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春节话诗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关于春节的诗词,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莫过于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这首《元日》了。1067年,王安石被即位的宋神宗重用,欲使新政。1068年的元日,也就是大年初一,王安石联想到变法的各种新景象,欣然作了此诗。

春节话诗词


一. 关于春节来历、春季活动和春节诗词。

1. 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称谓始于民国,民国之前的“正月初一”,不叫春节,称作上日、元日、正日、元辰、新正、新元、元旦等。

夏商周时期,夏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到了汉朝汉武帝时期,则复以春季的一月一日为岁首。

1913年(民国二年)7月,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从1914年起实行。之后,夏历的岁首,就开始称为“春节”。 公历(格里高利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

春节话诗词


2. 春节活动。

春节是一年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这天,但是,古代民间,春节活动是从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的“祭灶”开始的,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现代的人们,沿袭了传统的习俗,春节活动,从“祭灶”开始,到正月十五、六结束。

春节话诗词


3. 浅言春节诗词。

史上文人关于春节的诗词很多,或者如王安石《元日》的欢度佳节之作,或者如唐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羁旅思乡之作,或者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怅然之作,这里择取了其中的一些名作。

春节话诗词


二. 关于除夕的诗词。

1.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孟浩然(689年—740年),和张子容同为襄阳人,有着生死之交,这年的除夕,孟浩然在乐城张少府(子容)的官邸度过。这首关于除夕之夜的五律,先写了两家的深厚情谊,再写了共宴守岁的情景。听《梅花》曲,饮新蒸的柏酒,随遇而乐,不觉年年。

春节话诗词


2.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是唐代诗人高适(704年—765年)除夕之夜的羁旅之作。除夕之夜,是团圆之夜,诗人远离家乡千里之外,寒灯只影,感受的是孤寂清冷,不由心中凄然。天增岁月人增寿,过了今夜,将又长一岁。

春节话诗词


3.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唐代诗人戴叔伦(约732——约789)的五律《除夜宿石头驿》,与高适的《除夜作》一样,同为除夕客居之作。只是戴叔伦以更多的文字写了寂廖无奈的心境,是自嘲,也是无奈。“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或许是所有无法回乡团聚者的心情写照。戴叔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春节话诗词


4.《除夜雪》(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夜雪》是诗人陆游(1125年—1210年)写除夕夜雪之作。除夕夜雪,可谓天降祥瑞。诗人怀着良好的心情,忙着以草字体赶写桃符,盛了半盏的屠苏酒也来不及喝。

春节话诗词


除夕的诗词,还有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岁夜咏怀》,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守岁》,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七律《除夜》,南宋女诗人朱淑真的五律《除夜》,南宋诗人戴复古的七律《除夜》,南宋词人吴文英的词作《思佳客·癸卯除夜》等。

春节话诗词


三. 关于春节的诗词。

1.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是唐诗中一首非常知名的五律,全诗文字自然流畅,景致鲜明壮美,情景交融,极富韵味。无论是颔联写景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还是颈联写岁月更替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以及尾联思乡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都堪称千古佳句。

春节话诗词


2. 《田家元日》(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田家元日》是孟浩然于元日(正月初一)写的诗作。斗转星移,又是一年,年届四十(四十岁,为强壮之年)的诗人,虽然没有官禄,依然忧心农事。诗人以前隐居时,曾经结交农夫野老,参与田事劳作,所以对农事关心,对农村深怀感情。

春节话诗词


3.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毛滂(1056--1124),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其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莲花滴漏送旧年,屠苏酒冻碧井悬。晓寒料峭,柳丝弄黄。佳人劝酒,醉乡深处,只道与东风故旧。

春节的诗词,还有唐代刘长卿的五言律诗《新年作》,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七言律诗《元日》,宋代诗人刘克庄七言律诗的《元日》等。

春节话诗词


四. 关于元夕(元宵节)的诗词。

1.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代诗人苏味道(648—705年),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先祖。《正月十五夜》是苏味道描绘元宵夜神都(洛阳)观灯的盛景。灯火彻夜辉煌,京城弛禁。万家空巷,皓月当空。歌伎浓妆歌舞,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成语“火树银花”,即出自该诗。

春节话诗词


2.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同样的元宵之夜,同样的花市如昼,故人却已不见,“泪湿春衫袖”。此词被认为是欧阳修怀念去世的妻子杨氏所作。词句的构思,近似于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由之成为男女黄昏约会的代言句子。

春节话诗词


3.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被认为描写元宵节最为经典的词作之一。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烟火纷纷如雨。宝马雕车,人来人往。凤箫声动,鱼龙灯彻夜飞舞。词的上阙,极度渲染了元宵节之夜的盛况。

词的下阙,写了在往来盛装妇女中对意中人的苦苦寻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该句也被近、现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作为“治学三境界”的第三境界。

春节话诗词


元宵节,虽属春节活动的一部分,但有着相对独立的节日氛围和文化色彩,尤其是观灯的习俗赋予了其更多的意义。古来关于元宵节的诗词,提到的之外,还有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五律《十五夜观灯》,唐代诗人张枯的七绝《正月十五夜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蝶恋花·密州上元》,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永遇乐·落日熔金》,宋代词人蒋捷的《女冠子·元夕》等。

春节话诗词


结尾语:欢声笑语尽相闻,度岁经年意自欣。春去春来春色好,节逐花舞欲缤纷。作为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是团聚的日子,是欢乐的日子,是迎新的日子,也是凝聚着传统经典文化的日子。

春节话诗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