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肩袖損傷該如何治療?

wzx9996


劉醫生談骨論筋🐵肩袖損傷的治療🐵

以前只要是肩膀疼痛,大家基本上都當肩周炎治療,結果效果不理想。近幾年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和檢查設備的更新,肩袖損傷也逐步的進入大家的視野。原來肩膀疼痛不只是肩周炎,還有可能是肩袖損傷。對於它應該怎樣治療?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


肩袖損傷

肩袖又被稱為旋轉袖,是由覆蓋於肩關節前、上、後三個面的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和小圓肌的肌腱組織組成。發揮著維持肩關節穩定性的作用。當肩袖受到外傷或者勞損等原因引起撕裂,就叫肩袖損傷。


引起肩袖損傷的原因:1.肩袖組織老化退變。隨著年齡的增加,肩袖組織變的脆性增加、韌性降低,容易受傷。2.特殊的解剖結構,局部血液供應不好,特別是岡上肌部位。容易受損,而不容易癒合。3.肩袖受到反覆的磨損和撞擊。4.外傷,這是青少年發病的主要原因。

肩袖損傷的症狀:1.肩膀出現疼痛,外傷時可感覺到明顯的撕裂感。疼痛呈一過性,幾天後加重,夜間尤甚。2.肩關節活動受限,有明顯的疼痛弧。3.有明顯的壓痛點,打封閉以後效果差。4.上臂下垂實驗陽性。


對於肩袖損傷的治療,要根據損傷程度和患者的情況來定。

一、肩袖部分斷裂者

1.休息,減少肩關節的活動。可以三角巾胸前懸吊。嚴重的可以外展架固定。三週左右,有利於肩袖的修復。

2.局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消腫和癒合。也可配合著理療。

3.藥物治療。主要是活血化瘀藥物的應用。

二、肩袖完全斷裂者

對於這種類型的,最好是在三週以內採取手術治療。因為越早手術就越容易恢復它的張力,防止萎縮。


肩袖損傷,後期的鍛鍊也非常重要。目前,建議在三週以後就需要逐步的加強鍛鍊了。這樣可以有效的預防併發症,恢復肩關節功能。鍛鍊的過程,還是一個比較痛苦的過程。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本人講一下自己的親身體會和經驗。

本人2008年左肩突然疼痛,手臂不能上舉,上舉時肩頭撕裂般的疼痛,沒去醫院診斷和治療,也不知道是肩周炎還是肩袖損傷,朋友告訴說是50肩,並說治不治都三年。

本人通過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側臥睡姿,以及合適的鍛鍊方式,用一年時間基本恢復正常。

個人認為大部分的肩部老損或勞損,都可以通過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和鍛鍊進行改善及治療,要重複利用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而不是僅僅依靠藥物或手術治療。

個人認為不能違背自然法則,用進廢退是生物界的自然法則,過猶不及也是法則,因此要科學地生活、科學地運動和鍛鍊。

1、個人認為不良睡姿是造成肩部損傷的重要原因

沒錯,是重要原因,當然不是唯一的原因。自己也是認識到不良睡姿對肩部疼痛的影響,才決心去改變。

這個原因很隱匿,或許醫生也不明白,經常會被人們完全忽視掉。

對於已經發生肩部老損或勞損的人,一個非常重要的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已經不堪重負的肩部肌肉失去抵擋能力而受傷,這就是不良的睡覺姿勢。

許多人習慣側臥睡覺,尤其喜歡偏向一側側臥,不由自主的,已經習慣到潛意識裡去了。

假如一個人體重為160斤,軀幹+頭部+手臂重量會佔比60%為96斤。當側臥睡覺時,如果枕頭過低,則幾乎有40多斤的重量壓迫在肩頭上,一個晚上睡覺時間按照8小時計,側臥時間平均按6小時算,每天如此,老損或勞損的肩部能夠承受得了嗎?一定是承受不了的,會損傷。許多夜晚加重的肩部疼痛,除了神經性的,被壓迫至疼是很大的原因。

正是由於不良睡姿導致肩部肌肉損傷的時間比較長,是逐漸積累的過程,過程中又無大的不適症狀和感覺,才不容易被發現,也不會引起重視。

側臥睡姿正確時的人體受力示意圖如下,頭部、肩部、軀幹受力均勻,有益健康。

側臥睡姿不正確時的人體受力示意圖如下,肩部受壓迫力增加很多,還對頸椎和胸椎有影響,因為會使頸椎和胸椎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造成相關的肌肉老損,不宜健康。

兩個圖對比可知睡姿不良對肩部的損害是很嚴重的。

2、如何糾正不良睡姿

如何糾正不良睡姿?關鍵在枕頭上。

枕頭(壓實後的)高度應該是側臥一側肩頭至脖子的寬度,且在脖子部位不能懸空。

枕頭的選用方法有兩種,可根據自己喜好選擇。

第一種方法,準備兩個枕頭,一硬,一軟,硬的放下邊,軟的放上邊,側臥時用兩個枕頭,仰臥時用一個枕頭。

第二種方法,一個枕頭中間有凹陷位置適合仰臥,兩邊較高適合側臥。

有合適的枕頭了不是萬事大吉,自己還有有意識地去用,且要用好,並且要與適量運動相結合。


草獅子


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我們發現肩袖損傷是肩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佔據了33%左右,超過了我們熟知的肩周炎。

一、 那肩袖損傷有哪些症狀呢?

1.疼痛:尤其是以夜間疼痛明顯,可以放射到大臂外側

2.無力:以肩關節外展無力為主

3.關節活動度缺失:自己抬胳膊角度明顯減少,但是別人幫忙抬正常(這是鑑別肩周炎的主要症狀)

當然,明確診斷還是需要核磁共振檢查,它能夠顯示肌腱損傷的程度以及肌腱的殘存治療和軟骨情況,為後續治療提供依據。

二、那麼確診為肩袖損傷該如何治療呢?主要分為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

手術治療:現在多采用關節鏡手術,相較於傳統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點,但是手術醫生的要求較高,費用也較高。那麼什麼樣的患者適合手術治療呢?

1.對於年紀輕且核磁顯示有明確撕裂的患者,'這類患者對於肩關節要求較高,單純的保守治療打不到患者的要求

2.年紀較大但是身體條件允許且自我要求較高的患者

1.肌腱退變沒有明確的撕裂患者

2.年紀較大,只要求不疼痛,對關節活動度要求不高的患者

首先要明確肩袖的主要作用:是將肱骨頭穩定在關節窩內,保持肱骨頭的穩定,因此肩袖的力量尤為重要,如果肩袖力量差,也有可能造成肩關節的不穩定,從而損傷肩袖。

肩袖肌群的力量鍛鍊:前屈,外展,內旋,外旋





希望能幫到大家


復健朱醫生


所謂的肩袖損傷,其實指的就是在肩關節周圍的四塊肌肉,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的損傷,其實這4塊肌肉最主要的作用是穩定肱骨頭在肩胛骨盂窩中的位置,因此它主要是起穩定作用。

那麼肩關節周圍到底有多少塊肌肉呢?一共有17塊,這17塊肌肉任何一塊的損傷都會導致肩關節力學關係的紊亂,當肩關節的力學失衡之後,穩定我們肩關節的四塊肩袖肌就容易損傷,因此就出現了許多人並沒有外傷,但是它同樣會出現肩袖損傷,當去拍肩關節磁共振檢查的時候,就會發現有肩袖肌群的水腫滲出。

但真正意思上的肩袖損傷應該是由外傷引起的,往往伴有肩袖肌或肌腱的撕裂傷,這種往往嚴重的是需要手術解決的,比如現在比較好的微創的關節鏡的手術就可以解決這類問題。

那麼許多並沒有外傷而出現了肩袖損傷的病人該怎麼處理呢?大部分人是可以通過保守治療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前提是需要評估肩關節周圍這個力學失衡的原因,看是哪一塊肌肉先出現了問題,後來導致的肩袖肌的損傷。

這種往往也是比較複雜的,因為這個力學關係相當的複雜,比如說我們常見的肩峰下撞擊症,實際上許多肩峰下撞擊症的病人,往往是由於肩關節力學關係失衡,導致肩關節關節盂和肱骨頭的對合關係出現了不穩定,而出現了肩峰下的撞擊,出現肩部的疼痛。如果只是針對疼痛的位置進行治療的話,就有很多病人療效比較差。

因此對肩袖損傷來說,首先我認為,大部分是可以通過保守治療解決的。找到原發的病變位置,鬆解緊張的肌肉,強化激活無力的肌肉,讓肩關節回到正常的位置,肩袖的損傷自然會解除。第二,如果確實是比較嚴重的,影像檢查有嚴重的肩袖肌或者肌腱的撕裂斷裂的,是需要手術來處理的。





袁醫生課堂


你好,我是影像科劉醫生,專注分享醫學、健康方面相關知識,有疑問歡迎留言或關注我私信,有問必答。

肩袖是肩關節四塊肌肉的複合體,他們起自肩胛骨,其肌腱止於肱骨頭的大小結節,又叫旋轉袖,由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和小圓肌的肌腱共同組成,呈一個袖套狀包繞肱骨頭,在肩關節外展時,肩袖肌下壓肱骨頭,使上肢得以抬起或旋轉運動。這些肌腱的損傷、撕裂叫肩袖損傷。

保守治療:予患肢以充分的休息,停止肩部活動,可用三角巾懸吊制動,同時要加強健側的肩部肌肉的鍛鍊,患者應該避免做一些推壓的動作,代之用牽拉可以活動。局部可使用膏藥等外用藥物治療。疼痛較重的可口服非甾體類消炎止疼藥。也可以採用熱療、按摩等物理治療來緩解疼痛。

手術治療:如果損傷較重、肩袖完全撕裂,或經保守治療3~6個月效果不好,需行手術治療。 肩袖損傷的手術治療現在大部分在關節鏡下行微創手術治療。在關節鏡下大部分的肩袖損傷,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劉醫生總結:肩袖損傷是老年人的常生態。有研究發現,60歲以上的人群中,大約一半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肩袖損傷,但是大部分人並未感覺到肩部不適或者功能障礙。如果出現了症狀,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醫生根據病情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法,從而減少肩袖損傷給我們帶來的不便。


影像科劉醫生


外傷引起的肩周筋膜結節,導致活動受限,使用刮痧板,用力把疼痛點的結節打開即可,然後再多補充膠原蛋白和鈣。


羚浩


額,如果是撕裂的話要先做手術縫合後,做關節活動度的訓練,防止關節黏連和攣縮



下述鍛鍊除了適合肩袖損傷患者,也適合沒有疾病的人群進行預防保健性鍛鍊。但是,對於肩峰撞擊綜合症患者很可能不適合,要根據具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鍛鍊。

總體來講:肩痛的功能鍛鍊分為兩部分,其一為活動度的鍛鍊,即靈活性訓練;其二為肩部肌肉力量的鍛鍊,即穩定性訓練。

肩部活動度的鍛鍊,即靈活性訓練,主要是關節囊牽拉練習,其目的是為了恢復正常關節活動度。其頻率為每天5次,每次每個動作持續1分鐘。強度:以有牽拉感,但不出現疼痛為度。主要有以下三組動作:

一、體側上舉:在體側向前30度位(肩胛骨位)盡力向上舉。

二、體側內外旋:上臂緊貼體側,然後前臂盡力內貼腹部,然後盡力向外打開。

三、肩外展90度內外旋:在肩上舉90度位,將前臂盡力向上舉,然後向下旋。

肩部肌肉力量的鍛鍊,即穩定性訓練在關節活動度恢復正常即可開始,強度以練習中及練習後無不適為度。力量練習主要針對岡上肌為主。主要向大家推薦兩種方法:

一、體側上舉:掌心向下,平舉重物,循序漸進,從輕到重逐漸增加。每組舉10-15次,一天3-5組。

二、體前上舉:掌心向下,平舉重物,循序漸進,從輕到重逐漸增加。每組舉10-15次,一天3-5組。

肩內外旋肌力的鍛鍊主要是針對外旋肌群(岡下肌、小圓肌)以及內旋肌群(肩胛下肌)的鍛鍊。


陳醫生補充:

肩袖損傷修補術後的功能鍛鍊步馳如下:

一、術後4周內進行被動活動,在健側上肢協助下進行鐘擺樣練習及內外旋練習。

二、術後4至8周開始輕微主動活動,適度進行肩袖及三角肌等長肌力練習。

三、術後8至12周開始非限制性主動活動以及肩袖、三角肌適度抗阻練習。如撕裂較大,應推遲至3至4個月開始。

四、術後3至4個月內不能提重物。

通常術後4個月至半年活動範圍恢復正常。


ps:更多小視頻、請關注頭條號:伯健醫生說運動。

希望大家多關注肩關節相關科普或者補充相關問題,我會抽空整理並解答~


伯健醫生說運動


肩關節是人體重要的關節,如果不注意護理很容易患上關節炎,特別是中老年人,而有些年輕人或者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摔倒而導致肩關節韌帶撕裂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往往這種情況對患者來說是比較痛苦的。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2035091785961612265,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68f60007dd124508b4c6\

骨科王健醫生


  肩袖又稱之為肌腱袖,是在肩關節前方的肩胛下肌腱,上方的岡上肌腱,後方及下方的岡下肌腱和小圓肌腱,與肩關節囊癒合,並相互連接形成一接近環形的腱板,形成的一種保護和穩定肩關節的裝置,肩袖可以懸吊肱骨頭,協助三角肌外展肩關節。日常生活中,肩周炎比較常見,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很多肩周炎患者往往伴有肩袖的損傷,局部有明顯壓痛感,伴有明顯的彈響、疼痛弧。影響關節的運動功能,那肩袖損傷該如何治療呢?

  第一,肩袖損傷患者首先應該多加休息,肩袖損傷多數情況下會伴有韌帶撕裂,如果持續的勞動或者活動會加重病情,所以患者一定避免過重的體力勞動,儘量充分的休息。

  第二,肩袖損傷後疼痛明顯,所以24小時內最好採取冷敷法,可以採用冰塊或者用只帶包裹著的碎冰,放在肩部冰敷,每次冷敷15-20分鐘,有助於緩解局部軟組織水腫,同時具有一定的鎮痛作用。

  第三,外用藥物治療,肩袖損傷後,可以採取一些消腫的中藥物敷在患處,另外外用雲南白藥噴霧、扶他林等藥物可以起到消腫抗炎的效果。如果是嚴重的肌腱撕裂甚至伴有肩關節脫位,應該儘快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第四,對於嚴重的肩袖損傷,例如伴有肩關節周圍韌帶撕裂,肌腱斷裂等,應該採取手術治療。對肩袖完全撕裂患者手應選擇原肌腱附著區域肌腱—骨重新固定,用不可吸收縫線牢固縫合;對肩袖部分撕裂者,最好進行斷裂部位吻合修復治療。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