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孩子出現的這3種特徵,是成為“草莓族”的信號,父母要及時糾正

“草莓族”原來是用來形容表面光鮮靚麗,實際卻經不起挫折、一碰就爛、不善於團隊合作,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很差,內心脆弱的80後人群。後來逐漸成為膽小、抗挫折能力低的孩子的代名詞。

草莓族寶寶遇到問題只知道逃避,碰到一點挫折就會退縮。在生活中,這樣的孩子已經不少見。怎麼判斷自己家孩子是不是草莓族呢?

孩子出現的這3種特徵,是成為“草莓族”的信號,父母要及時糾正


草莓族的3個特徵

抗打擊能力低

草莓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比同齡的孩子低很多,父母說一兩句就會生氣或放棄,要比一般的孩子更愛哭。當受到打擊時,會有很明顯的負面情緒,反應過於強烈。

孩子出現的這3種特徵,是成為“草莓族”的信號,父母要及時糾正


對家長很依賴

草莓族寶寶在碰到困難時,自己稍微解決不了就會讓大人幫忙,不管大事小事都不會自己試著去解決,總是依賴父母的力量。

孩子出現的這3種特徵,是成為“草莓族”的信號,父母要及時糾正


不去嘗試

一般的孩子在6歲之前對世界充滿了好奇,面對新鮮事物總是帶著探索的目光。而草莓族孩子卻抗拒嘗試新事物,行為習慣化、穩固化。對不熟悉的事物和環境都會產生焦慮心理。

孩子出現的這3種特徵,是成為“草莓族”的信號,父母要及時糾正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草莓族?

大多草莓族孩子都有一個4+2+1的家庭模式,即4個老人,一對父母。在這種對孩子關注度非常高的家庭中,孩子的生活經常會被過度操心。

不僅是孩子學習生活,就連孩子的營養飲食也被細心操控。這些父母就像直升機一樣,一直盤旋在孩子的上空,不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當孩子面臨挫折、犯錯時,家長會第一時間出現替孩子解決問題。“直升機”父母們剝奪了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和最基礎的抗打擊能力。

孩子出現的這3種特徵,是成為“草莓族”的信號,父母要及時糾正

北京師範大學博士、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張國超曾說:“當下的80後家庭,此類直升機父母非常多見,草莓族孩子自然也就越來越多。”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草莓族?

1、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陪伴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很多父母以為只要在寶寶身邊就是陪伴,對孩子來說,豐富的互動和交流才是高質量的陪伴。

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是給予孩子充足安全感,提高孩子自信的必經之路。只有父母與孩子親密的活動才能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

孩子出現的這3種特徵,是成為“草莓族”的信號,父母要及時糾正

2、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張國超指明:想要避免孩子成為草莓族寶寶,必須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草莓族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害怕失敗,面對挑戰一味的退縮,主要源於家長的過度保護。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學會平靜地面對失敗和挫折。只有孩子體驗過失敗的滋味,想辦法克服失敗,才不會一味的退縮。

但是家長要注意,挫折教育不是給孩子製造麻煩,而是要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在孩子經歷失敗的同時,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失敗。

孩子出現的這3種特徵,是成為“草莓族”的信號,父母要及時糾正


家長們如果不知道怎麼做才是適度,青青推薦各位家長給孩子看有關面對挫折的繪本,比如《幼兒情商啟蒙-培養內心強大系列》繪本。主要培養孩子的強大內心,教會孩子勇敢面對挫折。

孩子出現的這3種特徵,是成為“草莓族”的信號,父母要及時糾正


這套繪本中通過貼近孩子生活的小故事,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接受故事中的道理,孩子還能從中獲得一些小常識。

孩子出現的這3種特徵,是成為“草莓族”的信號,父母要及時糾正

分別從“學會面對失敗”、“勇敢嘗試”、“樹立自信心”等方面,讓孩子學會積極樂觀地看待問題。

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