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破五″的由来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初五,在民间,习惯的称之为"破五″。是年后第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元素。过了初五,人们就要从隆重热闹的新年氛围中,步入正规的常态生话。"破五″这一传统节日,从古至今,一直寄托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颇多的希冀和美好的期盼。

在久远的古代,由于受科学技术落后的制约,使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受限,只好带着美好的愿望,在漫长的历史迷雾中艰难的前行,创造了很多带着迷信色彩的禁忌和清规戒律,当然其中也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方面。总之,"破五″这一天,承担着寓意深刻的两种意涵。一是破除束缚人们的迷信禁忌和贫穷的桎梏。二是树立招财的意识和脱贫的信心。这些都为民间传统节日"破五″的由来留下了诸多有趣的神话故事和说道。

在破穷习俗方面有以下几种说法。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一是相传,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的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姜太公(约公元前1156年一一约公元前1017年)。封完诸位神后,都很满意。但唯独姜太公的老婆没能封到神,整日闹着要封个神位,姜太公厌烦地说:"你嫁到我家,让我穷了一辈子,所以不能封你。一个妇道人家,整天不干活,家里又脏又穷,你真是个"穷神″。谁知他老婆听后非常高兴,以为姜太公封他为神了,就到处张扬。结果她走到谁家,谁家又脏又穷,老百姓对她恨得要死,就乘着"破五″这天早起,又是放鞭炮,又是打扫卫生,把她撵出了门。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二是据说很早以前,玉皇大帝让弥来佛掌管过年的整体安排。弥来佛在大年三十请神时,把姜太公老婆这个有名的"穷神″给忘了。于是她气不过,便找弥来佛闹事。弥来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穷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愈闹愈大,弥来佛方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大年初五,让人再给你放几个炮,抱一次水饺算了!″穷神吃罢水饺后,老百姓就让她滚回去了。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三是"破五″即赶五穷,五穷是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曾见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的《送穷文》中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在"破五″走之。文人讲话文明,称送五穷。而老百姓就不那么文质彬彬了。直接实话直说叫"填穷坑″,并燃爆竹、大扫除,毫不客气地将五穷赶尽杀绝。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四是"破五″就要打破过年期间的很多禁忌。因"破五″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古代人对过年期间有很多禁忌,如:不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打碎家里的东西;不能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做针线活;不能打扫卫生,等等很多。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就会自动解除,故称这天为"破五″。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五是"破五″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旧时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不好的东西,都是那些不道德的小人带来的,所以正月初五这一天吃饺子的行为,就是将这些小人通通的处理掉,避免这些小人在未来的一年里,给自己和家人的心上添堵,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生活。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在迎财神方面有以下说法。

一是正月初五俗传是财神的诞辰日,人们利用多种方式,喜迎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和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魚″是"余″的谐音,讨个吉利。人们满怀着发财的希望,憧憬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二是"破五″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各类商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停业,而在正月初五开市。认为选择初五财神生日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无论你的生意如何,这一年的财运都会很旺。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由于正月初五,有着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任务,所以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将这么多讲究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有"破五"特色的习俗一一摆宴席、放鞭炮、吃象征"元宝″的饺子等来哄托"破五"这个古老节日的特殊氛围。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破五″留传下来的各种传说和各项活动,只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回眸,特别是那些带有迷信色彩和不适宜时代发展的内容早已被现代人弃用。尤其是在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不用送穷神,也不用迎财神。只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国家的富民政策和扶贫政策,就能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之铬,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