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國家中心城市武漢、成都、鄭州、天津、廣州,誰將首先超越2000萬常住人口大關?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在中國現在的這個時候,常住人口數量超過2000萬的一共有3座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和重慶,2018年對應的常住人口數量是2154萬、2423萬和3372萬。其它國家主要城市方面,目前的常住人口暫未突破2000以上,如國家的一些中心城市天津、武漢、成都、鄭州和廣州等6座城市。

人口的增長是受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所影響,例如哪個城市優勢產業集中,社會發展程度高,經濟建設得好,人就更容易往哪跑。當然政府政策除外,例如合併某個周邊城市,人口數量輕易就刷上去了。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哪個城市更能賺錢,比什麼科教文衛,歷史文化名城都更吸引人口流入。

要想預測題中城市誰將首先突破2000萬,只能做個大概的推測與估計。

1.根據過去人口增速、數量,現有人口數量進行平均推測到2000萬誰更快;

2.基於現有的一些政策,例如區位優勢與國家中心城市等,各城市發展方向進行估算;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近10年間成都和天津人口增長最多,分別為346萬與331萬。其次是廣州303萬、鄭州262萬和武漢的198萬,武漢反而成了人口增長最少的城市。

反映在平均增速上,5城分別為:

* \t\t成都:3.9%

* \t\t廣州:3.8%

* \t\t鄭州:3.2%

* \t\t天津:2.9%

* \t\t武漢:2.1%

成都

無論從人口增量或平均增速來看,成都雙雙名列第一。以成都現有1633萬基數配合高增速來看,將是最快突破2000萬人口的城市。設成都以近10年平均增速3.9%來做為往後幾年平均增速,則在5年後成都人口達到2014萬,如果增速設為3.0%,7年後就將達到2045萬。

天津

天津現有人口規模為1560萬,同樣將增速設為3.0%,則需要9年時間才能突破2000萬人口,達到2035萬人。比成都多用將近2年時間突破2000萬人口。

廣州

廣州現有人口為1490萬,同樣以3.0%的增速計算的話,突破2000萬人需要10年時間,10年後為2002萬人。

鄭州

鄭州的現有人口基數是5城裡面最少的,在過去10年的增速也算不上拔尖。以3.0%的增速突破2000萬人需要23年。

武漢

武漢的人口增速在過去的10年是最慢的,在增量上也是5城裡面最少的。以3.0%的增速來看的話,突破2000萬人同樣需要20年時間!

綜合來看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預測,實際上人口的增速容易受政策的刺激,經濟發展的快慢甚至戶口政策的寬鬆而左右變化。也不可能總是維持一個增速不變,這便意味著突破2000萬人最快的成都或許3、5年後就達到了。以3.0%-3.9%的增速來算的話,只需要5年-7年時間,最多就5年,成都就突破了2000萬人口規模。




鄂東楚圈


我們先來看看武漢、成都、鄭州、天津、廣州這5座城市常住人口基數。2018年末,武漢長住人口為1100萬,成都為1633萬,鄭州為988.1萬,天津為1556.9萬,廣州為1449.8萬。從數字上看,成都、天津、廣州,三大中心城市人口處於冠、亞、季軍位置。武漢、鄭州由於人口基數太少,且城市受想移居民眾歡迎程度不如成都、天津、廣州,在這5座城市中先達到2000萬人口的可能性不大,在這裡不做考慮。

▲成都市▲

近幾年來,各大城市都加入了“搶人大戰”,成都、廣州、天津也不例外。據成都統計局報告, 長住人口比上一年增加29萬人。廣州更為強勁,人口比上一年增加45.49萬。而天津,卻出現人口負增長,人口比上一年減少5.25萬人。

成都是以美食、慢生活、文化底蘊深厚聞名於世,深受國人的喜愛。廣州也是美食之城,由於經濟發達,也深受愛拼搏的廣大民眾的追捧。

▲廣州市▲

以現在成都、廣州長住人口基數和年增長量計算,成都、廣州最有可能率先達到長住人口2000萬。這裡,看好成都。據成都統計局數據,成都長住人口加上流動人口,成都已經開始管理超過2000萬人口的龐大人群了!成都規劃局人口規劃,跟北京一樣,在2030年,長住人口達到2300萬人。按現在成都人口增長速度,達到2300長住人口數量級,應該不用等到2030年。

成都看好你!


梅死了


2000萬人口的城市就是世界超級城市了,放眼全球也為數不多,基本上存在於人口過億的大國當中。從目前來看,我國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的城市有三個,分別是上海(2423.78萬)、北京(2154.2萬)和重慶(3101.79萬),其中,重慶的情況比較特殊,雖然是直轄市,但其管轄面積達8.2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一箇中等省份的規模。



最近武漢方面提出了要推動武漢城市人口從1000萬向2000萬跨越的目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武漢、成都、鄭州、天津、廣州,誰先首先超越2000萬常住人口大關。

對於這個問題,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現有城市常住人口,另外一個就是新增人口數量,也可以說是人口吸引力。首先在現有城市人口方面,在這幾個國家中心城市當中,成都常住人口最多,達1633萬;其次是天津的1559.6萬;廣州第三,常住人口為1490.44萬;武漢(1108.1萬)、鄭州(1013.6萬)緊隨廣州之後。

而在人口增量方面,以2018年數據為例,廣州增長最快,其增長人口高達40.6萬;成都第二,增長人口為28.53萬,而鄭州、武漢、天津緊隨其後,新增人口總量分別是25.5萬、18.81萬以及2.73萬。

在小編看來,綜合現有人口以及每年的人口增量來看,下一個超越2000萬常住人口的國家中心城市最有可能是成都與廣州,成都的幾率更大,因為它目前的人口比廣州高出143萬,新增人口也比較多。而天津雖然人口總量目前也比廣州高,但人口增長率慢,未來2~3年其人口就有可能被廣州超越。至於武漢、鄭州,目前它們的人口與成都、廣州差距太大,而新增人口也遠不及廣州和成都,因此基本沒有可能最先成為下一個超越2000萬人口的國家中心城市。


錦繡中源


截止到2018年年末,我國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的城市有三座,分別為:重慶(3101.79萬人)、上海(2423.78萬人)和北京(2154.2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座城市,其中北京已經連續兩年人口出現負增長;上海和重慶的常住人口增長率也僅為0.23%和0.87%。

可見在當今的中國城市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後,城市資源配套出現失衡,人口較為飽和。

而關於題主提問的這幾座城市,截止到2018年年底,天津常住人口1559.6萬人、廣州1490.44萬人、成都1633萬人、鄭州1013.6萬人、武漢1108.1萬人。

另外你沒提到的四座國家中心城市,我也順便回答下:西安1000.4萬人(重慶北京上海在文章開頭回答過了)。

那麼以上幾座城市,哪座城市人口將率先突破2000萬呢?

任何人也無法給出確切答案,我們只能以該城市所在省份的總人口以及該城市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來綜合分析。

截止到2018年年底,廣東省總人口11169萬人,比上年增長170萬人,無論是全省總人口還是增長率均位列全國第一。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的出臺,廣東各省市定位更加明確,再加上深圳的崛起,虹吸效果更加顯著。

河南以9559.13萬人位列全國人口第三名,但增量疲軟只有26.71萬人,低於多個省份。

四川8302萬人位列全國第四,增量40萬人,表現穩定。

湖北5902萬人位列全國第九,增量只有17萬人,還不如河南。

天津常住人口負增長就不參與討論了。

根據以上人口現狀及增量,個人認為廣州和成都會率先突破2000萬人,但需要較長時間。

雖然武漢近期提出人口突破2000萬的口號,但以湖北省的人口和增量,要達到2000萬人口還需要更加努力!


西一安鮮


每個城市的總面積和省域人口基數都有較大差別,所以看常住人口規模其實沒有多大意義,比如重慶有3000多萬常住人口,但是主城區人口還沒有深圳多。

目前上述城市常住人口的排名為:成都、天津、廣州、深圳、武漢,其中成都人口比武漢多出500多萬。

由於有些城市縣域人口規模佔比較大,所以我們更應該比較城區人口規模。城區常住人口數量最多的正是四大一線城市,人口均在千萬以上。第五位的天津距離千萬已經近在咫尺,而且人口總量只比成都少幾十萬,所以從城區人口數量來看,天津距離一線標準已經很近。但是天津近兩年人口出現負增長的情況,總量破2000萬或許還要落在成都之後。

不過總人口數量率先達到兩千萬的,恐怕還不是天津和成都這兩個人口大市。而是一線城市廣州,廣州目前城區規模仍在擴張,曾經的縣域範圍改區之後一直在不斷與主城進行對接,未來人口容積率可達現在的1.5倍以上,也就是2200萬人口以上。

通過圖一的人口增量和增速來看,深圳廣州都是遙遙領先,並且連續十年保持人口淨增30萬以上,以此速度來看,廣州常住人口規模五年內將反超成都和天津,會在城區人口遙遙領先領先天津成都的情況下,常住總人口也逆轉這兩座城市。

回顧1981年的常住人口排名,變化著實很大,很多人口大市被其他城市後來居上,掉隊最明顯的是南京,人口規模至今雖然擴張了5倍,但是卻被身後很多城市所超越。

而蘇州則成為這份表單中最亮眼的一個,人口從55.6萬暴增至如今的1100萬,增幅近20倍。而人口增量冠軍則是當時未上榜的深圳,截止2108年底已有1300萬常住人口。


城市發展報告


2018年全國常住人口超越2000萬的城市共3個,分別為:重慶市、上海市、北京市,三個直轄市。

  • 重慶市,常住人口3101萬,增加26.6萬。

  • 上海市,常住人口2423萬,增加5.45萬。

  • 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萬,減少16.5萬。

按照當前城市常住人口總量和增長速度,十年後常住人口總量接近2000萬的分別為:成都市、廣州市、深圳市。

  • 廣州市,常住人口1490萬,增加40.6萬,增量不變十年後達到1896萬。


  • 成都市,常住人口1633萬,增加28.5萬,增量不變十年後達到1918萬。


  • 深圳市,常住人口1301萬,增加49.8萬,增量不變十年後達到1799萬。


  • 按照當前增量十年後,超越1300萬的城市可能為:

  • 天津市,1586萬;


  • 西安市,1387萬;


  • 武漢市,1296萬

  • 鄭州市,1268萬;



  • 杭州市,1318萬;


  • 青島、濟南、長沙、南京將跨入千萬人口。

在國家中心城市中,十年後常住人口接近2000萬的城市為廣州市、成都市。


  • 將上述城市接經濟區,都市圈看
  • 總人口增量還是長三角,但杭州、蘇州、無錫、南京、合肥、上海,多城市分散。
  • 人口增長最快的是南部沿海經濟區,珠三角雙核廣州市、深圳市。
  • 第二位的是西南經濟區,成渝城市群雙核重慶市、成都市。
  • 第三位的是黃河中游經濟區,關中、中原城市群西安市、鄭州市。
  • 第四位的是長江中游經濟區,武漢、長沙、南昌集體發力。
  • 第五位的是北部沿海經濟區,山東半島城市群雙核濟南、青島。
  • 京津冀人口增長緩慢
  • 東三省出現負增長。
  • 大區特點越來越明顯,區域核心吸引人口接近。



  • 廣東1.1億,對深圳、廣州
  • 川渝1.2億,對重慶、成都
  • 豫陝1.3億,對鄭州、西安
  • 湖南、湖北1.3億,對長沙、武漢
  • 山東1億,對青島、濟南

改革開放,東部沿海優先發展。一帶一路建設陸海並重,中西部發展加速。

  • 從上圖看處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基礎較好的城市發展迅速。
  • 歐亞大陸橋中線的鄭州、西安
  • 歐亞大陸橋南線的長沙
  •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重慶、成都
  • 長三角、珠三角。
  •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成才1年多,但發展非常迅速,南向國際貨列年增長超300%,北向超150%。
  • 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雲南、新疆、寧夏、陝西九省區市加盟。



  • 處於中部的四川沒有加入,更加積極推進中南半島鐵路、川藏鐵路、中尼鐵路,也許成都在積極推進成都--昆明--中南半島通道,成都--拉薩--尼泊爾--印度通道。
  • 成渝的競爭不會停步,成都人口增長還會出新招。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我是頭條號賀千城財經的作者,我來回答。

大城市人多車多

在中國現在的這個時候,常住人口數量超過2000萬的一共有3座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和重慶,2018年對應的常住人口數量是2154萬、2423萬和3372萬。

其它國家主要城市方面,目前的常住人口暫未突破2000以上,如國家的一些中心城市天津、武漢、成都、鄭州和廣州等6座城市。

天津城區

在2018年度,天津、武漢、成都、鄭州和廣州的常住人口數量分別是1559.6萬、1108.1萬、1633萬、1013.6萬和1490萬,其中最多的是成都的1633萬人。

現在來看,這6座城市都有1000萬以上的人口,未來要突破到2000萬以上就需要有足夠的城市土地。

以上海6340平方千米的面積,密佈的人口數量有2400萬以上,天津等6城市完全能夠容得下這麼多人。

從城市面積上看,天津、武漢、成都、鄭州和廣州的轄區面積分別是11946平方千米、8494.4平方千米、14605平方千米、7446平方千米和7434平方千米,最少的是廣州的。

早在2017年的時候,許多的新一線城市(如成都、西安、南京、東莞等)和二線城市(濟南、青島、長沙、廈門、佛山)提出了要把本市的常住人口實現增加的3年計劃和2030或2035年目標。

3年計劃的就是到2020年,有佛山910萬人、青島1200萬人、杭州1000萬、鄭州1245萬。

2030年的計劃有廈門550萬人、重慶3600萬人、天津2150萬人。

2035年的計劃的城市有成都2300萬人、東莞1080萬、南京1300萬、長沙1200萬等,還有武漢的遠期計劃是要達到2000萬人,以武漢的城市位置和吸引力,未來的2030年要達到2000萬以上的人口未必是難事。

廣州一街道

最後說一下廣州,根據廣州的最新的人口控制規劃,到2035年實現常住人口在2000萬左右,城市的公共基礎配套設施要按照2500萬的標準來建設,確保未來能夠容下足夠多的人,保留增長的、延伸的空間。

至於2030年鄭州能不能突破2000萬人口,我想有很大的理論可能。

所以,綜合上面分析

在天津、武漢、成都、鄭州和廣州6座國家中心城市裡,未來在2030年或以上的時候,很有希望實現城市常住人口在2000萬的有天津、成都、廣州和武漢,在這裡呢我認為最快實現的是四川的成都。

END~


賀千城財經


武漢的戶籍人口是精確無誤的,而常住人口1108萬怎麼統計出的,這是一個迷。據我所知很多外來人口在武漢長期租住打工並未登記上報,這類人應該作為武漢常住人口之列而未被列入人口統計範疇。武漢市要求出租戶嚴格登記上報,但事實上只有少量主動登記是自身需要暫居證有它用,所以他們才進入人口統計之列。由於外來流動人口流動性大,登記困難,除極少部分有記錄統計外,絕大多數外來租戶被排除在流動人口之外,這種未被統計的常住人口規模應該非常之大,估計400萬左右不為過,這樣武漢實際常住人口應在1500萬左右。如果武漢採取措施主動上門幫其辦理暫住證,或戶口,給於武漢同等市民待遇,我相信武漢人口未來會迅速的增長,沒有哪個城市在人口方面跑贏武漢。兩千萬人口的武漢指日可待。未來武漢人口與經濟彼此相互促進,有力推動武漢城市綜合實力將迅速達到甚至超越沿海最發達城市水平。


老鄉2439


其實很簡單,尤其是像河南、四川那樣的人口大省,多吞併周邊幾個地級市,或多代管幾十個縣市,不就湊夠兩千萬了嘛。鄭州現在就代管了五個縣級市,是全國省會城市代管縣市最多的省會。


漢風唐韻828


關於城市人口數量其實有兩個意思

  • 常住人口

  • 戶籍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在當地居住滿半年的外來人口,或戶籍人口外出未滿半年和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戶籍人口是指在當地擁有戶口的人。

現在各地在統計人口,核算GDP、統計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時,均以常住人口為準。人口的增長是受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所影響,例如哪個城市優勢產業集中,社會發展程度高,經濟建設得好,人就更容易往哪跑。當然政府政策除外,例如合併某個周邊城市,人口數量輕易就刷上去了。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哪個城市更能賺錢,比什麼科教文衛,歷史文化名城都更吸引人口流入。


要想預測題中城市誰將首先突破2000萬,只能做個大概的推測與估計。

1.根據過去人口增速、數量,現有人口數量進行平均推測到2000萬誰更快;

2.基於現有的一些政策,例如區位優勢與國家中心城市等,各城市發展方向進行估算;

常住人口數量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近10年間成都和天津人口增長最多,分別為346萬與331萬。其次是廣州303萬、鄭州262萬和武漢的198萬,武漢反而成了人口增長最少的城市。

反映在平均增速上,5城分別為:

  • 成都:3.9%

  • 廣州:3.8%

  • 鄭州:3.2%

  • 天津:2.9%

  • 武漢:2.1%

成都

無論從人口增量或平均增速來看,成都雙雙名列第一。以成都現有1633萬基數配合高增速來看,將是最快突破2000萬人口的城市。設成都以近10年平均增速3.9%來做為往後幾年平均增速,則在5年後成都人口達到2014萬,如果增速設為3.0%,7年後就將達到2045萬。

天津

天津現有人口規模為1560萬,同樣將增速設為3.0%,則需要9年時間才能突破2000萬人口,達到2035萬人。比成都多用將近2年時間突破2000萬人口。


廣州

廣州現有人口為1490萬,同樣以3.0%的增速計算的話,突破2000萬人需要10年時間,10年後為2002萬人。

鄭州

鄭州的現有人口基數是5城裡面最少的,在過去10年的增速也算不上拔尖。以3.0%的增速突破2000萬人需要23年。

武漢

武漢的人口增速在過去的10年是最慢的,在增量上也是5城裡面最少的。以3.0%的增速來看的話,突破2000萬人同樣需要20年時間!

綜合來看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預測,實際上人口的增速容易受政策的刺激,經濟發展的快慢甚至戶口政策的寬鬆而左右變化。也不可能總是維持一個增速不變,這便意味著突破2000萬人最快的成都或許3、5年後就達到了。以3.0%-3.9%的增速來算的話,只需要5年-7年時間,最多就5年,成都就突破了2000萬人口規模。成都與廣州、武漢、鄭州、天津同為國家中心城市,可能當某一年國家出臺利好政策的年份,人口會受到刺激,從而加速淨流入。但無論什麼樣的刺激與政策,從規劃到落實,需要一個漫長的週期。意味著在現有人口基數的影響下,誰的經濟更好,誰發展得更快,誰將更易獲得人口。

從最近幾年來看,廣州的人口增量明顯加快,逐漸顯現出一線城市的吸引力與優勢性。最近5年廣州在沒有合併周邊的情形下,仍然增長197萬人口!而同時期的鄭州、天津和武漢均未過百萬。成都在最近幾年大肆合併周邊的情形下,人口快速增長了203萬!

可以確定的是,首先突破2000萬人口的肯定是成都,其次是廣州。鄭州與武漢因人口基數太小,還需要最長時間才能突破。另外也幾乎可以確定的說,天津因這幾年人口增長乏力,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簡直是不可能的事,突破2000萬人口同樣無法在最近10年內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