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朱元璋幼時為了湯和殺地主的牛,做皇帝后殺盡功臣也不殺他,湯和有何過人之處?

湘西木魚


簡單來說,是因為湯和是朱元璋真正的心腹,且為人謹慎低調。

明太祖朱元璋殺戮功臣,一是因為某些功臣居功自傲、橫行不法,二是因為他要鞏固他朱家的江山,鞏固皇帝的權力。鞏固權力是這類型皇帝都會做的是,所不同的是一些皇帝做的比較溫和,比如唐太宗和宋太祖;一些皇帝做的比較血腥,比如漢高祖和明太祖。

朱元璋身為一個底層貧民,通過一場接一場的戰爭建立了一統天下的大明王朝,外加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民族屬性,他的政權具備極強的執政合法性。可另一方面,朱元璋本人對手下將領並不具備絕對的權威。

跟李世民這種一出場就是大帥的人不同,朱元璋是從小兵做起來的,在他地位逐漸上升、勢力不斷擴張過程中,集團的壯大依靠於招降納叛,誰先來,誰後來,誰跟誰是同鄉,誰跟誰是兄弟,導致朱元璋集團嚴重的派系問題。

朱元璋手下不少將領前期其實是跟朱元璋同步晉升的,在朱元璋取得鄱陽湖大戰之前,他和手下眾將之間的地位差距都不是很懸殊。朱元璋本人,名義上也是龍鳳政權的臣子,而不是另一個政權的締造者,他跟手下只是衙門裡的上下級而非君臣關係。

直到韓林兒死後,朱元璋才跟手下確立君臣關係,並且他起點太低,早期聚集的原班人馬太少,但這些人才是他真正的心腹,嫡系中的嫡系。這些人包括徐達、李文忠、朱文正、郭英、沐英、湯和、耿炳文、常遇春等等,也就是朱元璋的發小、子侄和堅定支持者。剩下的有些是郭子興的舊部,有些是其他勢力的降將,有些是擁有私兵的豪強,他們得不到朱元璋完全的信任,可他們的力量加起來反而超過朱元璋的嫡系,如此一來,政治清洗幾乎不可避免。

在明朝建國初期,政治形勢不穩定,北元威脅還很大,朱元璋只能採取隱忍的態度,沒有大殺功臣。但他也沒閒著,一方面鼓動文臣相爭,另一方面對威脅性最大的幾股勢力進行清洗,如廖永忠、胡美、朱亮祖等都被處理。

1380年胡惟庸案爆發後,朱元璋沒有大砍功臣集團,主要殺的還是新貴文臣,如汪廣洋、塗節等。隨著1387年遼東戰役和1388年的捕魚兒海戰役明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北元徹底廢了,明朝的統治徹底鞏固,朱元璋也該卸磨殺驢了。

1390年起,朱元璋藉助胡惟庸案,把最初二十八個侯爵中的非嫡系勢力幾乎一掃而光,開始給兒子鋪路。可1392年太子朱標去世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朱元璋抹乾眼淚,立孫子為繼承人,並進一步大開殺戒,利用藍玉案把藍玉、傅友德、王弼等人一併消滅。

而上面的心腹人馬中,只有常遇春家族因為跟藍玉關係太近(常遇春是藍玉的姐夫)受到牽連,朱文正自己作死,但家族未受牽連,徐達跟湯和等人更是善終(徐達吃蒸鵝死這種事可信度很低)。

這也衍生出湯和善終的另一個原因——低調,他要是跟朱文正那樣作死,也早就掛了。

算起來,朱元璋造反還是湯和領進門的。1352年,25歲的朱元璋還在皇覺寺敲鐘,有一天收到發小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加入郭子興的起義軍。

朱元璋跟湯和是從小玩到大的,他相信湯和,但對於造反這件事,他實在是猶豫不決,可不久有人告訴他:有人知道了這封信的內容,要去告密,嚇得朱元璋連夜郭子興的紅巾軍。

朱元璋入伍後,很快因功被提升為鎮撫,級別在湯和之上,湯和從此就跟著發小幹了。

謹慎在這裡就體現出來了,當時朱元璋年輕,手下多是資歷比他老的將領,很難指揮,只有湯和恭敬地聽從指揮,朱元璋非常高興。

這樣一路南征北戰,到1388年捕魚兒海之戰後,湯和已經看出了朱元璋對功臣的猜忌之心,主動請求回鄉養老。朱元璋聽後大為高興,解除了湯和的兵權,為他在中都鳳陽修建府第。

告老還鄉後,湯和居住在鳳陽,每年一次上京朝見,直到1395年湯和病逝,朱元璋下詔追封湯和為東甌王,諡號襄武。


平沙趣說歷史


湯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發小,比他年長兩歲,朱元璋17歲的時候,老家安徽鳳陽鬧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都死於瘟疫,那時候窮,至於窮到什麼程度,老鼠去他家都能哭著走,是湯和大哥用一頂席子幫朱元璋將他的父母和大哥埋葬,我想這個恩情在朱元璋的心裡恐怕能記一輩子。


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劉德家放牛,在他小的時候,就有領導才能,所以每天有一幫小夥伴跟著他,稱呼他為大哥,看著夥伴們捱餓,朱元璋也受不了,於是乎,他偷偷的殺了地主劉德家的牛,這才讓小夥伴們吃了一頓飽飯,這件事被劉德知道之後,朱元璋免不了遭受一頓毒打,但是他覺得,就能讓夥伴們吃上飯自己遭受一頓打還是值得的,所以他並不感覺身上疼,反而覺得心裡美滋滋的。


朱元璋父母和大哥去世以後,嫂子也帶著小侄子回了孃家,家裡實在是混不下去了,朱元璋聽說,附近的皇覺寺正在招收小和尚,於是他便和二哥一起去了皇覺寺,但是那個時候,人們都食不果腹,所以寺廟的日子也不好過,沒過多久,寺廟竟然揭不開鍋了,老方丈把大家召集起來說:“我實在養不起你們了,大家去雲遊吧”說是雲遊,其實就是要飯,於是乎,朱元璋又踏上了要飯之路。

這一要飯便是三年,在要飯這條路上,朱元璋不但不覺得苦,反而學了不少東西,讓他知道什麼是苦難,什麼是堅韌不拔,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些經歷,讓朱元璋受益匪淺,正當他悠哉悠哉要飯的時候,有一天,他碰到了一個老鄉,這個老鄉的出現改變了他的一生,這個人就是湯和,湯和告訴朱元璋,郭子興那邊兒正在招收兵丁,讓朱元璋去投軍,朱元璋先是猶豫,後來覺得他和大哥說的話確實有道理,於是他們就結伴而行去了郭子興那裡。



是金子在哪裡都能發光,這句話放在朱元璋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去了沒多久,他就開始嶄露頭角,他驍勇善戰,又頗有頭腦,讓郭子興很是喜歡,不但封他為元帥,而且把自己的義女馬秀英嫁給他,這對朱元璋來說,簡直就是如虎添翼啊,郭子興死後,朱元璋繼承了郭子興的隊伍,他滅了陳友亮,滅了大元朝,於1368年,在奉天稱帝(今江蘇南京)。


總結:朱元璋的晚年大開殺戒,有三十個開國功臣的腦袋被朱元璋搬了家,但是湯和,卻得到了善終,我想他是因為湯和對朱元璋來說,既是發小,又是恩人,還是引路人,朱元璋雖然是一個厲害的角色,但他還比較念舊的人,他是人,不是木頭,他覺得,他和湯和感情和別人不一樣,湯個是他患難與共的兄弟。


佳寧說歷史


首先明確一點:說朱元璋登基之後殺盡功臣有失偏頗。

首先從兩個角度來看看朱元璋到底殺了多少有功之臣。

淮西二十四將最終結局:

淮西二十四將是朱元璋離開濠州奔赴定遠時所帶的二十四個人,這些人是朱元璋自主創業的最初班底。

他們分別是:徐達、湯和、吳良、吳禎、顧時、陳德、華雲龍、郭興、國英、胡海、張龍、張赫、耿再成、耿君用、鄭遇霖、花雲、費聚、陸仲亨、鄭遇春、陳桓、謝成、唐勝宗、周德興、李新材。

其中在創業過程中戰死的有:耿再成、耿君用、鄭遇霖、花雲,共計4人。

善終的有:徐達、湯和、吳良、吳禎、顧時、陳德、華雲龍、郭興、國英、胡海、張龍、張赫,共計12人。

李新材死因不詳,大概率為善終。

受胡惟庸案、藍玉案牽連被朱元璋誅殺的有:費聚、陸仲亨、鄭遇春、陳桓、謝成、唐勝宗六人。

明初前36位功臣最終結局:

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大封功臣,按照功勞大小先後有150人被列入明朝功臣錄。

排名前34位的公爵、侯爵分別為:

徐達、常茂、李文忠、鄧禹、湯和、李善長、馮勝、華雲龍、顧時、陳德、郭興、王志、吳良、吳禎、廖永忠、俞通、源華、高康鐸、楊璟、韓政、梅思祖、曹良臣、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鄭遇春、費聚、趙庸、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黃彬、陸聚、 耿炳文

因牽扯胡惟庸案被誅殺的有李善長、唐勝宗、陸仲亨、鄭遇春、費聚、趙庸、黃彬、陸聚8人。

因猜忌被逼自殺的有傅友德,馮勝,耿炳文(永樂二年自殺,非朱元璋的原因),共3人;

因犯罪被殺的有胡美、周德興、朱亮祖3人;

戰死的有曹良臣1人;

善終者有19人。

綜上,因藍玉案、胡惟庸案被牽連遭朱元璋誅殺的有李善長、唐勝宗、陸仲亨、鄭遇春、費聚、趙庸、黃彬、陸聚、陳桓、謝成

因遭朱元璋猜忌自殺的有傅友德,馮勝;

因犯罪被殺的有胡美、周德興、朱亮祖

朱元璋合計誅殺功臣14人。

通過以上可以看出,朱元璋雖然剛愎雄猜,對功臣勳貴充滿警惕,但他並非像傳說中的那些將所有功臣屠戮殆盡。

很多人是獲得了善終的,我們不能說死在了朱元璋前面就是被朱元璋誅殺,這顯然是有失公允的。

湯和為何能夠善終

湯和與朱元璋關係非同一般

事實證明,只要足夠聽話,知道進退,安分守己,要在朱元璋手裡獲得善終並不是太難的。

更何況是湯和這種跟朱元璋關係非比尋常的人。

湯和與朱元璋是發小,兩人小時候經常在一起玩耍,還一起給地主家放過牛,可謂從小就是“至交”。

他們的家鄉鬧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及哥哥都在這場瘟疫中去世,朱元璋家裡很窮,買不起棺材,是湯和用席子幫助朱元璋把自己的父母埋葬的。

後來,湯和投了義軍,朱元璋出家當了和尚。

很快湯和便在義軍中展露頭角,當上了千戶,有了權勢地位的湯和沒有忘記自己的發小,他寫信給在寺裡當和尚的朱元璋,讓他來投義軍。

後來,朱元璋決定投奔湯和,加入了義軍,開啟了革命生涯。

朱元璋是天生的領導材料,在義軍中表現突出,被郭子興招為乾女婿。

但是他的精明強幹遭到了郭子興的猜忌,朱元璋決定脫離郭子興自己單幹。

湯和知道這個消息後,非常支持,毅然拋棄原來打下的基礎跟朱元璋一起創業。

綜上可以看出,湯和不僅是朱元璋的發小、鐵哥們兒、還是他的革命領路人及堅定的支持者,二人的關係當然非同一般。

湯和深諳功臣保命之道

明朝建立後,論與朱元璋關係,無人能與湯和相比,論革命資歷也只有徐達能與之比肩,論功勞湯和雖比不上徐達,但是卻比別人也不差,從各方面說湯和也得封個公爵。

但是朱元璋偏偏找藉口封了他一個侯爵,為何?

分封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再怎麼公正也無法保證全部都滿意。

封了湯和為侯爵,朱元璋也能把那些嚷嚷著自己爵位低的人的嘴巴堵上了。

當很多人為湯和打抱不平的時候,湯和自己卻很不以為然,樂呵呵的謝恩受封,沒有任何的怨言。

在以後的日子裡,有任務湯和就立馬受命,二話不說,沒任務就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對朱元璋的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毫無怨言。

對於朝廷之上的朋黨紛爭,湯和一概不參與,表現出一副對權利絲毫沒有眷戀的態度。

朱元璋晚年,對武將的猜忌日益加重,如何解除驕兵悍將的兵權成了他一件心事。

精明的湯和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於是找機會上奏說自己年事已高,想回到老家,以便死後能葬在哪裡。

朱元璋很高興,很快就批准了他的辭職,還在鳳陽送了他一座宅子。

新宅落成之後,湯和迅速帶家人搬回了老家,離開了京城這塊是非之地。

到了第二年,湯和入朝給朱元璋拜年,得了急症不能說話,朱元璋親自探望。看到自己幼年的夥伴已經風燭殘年,不僅悲從中來,使他更加珍視他與湯和的情誼。

湯和病稍好以後,朱元璋命人把他接到京城,對他關懷備至,給了很多的賞賜。

過了幾年,湯和病重,朱元璋命人把他接到宮裡。

見面以後,朱元璋用手撫摸湯和,動情的與他詳細的回顧了二人的友誼及創業的艱難經歷,說的兩眼淚汪汪。

湯和這個時候已經不能說話,只是不停地叩首。

朱元璋見此情形,淚流不已,厚贈黃金、布帛作為喪葬費用。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湯和病逝,終年七十歲,朱元璋下詔追封湯和為東甌王,諡號襄武。

總結:

朱元璋晚年雖然對功臣大加猜忌,但是並沒有像有些書上記載的那樣對功臣大開殺戒。

他殺的那些驕兵悍將多是貪贓枉法、結黨營私之輩,他們的作為使朱元璋感到皇權受到了威脅,這是草根起家的朱元璋決不能忍受的。

湯和的善終根本在於他讀懂了朱元璋,急流勇退,不貪權,不戀位,對朱元璋忠心耿耿,在適當的時候急流勇退,對於這樣一個安分守己的湯和,朱元璋當然沒有理由要殺他了。


我有觀點


湯和最後得以善終,有老朱晚年對童年美好的懷念,更多的是湯和這個人下面幾個原因:

  1. 兩人知根知底,關係從小就好。和朱元璋是發小,湯和是個朱元璋一個村的,比朱大了三歲,小時候一起給地主家放牛,還偷過一頭牛,一起殺了吃了。可見兩個人小時候是有過患難經歷的,感情基礎比較好。
  2. 湯和對朱元璋忠心耿耿、尊敬有加。湯和先在郭子儀軍中幹上了千戶,然後邀請朱元璋參軍,在他手下乾的時候,湯和就對朱元璋很好。很快,朱元璋幹到了湯和的上司,湯和仍然一心為朱元璋唯親,聽從他的安排,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到郭子儀去世,朱元璋接任,此時有很多人並不服從朱元璋的首領位置,而湯和是第一個支持朱元璋的人,幫其順利渡過了困難的時期。

  3. 湯和懂得審時度勢,及時放棄兵權。大明建國之後,湯和又帶兵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戰功,從候被封為國公,此時,湯和知道朱元璋已經對開國功臣痛下殺手了,就及時交出了兵權,告老還鄉。
  4. 湯和懂得低調做人,做事不逾規。回到老家以後,湯和深知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到自己的性命,所以他非常低調,像閒雲野鶴一般,不斂財,也不與鄉紳和官員過多交往。終於得以善終。

湯和可以善終,一是自己的豁達,二是與朱元璋的感情,也可是說自己把自己變得沒有威脅了。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湯和這可是個明白人,軍事能力咱就不說了,雖然比不過徐達,常遇春這些個名將,一般的大胳膊小腿的,也掰扯不過人家的。

但讓俺來說他這揣摩人心的能力比軍事能力更勝一籌,劉伯溫劉基這都欠點火候。咱就不說揣摩別人,尤其是揣摩朱元璋,一摸一個準,不然跟著朱元璋一起起事鬧騰的小夥伴,這地盤開大了,都能容下一個帝國的時候,獨獨他落了個善終,其他人都不得好死。

話說,讀史可以明智,那麼今個咱就把湯和的事掰扯掰扯和大傢伙聊聊。

小時候的湯和

話說湯和和朱元璋,這不僅僅是同鄉,而且還是一條街面上,光屁股溜達大的發小,一起吹鼻涕泡,一起玩鳥泥,就這情義一般人還真比不了。

當年一幫子小屁孩聚集起來給東家打工放牛,兩人還是一起的。

還一起餓了,一起扒了牛的皮,一起抽了牛的骨頭,不管不顧的一起烤了一頭小牛犢子吃了。

為了這事,朱元璋不僅丟了差事,還遭到一頓毒打。

您就說吧,倆人都掰扯到這份上了,情義當然深厚了。

也因為如此,湯和深深的知道,朱元璋這人要麼不做,要麼就一定會把事做絕了。留後路,這三字壓根就不在朱元璋的字典裡。

但這三字在有著相同情義,也一起吃過牛犢子的周德興不明白,落了全家被殺的死局。

所以打小湯和都很尊重朱元璋,朱元璋杵到前邊,他總是落後半步,甚至更多,他明白自己的位子在哪?

說道這裡,您千萬可別不信。

再大一點的事

想當年朱元璋全家捱餓,父親餓死,母親餓死,大哥一家子全餓死,順帶三哥當了人家的上門女婿的時候,湯和已經帶著十幾個人參加了起義軍。

當湯和都熬成了千戶的時候,朱元璋還蹲在皇覺寺做和尚呢,過著吃一天飯,撞一天鐘的日子。

這不湯和知道了朱元璋的地址,一傢伙就寫信給老朱,讓他和自己個一起帶兵。

咱說造化弄人,其實老朱開頭的時候,就一個想法,有口飯吃,有個疼自己的老婆給自己縫縫補補,弄幾個大小子,隨便起個名字,啥朱九六,朱三四啥的,這就得了,也沒啥大的想法,一輩子糊弄糊弄也就過去了。

擱皇覺寺當和尚,那也是為了那小肚皮能吃飽了而已。但架不住老天爺他就不答應,非要找個人,要舉報他(湯和的信),這要是舉報成功了,這小命可就沒了。

那會大元已經是強弩之末,就等著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他了。大傢伙也知道,這老朱就是這最後一根稻草,沒得說了,老朱直接就奔著湯和去了。

話說,老朱這人長的不地道,瞅見過月牙嗎?他那張臉就這樣,腦門突突著,下巴突突著,到了地,想要投軍。

郭子興(湯和的頂頭上司)好懸沒把他給剁了,以為是大元派來的間諜。

等把這事掰扯清楚了,郭子興也就賞了他一個九夫長的職務,擱現在也就是個班長。

但湯和可不這麼看,他可是千戶,擱現在少說也是個團長。

但凡湯和和朱元璋湊一塊,還是向小時候那樣,老朱杵前頭,他蹲在後邊跟著。您要知道這倆人開頭的地位不僅懸殊,而且湯和還比老朱大三歲,您要擱在紅巾軍裡頭,湯和算是領路人。

但湯和可不這麼認為,他一直就把自己個當朱元璋的小弟看待,這也是湯和能得善終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打仗的事

話說湯和把朱元璋給坑到了當皇帝的路上,但這一路走過來,這湯和可真是至死不渝。

後來朱元璋在紅巾軍中一路可就崛起了,畢竟是塊金子,您擱那他都發光不是。

就在這紅巾軍的隊伍裡,別人都不聽朱元璋的話,畢竟他出道晚,論資排輩也輪不到他朱元璋。獨獨這湯和豎著倆耳朵聽著,您老朱說吧,這事咋幹,一條道俺就跟著你幹到底了,就算是黑的俺也認了,大不了咱再重新來一把。

所以小時候玩鳥泥和一起啃牛犢子的情義,加上出道之後聽指揮的情義,湯和在老朱的心裡不可謂不重。

朱元璋表示很喜歡湯和,但當朱元璋這個平臺容納了徐達,常遇春這些個名將之後,湯和的地位就開始靠後了,畢竟論軍事能力湯和差這兩位可有一截。

當然湯和也沒啥怨言,該幹嘛幹嘛。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那麼湯和和朱元璋就沒有啥衝突嗎?”

瞧你說的,這小兩口日子過久了,還有一個七年之癢的,鍋臺做飯做久了,還有一個鍋勺碰鍋簷的時候,倆人起矛盾哪能沒有呢?但也僅有一次。

唯一一次的衝突

其實這也不算啥衝突,當年湯和奉命蹲在常州這地防守,結果好死不死的周圍全都是敵人,張士誠那私鹽販子,瞪著倆大眼珠子玩命的盯著他,還時不時的搞個間諜啥的,往湯和的地盤上溜達。

大傢伙也知道,開頭的時候,朱元璋是在張士誠和陳友諒兩人之間生存的小蘿蔔,兩人要是掉起膀子弄他,一傢伙就能擠掉老朱。

湯和那叫個小心謹慎的防守,話說這事還真不好弄,期間張士誠還時不時的搞點小動作弄他一下,這讓湯和不好受。

“咋弄呀?”湯和想問問老朱。

可老朱就沒功夫搭理他,連一句回話都沒有。

這一下子,湯和就鬧點小脾氣,蹲在家裡的屋脊上喝酒,吹風。他就感覺自己的處境,就和屋脊差不離,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不然都得掉下去,可問題是他的屋脊在哪,沒人告訴他,哎!

“騎虎難下啊!”湯和自己個蹲在屋脊上發了一通牢騷。

得咧,這事後來讓老朱知道了,老朱心裡有了個小疙瘩。

所以有人就說了,開國六公爵裡頭塞了個文臣李善長,也沒把湯和塞進去,原因就在這裡。

可讓俺看,老朱確實是個小心眼,但也不至於這麼小心眼,咱看事情,不能單獨拿出來瞅,這要擱到大局上瞅。

湯和沒有進入六公爵裡頭,何嘗不是老朱拿這事敲打一幫子老哥們,老傢伙。

“瞅見沒,俺這領路人,光屁股長大的發小都沒當公爵,把公爵給了別人了,其他人消停消停,吵吵啥?做啥事,咱得論功勞來,誰讓他湯和舟山作戰被人偷襲,丟了咱大明兩指揮使,不辦你就不錯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湯和這就讓朱元璋給做了個樣子,畢竟論功行賞這種事,弄不好就要出亂子不是,所以湯和在開國的時候,就撈了一個侯爵。

這不八年後,湯和還是撈了一個信國公回去。

後來的事

後來沒有戰事,湯和蹲在朝堂上乾脆就做起了啞巴,畢竟他就是個武官,您沒事跑到文官堆裡搞事,這搞不好就要進入朱元璋的眼珠子裡。

所以這個時候的湯和是謹小慎微,不該問的不問,就算是該問的,你老朱沒問俺,俺也不搭話。

因為湯和知道,朱元璋這人可是有個有主見的人,一旦他拿話來問你,基本上他的肚子裡已經形成了計劃,所以操哪閒心幹嘛?

當年李善長的淮西集團和劉伯溫的浙東集團,擱朝堂上斗的你死我活的,最後劉伯溫敗了一層,結果就是浙東集團敗了稀里嘩啦。

其實明眼人瞅到這裡,都知道朝堂上就剩下個淮西集團,老朱能讓淮西集團一家獨大嗎?顯然不能,這不後來就收拾了淮西集團。

而李善長作為淮西集團的靈魂人物,老朱老早就想弄他了,但因為李善長畢竟是有功的,不能隨隨便便的弄了,他就差最後一根稻草了。

趕巧了,李善長想要修房子,最後就找到了湯和,讓他找三百人來修一修。

得咧,湯和那就是朱元璋的肚子裡的蛔蟲,回頭就把李善長給賣了,最後一根稻草落到老朱的手裡,李善長也就玩完了。

其實,這事有人說是湯和出賣了李善長,但照俺看,湯和何嘗不是自保。

那會老朱的眼線遍佈天下,這三百人的事是瞞不住老朱的,與其最後被挑開,還不如自己挑開了了事。

這不後來,老朱不想老人們把持著兵權,湯和又是第一個找機會:“俺老了,這打仗的事幹不了了,這就想著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退休了。”

你說老朱這是瞌睡了,湯和又給送來了枕頭,榜樣的力量又給樹立了起來,立馬就解除了湯和兵權,還在鳳陽這地給湯和修了個大宅子。

賞賜的黃金布匹啊,那都是雙份的,一份是湯和的,一份是他老婆的。

這馬骨頭有了,就等著其他人效仿了。

您就說吧,湯和都做到這份上了,老朱還能幹嘛呢?

後來湯和得病,已經不能說話了,其實擱現在也就是腦血栓,朱元璋專門去瞅了瞅湯和。

老哥倆還能說啥,用手摸著這湯和,啥也不用說了,老朱自己慢慢的說,說他們的家鄉,說他們的戰鬥,說他們的艱難。

因為只有這個老蛔蟲,才能知道老朱想啥,但這個老傢伙也快死了。

死後,老朱追封湯和為東甌王。

好了,今天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湯和在激流中能全身而退,在血雨腥風中能壽終正寢,他的確有高明的為人之道和為官之道。洪武年間許多功臣被殺,其中李善長、劉基、胡惟庸、藍玉、葉升、馮勝、宋濂、傅友德等無一倖免,只有信國公湯和平安活了下來。



一、湯和和朱元璋有不同尋常的關係。

史載,湯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他和朱元璋同是鳳陽人,二人還在同一條街上長大,湯和比朱元璋大三歲。也就是說湯和和朱元璋二人是一塊光屁股長大的玩伴,他們一塊給地主放牛、搗鳥窩、一同忍飢挨餓,偷地裡的東西吃,還一起偷殺了地主家的牛吃肉。湯和童年時就有壯志,在和朱元璋一塊嬉戲玩耍時,喜歡聽朱元璋指揮,他坐鎮指揮帶領眾兒童練習騎馬射箭。

朱元璋和湯和兩個壯志小兒從小關係就很鐵。朱元璋有老鄉情節,他當了皇帝后不忘父老鄉親,經常請家鄉父老來皇宮做客,朱元璋親自作陪,好酒好菜金銀禮品相贈,朱元璋對老鄉、玩伴湯和自然有一種無人替代的老鄉情。

二、湯和是朱元璋的引路人

1352年,26歲的湯和參加郭子興的起義軍,升官為千戶,而此時朱元璋還在皇覺寺唸經幹雜活。湯和發達不忘好哥們,寫信邀請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集團,並一直幫助朱元璋,為老朱在郭子興面前美言。朱元璋的長相異於常人,又因表現出色,郭子興就把心愛的養女馬秀英嫁給了朱元璋,從此朱元璋在事業上平步青雲,愛情事業雙豐收。




三、湯和的眼界與眾不同

朱元璋初到郭子興這個公司時,湯和的資格比朱元璋老、年齡比朱元璋大、官位比朱元璋高,但對朱元璋這個剛入職的新人,不但不擺任何架子,而且對朱元璋還屈尊相待。他用一雙超凡的眼睛,看到朱元璋定會有龍騰虎躍的那一天。這個公司裡的眾多高層根本不拿朱元璋當回事,只有湯和對朱元璋至始至終都畢恭畢敬,關鍵時刻為朱元璋樹立不少威信,這讓朱元璋心存感激,把他的恩情牢記心中。


“從取和州。時諸將多太祖等夷,莫肯為下。和長太祖三歲,獨奉約束甚謹,太祖甚悅 之。”《明太祖實錄》

四、湯和盡忠職守且是朱元璋不可多得的人才

朱元璋這隻鴻鵠有更遠大的志向,他不願受制於人,想另闢門戶,擁有自己的一片江山。儘管朱元璋被提拔為鎮撫,他寧願放棄手下700多人的隊伍,湯和選擇陪他一起沉浮。


湯和有勇有謀打起仗來像一頭勇猛的獅子,多次擊敗張士誠部,接著繼續出生入死,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湯和為徵南將軍,在浙東擊敗方國珍部。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湯和、廖永忠等進攻延平。圍城十日,城破,陳友定自殺未果,執送應天處死。又平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

五、湯和在功名利祿面前,懂得進退,讓朱元璋感到他對大明江山無任何威脅。

朱元璋登上皇位後大封功臣,只給了湯和一頂中山候的帽子,按功勞封賞湯和的官職不該比其他人還低,但湯和的這個官職卻低人一等,也可能是老朱有意為之。此時的湯和明處暗處都沒有表現出任何怨言和不滿的情緒,仍然不減對戰鬥的熱情。這也正是考驗他為官、為人之道的重要時期。



洪武三年(1370年),明軍北伐,湯和受命在明州造船運糧。接著湯和被授以偏將軍,跟隨徐達西征。同年五月,湯和隨徐達攻佔興元(今陝西漢中)。

洪武四年(1371年)拜徵西將軍,率廖永忠、楊璟等部由瞿塘趨重慶,大軍進至重慶,明玉珍病逝,其子明升降明。跟隨徐達北伐,伯顏帖木兒降……

在打仗過程中,湯和有做的令朱元璋不滿的地方,他都會誠懇接受批評。例如洪武四年,他和傅友德、廖永忠等分路進軍重慶。凱旋而歸後,其他人都受到朱元璋的表揚和嘉獎,只有他受到了批評,而且當眾批,說他進軍不迅速、態度不給力,嚇得湯和磕頭如搗蒜,連聲認罪。

後來朱元璋在封他為信國公時,仍然列舉他在常州時的過失,還命人刻在世襲憑證之上,湯和一再謝罪,反省自己的過失。

朱元璋立的太子朱標,還有太孫朱允炆,性格都太溫柔仁厚。朱元璋很擔心將來的儲君玩不轉這些戰功赫赫的老臣。歷朝歷代,大臣謀朝篡位歷歷在目,朱元璋真怕自己死後會出現類似劉裕、曹操、司馬懿、趙匡胤等這樣的危險人物。因此他不得不在自己駕崩前幫子孫後代掃清障礙。

據《名山藏》記載,

一日太祖又大開殺戒,太子勸諫說:“陛下殺人過濫,恐傷和氣。”朱元璋不作聲。第二天故意把一條棘杖放在地下,叫太子拿起,太子面有難色,朱元璋說:“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這些刺都給去掉了,再交給你,豈不是好。我所殺的都是天下的壞人,內部整理清楚了,你才能當這個家。”

(後來朱元璋大開殺戒,歷經胡惟庸案和藍玉案,被殺官員多達三萬餘人,功臣幾乎被他殺絕。)

湯和本來也屬於這個棍子上的“刺”,但他選擇主動退去,不貪戀權勢,所以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湯和被封為信國公,聰慧機敏的他看出來朱元璋想要“除刺”,於是就找了個合適的機會主動上書給朱元璋,說自己年來體衰,請允許自己告老還鄉。並徹底、乾淨利索地交出兵權。朱元璋看到湯和做出來的正是自己心中所想,十分高興。立刻批了他的辭職信,還拿出大量的銀子讓湯和在老家購置房產。

《明史湯和傳》記“帝春秋浸高,天下無事,意不欲諸將久典兵,未有以發也。”(也就是說老朱對兵權在握的老臣不放心)湯和第一個自請解除軍權:“和以間從容曰:‘臣犬馬齒長,不堪復任驅策,願得歸故鄉,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悅。”

六、做人做事認真負責獨受恩寵

歸鄉期間朱元璋有需要他的地方仍然義不容辭。當時明朝邊境倭寇侵擾,朱元璋對他說:“你雖已年邁,再請你替朕一行吧!”湯和欣然應允。他到實地巡視後,決定在江浙沿海一帶築城59座。

他在修工程的過程中,嚴格排查豆腐渣工程,絕不允許偷工減料,所以這些城池異常堅固,經久不腐,直至嘉靖年間還在使用,使江浙一帶百姓在倭寇侵擾下能得以自保,老百姓感激他為他立廟祭祀。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湯和帶領家眷向朱元璋告辭還鄉。

朱元璋十分高興,賜他黃金三百兩、白金二千兩、紙紗三千錠、彩幣四十多套,賜給其夫人胡氏的物品也一樣多,並且下詔褒獎,諸功臣無人能與他相比。從此以後,湯和每年一次上京朝見。

史載,“湯和為人謹慎,沉敏多智”。

湯和至死都在保持低調做人,他返鄉後還嚴格要求家人:堅決不能違法,要善待鄉鄰,憑良心做人做事。他閒來就遊山玩水、喝茶下棋、育兒抱孫,不結交各地官吏鄉紳,迴避國家大事。他讓朱元璋看到,他只是個貪圖享受、與世無爭的小老頭。朱元璋對他自然放心。他的子孫爵位也一直傳至明朝滅亡。


《明史·湯和列傳》:湯和晚年為人更加恭敬謹慎,入朝所聽到關於國事的議論,不敢向外洩露一句。他有妾百餘人,生病之後便全部用錢將她們打發走。他在朝廷上所得的賞賜,大多分給了家鄉的鄉親們,每當見到布衣時的故交遺老時,湯和總是顯得非常高興。

洪武二十三年的大年初一,湯和在南京病重失語。朱元璋親自看望,流淚不止。朱元璋讓他回鳳陽養病。到了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生怕湯和來日不多,派人接他來南京,直接特批讓他坐車進宮,朱拉著他的手,和他回憶兒時的人和事,回憶當初起兵時的艱難。

“手拊摩之,與敘里閈故舊及兵興艱難事甚悉。”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湯和死去,時年七十歲,朱元璋追封他為東甌王。

綜上,湯和低調做人認真做事、忠於職守、不貪官位、把自己位置擺到恰到好處,他淡泊功名利祿,對上司極為忠心,知進退,懂規矩這的確是湯和的高明之處。在亂世立功,在和平年代能壽終正寢這是人生最大的成功,正是由於湯和的高明才使他成為當時是最幸運的人。


小姐姐講史


朱元璋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是湯和推薦的,而且直接推薦到郭子興的耳中。

朱元璋當時還是和尚,他加入紅巾軍的時候,因為長得醜陋,被紅巾軍抓住,還被五花大綁,郭子興一問才知道他就是湯和推薦的朱元璋。

朱元璋後來成了紅巾軍的首領,手底下的大將,大都是他的同鄉,誰也不服誰,朱元璋很難管教,只有湯和很聽話,對朱元璋很恭敬,而且湯和比朱元璋年長几歲,湯和從來也不以老大哥自居。因此朱元璋很喜歡湯和。

明朝建立的過程中,湯和立了很多戰功,但是他從來不像別人一樣暗自尊大,以功臣自居,對朱元璋也沒有什麼怨言,讓他打哪,他就打哪。

只有一次,湯和奉命鎮守常州,因為常州左右都是敵人,湯和就去問朱元璋,怎麼辦?朱元璋沒理會他,他就喝了點小酒,醉後抱怨說,自己就像坐在屋簷上,往左會掉下去摔死,往右也會掉下去摔死,只能蹲著,一點也不能動彈,簡直是騎虎難下。這話傳到了朱元璋耳朵裡,朱元璋很不高興,這是史書裡記載的朱元璋唯一一次對湯和不悅。

平定浙東時,湯和的功勞尤其大,後來他又跟著大將軍徐達北伐元朝,一次性繳獲十多萬頭牛馬羊。

明朝剛建立的時候,徐達常遇春等大將都封了公爵,湯和只封了個侯爵,他也不抱怨,等到平定浙東和北元以後,湯和也被加官進爵,才加封了一個公爵。

湯和在明朝建立後,變得越來越謹小慎微,變得越來越膽小怕事,因此,他對朱元璋越來越聽話,什麼事都不敢自作主張,都要請示朱元璋。

他聽話,他謹小慎微,他膽小怕事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呢?

他上朝的時候,朱元璋不問他,他從來不會主動討論國家大事,在朝廷內外,他也從來不肯多發表任何意見,反倒是見了他小時候村裡的老鄉,跟老鄉們聊家常時,卻相談甚歡。

丞相李善長回家養老,為了享樂,便大興土木,建造府邸工程,由於短缺工人,李善長便去找湯和,讓湯和從手底下借給他三百兵馬。

如果換做別人,面對李善長和淮西集團的勢力,派了兵也就完事了,可是湯和比較膽小怕事啊,他一面派兵給李善長,另一面,又把這事告訴了朱元璋。因為此事,朱元璋又找到了一條李善長的罪狀,為打倒李善長加了一把火。

明朝洪武中期,朱元璋派大軍平定了四方,國家一片安定,所以朱元璋開始擔心手下的大功臣們,擔心在和平時期還讓他們帶兵會有隱患,於是要削奪功臣們的兵權。

湯和是第一個站出來交兵權的,還說自己年老了,不適合再帶兵了,自己想回家養老了。朱元璋聽到以後大悅,狠狠得誇獎了湯和,還親自給湯和在中都選定府邸,撥給銀子,讓手下給湯和蓋了個好宅子。

同時,朱元璋也開始給其他的功臣蓋府第,意思很明白,讓他們效仿湯和,用兵權換取後半生的榮華富貴。

湯和主動交兵權,一方面是他膽小怕事,對朱元璋很聽話,另一方面是他謹小慎微,察覺到了朱元璋這是不放心功臣。

所以因為這次事,朱元璋後來再也沒有為難過湯和。

自從湯和在中都有了朱元璋御賜的府邸以後,他就整日和自己的家人享受天倫之樂。一年才去一次京城,點個卯了事。

因此,朝廷裡的那些大案,胡藍黨案,李善長案等等,都沒怎麼牽扯到他。

在中都的時候,湯和喜歡跟自己的老鄉在一起,這些老鄉不是他的功臣老鄉,而是他村裡的那些窮苦鄉親,他把自己得到的俸祿,也分給老鄉們很多。

古人說,苟富貴,勿相忘,湯和做到了。

湯和在朱元璋後期,還做了一件惠及後人的大好事。特別是對浙江老百姓。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倭寇就已經開始騷擾我國東南沿海了。

朱元璋於是請湯和出山,到東南打擊倭寇,畢竟,當時朱元璋那些功臣老將殺得殺,死的死,只有湯和還堪一用。

湯和聽到朱元璋的任命以後,沒敢拒絕,但是他請求讓方鳴謙一起去,因為方鳴謙懂海事,對海戰很瞭解。這個方鳴謙是方國珍的侄子,而方國珍是靠從海上販私鹽起家的。所以湯和也有識人之能。

從湯和推薦方鳴謙也可以看出來,湯和即使老了,仍然非常謹小慎微。他不懂海事,讓他去海上打倭寇,那不是趕鴨子上架嗎?萬一搞砸了,自己晚節不保事小,朱元璋以此為藉口,把自己弄死,落得個滿門抄斬,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湯和帶領方鳴謙到達浙江沿海以後,方鳴謙負責打造戰船,訓練海軍,修建海上堡壘,而湯和則在浙江沿海陸地打造衛所。

湯和在浙江總共打造了59座衛所,後來嘉靖朝的時候,東南倭寇特別嚴重,攻陷了很多城市,而這些衛所所在地卻阻擋了倭寇的侵略,保護了一方百姓,因此老百姓非常感恩湯和,朝廷還撥款給湯和修建了廟宇,讓老百姓祭拜。

湯和共有五個兒子,其中長子和最小的兒子,都死於明朝軍中,說起來,湯和家可謂滿門忠烈。

朱元璋大殺功臣,卻沒有動湯和,除了湯和謹小慎微,審時度勢,膽小怕事之外,湯家滿門忠烈,忠於大明朝,或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湯和死於七十歲,是病死的,他重病的時候,朱元璋派湯和的兒子把他接到京城養病,朱元璋還親自去探望他。

據說湯和有一百多個小妾,也不知道這老小子怎麼受得了,而且還活到七十歲高齡。當然,後來湯和把這些小妾給點錢都遣散了。


西堤君


其實不僅是湯和,實際上來講,徐達他因為吃了燒鵝,然後病發身亡,這個事也不能夠相信!總體來講,朱元璋對自己這批老弟兄還不錯,只要你們不去參加淮西勳貴集團,你就有可能善終。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朱元璋剛剛創立了明朝,大家都是從戰壕裡面滾出來的生死弟兄,不至於說因為權力爭鬥的問題,朱元璋對自己曾經的生死弟兄下手,所以對於李善長為了防止出現類似於劉邦一樣的悲劇,把自己的淮西勳貴抱成一個團,朱元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在這個時候,湯和就展現出了自己非同尋常的政治眼光,朱元璋起義那會兒,他指揮手底下的將領根本就指揮不動,誰也不聽他的,當時只有湯和老老實實的在朱元璋手底下聽他的指揮,為朱元璋對這個老兄弟也是抱有一種感激之情的,朱元璋後來開國工臣裡面封侯,湯和更是表現的既不鞠躬,也不自傲,而且不去爭搶,朱元璋對這個兄弟表示十分滿意。

在李善長,這能夠更加把控朝局,組建了淮西勳貴集團以後,湯和跟這個集團的利益往來相當少,他不像胡惟庸,李善長那樣,甚至於希望利用這個集團來完成自己的某些事情,他更多的對朝堂之上的各大集團表示敬謝不敏,我既不參加,誰也不反對誰,我就作為一個孤立的臣子,但是又不同於劉伯溫那樣的,手裡沒有權力,像亂世浮萍一般,(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湯和手裡面有兵權,而且是整個朱元璋集團裡面的老大哥,誰也不敢招惹他,因此湯和可以穩穩當當的一直度過洪武前20個年頭。

他自己不用像胡惟庸那一樣受到朱元璋的猜忌,又不用像劉伯溫一樣被別人給害死,自己還無處申冤。

一直到洪武21年,胡惟庸案爆發以後,朱元璋開始清洗一些新權貴,就是藉助胡惟庸,爬起來的那些朝堂之上的文臣武將,但是在這個時候,他並沒有去處理曾經的淮西勳貴,因為這個時候朱彪還在,蘭玉還在,兩個人之間的友誼還在,所以這也是淮西勳貴的一道保命符。

但是,湯和卻在這件事情裡面嗅到了危機。胡惟庸何許人也?胡惟庸是當朝宰相,跟淮西勳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於有的淮西勳貴將領就在他手底下聽用,這樣的人你都敢殺了,更何況是那些淮西勳貴曾經乾的那些荒唐事,遲早會被你給清算,所以在朱元璋還沒有動手對付懷胥勳貴的時候,湯和自己站出來,主動選擇放手,他把兵權給交出去了。

朝堂之上都是自己的老弟兄,又沒有人能夠威脅他生死,冰泉現在在手裡面簡直就是一塊燙手山芋,我以乾脆就把這個軍隊直接交還給了朱元璋,自己選擇告老還鄉,朱元璋當然是不答應,他也不明白自己這個老弟兄究竟看到了什麼,但是湯和想要離開的心思,沒有人能夠阻止。

也顧及到這位老兄弟戎馬一生為自己付出了這麼多,年紀大了,想要回家享福都不行,所以朱元璋你就同意了他的奏請,讓湯河遠離了是非之地,從此湯和和朝宗的太子和淮西勳貴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才是他真正的保命手段,兩邊不靠我,誰都不去沾光,如果出了事情算到我頭上,算我倒黴!

湯和最後活了下來,就好像當初有人勸商鞅一樣,你如果能夠做到激流勇退,善莫大焉,但是有多少人能夠做到的權利擺在手裡面,總不想把它給放手。


漩渦鳴人yy


作為朱元璋手下僅有的幾個能夠善終的功臣,洪武二十八年,湯和以七十高齡去逝,死後追封為東甌王。

對湯和的死,皇帝還傷心了好久。

在朱元璋手下活到善終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任務,湯和能活到壽終正寢,有著他獨到的本事。

(湯和)

那就是低調做人、不貪權勢、忘記從前。 湯和與朱元璋一起長大,也是朱元璋的最初領導。

《明史》說湯和“沉敏多智數”,是個低調的聰明人。

湯和比朱元璋大,又是曾經的上級,可是當這個小弟嶄露頭角之時,那些資格比較老的都不大服氣,只有湯和百分百服從指揮,朱元璋十分高興(“獨奉約束甚謹,太祖甚悅之。”)。

領導也是需要支持的,湯和在一開始,就站在了和別人不同的起跑位置。

在與老朱的相處的過程中,他也犯過錯。在與張士誠的戰爭中,湯和對領導也有過不滿,他說:“吾鎮此城,如坐屋脊,左顧則做,右顧則右。”

(湯與朱)

朱元璋把這句話記在心裡好多年,以至於後來封功臣時,只封湯和為侯,不肯封他為公爵。

朱元璋曾把湯和的缺點和錯誤刻在鐵券上,賜給湯和。應該是這份禮物讓湯和銘心刻骨的記住了,所以從此他夾著尾巴做人,不敢越雷池一步。

皇帝與開國功臣,關係向來很微妙。處置功臣是一門高深的帝王術,功臣如何處理與皇帝的關係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歷代功臣結果各異,有慘死的文種、韓信;有歸隱的范蠡、張良;也有一輩子富貴的郭子儀這樣的智者。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獨特的現象,越是出身高貴的開國帝王,對功臣越寬容,越是出身低微的對功臣越苛刻。


前者如唐之李氏,宋之趙氏;後者有漢之劉邦,明之朱元璋。錢穆先生認為,越是出身高貴的皇帝,自信心越強;而出身低微者,權力越大就越怕別人搶走,普遍多疑。

朱元璋廢除宰相,是因為對權力極度迷戀。


黃宗羲評價道:“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

具體到湯和個人,保命絕招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低調做人、不貪權勢、忘記從前。


當天下徹底平安無事之後,朱元璋是不希望軍人出身的老兄弟們繼續掌兵的。

湯和就能做到不貪圖權勢,主動提出:“臣年事已高,不能再指揮軍隊馳騁戰場了,希望能返回故鄉,為將來死去找一片容身之處。”

這正是摸準了朱元璋的心理,大投所好。所以朱元璋對湯和大加讚賞,賜錢讓他在中都修建府宅。

之後,倭寇犯境,湯和受命清剿。

在順利完成任務之後,他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交還兵權,請求回中都養老。

這樣的臣子,有什麼理由不喜歡?聖心大悅,馬上賜金三百兩、白金二千兩、紙紗三千錠、彩帛四十多套,同時下詔褒獎,准許他他每年都能與自己見一面。


湯和行事非常謹慎。太師李善長與他是多年舊交,可是當李太師借三百士卒修房子時,多年的交情就是用來出賣的了。

湯和向朱元璋告密,所以後來胡惟庸案繼續擴大時,李善長和許多老戰友都牽連進去,死於非命,湯和安然無恙。

湯和的謹慎還表現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上。國家大事他從不外傳,也不妄議,不讓人抓住把柄。

他有上百個小妾,後來全部遣送光了,所有的賞賜,都分給了窮苦鄉親,言官拿著放大鏡都找不到他的毛病,雖然活得累點,但總比被殺好多了。

所以洪武二十三年病重時,皇帝親自上門探病。當時湯和病得說不出話來,拉著朱元璋的手叩頭不止。

朱元璋也許是想起了以前的事,環顧自己身邊,那些跟著自己打天下的兄弟都殺得差不多一個不剩了,也有點觸景生情,淚流滿面。

朱元璋很少如此流露真情,也這也說明在朱元璋心裡,湯和這個人與其他大臣的區別。

湯和死後,子孫世襲靈璧侯,直至明亡。 湯和用一生寫盡了與領導相處的藝術。

他不是個將領,他是個藝術家。 原創文章,請多關注!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老朱雖然愛殺人,但他不是個沒情義的人,至少他對自家子侄外甥什麼的都很看重,即使他們不爭氣,他也不下殺手。

因此,若有部屬和他感情深,信得著,他還是可以放過的。

譬如湯和。

湯和與老朱早年結下情誼

湯和是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和老朱是同鄉,他早年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有千戶之職。從資歷來看,湯和比朱元璋要老。

老朱加入郭子興軍後,得到湯和的支持。朱元璋在義軍中現出才能後,又是湯和站出來擁護他,率先承認他的領導地位。

老朱自立門戶後,湯和全心擁護

《明太祖實錄》有載:

(湯和)長太祖三歲,獨奉約束甚謹,太祖甚悅之。

用現在的職場表現來說,湯和與領導有舊,但並不提起這茬,反而在公私場合中對領導恭謹有加。

估計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在草創之初,對於老朱的態度都沒有湯和這般恭謹。因此,老朱對湯和的印象很好。

湯和審時度勢,急流勇退

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60歲,對開國功臣們不放心了——帝春秋浸高,天下無事,意不欲諸將久典兵,未有以發也。

湯和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第一個提出辭官歸隱:臣犬馬齒長,不堪復任驅策,願得歸故鄉,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

朱元璋很欣慰湯和的識時務、知進退,於是賞他金銀,放其歸鄉。

洪武二十七年,湯和病重,朱元璋很是傷心,召其進京敘舊。次年,湯和病逝,終年70歲。

朱元璋追封湯和為東甌王,諡襄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