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益爾藥業 70噸酒精解燃眉之急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俞樹紅

一家生產藥品的企業,從未生產過酒精消毒液。面對疫情防控消毒物資短缺現狀,省衛健委將甘肅益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確定為疫情防控物資75%消毒酒精生產企業。

原來,該企業加工生產的藥品熱炎寧膠囊和茯蒲洗液被納入國家級疫情保障藥品調控目錄。茯蒲洗液生產車間適合生產酒精,不用購置生產設備,直接進原料就可以生產。

疫情就是命令。正月初三,接到通知後,益爾藥業公司董事長張建利第一時間通知車間39名工人放棄休息,火速返回公司,生產疫情急需物資消毒酒精。

益爾藥業 70噸酒精解燃眉之急

第二天,一個個工人陸續來到車間,搶時間調試機器,配備酒精原料,隨時準備開工。

張建利介紹,庫存有部分酒精加工原料,檢驗設備和試劑都是現成的,只是罐裝設備臨時改用茯蒲洗液的設備也可以生產酒精。

2月1日,慶陽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給甘肅益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來“疫情防控物資調配函”,調配公司酒精850公斤,分配給寧縣、合水縣、華池縣、慶城縣、市交通運輸局等縣和單位。

2月3日,公司自籌資金30多萬元,購進酒精原料15噸,開始生產,第一批5噸酒精順利生產出來,大家個個興奮不已。

這是慶陽市生產出來的第一批抗疫情75%消毒酒精。消息傳開,不少醫藥公司紛紛爭先恐後訂貨。

2月5日上午,僅半天時間,來自各地醫藥公司的訂單訂貨60噸。

2月7日,工商銀行慶陽分行行長呂進財帶領員工進駐益爾藥業,幫助企業辦理貸款手續,給予疫情物資生產專項貸款500萬元。

時間就是生命。疫情任務艱鉅,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再有困難也得迎難而上。益爾藥業工人們心裡清楚,這是特殊時期,更需要特殊的付出。

在談到酒精生產給企業帶來的利潤時,張建利爽快地說:“這個還沒算,既然是抗疫救場,就沒有考慮過經濟效益,只想早日生產出酒精。”

益爾藥業 70噸酒精解燃眉之急

為趕時間加工生產75%消毒酒精,員工每天工作14個小時,比平時多出4個小時,且連續工作十多天,緊急生產出73噸疫情物資消毒酒精,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生產任務。

截至3月1日,該公司生產的72噸酒精,已全部供應給慶陽市、平涼市、天水市、蘭州市用於抗疫情消毒。公司僅留1噸酒精,供慶陽市疫情指揮部緊急調撥。

張建利說,當時消毒酒精十分緊缺,四處告急。現在看來,全省75%消毒酒精完全夠各地使用,暫時不會緊缺。公司儲備5噸的包裝和原料,等候政府指令或市場需求再加工生產。

2月26日,甘肅益爾藥業公司通過湖北省紅十字會向武漢28家醫院捐贈疫情保障用藥熱炎寧膠囊和茯蒲洗液藥品,價值80.76萬元。

據瞭解,該公司從1月30日開始,先後向慶陽市、平涼市、海南慈善基金會、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市和單位,累計捐贈藥品價值191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