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廣東經濟這麼發達,為什麼電視臺方面卻不如湖南臺,沒有那麼多精彩節目可看?

中山汽車資訊


跟廣東經濟發達,娛樂方向有關。

廣東是以經濟發展為主導的省份。正因如此,這是個來自不同地方的人的聚集地。廣東的電視臺除了主流新聞,更多的是宣傳嶺南文化推廣本土特色的節目,讓更多人瞭解他們所在的城市和省份,功能有別於娛樂,內涵也不同。

香港的娛樂事業是非常有名的,歌影視皆具備不少國際級的大咖,發現水準遠超國內任何一個城市,由於廣東開放得比較早,佔據地理位置的便利,早在八十年代乃至今天香港娛樂文化已大量湧入,大大滿足了廣東地區對娛樂資訊的追求。另外,廣東是個多元化的省份,休閒娛樂節目相當豐富,從早到夜深都不乏精彩的生活內容,吃的,玩的,娛樂消遣一應俱全。

由於城市節奏快,據我所知廣東這邊的人除了關心新聞看電視的人真不多。湖南臺在國內算是做的比較好的電視臺,可除了《聲入人心》其他都我都沒看過。除了廣東文娛生活不缺乏,更重要的是不喜歡為了造星和明星市場經濟走歪了的娛樂。

廣東已經夠精彩了,電視臺文化發展事業走好自己的路即可!


冰語


我是湖南人在廣東也生活工作過,我有一些中立的想法,既不說廣東臺差也不說湖南臺好。廣東臺播得東西社會時事比較多,體育類比較多,看重的是健康、積極向上、熱點的東西。製作的電視劇給我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外地媳婦本地郎》上,這部劇也是比較火。後來也被咱們湖南經視買了版權翻拍了一部描述關於長沙一家人的生活情景劇《一家老小向前衝》。而且由於廣東臺很多節目都是說粵語,沒在廣東生活的人估計一個字都聽不懂。而湖南臺靠打造綜藝節目,投資拍電視劇,語言也不受限,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的喜好。其實現在很多湖南人自己都不怎麼看湖南臺的節目特別是上了年紀的湖南人,只看湖南臺的新聞,綜藝基本上都不看。熟悉長沙的朋友都知道現在是一座網紅城市,也是一座娛樂之都,媒體傳播這塊政府也大力扶持,所以吸引大量的媒體人才和優秀的主持人到湖南臺工作,湖南臺創新意識和緊跟時代步伐是別的臺沒法比的,而且也捨得花錢打造品牌和節目,可以說是年輕人撐起了湖南臺。


匿名的藝名


這個問題還是讓我,這個廣東第一才女,今日頭條正能量作者兼女主播《品讀人生喜相逢》來回答吧!

第一,廣東經濟發達,這個稅務局知道有納稅就行了,不需要電視臺和觀眾知道,因為廣東人低調不喜歡炫耀。

第二,廣東不講究場面,但是講究實力,只喜歡幹實事,不喜歡造作,因為廣東人永遠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發亮的,沒必要用宣傳的方式去展現自己。

第三,廣東人只在意自己的眼光,從不在乎別人的目光,所以廣東人文明厚道大度,從不喜歡跟別人盲目攀比。

第四,廣東人很少追星,因為廣東人的家庭觀念很濃,只要家庭幸福,其他一切都變得不重要,所以不會把心思放在電視劇本里。

第五,與明星的光環相比下,廣東人更喜歡自娛自樂,一家人大手牽小手營造溫馨畫面,贏得更多羨慕的眼光。

第六,廣東電視臺和廣東人一樣,講究簡單,直接,低調,只報道家常事,而不吹虛藝人亂七八糟的事。


品讀人生喜相逢


語言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是廣東電視臺的技術太落後了,大多數內地明星都不願意過來。

看廣東電視臺,你一看就知道是什麼人種,該黃的黃,該白的白,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真實美醜。

看外省的電視臺,所有人的面都是面無血色,真不知道是什麼鬼。

古天樂上湖南電視臺,你會以為他漂白了。[捂臉]


口天吳大叔


作為一個地道的廣東人,我對廣東電視臺的節目還真沒多少有興趣,如今幾乎是除了“天氣預報”之外,我真的不怎麼看廣東的電視臺播放的節目。

我喜歡看新聞類、破案類、稀奇類、或者紀錄片類(歷史、自然等等)的,那些社會事曝光類我也喜歡看。所以很久以前我也看看廣東電視臺的《社會縱橫》等節目,但後來這些節目越做越沒水平了,於是我就不再看了。

廣東電視臺也有拍攝過一些本土話氣息比較濃厚的電視劇,只不過那是在很久以前了。比如《公關小姐》、《沙煲兄弟》等等,都是一些講述廣東改革開放的故事。在娛樂和影視資源比較匱乏的改革開放之初的年代裡,這樣的電視劇確實算的上是經典的了。《外來媳婦本地郎》這部電視短劇播放了差不多二十年了,前半段我有追著看,可後來就覺得不怎麼好看了,直到現在只是偶爾的看一看的……

這些年來,廣東電視臺似乎沒有製作出多少能在全國範圍內熱播的電視劇。可以說廣東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幾乎都是買的,而且喜歡與國內的電視臺播放的不同。簡單的來說,國內熱播的電視劇,廣東電視臺經常不湊這股熱鬧。當然了,有些電視劇廣東電視臺率先購買播放權,在廣東臺播放的時候沒見有多火,卻在之後國內一些電視臺播放的時候火了。很多在廣東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題材沒新意。

我最不喜歡的是廣東電視臺的粵語配音。把原本是國語的電視劇配成粵語音,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配音的語調、說話方式、國語與粵語之間的翻譯等等問題非常怪異。原版的電視劇裡日本人說的是日語或者原版電視劇裡日本人說我們的普通話是帶有口腔的。或許這就是原版電視劇的問題了,但廣東電視臺翻譯成粵語的時候也帶著怪里怪氣的粵語發音。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好了,只能說太難看也太難聽了。

廣東的電視臺一打開,想看一看電視劇嘛,對不起,都是抗日神劇。尤其是某個以“影視”為主題的電視臺,自從我開始留意至今,至少兩年多,天天都是抗日神劇。播完一部接一部,一天少則三集,節假日不休。廣東的電視臺有好多個,千篇一律播放抗日神劇,這個臺播放後換個臺又播放,或者配粵語音重播,當然了,有時候會換個臺配粵語音播放。我不知道是不是抗日神劇“生產過剩”呢?還是因為抗日神劇播放權容易搞或者買的相對便宜呢?這些年在廣東的電視臺裡播放的抗日神劇中,那麼批量的殺日本鬼子,被殺的鬼子兵數量都可以繞地球十圈了吧?

廣東電視臺沒有一種主打的類目所以它只能在一個片區生存,而且廣東的電視臺名為廣東卻過多的注重珠江三角形的那些事,他們似乎忘記了廣東除了粵語生活圈還有客家話生活圈、潮汕話生活圈以及我們的學老話生活圈。這麼說吧,我們的學老話算是少數物種吧,但客家話和潮汕話人有很多,地方也很大哦,潮汕地區都有三個市(潮州、汕頭和揭陽)人口也不少,客家話地區更多啦,怎麼也不多關照關照?所以廣東的電視臺,我敢說在粵語圈以外的地區,沒有那麼受重視,這算得上是廣東電視臺的一個弊端吧。

最後,總結一下,廣東電視臺做不成湖南臺那麼有全國性市場是源於它本身的,沒有主打的類目,做不熱。錢倒是不缺的,廣東有錢,只是節目做的挺散的。


升級版大叔


主要是語言的問題,廣東的電視欄目都以粵語為主,所以造成了侷限性,外地人一打開電視機,一看講的是粵語馬上轉檯,所以廣東電視臺的收視率主要以珠三角地區為主。如果廣東電視臺都是以粵語為主的話永遠都搞不過別的臺,這跟經濟發達不發達關係不大。


手機用戶61179533029


8、90年代的廣東電視臺是領跑全國的,引進好多外國和港奧電視劇。珠江臺的省港歌手大賽和後來的省港滬大賽,娛樂節目遙遙領先。印象最深刻的是巴西的《女奴》,還有更早的《姿三四郎》,港劇《大地恩情》、《霍元甲》等,新加坡的《霧鎖南洋》等等!


丹阿南


廣東電視臺只播放人們關心的,不去傳播那些毀青少年三觀的節目。他們有錢,不在乎收視率,只在乎在他的境內的民生。


竹山坳的守望者


不管什麼原因,起碼能守住底線,不像湖南臺那樣誤導孩子!不優秀也不做壞孩子!作為一個從小看廣東衛視的廣西人,希望廣東衛視能多挖掘一些本土節目,把廣東優秀文化傳承下去。想聽廣東話,想聽粵劇,想吃粵菜,想看廣東包租婆!廣東人有許多優秀傳統,在改革開放中也有許多大人物,小人物湧現,挖掘出來,大把觀眾,順路推廣粵語!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建國


不明白怎麼會說廣東電視比湖南電視差,依據是什麼?湖南臺的觀眾都是一些不想用腦子想問題的人多,真正有內涵有文化層度的有幾個人看;看看湖南臺的節目,除了低俗和稀里嘩啦看完之後就不知道是什麼樣有意思,有過什麼深層次的評論節目嗎?看看廣東臺很多對國際社會和民生方面的報道,那是湖南臺能比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