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这些医院前面为什么有大学的名字?

石间烟霞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复旦大学直属的一家附属医院,前身是“中比镭锭治疗院”,成立于1931年3月1日。1951年7月中比镭锭治疗院更名为上海镭锭治疗院。1954年1月划归到上海第一医学院,并改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肿瘤医院。2000年,随着复旦大学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合并,附属医院也一并合并到了复旦大学。

类似这样大学名+医院名来命名医院的形式,也是比较常见的。我国最牛的医院,水平最高的医院,除了解放军总医院,其他全是这种大学的附属医院。第一名的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同一机构。

这种医院命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互相给对方贴金。医院借助大学增加知名度和信誉度和科研背景专业实力和水平,更好地吸引患者;大学同样借助医院增加知名度和信誉度和科研实力专业背景,更好地吸引考生。大学与医院搭档在一起合作,会收到双赢的效果。

医学教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当长的时间是在医院中度过的,特别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等专业,更是60%以上时间在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里。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关技能必须要在医院中观摩学习。所在,医科大学或者医学院,根本离不开医院,否则学生完成学业都有困难。没有附属医院的医科大学或医学院,基本上没什么实力,也很难开展临床、口腔这类专业的教学。有的大学为了开设医学教育,直接把某一所医院搞成自己名下的附属医院。如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等。

但是医院可以脱离大学自己独立运行。不过医院的名气,一般不如大学。如果医院有一所名牌大学为背景,那就会在名望、声誉等方面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对患者的吸引力会更强。同时,医院身后有了大学,在争取科研项目和开展科学研究方面,更有优势。所以,医院希望成为一所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特别是名牌大学的附属医院。

不过同样是附属医院,附属的形式却有很大差别。两大类:直属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有的是附属大学的医学院(部),有的是直接附属于大学。

直属附属医院与大学是隶属关系,实际上是大学的一部分。由大学的相应职能部门对附属医院实行垂直管理,医院全面参与学校的临床教学工作。

非直属附属医院,与大学没有隶属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合作关系。大学与医院通过协商开展合作,双方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虽然医院名字改为附属医院,但是医院的领导体制不变、隶属关系不变、经费渠道不变。大学只能参与附属医院中某些方面的管理,有限的管理。

但是不管怎样附属,医科大学与附属医院的合作,都是双赢的结果。而医院的名字直接 以“大学名+医院名”来命名,就是直接亮名身份:我的背后是名牌大学。大学也需要这样命名的医院,附属医院越多,学校的医学实力越强。互相贴金,何乐而不为呢?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高考第一志愿


原来肿瘤医院属于上海医科大学的,医科大学并入复旦大学后就挂复旦大学的牌子了,实际上一点意思也没有的,同复旦大学没有任何关系,当然现在是上下级关系了。大学合并,尤其像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并到复旦大学是很荒唐的,毫无意义,这个大学本来规模就很大了,而且历史悠久,科研教学力量极强,肿瘤医院是其附属医院也是顺理成章的事,现在弄得有点不不伦不类。俺是局外人,不知局内人是咋想的。


夕阳銜山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何前面有个大学的名字?为何现在的很多医院都挂个牌子:大学附属医院?

这个医院医院前身是“中比镭锭治疗院”,1954年1月起,上海镭锭治疗院划归到上海第一医学院,所以名字改为并定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肿瘤医院。

上海医学院后来并入了复旦大学,所以肿瘤医院就成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咱先看看2018年复旦大学中国大学医院排行榜情况,

看了这个名单,你就一个感觉,清一色的大学附属医院,基本上国内最牛的医院基本上都是大学附属医院。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北京协和医院,这个其实是北京协和医学院附属医院,本质也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其实是中国人解放军医学院附属医院,目前只有中日友好医院等不是大学附属医院。

医学院情况

以前的医院一般上级单位是当地政府部门,一般隶属于卫生厅或者卫生部。而医学院呢在2000年以前,部属医学院都是卫生部直属高校,省属医学院是省属高校。教育部没有直属医学院的。


一般的医院要么隶属于地方政府,要么隶属于医学院,后来改革后,基本上所有的医学院都并入了综合性大学。所有医学科附属医院都变成了大学附属医院。

一般每个省最牛的大学,最牛的不是当地的大学附属医院就是省人民医院。比如河南最牛的医院,第一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是河南省人民医院。

各个省人民医院,现在也基本和大学合作了。

比如河南人民医院现在变成了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而是是直属附属医院。

目前各个省基本都是这样,不过像河南这样把省内老大老二都拿下的不多。一般都是两个大学拿下。


比如安徽省,安徽省医院被中科大拿下:

四川省人民医院被电子科技大学拿下,电子科大要和川大争一争这个医学地位了,虽然目前实力不够,但是未来就不好说了。

以前最牛的医院都是大学附属医院,现在各省有实力的医院也纷纷和大学合作,那么原因何在?

首先,能当大学附属医院的实力都是不多的医院,尤其是直属附属医院,实力不够大学还不要呢。

肯定是对医院有好处,对大学也有好处,双方都有好处。

对于医院来说,跟着大学混,好处肯定很多了。

  • 可以以大学名义申请科研经费了

  • 可以以大学附属医院申请各类自然科学基金

以大学名义申请各类经费,可以从教育部申请经费,也可以从卫生部申请经费,多了一跳渠道,带上大学的牌子,更厉害了

而且医院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和大学附属医院比差距太大了,科研没有,教学也没有,人才也没有,科研和学术人才培养平台的滞后,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发展。

大学单打独斗无法申请科研,如果成立大学附属医院后,大学的所有科研平台都是自己的,这样无形之中实力大增,申请科研非常容易了。

河南省人民医院自称变成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后,才实现了自然科学基金的0突破,然后连年增长。

医院一般自己没有人才培养能力,如果自己单独混,没有研究生招生资格,无法进行医学传承,一旦挂靠大学后,大学如果有医学博士点,那就可以招博士,大学有硕士点就可以招硕士,著名三甲医院的教授水平都是很高的,所以急需一个大学平台来培养人才,尤其是有医学博士点的平台。有了平台可以培养医学硕士博士,又可以发论文,学生干活,导师们就轻松点,教授们工作量都可以让学生来干,自己爽歪歪了,而且每年的论文也是学生写。

河南省人民医院最后跟郑州大学混而不根河南大学混,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河南大学至今没有医学博士点,而郑州大学的医学博士点是首批医学博士点。

培养了人才,就可以自己医院优先留用。总不能去捡人家剩下的,多没面子啊,另外导师们用自己的学生,第一放心,第二扩张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

医生们都可以变教授导师了,你说医院的老医生肯定热烈欢迎啊。

合作对于大学的好处

对于大学也是好处多多,至少医院那群人发的论文都是以大学名义发的,他们申请的科研最后都算到大学头上,而且大学研究生也有地方培养了,也好实习了,毕业也好留医院了。所以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急切需要好的医院来加盟,另外医学本来就是个非常特殊的学科,必须有很强的临床医院做支撑,没有附属医院的医学院是伪医学院,而不能培养研究生的三甲医院无法进行医学传承,不利于人才培养。

没有强大附属医院的医学院,都是伪医学院,医学院水平高不高,就看附属医院多不多,厉害不厉害。光会发论文的医学院都是伪医学院,比如清华大学医学院,南开大学医学院等等。

老铁们。你们看懂了为啥大学要加医学院吧。


高校专业那些事


在中国社会体制中,大学需要许多医院支撑其发展定位,一便于大学规模扩大,二便于学生实习和就业,而许多医院也需要大学的名气支撑其发展,一可以便于医院获取更多的平台,二医院也需要更多的医学人才支撑医院的发展,因此就会有许多医院变成大学的附属医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成为名牌大学的附属医院,它必须有一定的基础,甚至在某些领域有特别的成绩,当然一所地方医院能攀上名牌大学的附属医院,对于这所医院也是可以炫耀的,在发展过程中还可得到大学的支持,医院医生还可成为大学的客座教授,也就是说高职称的医生有双职称,如主任医师可以兼大学的教授等等。


福建桃花岛陈药师


闵行区中心医院前面挂上了“复旦大学附属”,名片倒是响亮了,可是内在呢?可以说一塌糊涂。医护人员跳槽多留不住就是一个明证。


陈工106280976


很多大学都有医学院啦!交大、复旦、同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