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王猛為何棄桓溫擇苻堅?只因苻堅可以讓他成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說到十六國時期的王猛,這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原因在於他以漢人之軀,卻選擇給胡族政權效力,這要是放在今天,那可就真是“漢奸”無疑了。但是他的這種行為在中國古代卻沒有被大肆攻訣,也是因為封建王朝體制下更強調的一個人對君主的忠誠度,講究“一僕不事二主”,以這種標準來判斷,王猛不但不是漢奸,反而是一個既有才能,又對君主忠誠的大英雄了。

而身為漢人的王猛為什麼選擇棄同族的桓溫而選擇出身胡族的苻堅?我認為是因為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只有苻堅能夠讓他成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王猛為何棄桓溫擇苻堅?只因苻堅可以讓他成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一、王猛為何棄桓溫?從東晉局勢自己桓溫自身來分析原因

1、東晉士族盤踞,門閥制度,讓出身貧寒的王猛很難有施展抱負的機會

魏晉時期實行的是門閥制度,由各大士族和皇族共同治理,像標誌性的家族有琅琊的王氏,穎川的庾氏,譙國的桓氏,陳郡的謝氏以及太原的王氏,而東晉更是門閥制度發展的鼎盛時期。

所謂門閥制度,他的特徵就是按照門第的高下去選拔和任用官吏,只要你是世家大族出身,不僅可以免除徭役,如果地位夠高,官職可以說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真正意義上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從他來到世界的那一瞬間,他的社會地位就已經是那些寒門學士可能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高度了。

桓溫作為門閥制度下譙國桓氏的代表人物,可以說也是一出生就擁有了平常人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權勢和地位了。但是王猛只是一個出身貧寒的人,由於在他出生的不久前,前趙的鐵蹄踏破了他的家園後不惜大肆屠殺平民,到後來,王猛的家鄉成為了一個戰亂不斷的地方,當地人們為了保命,不得不選擇舉家搬離。為了能有一口飯吃,他們一家靠編簸箕為生,然後去走街串巷,只是想多掙一點錢餵飽肚子。值得佩服的地方在於,王猛心智堅定,即便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也沒有放棄學習。

《晉書·苻堅載記下》中說:“猛瓌姿儁偉,博學好兵書,謹重嚴毅,氣度雄遠。”王猛的經歷證實了讀書改變命運這個說法的正確性,從他後來因為自身的才華倍受重用就可以看出來了。但是,在他遇到苻堅之前,他還是那個不能出人頭地的王猛。即便桓溫向他提出了邀請,但是桓溫背後的是一貫以出生論地位的東魏,朝堂之上可以說是士族盤踞,身為一介出身貧寒的人,即便他再有才能,去了東魏的陣營也很難有施展抱負的機會。

王猛為何棄桓溫擇苻堅?只因苻堅可以讓他成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2、桓溫北伐目的不純,是為了擴大自己的權威,達到弄權的目的

桓溫也可以說是一個梟雄了,他是譙國的桓氏代言人,是東晉時代傑出的軍事家,也是一個權臣。而王猛發現桓溫北伐目的不純的緣由,還要從他第一次北伐開始說起。

桓溫在永和十年第一次提出了北伐,當時在北方的政權是後趙,後趙的暴君皇帝石虎身死,北方陷入了動亂中,其後成立了前秦和前燕兩個政權。因為剛建立的政權根基還不穩定,桓溫趁亂摸魚,結果也如他所願,成功攻入關中。

桓溫進入關中的時候,因為東晉王朝退出關中已經過去了好幾十年,所以當地的老百姓都顯得很激動,有的老人甚至都哭了,因為他們終於又重新找到了組織。但是除了這些激動到哭泣的老百姓,關中的豪傑幾乎沒有前來投奔的。於是王猛去見桓溫的時候,就被問了這麼一個問題:《晉書·卷一百一十四·載記第十四》中記載,“吾奉天子之命,率銳師十萬,杖義討逆,為百姓除殘賊,而三秦豪傑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回答說:“公不遠數千裡,深入寇境,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見公心故也,所以不至。”

王猛為何棄桓溫擇苻堅?只因苻堅可以讓他成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經歷了跋山涉水的過程後,眼看著肉已經快到嘴邊了,你卻不去拿,就那麼放著,平常人也不能知道你的想法是什麼啊,所以他們才不敢來。

古人作戰時講究技巧,桓溫是一個有才能也有野心的政治人物,在北伐的過程中,如果太過於輕易地就獲得了一場戰爭的勝利不足以揚名,只有力挽狂瀾式才能最大程度上在軍隊中樹立自己的威望,加上考慮到北方的勢利一日不解決,對東晉朝廷來說就永遠都是一個威脅,桓溫進入關中之後就不再渡灞水,成就霸業,為的就是給東晉朝廷留下一個禍患,以彰顯自己的重要性。

即便桓溫最後“賜猛車馬,拜高官督護,請與俱南”,王猛也沒有選擇南下給桓溫效力,只因為王猛看出來了桓溫北伐的目的是為了擴大自己的權威,達到弄權的目的。

王猛為何棄桓溫擇苻堅?只因苻堅可以讓他成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二、王猛為何擇苻堅?只因苻堅可以讓他成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1、北方政權混亂,是施展抱負的溫床

王猛還沒遇到苻堅的時候,當時的北方戰亂不斷,接連不斷有新建立的建立更是讓局勢變得更加動亂。苻堅的爺爺苻洪在這個時候自立為王,雖然不久之後就被殺死了,但是他的兒子苻健又更進一步,建立了一個政權叫秦,歷史上稱之為前秦。

前秦建立過後的第二位君王是苻健的兒子苻生,這位可是一個了不得人物,因為他自幼獨眼,所以性格十分狂躁,《晉書》記載中的他“力舉千鈞,雄勇好殺,手格猛獸,走及奔馬,擊刺騎射,冠絕一時”,本事是很大的,但是繼位之後手段也變得更加殘暴。晉書中也有記載,說他“荒耽淫虐,殺戮無道,常彎弓露刃以見朝臣,錘鉗鋸鑿備置左右。”

這樣一個喜怒無常,殘忍酷虐的人,他治下的國家也一定是十分混亂的,朝臣日日自危,甚至到了“群臣得保一日,入度十年”的地步,當官的都這樣,百姓就更不必說了,他們也過不了什麼好日子。

王猛為何棄桓溫擇苻堅?只因苻堅可以讓他成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俗話又說“亂世出英雄”,也有一句話叫“良禽擇木而棲”,正是因為北方政局的混亂,才能出現苻堅這麼一位英雄,加上苻堅在遇到王猛之前雖然也是“皇親國戚”,但是他的地位也還不是很高,這更是給了王猛大展拳腳的機會。

等到苻堅繼位之時,前秦仍然是一片混亂,而他在做東海王的時候,眼見著老百姓過著苦不堪言的日子,卻無能為力,所以在他上位之後,就想在這亂世中創造出一個清明的政治局面,而後更是重用了漢人出身的王猛。

王猛也在這亂世和前秦一片混亂的政況中,輔佐著苻堅成為了一代明君,同時也在這亂世中施展了自己的抱負。

王猛為何棄桓溫擇苻堅?只因苻堅可以讓他成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2、苻堅本身具有的人格魅力征服了王猛

苻堅從小就顯得和家族裡的其他人不一樣,據《晉書·苻堅傳》中也有記載稱:

“八歲,請師就家學。洪曰:‘汝戎狄異類,世知飲酒,今乃求學邪!’欣然許之。”

苻堅八歲的時候請他的爺爺給他請一個老師教他學習,他的爺爺回答說,我們這個民族向來是只懂吃肉喝酒,現在你竟然主動想要學習?最後苻洪十分高興地去給苻堅請老師去了。從這裡就可以老出,苻堅從小就和別人不一樣,他善於學習,頭腦也不錯,所以也可以說是一個很有學識的人了。

當前秦在他的堂兄弟苻生的統治下,上到官員下到百姓全都處在水深火熱的情況中,加上還要面對其他政權的虎視眈眈,前秦可以說是處於內憂外患的情況了,這個時候,要拯救前秦,就要先除去當時兇殘的掌權者苻生。

處於這種情況下的苻堅依然是求賢若渴。苻堅想要除去當權的苻生,於是就問前秦的尚書呂婆樓,呂婆樓沒有想到好的辦法,就像苻堅推薦了隱在神山的王猛。苻堅並不介意王猛的貧民加上漢人的身份,直接就讓呂婆樓親自走一趟,去請王猛出山,王猛也答應了。

其實在我看來,王猛應該也是觀望已久,就等著苻堅來請他了。

雖說王猛與苻堅到底交談了什麼史書沒有記載,但從後來苻堅全程支持王猛信任王猛的,甚從一年之內留給王猛升了五次官的行為和態度上來看,不難推斷出當時他們對雙方都是很滿意的,脾性投,志趣相同。

他們一個獲得了大展拳腳的機會,一個獲得了能夠幫助自己實現宏圖霸業的人才,兩個人之間雖是君臣,但關係也是非常親密的。所以,也可以說王猛選擇苻堅,是因為苻堅用他本身的人格魅力征服了王猛。

王猛為何棄桓溫擇苻堅?只因苻堅可以讓他成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王猛為什麼棄桓溫而擇苻堅?只因為苻堅能夠讓他大展拳腳施展抱負,成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參考文獻

《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