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字?

东方国学



总之,从现有的古文字资料与文献来看,没有任何证据能说明“毒”字最初含义与女人有关。由于小篆和隶书字体差异比较大,所以我们可能很难分辨出其中的细微之处。如果对比一下东晋王羲之和唐朝颜真卿写的“毒”字,也许我们就能发现一些不同。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王羲之的“毒”字,下面部分是个“毋”,而到了唐代颜真卿时候,下面的“毋”就变成了两点,也就是“母”字。而在小篆与隶书中,其实“毒”的下半部分都是“毋”字。“毋”在《说文解字注》中的解释是“禁止”,通“无”。而“毒”字的本义是一种害人的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毒”字的下半部分其实是“毋”,而不是“母”。后来被写成“母”只是在汉字的演变与使用过程中的一种“误传”罢了。

直到今天,除了中国大陆以外,其他地区的“毒”字的下半部分依然是“毋”,而不是“母”。 因此,母亲很伟大没毛病,“毒”字下面是“母”其实和母亲没有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