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歲寶寶一不滿意就會用哭鬧來威脅大人,怎麼辦?

大眼媽媽


2歲已經進入到第一叛逆期,就是經常被家長提到的terrible twos,在這個階段,孩子往往表現出了以自我為中心、情緒化、哭鬧、發怒、叛逆等表現。與此同時,他比之前的時間,給希望得到家長主的關注,於是他也在試探能夠“綁架”父母的方法——哭鬧,就是其中一種。當孩子用哭鬧威脅我們,那說明我們在之前的親子互動中,做出了錯誤的回應,比如說妥協、退讓或更改教育口令,讓孩子發現了“甜頭”,那應該如何改變這種形式呢?

1、重新樹立母親的權威形象。0-3歲為服從期,而在這個時期,母親是教育的權威角色,是口令的唯一發布者。其他家庭成員不要和母親搶奪話語權,如果出現了不同的教育觀點時,我們應該揹著孩子交流。

2、不要過度關注、過度反應。當孩子有過了過激的情緒反應時,不要過快的給予回應,而是稍微冷卻淡化,給他反思的時間。當他有了積極的情緒反應,我們在積極主動地和他交往互動,從而建立新的條件反射。

3、溫和而堅定。提出了教育口令,就不能更改,妥協或放棄。因此在教育要求時,不要一下子過高過難,要由易到難。提出來之後,我們要引導協助孩子一起來完成教育任務。如果時因為能力方面地問題,我們要多開展親子游戲與親子運動,讓孩子具備綜合素質。

4、進行情緒化訓練。做一些情緒訓練遊戲,比如拍大龍球、拍大腿鼓、繪本多米諾等。(via親子教育專家劉勇赫)


勇赫大叔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二寶目前就是二歲多,第二次經歷terrible 2(可怕的兩歲)感覺有了經驗就比較得心應手了。聊聊我的心得體會吧。

1. 理解2歲這個發展階段

2歲是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發的階段,他們會開始產生自己的想法,不再一味的聽從大人的指揮,甚至有喜歡和大人對著幹,什麼都說不的狀態。

另外呢,有些孩子在2歲左右進入了秩序敏感期,對生活中的各種秩序要求非常高(比如回家一定要爸爸先進門,媽媽後進門。比如吃飯一定要盤子擺這邊,勺子擺那邊。比如睡前一定要和奶奶說晚安等等。)一旦秩序被破壞,他們就會非常生氣非常著急,甚至大哭大鬧,要讓大人重新來一遍才能平息。

大人對孩子有了這個理解,才能更好的處理各種狀況。秩序敏感期順利度過的話,孩子以後在生活中才能更好的理解規則,形成良好的習慣。

2. 分清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孩子哭鬧其實有很多原因,家長應該根據不同情況來分析,做對應的處理:

1)堅持自我的哭鬧

有些哭鬧是上面講的,因為孩子有了自我意識,有了主見,不想事事都聽大人的指揮。如果父母一味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也不利於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會讓孩子漸漸養成軟弱沒有主見的性格。

面對這種類似的哭鬧,家長可以採用的一個方法,就是給孩子做選擇題,而不是是非題。比如,讓孩子來穿衣服,不要說“寶寶來穿衣服”,而是可以問“寶寶今天想穿這件紅衣服,還是這件藍衣服?”,這樣問孩子,既給了孩子自己做主的機會,也減少了孩子說“不”的可能性。

2)時序敏感期的哭鬧

有些2歲多的寶寶進入秩序敏感期,會對生活中的一些流程等等有特別固執的堅持。父母就應該儘可能的尊重孩子對秩序感的這種追求,儘量讓他們按照一定的規律生活,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哭鬧。

如果不小心打破了秩序引起孩子哭鬧,則想辦法給孩子復原,或者給他們機會重新來一次。看似是父母做出了讓步,但其實小小的讓步,卻能減少很多和孩子正面對抗、兩敗俱傷的場景。

3)引起注意力的哭鬧

這點在二胎和多子女家庭比較多見,或者有些家庭,父母對孩子不是特別關心,沉迷手機電腦遊戲等等,那有些孩子就會因為一點點事情就開始哭鬧,以此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關心。

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就應該多增加平時對孩子的關心,不要讓孩子覺得只有哭的時候爸爸媽媽才關心我。如果平時得到足夠的關愛,漸漸孩子就不會用哭鬧來博取注意了。

4) 脅迫大人的哭鬧

當然,也有些孩子,會習慣於用哭鬧作為手段,脅迫大人,以完成自己的目的,比如多吃一塊糖,買一個心愛的玩具,丟掉碗裡的蔬菜等等。其實這種習慣,大多也是父母的應對方式不當造成的。

如果孩子很明顯是為了達成一個目的而哭鬧,比如在商場的玩具櫃檯大哭大鬧的要買某個玩具,那父母應該在第一次出現這種苗頭的時候就嚴詞拒絕。當然場面可能會非常讓人難堪,丟臉,但如果父母能在第一次就堅持原則,不管孩子怎麼哭鬧,說不買就不買,那孩子其實是很聰明的,他們就會知道,再怎麼哭爸爸媽媽都不會答應,那我也別這麼費勁了吧。

如果父母中有一個人,或者家裡有老人,看到孩子哭鬧就心軟了,不能堅持原則,那孩子也是很聰明的,他就學會了,哦,原來我一哭鬧,大人就會改口,我就能達成我的目的,那我就哭一個吧。

所以如果孩子有一不順心就哭鬧的情況,家裡的大人也應該反思自己的應對,是不是能從頭到尾保持一致,還是孩子一哭鬧就改變立場,如果是後者,那就不能怪孩子,要首先改變自己的行為才行。


3. 教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2歲多的孩子,有些語言能力還不是很強,家長也應該花時間教孩子辨別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意願,這樣,當孩子遇到挫折時,他們就能慢慢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哭鬧了。


以上便是我經歷兩次可怕2歲的經驗體會,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


龍馬小兄弟


我家寶就這樣,稍有不滿意,脾氣就上來了,哭的哭天搶地的,之前我還撫慰,後來我一看是自己作,那對不起了,請繼續好了,然後孩子一會兒自己就停了。

哭鬧習慣哪裡來的?

如果孩子經常這樣,你要先考慮一下是不是大人的原因造成這樣的,我們家我和爸爸的教育,一直是如果要什麼東西,好好說,如果不是過分要求,爸爸媽媽會滿足,一直哭鬧,那對不起,什麼都沒有,繼續哭鬧,那就自己繼續吧。


但之所以我家老二有這種表現,因為從小開始,我家奶奶幫忙帶孩子,奶奶比較寵愛小朋友,本來很多不同意的事情,孩子一哭,奶奶就給,一來二去,孩子就掌握規律了,加上我家老二本來心思就比較活,所以這就成了他加以利用的手段,現在兩歲多,稍有不如意,就哭天搶地,我和爸爸不理他,他就自己哭喊著去找奶奶,奶奶就會替他說話。因此,如果孩子是這樣的狀態,請先協調好家裡大人的態度,要不很難改過來。

發生瞭如何應對?

堅持原則,耐心說服。基本上就是這八個字,小朋友一般哭的快,停的也快,如果他要耍潑耍賴,讓他盡情表演就好了,不做評論,遠遠看著就好,等情緒基本上結束了,他自己覺得沒什麼意思,自己就會起來的,這時候再上去問他到底要什麼,如果是合理要求,無傷大雅,可以適度滿足,如果不是,那就堅持原則不退讓,不要因為他哭或者就差就給,這樣只會主張他的習氣,以後會越來越誇張。

另一種並行的策略就是小朋友鬧得時候,試著蹲下來和他交流,跟他說,不哭了,停下來,好好說,要求就可以滿足,這時候一般小朋友自己就會控制住情緒了,我們家的基本上都這樣;如果他繼續放聲大哭,那你就退開,等他情緒平復了再上去溝通就好。

總之,孩子哭鬧耍脾氣,主要原因在於家裡大人的教養方式不一致,要解決的關鍵,是要大人之間先溝通好,保持一致,這樣才有可能改善孩子愛發脾氣要東西的毛病。


乖豬媽媽


女兒發生過幾次,也就是兩歲左右的時候。

當時我的做法是搬了兩個小凳子,一個我坐,一個我給她了。然後告訴她:不著急,你慢慢哭。等你哭完了,我們再繼續。

女兒嘗試找她媽媽但是因為我們夫妻針對教育的一個底線是,一個人如果做出了決定另一個人即使不贊同,也不會當場反對。我們會在之後孩子沒在場的時候討論這個問題,然後達成共識。這樣的好處是不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教育是相左的,從而產生這個人不行我找另一個人來壓制的想法。

這樣做了兩次之後,孩子再沒出現過用哭威脅的事情。


噼啪咔啦吧嗒咚大魔王


這一定是因為孩子用這樣的方式“得逞”過,這句話一說出來,家長心中是不是“咯噔”一下?是的,因為小寶寶是很聰明的,他一旦發現這個方法有用,就會在有需求的時候“屢試不爽”。

怎麼辦?一句話,下次再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照顧孩子的情緒,但是拒絕不合理的要求。什麼意思呢?當孩子哭鬧的時候,首先要保證他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不打擾別人的,如果會打擾到別人,就首先將孩子帶離,找一個安全安靜的環境,擁抱孩子,告訴他“媽媽知道你現在很難過,你需要媽媽陪著你呢,還是讓你單獨待一會兒?”讓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但是,切記!如果孩子的要求你覺得不合理不可以答應,那就不要中途變卦,所謂的“溫柔而堅定”,就是這個意思。

等到孩子的情緒發洩的差不多了,可以和孩子進行交流,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為什麼家長不可以答應他的要求,也要允許孩子提出替代的方案和選擇,甚至可以制定一些規則,比如多久買一次玩具,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買玩具,什麼情況下是不可以的,等等,這樣就為了下一次同樣情況出現的時候,家長和孩子,都可以共同遵守規則。


壹父母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在回答怎麼辦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寶寶為啥要這麼做:

1、2歲的寶寶,有一定的自我意識了,但對待事物還沒能力進行理性分析,全憑興趣和情緒來,這個時候也是他們生理上的第一個反抗期時:需求沒得到滿足,語言表達能力又跟不上,往往就會大哭大鬧撒潑打滾來威脅大人。

2、爸媽要把持住的原則是:正當需求滿足,不該滿足的要堅持原則。

3、尤其不能為了面子或出於其他理由,在人多的公共場所比如商場、超市等,滿足寶寶的不合理要求,這樣只會助長他的撒潑打滾大哭大鬧。

4、先別急著罵,先適當安慰安慰寶寶,然後把他抱離哭鬧的場所。

5、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說法,比如營業員勸爸媽買下玩具安撫寶寶。

6、每次去公共場所之前,先和寶寶約法三章,比如只能買什麼、有什麼好行為可以獎勵什麼,一定要事先做好規矩。

怎麼樣,試試不?告別熊孩子其實也沒那麼難啦。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2歲的孩子,雖然有了渴望表達自己的意願,但他們的語言還很貧乏,所以很多時候會用哭鬧來表達情緒,威脅大人,這個時候,就家長需要掌握一個度,堅持自己的教育原則,違背底線的行為即使他再哭鬧也不妥協。


譬如我孩子2歲的時候,有段時間只要經過商店,一定要拽著我進去轉轉,而且進去了還不肯空著手出來,什麼拼裝積木,玩具熊,她看見了就拿,壓根不考慮家裡已經有了一大堆,不給她買她就在店裡大哭大鬧。


這樣的情況下,我會一邊溫柔地安撫她,一邊堅定地告訴她:這個玩具家裡已經有了相同的,我們不能再買回去,要把它留給其他需要它們的小朋友。和孩子說話時候語氣盡量輕柔,但是立場和態度得堅定,不要一看見孩子楚楚可憐的委屈樣就心軟。哪怕安慰和解釋後她還是哭鬧,也不為所動,讓她繼續哭鬧,等她哭鬧夠了,沒了力氣,再去抱她,事後等她平復了心情我會告訴她:想要什麼東西要和媽媽商量,媽媽覺得可以買自然會給她買,不能用哭鬧的手段逼著媽媽買,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


從我自己帶孩子的經驗中我體會到:面對孩子的哭鬧威脅,家長堅持自己的原則,不縱容不溺愛,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更能體會家長的不易,更懂事更感恩。


一家之言,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發表不同的觀點。


遇見咖啡時間


2歲的寶寶進入一個“叛逆期”,孩子開始會用情緒來表達內心的想法,這說明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了,但是他們並不知道怎樣合理的表達自己的需求。

對於寶寶動不動就拿哭鬧,發脾氣來威脅大人,我們做大人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靜。

冷靜,不要被孩子牽著鼻子走

小朋友的內心是非常單純而又真實的,他心裡是什麼想法,他直接表達出來。而成人的做法是,一般要顧慮到實際情況和周圍人的感受,所以即使有想法,通常也會採取溫和的方法來表達,甚至是不表達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大人都很呵護小朋友,當小朋友畫風一變,突然大哭大鬧時,很多大人會慌亂了陣腳,尤其是老人,一看見孩子哭,馬上就答應他的要求,只要寶寶不哭就好。看見寶寶因為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馬上破涕為笑,老人心裡也覺得,“總算是消停了”。其實這種做法對嗎?當然不對了,因為你知道嗎,大人是上了小朋友的“當”了!

小朋友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試探大人,如果你妥協了,他就勝利了,而且他知道這招屢試不爽,那麼你就再也沒辦法來管束他了。

這樣做的危害是:1、孩子的威脅會升級,一發不可收拾。2、沒有規矩,入學後難以適應學校的規則,更容易出現厭學情緒,也更容易在與同學的相處中發生矛盾。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1.首先,不要馬上去回應孩子。如果他哭鬧甚至坐地上不起來,不要理他。這個時候,小朋友的內心會疑惑“怎麼大人沒反應呢?是不是我哭的不夠厲害?”接下來,他會哭的更大聲。但是家長請穩住,千萬不要被孩子嚇到了。

2.第二步,明確你的觀點。堅定的告訴孩子,你不會答應他的要求,因為他的要求是不合理的,現在不能***。家長需要眼睛看著孩子,讓他感受到你的眼神是不容置疑的,是肯定不會妥協的。這個時候,小朋友的內心會想“難道真的不行了嗎?”接下來,他會再“爭取”一下,通常會哭聲減小一點了。

3.第三步:你告訴他“你如果想坐在地上就坐的吧,我要去幹活了,你自己冷靜一下。”不理他,去忙你的事情。這個時候小朋友內心會覺得似乎真的沒希望了,過一會就會完全放棄了。但是心裡還是會不高興。

4.第四步:如果他已經冷靜下來,你稍等一會去找他談談,也許他會主動找你來。你和孩子要好好溝通一下,告訴他剛才為什麼沒有答應他的要求,把你的道理說出來。並且告訴他,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比如:不能空腹喝酸奶或者牛奶,因為肚子裡沒有別的食物,直接喝酸奶或牛奶你的肚子會不舒服,一會就該疼了,疼了還得吃苦的藥藥,那該多難受啊。這個時候還要有一個補充的措施,如果孩子是餓了或渴了,可以給他吃點能夠吃的東西,或者喝點水,安撫一下他的情緒。這個時候,一定要好好安撫孩子,並且告訴他你是愛他的,是為了他好。

5.第五步:平時要做的功課。不能到了事情發生了再去應對,不然永遠要這樣循環下去。平時,我們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培養良好習慣,和情緒管理類的繪本,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孩子明白道理,潛移默化影響他的行為和性格。如果遇到有習慣良好的小朋友,可以讓孩子學習,樹立一個很接近他生活的榜樣。孩子通常也喜歡學別的孩子。


可兒媽講繪本練口才


我們可以感受到,家長在面對孩子哭鬧的時候,那種焦慮心疼和些許的不知所措,各位家長朋友,想必對這樣的場景都不會陌生,尤其是兩歲左右孩子的家長。我們會發現,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容易哭鬧,那麼這是為什麼呢?首先,這和孩子的身心發育過程是息息相關的。兩歲這個發展階段是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發的階段,他們會開始產生自己的想法,不再一味的聽大人的指揮。甚至有的是喜歡和大人對著幹。什麼都說不得,這個狀態,如果大人一味的強迫孩子,往往會引發哭鬧。另外呢,大部分孩子在兩歲左右開始進入秩序敏感期,對生活中的各種秩序要求都非常高,比如說回家一定要爸爸先進門,媽媽後進門,或者說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是盤子擺左邊兒,勺子擺右邊兒。一旦這樣的秩序被破壞,他們就會感覺非常生氣,甚至是大哭大鬧,要讓大人重新來一遍,才能平息。還有就是零到兩歲期間,如果是孩子的需求被過快的滿足。遇到需求不滿足的時候,就會更容易出現這個哭鬧的現象,因為他還不習慣接受,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他想的那樣的。



那麼做為家長遇到孩子哭鬧,我們該怎麼辦呢?首先是要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被孩子哭鬧左右,不被孩子哭鬧控制孩子越哭鬧,家長就越需要冷靜。其次呢,就是分清楚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孩子哭鬧,其實是有很多原因的。家長應該仔細的觀察,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分析,分別作出對應的處理。第一種情況就是,堅持自我的哭鬧,就是上面我們剛才提到的,因為孩子有了自我的意識,他有了主見,不想事事都聽大人的指揮了,如果是父母一味的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的話,這也是不利於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會讓孩子漸漸的養成軟弱,沒有主見的性格。面對這種類型的苦惱,家長可以採用一個辦法,就是給孩子做選擇題,而不是做是非題。這樣問孩子“你喜歡這個?還是喜歡那個呀?”給孩子自己做自己做主的機會了,也減少了孩子說“不”的可能性。還有一種類型呢,就是時序敏感期的哭鬧,剛才我們也提到,有些孩子兩歲多的時候,他是進入秩序的這個敏感期,或者生活中的這些流程啊,有非常固執的堅持,這種情況呢,父母就應該儘可能地尊重孩子,對秩序感的這種追求,儘量的讓他們按照一定的規律生活,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的哭鬧。如果我們不小心打破了秩序,引起了孩子的這個劇烈的反應,那麼我們要想辦法給孩子去復原,或者是說給她一個重新來一次的機會。這樣呢,看似是父母做出了一些讓步,其實這個小小的讓步,去能夠減少很多和孩子的正面對抗,減少兩敗俱傷的場景。還有一種常見的哭鬧類型,就是引起注意力的哭鬧。這種場景多發生在多子女家庭,或者說父母工作比較忙的家庭。由其他人幫忙代養。孩子往往會因為一點事情就不開心,哭鬧,從此呢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力,她想要的其實是父母的關心。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家長就應該平時多陪陪孩子了,增加對孩子的關心,不要讓孩子覺得只有哭的時候爸爸媽媽才關心我。如果平時得到了足夠的關愛,漸漸的孩子就不會再用這種哭鬧的形式來博取注意力了。最後呢,就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是,脅迫大人的哭鬧。有的孩子會習慣的用哭鬧作為手段,來脅迫大人達到自己的目的。其實這往往是父母的應對方式不當造成的。應對這種類型的哭鬧,需要我們溫柔而堅定,愛與規則並存,那麼怎麼做到溫柔與堅定呢?就是我們在態度上要溫柔,在原則上要堅定。我們可以溫柔的撫摸孩子擁抱孩子,表達對孩子情緒的理解。比如說,“媽媽知道不能買這個玩具,你很難過,想哭就哭吧,哭出來好受一些啊,媽媽會陪著你。”但是對於事情,要堅定的不能退讓,孩子會用全部的感官系統來判斷家長的反應,一旦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態度是堅定的,他就不會再這樣大哭大鬧下去了,那麼等孩子的情緒緩和之後,再告訴孩子原因。孩子在0-2歲的期間呢,他由於語言能力還不夠,都是用哭鬧來表達需求的。兩歲以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教孩子用語言來表達需求和情緒了。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啊,不妨試試上述的這些方法,相信在您的耐心引導下,孩子可以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的。總的來說,首先一點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先穩定下來,我們很多家長由於孩子一哭鬧,自己的情緒控制不了,於是發生了這種情緒的衝突。比如,第二種秩序感和規律性比較強的孩子,偶爾的把他的生物鐘打破了,那麼孩子的哭鬧,我們是要理解的,同時儘量的去修復他的生物鐘,如果修復不了,我們要允許孩子有一陣子的哭鬧。第三種方式就是對於那些用哭鬧來吸引我們家長注意的,這類的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在平時裡要多陪伴孩子,陪伴孩子方式,我們可以跟他一起讀書,可以跟他一起去社區裡面玩兒,去遛彎兒,去爬山,去馬路邊兒上走一走,這些對孩子來說就足夠了。那最關鍵的是我們的溝通方式,首先要感受孩子的感受,第二要讓孩子的情緒發洩一會兒,讓他哭一會兒吧,第三,我們就要溫柔的堅定的,要愛和原則並存的方式,跟孩子進行互動,相信孩子的情緒既得到了舒緩,也明白了事情的原則性。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孩子哭“威脅”爸媽時,家長做好這幾點,不用在“妥協”了

孩子哭是表達孩子的需求不滿足,或身體不適的一種表現,寶寶哭鬧純粹是因為無法滿足她的心意而表現出來的情緒,不算是威脅,而如果你把這當成威脅了那慢慢他也就真的會威脅了。

如果有的孩子特別愛哭,用哭要挾來爸爸媽媽,父母要搞清楚這幾點:

明白孩子哭的目的

如果孩子身體不舒服了,要及時送往醫院診治;如果要求不合理,一定不要遷就,還要告訴孩子,不能的理由是什麼。

安慰孩子的情緒

孩子感覺到不安全,無聊時,或者過於驚嚇,都有可能是孩子哭泣,這時對孩子的哭可以採用詢問、幫助、安慰、注意力轉移等方式使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找到孩子哭的原因,並解決它。

採取冷處理

對於無理哭鬧的孩子,首先,爸爸媽媽不能離孩子太遠,時間不要太長,但對孩子來說,足以使他感到安全受到威脅。這時,他很容易忘掉剛才哭鬧的目的。大大削弱了他剛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分散了對原有目標的注意力。

但是要注意,大人間一定要“意見一致”,統一的行動才能有效制止孩子的大哭大鬧。

孕嬰小貼士:爸爸媽媽能及時正確地對孩子的哭聲作出反應,能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幫助親子之間進行情緒交流,使孩子與父母之間形成安全的依戀關係,減少孩子焦慮心理的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