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什么学习外语,并乐在其中的方式?

传承-誓言


看一些英语电影,听一些英语音乐,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听力能力,并且辅助于英语学习,会有很大提升


岁月山河


“言,心声也”。即是说,言语表达并反映了心理。我们的心里表达不外乎两种形式:一种是言语,另一种是动作。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上,一般认为,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工具之一,语言受思维的支配。

但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还有另一个不为人们所注意的方面,即语言影响思维。Edward Sapir和Benjamin Lee Whorf通过跨语言的研究发现,是语言上的差异造成了思维上的差异。于是Edward Sapir断言: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和所经历过的,主要都来自我们社会的语言习惯,Whorf更进一步说:我们对世界的印象是通过我们的大脑来组织的,主要是通过我们的大脑中的语言系统来组织的。他们都认为语言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所谓的Sapir-Whorf假设。该假设的一些证据来自各颜色的命名领域。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在所使用的基本色术语上有很大的差别。例如,英语中基本色的术语有11个(黑、白、红、黄、绿、蓝、褐、紫、粉红、橙和灰)。而另一些语言,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达尼人所说的语言中,只有两个色的基本术语,简单地在黑白之间做出区分。因而,Whorf认为讲英语的人与达尼人对颜色的认知思维是不同的。Whorf还认为,霍皮人语言的动词中没有过去式,因此霍皮人思考和追忆往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语言有助于思维,甚至会影响知觉和记忆。我们只有有限的方式来加工非语言心象,这种限制使人要用语言来加工心理表征。要让人回忆并画出无意义的图画是很困难的,但如果给这个图画加上语言标签就方便了。

语言还会以其他方式影响我们在记忆中对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例如,法庭上的证词会受到针对证人的提问中特定措辞的有利影响。即使被试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描述,也会影响其后母鸡证词的准确性。在一项研究中,让会汉语和英语的留美中国大学生用英语和汉语来描述自己。当用英语进行自我描述时,他们简直是典型的加拿大人,其自我陈述带有非常积极的情绪。而用汉语进行描述时,他们完全是典型的中国人,言谈中有更多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几乎各占一半。他们对语言的使用似乎塑造了其自我思维的方式。

语言和思维在人的一生中总是交互作用的。可能练习思维扩散的最好方法就是多掌握几门外语,这也可能是现在小学生都要学习英语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