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为何野味屡禁不止,老农揭秘人们吃野味的几大因素,你还敢吃吗?

在我们农村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年代,吃肉成为了人们的奢求,很多人都羡慕城里人每天都能吃得上香喷喷的肉。可能是大多数农村人都经济了太多的苦难,因此处于生活贫困地区的人们更加急切的盼望能够把自己的生活改善。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生活条件逐渐好了,但是吃腻了平时的肉菜以后,很多人们又开始追求起了“山珍海味”,而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也给了人们狠狠的一棒。老农就仔细说说野味之所以这么令人追捧的几大原因,看完才醒悟:

为何野味屡禁不止,老农揭秘人们吃野味的几大因素,你还敢吃吗?

野生果子狸

追求虚荣心理导致。野味顾名思义就是野生生长的动物,由于这种动物的肉类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比较难以见到,基本上大部分人都难以吃上一次。而在我国很多人们心中就会对野味比较热衷,因为很多时候野味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而这种局面的另一面就是暗示着人们买到了一定是非同一般。因此很多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较高能力”,野生动物因此遭殃。

为何野味屡禁不止,老农揭秘人们吃野味的几大因素,你还敢吃吗?

错误地认为野味是营养佳品而导致的热捧。尽管早在很多年前,很多专家就发表了科学文章表示,其实很多所谓的野味的营养价值并不高,而且吃了并不会对人体有什么好处。比如一些地方食用的“蝙蝠汤”在经过专家坚定以后,它所具有的营养价值以及矿物质含量仅仅为普通肉类的1/5都不到。而人们之所以依然会去尝试它,其实就是被一些不良商家误导。

为何野味屡禁不止,老农揭秘人们吃野味的几大因素,你还敢吃吗?

蝙蝠

好奇心趋势导致

在这次疫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基本上很多地方都依然会以野味作为生活中的上等美食。而野味在人们心里除了觉得好吃以外,更多的是好奇心的趋势。其实很多野生动物的肉类无论口感还是营养都非常低,但是依然还是有人会去吃。这就是好奇心的趋势,人类心里一直对一些没有尝试过的事物充满好奇,而“好奇害死猫”就是很好形象比喻。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说谁家抓得了一只野生竹鼠,但是如果人们听说谁偷偷打猎收获了一只野生果子狸,那么很多人就会好奇,更有甚者会不顾法律而捕杀食用。

为何野味屡禁不止,老农揭秘人们吃野味的几大因素,你还敢吃吗?

穿山甲

截止2020年01月29日24:00分,全国确诊病例7742例疑似乎病例12167例,死亡病例170人,治愈131例。传染源: 野生动物,可能为中华菊头蝠。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潜伏期: 一般为 3~7 天,最长不超过 14 天,潜伏期内存在传染性。


为何野味屡禁不止,老农揭秘人们吃野味的几大因素,你还敢吃吗?

​这次事件以后,人们会真正地从心理上从心认识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从此以后你还敢吃野味吗?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不会再次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