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從日本的一條排汙小河看環境保護 有很多野生魚類和鳥類


來過日本的朋友大概都有這麼一個感受,下了飛機以後如果是天晴,第一眼看到的日本的天空是特別的藍,哪種沒有陰霾的藍。

朋友們到了酒店,一般會問我桶裝水哪裡有,我總是耐心地跟他們講,一般的自來水燒開了就可以喝了。其實,我一般水都不燒就直接喝。不是我懶,而是日本一般的水質都超過了國內桶裝水的質量。

日本這些環境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在戰後日本的經濟經過一段時間的戰後不景氣後,很快就進入高速發展的通道,最高時達到了15%的發展,這時人與環境的衝突的問題經常發生。

為了多造廠房日本本州與四國的樹木大量被砍伐,為了造工廠原先的漁場周圍都建起了化工廠,這樣日本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水俁病,受到影響的達到幾千人,而且這個病一直遺禍至今。

日本的這些事件的背後都有官商勾結,利益的驅動。但是就算是自民黨的族議員們也不得不面對嚴重的環境問題,當時的日本的媒體與輿論一直冒著當地黑社會的報復危險,不斷揭露出一起又一起的環境問題。

這樣也推動了日本出臺了很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律,不光對破壞環境的個人,法人進行嚴格的罰款,追繳金制度,而且還要擔負刑事責任。甚至在道義上還要承擔責任,即成為社會公敵。

日本的環境保護法律制定很細,有自然環境保護,森林法,林業法,採石法,滑坡防止法,住宅法,河流保護法,水壩法,水資源開發法,取沙法等等。以上這些只是日本眾多環境保護法的一小部分。可是光靠法律來保護是不夠的,還要靠民眾的自覺。

日本是個國小地少的國家,但是人口的密度卻是世界前幾位,這樣要求全民的環境保護工作很不容易。首先是家庭的教育,一般的家庭對於孩子都有簡單的環境保護的教育,並且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加深與自然的感情。

在學校,很多學校都會開闢一片綠地,讓孩子從小有植樹綠化的意識,在比較高一點的年級的學生都會在週末在學校周圍或所在區域的河流周圍,道路周圍,車站周圍撿垃圾。當然,保護環境不是孩子們的事,各個町內都會組織居民去植樹,除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