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徘徊欲睡复起行,三更犹凭立栏杆”。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所作,表达了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心绪。现代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大或者其他原因经常失眠,但可以靠手机来排解难以入睡的寂寞。

古人没有手机、电脑、电视,那他们一般都做什么呢?太阳睡了,古人的文学灵感就在万籁俱寂的夜里迸发出来了。家国仇恨、思乡念亲、抒发志向都化作繁星点缀着皎洁的夜空。

一、 无心睡眠的诗圣

为什么人会失眠呢?当然是因为心事过重,放不下心中所想的执念。自屈原作《离骚》来,人们将诗人称之为“文人骚客”。这个“骚”,还包涵着牢骚的意思。所以文人大多都是心中所思所想太多,才会造成失眠。杜甫便是这其中的代表,他以圣人的情怀观照着世间万物。所以他的作品也被称之为“诗史”。

1. 身处草庐,忧思寒士

杜甫的许多作品都被收录在语文课本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是一位“老朋友”了。而他的文学作品风格沉厚,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他可谓是“失眠诗人”的最佳代表,许多优秀的文章都是其辗转反侧时所作。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述了杜甫在深秋夜里,风雨交加时无心睡眠的所思所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南边村子里的孩子,把大风刮落下的屋顶上的茅草带到了竹林里去自己却只能“唇焦口燥呼不得”。描绘了一幅年迈老翁,面对顽皮儿童的无奈。

再看看自己屋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被褥盖了许久就像铁一般沉重,孩子睡觉也不安分。“自经丧乱少睡眠”,这句话正好印证了杜甫的疯狂失眠现象。为什么少睡眠呢?自然是安史之乱以后的“国破”,这时一封家书能“抵万金”。

漫漫长夜,雨水似豆般滴答在床沿上,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生活。转念一想,这该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房子,让天底下所有受冻的人都能有个温暖的家。“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如果真能这样,本人就算被冻死也非常的满足。

2. 寓情于景,借景生情

少陵野老不仅仅是只关注于人,对于景物在无心睡眠时也有他独到的感伤。“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自安史之乱后四处漂泊,无数个迁徙的夜里他都不禁产生去国怀乡之情。

这首《旅夜书怀》便是他在羁旅的夜里所作,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抒发出对于身世的感慨。微风浮动着小草,几只客船孤零零的漂泊在码头上。“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际像原野般广阔,月光倾泻随着江水流逝。

他感叹在这壮丽的天地中,自己就像沙鸥般随波浮沉。正是因为心中的万般愁绪,才使得他发出如此感慨。所以,也不见得失眠全是坏事。对于满腹经纶的古人来说,这恰恰是才思泉涌的大好时机。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类似于此种的失眠诗,还有很多。比如《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他一人寄居在幕府之中,梧桐也枯萎了,蜡烛也快熄灭了。长夜漫漫,自己的孤独在其中竞相显现。

《江汉》中这个迟暮的老朽,再次于夜里失眠。他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看见天上的月亮不禁感叹自己像它一样孤独。“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他自感时日无多,但身为“思归客”却不得不在此继续寂寥下去。“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又一次的将文章升华到了忧国忧民的高度,虽然已然老迈,但却仍然希望能为国家再做出贡献。

二、 沉吟失眠的文人骚客

除了诗圣之外,还有“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太白和“渺沧海之一粟”的大苏学士。李白相较于诗圣而言,多了几分恣意的洒脱气息。而苏轼则又有些许的感时伤怀蕴在作品之中。三人共同的特点就—失眠。文人的心思,总是细腻于常人。尤其是在深夜当中,更是会想到一些常人无法体会的事情。

1. 酌酒只因欲入睡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喜爱饮酒,而且也因此做出了许多佳句。那他为何对酒如此青睐呢?“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一杯杯的喝完了,李白终于能够不再经受失眠的困扰。

而且为了解决失眠的困扰,李白也经常自己跟自己喝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在喝酒的时候不免感叹自己离愁的孤独。只能自己陪着自己,推杯换盏。或者邀请明月,共饮浊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当他不喝酒睡不着的时候,也会独自思考自己的人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黄口小儿都会背诵的《静夜思》抒发少年羁旅的青莲居士,在无眠的夜中对着月亮思念家乡的心情。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这首《长相思》,是李白在深夜时过度思念自己的爱人所作。本来就思念的睡不着,而那盏古灯还已经油尽灯枯。只能拉开帘子,对着月亮独自叹息。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相思无眠的伤感和对爱人的执念。

2. 失眠就出去走走

苏轼的后半生在颠沛流离的贬谪途中度过,面对仕途上如此的失意正常人谁也无法倒头就睡。《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在第一个执政地方黄州所作。同样被收录在语文课本当中。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一日,苏轼想睡觉时月光洒落进来,就想出去赏月。这可能是因为自己平日也经常失眠,而正好趁着月光皎洁便正好消解寂寞。“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但没人能够陪他,于是便想到了住在承天寺与自己经历类似的张怀民。

水藻与荇菜纵横交错,还有竹柏的影子倒映在水面。词人不禁感慨,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柏?只是没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出来欣赏罢了。“闲人”二字,体现了苏轼对于此种情景的不满但又有了些许的释怀。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苏轼有时也会饮酒,也会“每逢佳节倍思亲”

。《水调歌头》便是他在中秋无眠,醉酒所做。他也曾经做过令人沉吟的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纵使相逢应不识,不思量,自难忘”。他在夜晚梦到了自己去世多年的妻子,写出了这首令人读来泪目的绝句。

三、 夜深人静处,才思泉涌时

这些古人也会像现代人一样失眠,也会不停的幻想明朝如何,不断地回忆往昔如何。他们将自己的心情,用词句记录下来。抒发着自己的真实情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如此多的传世名篇留给后人吟诵。

1. 感时伤怀型

杜甫就是这个类型的典型代表,他是真真切切的日常失眠。安史之乱给他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家人离散,民不聊生。这些都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用笔墨记录下自己的心情。

或者直接感叹人生,或者融情于景。他将无眠时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部融化于作品之中。但最后,都对其进行了升华,使其上升了高度。杜甫的遐想,就是

深夜睡不着时的虚妄之想。他闭上眼睛,听着雨声。想到了那些连个茅草屋都没有的人,不禁在心里感叹什么时候才能使得人人都住上房子。

杜甫以自己的体会,进而推己及人。无视自己的困境,想着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之人。而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想法,大概也只有在寂静无眠的雨夜才能想出。

他和苏轼属于同一类型,在失眠之后都会想到自己的亲人感慨自己的尴尬境遇。“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每个中秋佳节他都不禁思念起自己的亲人。一想至此,孤独感和挫败感便油然而生。

2. 饮酒逃避型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总是想醉酒,从此模糊世界的倾斜”。李白是一个感情细腻且又有几分狂放之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虽然嘴上说的如此轻松,自然,但在深夜里难免会想自己明日的去处。

在喝了酒之后,便可以随即忘却一切之烦恼。为了解决辗转反侧的困境,那就努力让自己喝醉。喝完酒之后,所有的痛苦都会烟消云散。自然,也就不会存在失眠现象了。这与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而导致的失眠非常相像。

3. 忧国忧民型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在深夜听着窗外的风雨大作,忽然想象到战场上的画面。虽然已油尽灯枯,但还是希望能够策马执缰,为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

陆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国作家。他把毕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收复失地中去。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只痛恨自己无法活着见到北定中原之日,只得寄希望于家人祭祀的时候相告于他。

“贪程多卒卒,失眠每昏昏。”一生为了抗金大业奔走的陆放翁早已无力再继续战斗,所以他经常因为家国破碎而不能入睡整日昏昏沉沉。“漏床腐席夜失眠,湿灶生薪朝不爨”。在这个大雨滂沱的夜晚,陆游再次失眠。

结语:

古人的失眠与现代人的原因大体相似,感叹自己境遇不堪或者思愁前路。只有陆游是真正的因为家国有恙,而辗转反侧。最早的失眠诗应该是《诗经·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因为思念自己的爱人,而夜不能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