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现在一岁六个月了,总爱哭闹和打人!正常吗?

手机用户54752815308


自己没有主意的时候可以上网听下专家或者有相同情况的解释,对症下药!


清风总是徐徐来


这个宝妈要注意哈,如果是经常打人不管是谁都要打的话,我建议带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放心,是这样的我们有一个亲戚家的娃娃,就是小时候喜欢打人,看人说看见两个人,重影那种,大人也没有放心上,后来越来越严重,到大医院检查,说脑里长了一个牛子,晚期了,好可怜,五岁的娃娃就这么走了。


梅幺妹


之前见到过一个这样的孩子,领居家的孩子,爸爸上班,妈妈经常也不爱带,想出去上班,留给70多岁的太奶奶带着的。所有孩子都不愿意跟这个小朋友玩,孩子家长也害怕,毕竟太奶奶年纪也大了,当着她面过分说孩子也不好,但是谁也不想自己孩子挨打。所以每次看见他们来了,都躲着。

后来有段时间他爱来我们家玩,每次不听话的时候,我就好好的耐着性子跟他讲道理,引导他,每次稍微表现好一点的时候,都夸他。结果那段时间非常的听话,也没有那么皮了,每次走的时候都不肯走,都是送他到他家门口才行。

我觉得,有些熊孩子可能只是想要引起关注,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我不知道你们家在孩子做这些行为的时候,是怎么对待的。但是那个孩子确实可能是因为没有得到好的引导,孩子妈妈就喜欢打打骂骂的,孩子一点点事就吼,也经常就丢给孩子太奶奶,人年纪大了,也不能老带着走路什么的,总是放在车里坐着推着走。所以他可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希望跟小朋友们玩到一块去,只是不知道正确的方法。

正常来讲,小孩都会有些大人感觉讨厌的行为,比如说扯头发、打人、躺地上等,这些行为其实都有一个阶段性,只是一些孩子表现的严重点,一些表现的轻点,一些只在家里表现,一些在外人面前也表现出来了。我们家孩子跟我玩的高兴的时候,有时候也会一巴掌下来,跟他说了他知道这样不对,但有时候 还是克制不住一高兴了就来一巴掌,痛的我眼泪都流出来。所以这种时候,我也只能自己忍受着痛还得慢慢去引导。也许过段时间慢慢的就好了,就像之前他爱扯头发,现在就不扯了,还会给我顺顺头发再夸我好看。

你们家孩子多,也许孩子想要引起注意的心态更为严重,你回头想想,会不会有些时候对孩子的反应太敏感了点呢。连同两个姐姐都不喜欢他,孩子虽然小,但是能感受得到谁喜欢他谁不喜欢他的。也许可能是他感受到了这些对他的不喜欢,反而变本加厉了呢。也许想清楚这些对你有些帮助。


多然


不是有人格障碍,我家孩子2岁了,非常喜欢哭,你只要跟她说不字,她就抓狂,乱扔东西,然后我就吼她,越吼她她就越急。我发现只要她跟她爸爸相处的时候,这种情况就会好一些,所以1.做家长的尽量控制情绪,不要大声吼叫。2.这也许就是孩子的某个阶段,熬一熬,等她大一点就好了,我小时候脾气也很坏,也非常好哭,我妈说我孩子 就是随我了,是个烈火小奶奶,所以我等着她长大一点


菠萝宝妈


个人意见不喜勿喷。侄子也是这般大的时候。大人带出去和别的小朋友玩,老是打人家的小朋友,为了小孩子打架,大人也跟着受气。嫂子说起这个事儿了就头疼。我跟嫂子说了,也许这么小的孩子讲道理是听不懂,但他知道痛,要是他在打别的小朋友,要不就是家长打他手让他知道痛,要不就让别的小朋友家长打他手,让他知道你打别人家小朋友,小朋友的家长会打回来也会很痛的。结果还真灵,侄子再也没打过其他小朋友。。。


用户4138200335134372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我家宝宝一岁四个月了,我发现他有时候老是打我,还不停地扔东西,我不跟他玩时,他就在那里生气跪在地下,怎么也不起来,他脾气特别坏,我才知道他是跟我学的,我有时,离得很远我就把东西放到位置,还有就是我老是说不听话我打你了,后来我才知道,他想让你陪陪他,跟他玩,我只要跟他玩事,他的脾气特别好,一点都不会,打,扔东西,特别乖,总结就是,多陪孩子乐乐,等他高兴时,他的这些不好的习惯,很快就会忘记的,孩子小,记忆也特别短,当他有了其他习惯后,之前不好的,就会忘记的


宝妈二妞


打人一定是他在哪儿看到了,要慢慢改的!哭闹是小孩子的正常反应,只要不是身体不舒服,哭闹需要引导,不能任由这样下去!我孩子典型的是奶奶带着就容易哭闹,要什么不给就不行,因为她哭闹奶奶就会听,管用!换我就不行,但凡无理由的哭闹我都不理,哭一会儿不哭了再说话!跟着我比较好一些!


数拖把的女子


人格障碍是一种很常见的精神疾病,是指患者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发生异常。人格障碍有很多种类型,包括表演型人格、强迫型人格、自恋型人格、偏执型人格等。人格障碍的治疗因人而异,进行个体化治疗。

人格也叫做个性,是指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表现为固定的行为模式以及待人处事的习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人格特点,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某个人的行为方式明显偏离正常,而且已经根深蒂固地形成,就称为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患者的人格在内容上、质上都是异常的,不仅自身遭受痛苦,还会给他人带来痛苦和不良影响。那么,人格障碍的12种类型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

人格障碍的类型。人格障碍包括强迫型人格、偏执型人格、依赖型人格、自恋型人格、回避型人格、表演性人格、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等。

强迫型人格。强迫型人格是很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典型表现是过分追求完美。强迫型人格患者总是有一种不安全感,经常会处于紧张或者焦虑状态。这类人群常常思虑过多,很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一旦感觉别人在怀疑自己,就会觉得非常不安。这类人行为循规蹈矩、小心翼翼,害怕变通,给人刻板、僵硬的影响。

偏执型人格。偏执型人格也叫做妄想型人格,也是常见的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常表现为感觉过度敏感,对很多琐事耿耿于怀,思想和行为都非常固执死板,容易嫉妒他人的成就。

依赖型人格。依赖型人格也叫做虚弱人格,典型表现是缺乏自信和独立,他们常常轻视自己,感觉无助无能。这种类型的人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不喜欢竞争,害怕交易,容易产生焦虑、抑郁。

人格障碍的12种类型除了上文介绍的强迫型人格、偏执型人格、依赖型人格等,还有自恋型人格、回避型人格、表演性人格等。人格障碍的病因主要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发育影响、环境因素等。人格障碍常常从童年时期就形成,可持续一生。人格障碍是很难彻底改变的,但是可以通过治疗尽量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才一岁多的孩子,不考虑人格障碍问题,谈不上!但如果不好好引导,教育方式不对,发展下去,就有可能会出现人格障碍!这个时期孩子还小,对于自己的心情和需要不懂得如何表达,所以会通过哭闹和手势来发泄或者引起大人关注。家长应该帮助引导孩子学会以更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告诉他光哭闹和打人是不对的,解决不了问题。


静待花开的妈妈


你好,孩子一岁六个月,总爱打人,是没有人格障碍的,不用担心。

孩子住院后回家哭闹,是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医院的环境,对医院的病房很有安全感,回到家以后,孩子对环境很陌生,哭闹也是正常的。另外,孩子从医院回家后,为了让孩子安心睡觉,大人们也是想了各种办法,比如你说的来来回回抖着走,让孩子误以为这样才是哄睡的方式,所以出现不抖不走不睡觉。再有你说的喂药不吃的问题,我想说没有哪个孩子会愿意吃药,都得灌。[捂脸]

再来说孩子玩玩具超不过五分钟也是正常现象,一岁多的小朋友专注力本来就很短,有研究表明,两岁孩子能集中注意力7分钟,所以给孩子一点时间吧。在平时的游戏中,尽量不要去打断孩子,这样也能锻炼孩子专注力。

最后说一下宝宝打人,这个行为是不正确的,但是孩子打人总会有原因的。

1、他在模仿家人的处理方式,一岁半的孩子学习能力已经很强,如果家人在处理问题时,以打人的方式解决,孩子也会学习,又或者你家里还有两个宝宝,注意观察她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游戏中,有没有互相打人的现象,如果有,也要制止他们,因为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宝宝。

2、家长对待孩子打人之后的态度,如果孩子每次打人以后家长都去打孩子,或者骂孩子,或者冷处理,这样会导致孩子打人行为越来越严重,记住,不要强化打人的行为,要找出宝宝发脾气的真正原因,然后用心的去安抚宝宝,告诉宝宝有问题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孩子不会说的话,家长就以孩子的口吻帮助孩子表达,时间长了,孩子知道说话有用,自然就不去打人了。

3、平时教孩子一些情绪类的词汇,比如生气,伤心,愤怒,高兴,耐心等等,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可以说,宝宝现在有点生气,想要玩姐姐的玩具,我们可以去问问姐姐同意吗?如果宝宝没有达到目的我们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相信每个家长对这个都很在行吧。

最后呢,希望你多给孩子时间,多给孩子一点耐心,关键要做到不去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也许你觉得孩子现在比较难带,不如其他孩子乖,但是,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孩子,让他在自然的状态下生活成长,相信你也会收获一份孩子成长的快乐。





向日葵妈妈育儿分享


你好,宝宝不是人格障碍,这个可以放心。

宝宝是剖腹早产的宝宝,加上生病,宝宝的身体稍微偏弱,剖腹产的宝宝由于没有经过妈妈产道的挤压,触觉失调,都会比较粘人,安全感就比较弱,这跟我们的生产方式有关,宝宝的专注力不好,玩玩具不超过5分钟就扔掉,也就是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这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改善的。

1.宝宝按摩操

  在宝宝睡醒的时候或是换尿布的时候,妈妈可以给宝宝做做按摩操,双手搓热,轻轻地从上至下按摩宝宝的四肢、手脚、胸腹、后背,动作要轻柔。同时可以轻唤宝宝的名字,告诉他你在做什么,或为他念一段上口的童谣。宝宝会因此感到舒适和愉快,并且可以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这种按摩每天可以进行5至6次,每次3至5分钟。如果冬季室内温度较低,可以给宝宝盖上一层薄被,隔着薄被进行按摩,以免宝宝着凉。

2.手指按摩

  妈妈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可以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用另外一只手轻轻按摩宝宝的小手指头,或者把手指给他,让宝宝紧紧地握住。这样可以刺激宝宝的神经末梢,有助于宝宝的大脑发育及手指灵巧;也可以增进母子感情,让宝宝获得安全感。

3.平衡感的训练

进入1岁半以后,大多数宝宝已经能够下蹲、行走自如了。有的宝宝还可能会眼睛盯着地面,动作不很协调地往前“冲”着跑几步。或许你的宝宝早在1岁时就开始尝试着向后退着走了,但大多数宝宝要到了这个月龄,才能掌握向后退着走的技巧。让他在平衡木上练习,锻炼他的平衡感。

4.扔球训练

由于1岁半后,宝宝的手臂肌肉会发展很快,他会开始打人,也有宝宝的模仿行为会打人,打人能引起大人的注意,宝宝会打人,所以要多和宝宝扔球既能锻炼宝宝的力量还能多运动。

1岁半的宝宝基本上能掌握50~100个词,50%的宝宝能够掌握60~80个口语词汇。从这个月开始,宝宝的词汇量猛增,此后半年,可以说是宝宝词汇量爆炸期。如果宝宝的语言说不出来他就会暴躁,生气。

社交能力宝宝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时候,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宝宝总是表现的很自私,玩具、吃的东西都不和别人分享。其实宝宝在一岁半的时候并没有分享的概念,他始终相信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他应该得到所有的关注,所有的玩具和所有的好吃的。他同样认为自己的想法也是别人的想法,所以和其他宝宝在一起的时候,他很自然的不论做什么都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例如,当别的小朋友对他的玩具敢兴趣,宝宝马上就会把玩具拿开,甚至会做出有攻击性的行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我们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