将赞誉看得越来越重要,而忽视了继续提高自身表现。在各个领域中,表现最好的人,是那些总是努力追求更上一层楼的人。

不论得到多少赞美,他们始终致力于提高自己的表现。不断努力超越此前所做的一切,表现为上,赞誉次之。

法则五:感恩为上,成功次之

学会主动感恩,而不是被动拥有。

从长远来看,能不断取得成功的人只是极少数。这些杰出人物明白,他们所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与配合,因此对这些人心怀感激。

与此相反,很多在某个阶段就不再取得成功的人,其之所以落到这般田地,是因为他们切断了与所有帮助者的纽带。

法则六:乐趣为上,劳累次之

带着“取乐”的心态做事,其结果一定不差。

要保证不断成长,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在途中找到越来越多的乐趣。无论做什么事,创造力与乐趣——为了取乐而不断渴望新事物——都息息相关。带着“取乐”的心态做事,其结果一定不差,甚至更好。乐趣为上,劳累次之。

法则七:合作为上,地位次之

感谢并欢迎别人的贡献,而不是囿于个人得失。

不愿与别人合作,也给自己的成长加了镣铐。始终做到“合作为上,地位次之”,你就会发现无尽的可能性,以及自己和别人的才能、机会融合时产生的增大效应。

法则八:信心为上,安乐次之

在赢得小目标后,保持自信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安稳和舒适都是达成目标后令人心醉的副产品,但是,倘若二者被当成奋斗的目标,那人一生的成长立刻戛然而止。

我们应把愈来愈安乐的生活看作实现更大目标过程中的暂时阶段。不断为更高的目标、更大的成就而努力,“信心为上,安乐次之”。

法则九:目标为上,金钱次之

你的眼光要放在目标上,金钱只是顺便的事。

只把金钱当成目标,会阻碍人的成长。而一个超越了金钱的目标能给你持续不断的奋斗动力。人生因目标而有了意义,也因而能把才能和精力集中于此。

法则十:问题为上,答案次之

真正的好问题,能使你一生都在思考、成长。

问题之强大,无与伦比。其原因是,我们的大脑不能忽略疑问。它可能选择不回答,但问题依然存在,并不断引发新的思考。

而与之相反,答案是封闭式的,你将其看懂,封存,就再也不去想它了。答案不需要你做进一步思考。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才会觉得答案令人安心。

在成长遇到困难时,对照书中的10个法则进行自查调整,能帮助你“不脱轨”或重拾承诺。在书中的诸多事例中,挑战或看似不太理想的境况都提供了大量机遇,能使人进入到更好的境况。有些经历是你想逃避或者忘却的,但这些法则能帮助你从中获取最大的价值。

人生不止于高考,终身学习才刚刚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