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並不一定發熱,為什麼有些地方還用體溫作為排除依據呢?

@所有都在


這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首先,目前大多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的症狀就是體溫上升,這是國內高級別專家認可的。其次,使用體溫測量來鑑別是否感染病毒是非常簡便有效且可以廣泛推廣和使用的方法,我們總不能在各個路口和農村社區都安裝一臺CT掃描儀吧。最後,確實有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沒有發生任何症狀,這也是本次傳染性病毒的可怕之處,需要引起醫務工作者和普通民眾的高度重視,出門戴口罩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公眾健康負責。


書影超話


今天下午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某日報拜訪的時候提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全國出現了一些沒有症狀的人,沒有發熱的人,也就是所謂的"隱形感染的人",然後怎麼防止隱形感染和傳染。題目說的很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不一定發熱,那為什麼還🈶很多地方用體溫來排除呢?


首先,糾正一個錯誤❌,並非用體溫排除,而是用體溫篩查!這一個正著說,一個反著說,但仔細想想這個很不一樣哦!為什麼要測體溫啊?那是因為很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會發熱啊!所以,體溫篩查手段,但是並非確診手段。測體溫仍然必不可少!


其次,我們不能撿個玉米丟個西瓜。什麼意思呢?沒錯,有些患者是不發熱,但是發熱的居多,我們要把握這個多的。同時,正如鍾院士以及國家衛健委發佈的診療指南所提到的,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熱並不是唯一症狀,也並不能確診患者。發熱的患者多了去了,不能說發熱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同時,不發熱的患者也有,那怎麼辦?第一,要問病史,問問患者有沒有去過武漢,有沒有接觸過可疑患者或者確診患者。第二,要做核酸檢測!如果滿足了第一條,那麼就必須做核酸檢測!


總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帶毒者"確實很可能比較隱蔽,但是他們只是少數,多數的還是有典型的發熱症狀。所以,測體溫不能少!!!但是,體溫並非排除標準。


普外三角針


依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診療方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表現為發熱、乾咳、乏力,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的症狀。最近發表的兩篇論文都有提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發熱、乏力。有41例確診感染者的數據顯示,確診人群中幾乎所有人(98%)報告有發燒,76%有咳嗽,44%有肌痛/疲勞。有99例的病例分析顯示83%有發熱,82%有咳嗽,31%有氣短,還有少數人有頭痛、咽痛、流涕、胸痛、腹瀉等症狀,在上述症狀中,至少有一個症狀有90%以上。血常規中淋巴細胞減少很常見,所有患者的胸部計算機斷層掃描(CT)均顯示實質性肺部異常,包括磨玻璃樣混濁,累積多個肺段段或多個肺葉。但也確實存在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不發熱,體溫正常的情況,但這畢竟是少數。

監測體溫是篩查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感染最簡單、經濟、有效的措施。

我們國家是人口大國,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恰值發生在我國春運之前,大規模的人口流動給整個疫情防控帶來極大的挑戰,由於絕大部分感染者多會出現發熱,因此,檢測體溫是較好的手段,但是體溫檢測確實不能完全百分百篩查出感染者,並且也存在發熱的這部分人群中有一些不是因為感染此次的病毒而導致的發熱。因此體溫異常是一個重要的警示徵象,發熱提示需要進一步篩查是否感染病毒。

對於目前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需要完善病毒核算檢查,同時進行胸部CT檢查,但這不是每個人都要做的檢查,當高度懷疑的時候才做,這是由於核酸檢查、CT也需要場地、設備及人力,這樣複雜的檢測手段是不適合用於大範圍的篩查。詢問是否有症狀,因為可能存在一定的恐慌,而部分人即使有症狀,也不一定如實回答,而體溫就是一個客觀的數據,用於大範圍的篩查是相對來說最合理的。

那麼針對那些症狀不典型,不發熱,或者甚至沒有症狀的病毒感染者,我們的大範圍篩查,肯定也是難以發現他們的,這個時候就是發揮個人的作用時候,明確接觸過從湖北武漢回家的親戚朋友或者接觸過在其他地方診斷或疑似病毒感染者,應自覺在家中居家隔離,出現相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同時,沒有感染的人群要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採取多種措施預防自己感染。


急診科鮮醫生


我是小影大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不一定會發熱,為什麼還用體溫作為排除依據呢?雖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會發熱,但是大多數人都會出現發熱和咳嗽的症狀。在所有感染者中,有80-90%的人會發熱和咳嗽的症狀。而有10-20%的人不出現發熱和咳嗽,甚至一點症狀都沒有。如果沒有症狀我們就無處下手,只能用出現最常見的症狀去排除,這樣才能不漏掉大多數感染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除了會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外,還會出現乏力,肌肉痠痛,類似於感染的症狀。所以很多人剛開始的時候都以為自己感冒了,自己在家吃藥休息,依然沒有好轉,還是發燒,可以為低燒,也可以為高燒。小部分人還會伴有頭痛的症狀,但是流鼻涕很少見。

除了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的症狀在,有小部分還會出現腹瀉,我們統計了21名患者,其中有2例出現了腹瀉,這2例都是重症肺炎才出現的腹瀉。輕症的那些患者沒有出現腹瀉。所以我們推薦,有可能早期病毒還沒有累及胃腸道的功能,隨著病毒進展,逐漸出現胃腸道損害。目前在糞便中也查到了病毒的存在,也可能會出現糞口傳播。所以對患者排洩物的處理,也要符合要求。

總的來說,發燒還是最常見的症狀,所以要用測體溫的方式來篩查感染者,其他的症狀也會出現,但是相對少見。


小影大夫


新冠病毒肺炎,感染者不一定有發熱,這是事實。用量體溫來篩查發熱者也是事實,注意,發熱並非排除新冠肺炎的依據。



關於新冠肺炎,有幾個概念要搞清楚:

1、新冠感染者不一定有肺炎。

所以WHO命名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19),也就是新冠病毒病,因為除了肺炎,這個病毒可以攻擊其他的器官和組織,如果只盯著肺炎,確實考慮不全面,所以我國也把名字由原來的新冠肺炎(NCP)改為與國際同步了。

2、新冠感染者不一定發熱。

越來越多的輕型患者被發現,而很多人並不發熱。發熱與否是機體與病毒抗爭的結果,跟普通的其他病毒感染一樣,輕度的發熱,是人體提高自身抵抗力的表現。但有些人並不發熱,一個原因是抵抗力極低,無法做出反應,還有可能就是感染比較輕微,身體也沒有反應。



3、為何要用測體溫來篩查?

醫學上檢查和篩查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後者是對目標人群實施的大範圍篩檢。比如肺癌篩查,用低劑量CT,對高危人群無症狀人群進行大範圍檢查。而如果一個重度吸菸者,某一天咯血了,要做CT,就一定要做標準劑量的CT。

對於新冠感染的檢查和篩查方法,跟其他疾病一樣,沒有完美的,其自身一直在不停的完善中。包括:對密切接觸者的隔離,無論是否發燒都要隔離,不通城市要求的,外地的多數人員都要隔離,也是一樣,這種隔離,不是取決於是否發燒。這些人一旦出現發燒,一定要去做核酸檢測的。甚至,有條件的情況下,密切接觸者也要做核酸檢測,而無論有無發燒。由此可見,做這些努力是要有代價的,代價就是國家的實力,各種綜合實力。



在完成密切接觸者的隔離以後,其他無接觸者,自然不能放任自流,所以,最簡單,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測體溫了。因為即使新冠感染可以不發燒,但比例很低,刨除最有可能感染的那部分已經被隔離,被針對性的處理,剩下的自由活動者新冠感染者比例已經很低,其中不發燒的,更是少之又少,這種情況下,測體溫是有效的。

筆者在寫這個的時候,北京通報了,昨天確診了10例,都是之前的密切接觸者,所以,有效隔離太重要了。之前花了那麼大代價,切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堅持到最後的勝利。


放射科楊大夫


為了排查新型冠狀病毒,現在到處都在監測體溫,進出高速路要測量體溫、進入醫院就診要先測量體溫......

可能有人會問,是不是所有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都會發熱,不發燒是不是就說明沒有被感染?

並不是所有的新型冠狀病毒都會出現發熱,也有部分感染者表現為乾咳、乏力等症狀,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另外,不發燒也並不能完全說明沒有被感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之後會有一個潛伏期,潛伏期一般為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在潛伏期內一般都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說並不是所有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都會發熱,也並不是不發燒就能100%排除被感染的可能。

那麼,既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並不一定發熱,為什麼有些地方還用體溫作為排除依據呢?

雖然說並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會出現發熱,但發熱還是最主要的症狀,絕大部分的感染者都會出現發熱症狀。另外,我們測量體溫並不是為了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我們是為了排查病毒,以便及早發現被感染者。測量體溫不但操作簡單、而且還很可靠,並且並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設備,實在是比較明智的方法。

大家可能會擔心,那些並不發熱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會不會被漏診呢?

在學校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反覆跟我們強調:疾病並不會按照課本來發病!並不是每一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症狀都很典型,這就增加了醫生診斷的難度。但是大家不要擔心,我們診斷新型冠狀病毒也會很謹慎,我們需要結合流行病學(比如湖北武漢居留史、接觸過武漢過來的人等)、臨床症狀(發熱、咳嗽、乏力等)以及相關的輔助檢查(血常規、胸片等)來綜合考慮,如果高度懷疑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能,我們還需要經過專家的討論,最後確診需有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行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如果疑似病例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至少間隔1天),那麼就可以排除了。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給大家傳播健康知識的全科醫生,關注我,您就擁有了一個家庭醫生。如果覺得有用,可以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吳醫生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在上個月的二十七號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主要是以發熱、乏力和乾咳為主要表現!當然,隨著確診的患者越來越多,臨床上也有發現有些患者沒有發熱。那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不一定發熱,但是為什麼還要用體溫作為排除依據呢?


第一,體溫並不是排除依據!

題目說量體溫是排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依據,這句話是不對的,是極其不嚴謹的哦,沒有任何專家教授說過不發熱的病人就可以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哦。

第二,為什麼還要量體溫?

沒錯,有些病人是不發熱的,但是別忘了大部分病人是發熱的!!!作為篩查,我們肯定需要重點關注那些發熱的患者!比如十個病人裡面有七個或者八個人是會發熱,而另外兩個人不發熱,那麼我們肯定先抓住這七八個發熱的人。為什麼?一來發熱的人佔多數嘛,把多的人篩查出來,那就不會漏掉太多。二來測體溫好測嘛。不發熱的病人可能只有乏力、痠痛、納差、咳嗽、咽痛等症狀。


第三,不發熱的患者怎麼防控?

很多人關心的是這個問題,不發熱的人我們怎麼發現?說實話,如果真的不發熱,又沒什麼症狀,那真的很難防!這也是為什麼讓大家戴口罩,讓大家洗手,讓大家少出門,少聚會的原因!因為有些患者確確實實可能不發熱!但是,別急,別怕!不發熱不代表不發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多數在一週之內就會表現出症狀,嚴重病歷可以底熱或者不發熱,但是它會有呼吸困難嘛,它有接觸過感染者或者可疑患者的經歷嘛!所以,對於不發熱的患者我們肯定需要綜合判斷,需要結合病史,特別是否有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是否湖北方向來的這種情況。
最後提醒一下,最近口罩用的多,請正確處理⬆️⬆️⬆️


骨科木匠劉醫生


因為測量體溫是最快捷、方便的排除依據。

體溫升高並不是新冠狀肺炎肺炎的絕對症狀!

目前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並沒有發燒咳嗽等症狀,從這點來看,發熱並不適用於全部新冠患者。

1,渾身乏力、噁心腹瀉。

2,心慌胸痛、胸悶氣短。

3,頭暈頭痛、迷糊嗜睡。

4,肢體麻木、肌肉痠痛。

這些全是新冠患者的前兆症狀,而且在生活中比較常見,與多種疾病都有所交叉,由於此類患者缺乏明顯的特異性臨床表現,很容易在現實就醫時出現漏診、誤診的情況,進一步增加傳染的機會,患者應該加強認識、加強識別和防護。

體溫的篩查只是第一步!

疫情期間的患者症狀多種多樣,而發燒依然是最常見的,各類營業場所的人流量較大,每個進出的人都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不現實,所以目前都是通過測量體溫進行第一步的篩查,然後對體溫較高的人群進行CT、核酸檢查。

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體溫永遠都會是是排除依據,這就像我們日常生活裡突然流鼻涕,害怕自己感冒趕緊回家吃藥,這些藥物不可能完全避免疾病的出現,但依然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這是為什麼?

因為我們的想法都想相同:“能預防一點是一點,能緩解一點是一點”,體溫的測量也是如此:能排查一些是一些。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羅民教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發熱(大於37.3℃),乏力和乾咳,當然,也有極少數既不發熱也不咳嗽的病毒攜帶者,但不能因為這極少數人就忽視了發熱這個最重要的症狀。從綜合角度來看,測量體溫是可以做到大面積篩查的,篩查並不代表確診,畢竟可以引起發熱的疾病有很多,還要進一步詢問病史,如果有武漢及周邊地區活動史,需要進一步取咽拭子或痰液來檢測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以往測量體溫大多用的水銀溫度計,比較費時間,而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紅外檢測儀可以很快的測體溫,最近你可能被別人拿著體溫槍在額頭上掃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火車站這種人流量大的地方,有較大的紅外體溫檢測儀,人們只要排成一列順序走過去檢測人員就能看到體溫,也是方便可行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部分可以沒有發熱,這個是事實,而處於潛伏期的患者也沒有任何症狀,所以,體溫檢測並不能作為除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依據,這個沒有問題。

那麼,為什麼全國各地都在用測體溫的方法來初篩呢?

1、發熱是大部分患者出現的症狀

雖然部分患者可以沒有發熱,但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大部分在發病期會表現發熱和呼吸道症狀,也就是說體溫升高、乾咳具有更高的普遍性,也最容易被我們發現。

2、體溫檢查的可行性強

體溫檢測是作為最簡單、最容易實行的一個臨床檢查,造價低廉,方法簡單,能夠在公眾中大範圍普及,通過這個措施,可以發現很大一部分疑似患者的線索。

3、每個人都精確排查是做不到的

一個人是否被病毒的感染,是需要醫學的專業檢測的,對於已經出現症狀的患者,或者說疑似患者,我們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專業檢測,才能做到確診或排除,比如:疑似病例,會用專業的試劑盒,進行患者的痰液、血液或糞便的核酸檢測,確定是否為病毒核酸陽性。而這些醫療資源不會用作普通人的篩查的,即沒這個必要,也沒有那多的試劑盒。

所以,體溫檢測雖然不能作為排除的依據,但是作為發現疑似患者的線索,意義還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