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90后的“丧”是真的吗:这些年轻人用行动证明,不是“垮掉”是负重前行

90后的“丧”是真的吗:这些年轻人用行动证明,不是“垮掉”是负重前行

90后的“丧”是真的吗:这些年轻人用行动证明,不是“垮掉”是负重前行
90后的“丧”是真的吗:这些年轻人用行动证明,不是“垮掉”是负重前行

你当90后真的是丧?那你还是太单纯了,哪个喊着“我又一事无成”的90后没有背地里暗暗用功?秃头熬夜是在负重前行,佛系流行是潇洒与理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近日在90后身上发生的正能量事情吧。

1

新华网近日报道了一个90后巡警为捐骨髓狂减60斤的事迹。

刘成是桓台县一名24岁的辅警,五年前加入中华志愿者造血干细胞库,去年接到通知,自己的骨髓与一名患者相配。

90后的“丧”是真的吗:这些年轻人用行动证明,不是“垮掉”是负重前行

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几率非常低,通常数万人中才可能有一例匹配。刘成十分高兴,但他自己比较胖,担心会因此影响捐献,就制定了“疯狂”的减肥计划,每餐只吃蒸熟的土豆、地瓜、水果和蔬菜,下班后跑步10公里。

因为吃得少,运动量过大,多次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呕吐和虚脱现象。但他硬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以顽强的毅力在五个月内成功减肥60斤,使身体各项指标达到最佳捐献标准,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拯救了另一个生命。

90后的“丧”是真的吗:这些年轻人用行动证明,不是“垮掉”是负重前行

90后姑娘张倩昕眼右视力为0,左眼视力0.08,自小饱受视障之苦,走路撞树,字看不清楚是家常便饭。但她不仅从小学读到高中,还考上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并顺利毕业。

2018年1月31日,张倩昕与另外两名视障姑娘成立“广州市融爱志愿服务队”,为视障人群提供专业化的出行、学习和工作的辅助服务,帮助他们走出黑暗。

90后的“丧”是真的吗:这些年轻人用行动证明,不是“垮掉”是负重前行

“视障不值得害怕、畏惧,只要你愿意坦然面对视障,就一切皆有可能。”这是张倩昕鼓励视障人群的话。

生命也是如此,尽管有挫折,有彷徨与失落,只要坦然面对,一切皆有可能。这,才是90后的生活信条。

2

1991年出生于沙地乡的朱美冕,大学毕业后本来可以留在大城市,她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当她做出这个决择的时候,身边很多人大为不解,有人甚至私下议论:“这飞出去的凤凰又落窝了!”

朱美冕现在是麦淌村“尖刀班”的一员,让麦淌村富起来,让村民住上好房、吃上净水、穿上新衣、收获财富、能上好学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她现在也在努力完成着这个心愿。

朱美冕是回报家乡,也有其他的90后远去他乡,为当地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不久之前,网上火了一首歌:《苹果有点甜》。2017年8月,90后村官房廷廷借用《有点甜》的曲调,将果农种苹果的辛苦和板桥苹果的优点改编成了歌词,写出了《苹果有点甜》。

房廷廷老家在济宁,大学毕业后去了文登区界石镇板桥村坐村官,刚去时当地方言听不懂,生活饮食方式不习惯,但她都克服了。

90后的“丧”是真的吗:这些年轻人用行动证明,不是“垮掉”是负重前行

房廷廷

那首歌上传到微信公众号后,那条微信的阅读量一下破了两千,大家又纷纷为她转发,给她点赞和留言,后台打赏更是收到了近500元钱的“巨款”,在微信上向她预订苹果的人也多了起来。

房廷廷的一番折腾,让许多人知道了板桥村的苹果很好吃。就连省委组织部的微信公众号都转发了房廷廷的微信,为板桥苹果做起了宣传。看,这就是90后,积极向上,有活力有想法。

3

有人说90后太“丧”了,是垮掉的一代。可是不要忘了,80后也曾经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可事实证明,80后不仅没有垮掉,反而成了如今社会的中坚力量。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90后的“丧”是真的吗:这些年轻人用行动证明,不是“垮掉”是负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