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一個國家不能無限印鈔票來讓自己有錢,購買更多國外資源進行本國建設?

zhangbaozhi


為什麼一個國家不能無限印鈔票來讓自己有錢,購買更多國外資源以及進行本國建設?

因為別人不傻!貨幣看起來是紙,但卻不是紙,如果你這樣做不僅最終貨幣成了一張廢紙!而且國家都會崩盤!

這樣的蠢事有許多國家幹過,此舉無疑是飲鴆止渴!這幾年最最出名的就是津巴布韋,該國竟然印出了上述這張面值100萬億的鈔票,一舉打破印鈔史上的吉尼斯世界記錄。

原本津巴布韋是個比較富饒的國家,就是因為當地政府這麼整弄得經濟癱瘓,這樣做純粹就是打劫,但是老百姓可不是傻子,弄到最後一張紙幣的購買力還不如這張紙本身的價值高!

在金本位時代紙幣是黃金儲備背書的,一定面值的紙幣意味著可以隨時到金庫裡提出等額的黃金,與其說是信任紙幣不如說是信任黃金,如今各國早已脫離金本位,實際上是國家在用信用進行背書,這個國家的信用基礎就是貨幣不能亂髮,必須保持購買力穩定。

你剛開始偷偷摸摸印鈔的確會對他人造成實實在在的洗劫,但是大家都不是傻子,市場上的錢突然多起來物價就會瘋漲,很快別人就會明白真相,當年國民黨的金圓券最終什麼下場大家應該都知道!

所以說這樣突然無限印鈔肯定不行,每年稍微多印一點還是有可能的,之所以會存在通脹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世界各國都在這麼幹!


心安理得君


題主的問題“為何一個國家不能無限印刷鈔票來購買外國資源”,讓我無言以對……除非外國都是傻子……


簡單說吧,你印再多的鈔票,人家外國不會接受這個鈔票的。你想用你印刷出來的鈔票買外國的資源,人家不賣給你。賣給你實打實的糧食、礦產,換回你廢紙一樣的鈔票,人家瘋了麼?


一個國家政府印刷的鈔票,本質上是你這個國家政府掌握的財富的符號。之所以別人願意接受你這鈔票,是因為你拿著你這鈔票,可以向你的政府買回同樣的財富。如果政府掌握的財富不夠,而鈔票印多了,那麼同樣額度鈔票能買回的財富就減少,換言之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當然,在國內,政府依靠強制力規定物價,可以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強買強賣,這樣來增大鈔票發行量並保證使用。但這樣同樣會導致國內實際上的鈔票貶值(黑市),或者說你政府規定一個大餅五元錢,但五元錢的大餅市場上買不到,只能到黑市以二十元買。對外國來說,你是不能強行要求別人用資源換你的貨幣。如果別人願意接受你的鈔票,前提是這鈔票能在你國內買到東西。

所以,如果一個國家大量印鈔票,雖然可以短時間內增加政府的財富,但這些財富其實都是從社會民眾那裡掠奪來的。此舉直接導致的就是貨幣貶值,物價飛漲,社會經濟遭到破壞。而貨幣貶值的結果,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的價值也在下降,於是外國賣給你東西摺合你的貨幣也在漲價。更嚴重的是這種貨幣貶值還會導致你的政府信譽破產,最後得不償失。

目前唯一有能力玩這種印鈔遊戲的是美國,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所以美國可以通過多印美元掠奪各國財富,這裡相當於美國政府當了世界各國財務上的老大。然而這種遊戲也必須有限度。美元能稱霸全球,靠的是美國本身的財富和美元相對穩定的信譽。如果無限印美元,結果是各國對美元失去信心,另選交易貨幣(如黃金)。最終美國雖然短期內撈到了不少財富,長久卻失去了細水長流的優勢,等於殺雞取卵。


巴山夜雨涮鍋


這個建議,完全就是作死之道啊。

因為現在絕大部分主權國家發行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也就是以自己國家的信用為背書的。在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的時候,東南亞一大堆小國家的貨幣都貶值了,但是隻有人民幣屹立不動,為什麼?因為人民幣想要國際化,至少成為區域結算的貨幣,就要維持自己對美元匯率的信用,不能通過貶值來賴賬。

給定一個時刻,該國的社會總資產是一定的,那麼在市場流通的廣義貨幣總額也是一定的。這中間是存在對應關係的;那麼如果印多了錢,相當於同樣的資產會對應更多的貨幣,這就是通貨膨脹了。這樣的結果就是對所有貨幣的持有者徵收了『通漲稅』。

在國際上,如果廣義貨幣增加了一倍,理論上會貶值一倍。但是事實上貶值帶來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就是該國家的信用的崩塌,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往往比一倍貶值還更多。

那麼這就很容易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國家發行的貨幣貶值了,購買力下降超過了貶值的倍數,然後不得不繼續貶值來恢復購買力……就這樣會一直貶值下去,導致國家的信用蕩然無存。

印錢簡單,要讓其他的國家認賬,才是真正困難的啊。


經史通義


如果一個國家開始無限印鈔票,一般會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最終本國貨幣變得一文不值,又怎麼去國外買資源呢?這是基本的經濟學原理決定的,此前也有過幾個不信邪的國家,他們的下場都不太好。

1. 德國魏瑪政府:燒鈔票比燒木材還便宜

一戰後的德國滿目瘡痍,經濟出現衰退,財政收入銳減;戰勝國又對德國進行了嚴厲的懲罰,光戰爭賠款就高達2000多億馬克。無奈之下,當時的魏瑪政府選擇開動印鈔機,大量發行紙幣,希望能夠減輕國家債務負擔,並刺激經濟發展。

瘋狂印鈔導致德國在1919年到1923年的發生嚴重通貨膨脹,德國馬克也大幅貶值:寄一次信件在1918年初只需要0.15馬克,到了1923年就得花一億馬克;在1914年1美元等於4.2馬克,但1923年馬克已經貶值到了1美元等於420,000,000,000馬克......

其實,這些數字後面有多少個零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馬克已經貶值到如同廢紙,德國人甚至直接燒鈔票取暖,因為燒鈔票比燒木材還便宜。最終,德國的經濟崩潰導致小鬍子上臺執政,德國進入了一個更加黑暗的時期。

2. 民國末期:一口袋錢買不到一口袋大米!

類似的情景也曾在中國發生,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解決自身財政危機(1946年財政總支出為75747. 9億元,其中軍費開支佔59. 9%),實施了極其寬鬆的貨幣政策——大量發行新鈔來彌補赤字。1937年法幣發行總額不過14億餘元;到了1948年,法幣發行額竟達到660萬億元以上......

亂髮新鈔的政策直接引發了當時國統區惡性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最終導致經濟崩潰。1949年5上海解放前的物價指數達6441361.5,可謂中國兩千年曆史上最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當時早上的物價到了晚上就已大幅改變,一口袋錢都買不到一口袋大米!

3. 如今的委內瑞拉:窮到印鈔票的錢都沒了!

2015年的油價暴跌導致委內瑞拉的石油收入大減,為了本國的建設和從國外進口商品,委內瑞拉也走上了瘋狂印鈔票的道路。委內瑞拉曾經在一個月內就在國外訂購了100億張鈔票,超出了美聯儲或歐洲央行一年的印鈔總量(80億張);該國本幣M2在2016年激增了384%,創自1940年有紀錄以來最快增速,同期美國M2的增幅僅為5.5%。

最終,現任總統馬杜羅執政的4年裡,委內瑞拉貨幣玻利瓦爾貶值了99.5%,通貨膨脹率已飆升至4115%。這種情況下,委內瑞拉經濟徹底陷入奔潰,欠的外債只能違約,政府甚至窮到連印鈔票的錢都沒有;而老百姓的生活就更苦了,人們甚至買不起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在該國首都加拉加斯,超市門口永遠排著長隊,士兵和警察只是偶爾允許一定數量的人進入。

由此可見,無限印鈔很多時候並不能讓國家更有錢,本國貨幣貶值後也更別想從國外買東西了,除非你印的是一種世界貨幣,比如美元——美國一直印鈔票來從全世界購買商品,美元的匯率卻一直堅挺。


金十數據


通過多印鈔票來讓國家變得更有錢,然後用這些錢去國外買東西、換取資源——其實美國人現在就在這樣幹,只不過“多印”並不等於“亂印”,要時刻評估著全球經濟發展趨勢,進而把握好增發貨幣的“度”。


對於以國家、地區為單位的經濟體來說,貨幣的發行量大體要跟內部經濟總量相結合,如果經濟發展的增長幅度趕不上貨幣發行的速度,就會導致通貨膨脹。雖然目前在全世界占主導地位的凱恩斯主義經濟思想,也主張通過貨幣寬鬆政策和適度可控的通貨膨脹,來刺激居民消費、產業投資、促進經濟發展,但是惡性的通貨膨脹會導致物價的瘋狂上漲,對國家的經濟將會產生毀滅性的打擊。因為經濟總量並沒有增加,能造出的產品還是那麼點,貨幣的增發只是在推高產品的價格,反過來降低貨幣的購買力。

目前各國紙幣的購買力,主要是靠政府的“國家信用”來做保證,但信用這種東西往往是靠不住的。民國時期,國名黨政府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依靠瘋狂印刷“法幣”和“金圓券”來掠奪式購買老百姓手裡的物資,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得民眾手裡的紙幣迅速貶值,購買力根本無法得到保證,政府信用喪失殆盡,這也是國名黨政府最後垮臺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們老百姓不會相信什麼國家信用,老話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現在又是省吃儉用買房子保值,都是在防著貨幣貶值、購買力下降呢!

一般一國的貨幣只能在本國流通,但美元、英鎊、歐元這類世界性貨幣卻能夠在全世界流通、買到東西。尤其是美元,佈雷頓森林確立了美元相當於“地球元”的地位,這就給了美國增發美元來“賴賬”的機會。上世紀70年代尼克松政府宣佈解除美元金本位,因為美元印得太多了,美國的黃金儲備和美元總量早已對不上號,於是不顧美國政府信用乾脆宣佈公開“賴賬”,美元立馬迎來了一波貶值潮。


劇透歷史


首先,國家無限印鈔票並不能讓自己變得“有錢”。確實由國家決定印製鈔票的數量,但這個數量是根據整個經濟社會的需要來確定的,國家並不能無限印製,不然“錢就不值錢了”。

其次: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像古時的金銀本身就是有價值的。但現在的鈔票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只是價值符號,通俗一點講就是用來表示商品價值,用來進行商品交換的一種工具。如果過多的印製鈔票,商品數量不變,那麼每一單位的鈔票所能代表的商品價值就會下降,鈔票貶值,這個時候鈔票多了,但並不意味著整個國家更“有錢了”。只會導致整個經濟社會物價普遍上漲,貨幣貶值,進而發生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會有螺旋上升的趨勢,當鈔票發行過多,人們預計鈔票價值會進一步下降,這時人們會紛紛把手中的鈔票換成真正有價值的商品,這又會加劇鈔票不值錢的程度。而且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一國過多印製鈔票,會嚴重影響匯率,進而影響與他國的商品以及貨幣往來,影響國際穩定。



舉個兩個例子:

1、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是由經濟社會的商品數量和貨幣流通速度共同決定的,在不考慮貨幣流通速度的情況下。假如整個經濟社會中所有商品一共就是十個蘋果,現在國家決定發行十塊錢,那麼一個蘋果值一塊錢,如果國家決定發行二十塊錢,那就變成一個蘋果值兩塊錢,商品還是十個蘋果,價值不變,但鈔票所能表示的價值下降了。以前用十塊錢就能買到的東西,現在需要二十塊錢。所以只是鈔票這種價值符號的數量增加了,財富數量並沒有增加。

2、津巴布韋共和國是非洲南部的一個國家。津中央銀行曾先後發行過面額為5億元、10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鈔票,但當時整個津巴布韋經濟落後、人民窮苦潦倒,並不富裕。而且大面額鈔票的發行導致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整個貨幣體系混亂不堪,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從2009年用美元和南非蘭特代替本國貨幣後,通貨膨脹才開始逐漸趨於穩定。

因此,當國家需要錢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或從他國購買物資的時候,往往是通過發行國債、向外國政府借錢等方式來籌集資金,非特殊情況不能通過過多印製鈔票來促進經濟發展。


哈嘿哈嘿哈嘿呼


當然是不可能的了,當一個國家無限印鈔票的時候,難道還想當然這個鈔票的購買力會和原來一樣?我們都說,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放在鈔票上也是適用的。當市場上充斥著大量印刷的鈔票,而商品是有限的,那麼鈔票的購買力就下降了,會發生通貨膨脹。



一個國家發行的紙幣,是建立在這個國家的信用體系之上的。如果無限的發行鈔票,那麼這個國家就會發生信用危機。這並非沒有前車之鑑。比如當今的津巴布韋、委內瑞拉等國家。在津巴布韋,面值最大的紙幣達到500萬億,如下圖:

另外,對於無限發行鈔票來購買更多國外資源進行本國建設,這也是行不通的。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會有一個兌換率,無限發行鈔票,匯率也不會保持在原先水平,而是會大幅貶值,甚至崩盤。而且如果你的貨幣不是像美元、歐元等國際流通貨幣,那麼你的貨幣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當然,也有些國家會適當的超發貨幣,來刺激經濟增長,避免通貨緊縮等,美國、歐元區國家、日本都曾經實行過“量化寬鬆”政策,當然,它們也是有限度的。


錦繡中源


為什麼一個國家不能無限印鈔票來讓自己有錢,購買更多國外資源以及進行本國建設?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首先不講本國貨幣的流通性,當購買其他國家資源的同時,其他國家也可以使用獲得貨幣購買這個國家的資源。下面我們來仔細講一下,這裡面的原因。

1、如果本國貨幣不是世界貨幣,在國外使用時,會受到不同程度上的限制。並不是所有的貨幣都像美元一樣,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流通。美元也不可能做到大規模的印刷購買其他國家的資源,那樣所帶來的後果是,美元不斷貶值,購買力不斷下降,其他國在交易的過程中,不願意使用美元支付。最後的結果,就是美元失去世界貨幣的地位,更會引起國內的通貨膨脹。你感覺哪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夠比美元,更具有說服力呢?

2、短時間內超發當一個國家大量的貨幣出現在市場上,經濟發展水平跟不上貨幣的發行增長速度,就會錢變多,但是購買的東西卻沒有增多。這樣得到的結果就是買同樣的東西,所花費的錢更多了,造成貨幣的貶值。貨幣貶值所帶來的影響就是物價動盪 ,人們生活水平降低,更嚴重的還會引起國內的經濟危機。在國際上本國貨幣失去信譽,沒有國家願意使用本國貨幣交易,國際貿易萎縮、經濟衰退。

3、當然,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像國民政府、委內瑞拉、津巴布韋、秘魯等,都曾大規模印發貨幣,所帶的嚴重影響是國家的直接破產。超額印發貨幣,最後引發的後果,都是本國人民買單。

4、貨幣印發的數量,要與本國經濟發展的速度相結合。一些國家多印發貨幣的目的是刺激經濟發展、穩定匯率,而不是為了購買外國資源發展本國經濟。一個國家是在不斷的印錢是有限度的,不然引起的通貨膨脹對於本國居民的影響,將是災難性的。

關注高度財經,免費得區塊鏈糖果~~~


高度財經



為什麼一個國家不能無限印鈔票來讓自己有錢,購買更多國外資源以及進行本國建設?


事實上,每個國家或者說每個政權是每天都不斷地在印發鈔票,但這種印發並不是毫無限制的,每一次鈔票的印發都伴隨著一定的政策目標。如果單純地無限制印發鈔票,只會帶來惡性的通貨膨脹,最終引發國家經濟的崩潰。

印發很多鈔票,就可以購買更多的國外資進行本國建設嗎?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本國的貨幣除了要有本國的背書之外,還要有其他國家的認可。首先,如果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不認可你的貨幣,那麼,你印發再多的鈔票又有何用,你會用你的資源跟你不認可的東西進行交換嗎?。其次,貿易是相互的,即便你無限度印發鈔票去認可你貨幣的國家購買他的資源,反過來,他也可以拿你的鈔票買你的資源,天上不可能掉餡餅。

接著開頭說的,無限印發鈔票只會引發惡性通貨膨脹。學經濟學的人都知道,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失衡,不但對生產力沒多大的增長,反而,持續性的貨幣失衡會給生產的增長帶來損失。物以稀為貴,鈔票多了,但能與貨幣進行交換的商品還是跟以前一樣,此時,貨幣就會貶值。人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滋生惰性,有這麼多錢了,為什麼還要工作?大家都有錢,大家都可以買到商品,但商品的供給卻不及貨幣的增長,必然引發物價飛漲,進而貨幣失去信用,甚至導致社會動盪。如津巴布韋、委內瑞拉等國一般。

然而,隨著國家經濟的增長以及生產力的發展,國家增加貨幣供給,或者出於刺激經濟,穩定匯率的政策目標而印發更多的貨幣,這都是允許的。事實上國家超限度印發貨幣,其實買單的還是本國人民。但要說明的是,如果美國多印一些鈔票,買單的是世界人民,因為美元承擔世界貨幣的職能。因此,一直以來美國都在極力維護美元在世界各領域的流通地位。

最後用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來說明為什麼不能無限度印發鈔票:

假如A村有一個鞋廠,其一年一共能生產100雙鞋子,而市場上有且僅有1000塊錢,每雙鞋子10塊錢,如果有一天當地政府又發行了1000元一共2000元進行流通,但是市場上的鞋子一共還是隻有100雙。顯而易見地,如果此時鞋子還是10 塊錢一雙,那麼另外多出的1000塊錢就沒法買到鞋子了。到這裡,把鞋子當做是我國的全部國民生產出來的東西,而1000塊錢就是國家印發的所有鈔票,就明白為什麼國家為什麼不能無限制地印發鈔票了。

然而,接下來,這家鞋廠的隔壁村新開了一家新鞋廠,不同的是隔壁村新開的鞋廠規定,他們只認可美元,他們的鞋子也只能用美元進行購買,10美元每雙。他們和舊鞋廠一樣也只能生產100雙鞋子,他們村的市場上也剛好只發行了1000美元進行流通。所以,如果有人想去買隔壁村的鞋廠購買鞋子時,就得想辦法換取他們村的美元。就當前而言,隔壁村的鞋廠願意用他們的10美元兌換成A村的10元錢,然後A村的人拿著兌換而來的10美元去購買隔壁村的鞋子。然而有一天,情況發生了變化,在A村的市場上又多印發了1000塊錢一共2000塊錢進行流通,此時A村的人就會發現就算他們擁有2000塊錢也只能換走隔壁村的100雙鞋子。


葉永衛


60億元一張的鈔票見過嗎?

這是民國末期發行的60億一張的法幣,能買多少東西呢?僅僅數十粒大米!

1937年抗戰前夕,法幣發行總額不過14億餘元。為了籌集抗戰軍費,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幣發行額已達5千億元。這還不是最嚴重的。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更是瘋狂發行貨幣來搜刮民間財富,1948年,法幣發行額竟達到660萬億元以上,等於抗日戰爭前的47萬倍,物價上漲3492萬倍,法幣徹底崩潰。

那時國統區的老百姓,個個“有錢得”堪比《人民的名義》裡的貪官趙德漢

(工人發工資)

但是再有錢有什麼用呢?上街買袋米要背一麻袋錢去,在路邊攤吃碗米粉得先付錢,因為點餐時一碗可能1千萬,吃完時已經漲價到2千萬一碗了……

再回到這個問題:為什麼一個國家不能無限印鈔票來讓自己有錢,購買更多國外資源以及進行本國建設呢?

這個問題有兩個要點,第一個:無限。貨幣有一定發行量限度,超出之後會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得錢不值錢,再多的話就成了廢紙了。

第二個:國外的資源。世界上絕大部分貨幣只能在本國流通,現在能夠全球流通的只有美元,正因如此,美國能夠通過印鈔票向全球徵收“鑄幣稅”來維持本國的霸權地位。

但也要有個限度,一下印太多無異於殺雞取卵,毀滅了美元的信用體系,導致沒人再用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