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死亡沙漠的亡灵城——罗布泊小河墓地(三): 66年后惊世再现

1934年之后的66年间,再也没人能进入神秘的小河墓地。这个传说中由魔鬼守护着的一千口棺材的神秘地方,成为考古学家和探险家心中始终不能释怀的情结,它曾被世界考古学界认为是楼兰探险史、西域探险史上最神秘难解的古迹,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至今未能被解释的墓葬形式。

中国学术界一直很少言及小河基地。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贝格曼的《新疆考古研究》和《考古探险手记》等著作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杨镰研究员组织编译出版。从此,找到小河墓地成为中国考古学家的夙愿。

2000年12月11日,寻找楼兰的考古专家、65岁的王炳华和一个摄制组共10人5头骆驼,开始了寻找小河墓地之途。他们踩着龟裂的盐碱地,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凛冽寒风中艰难地行走着。凭着卫星定位仪,他们不停地调整方向,并随时日捕捉每一点有用的罗布泊的历史文化信息。越往前走,生命的气息就越少,枯死并倾倒在地的粗大的胡杨、稀稀落落的红柳在慢慢减少,偶尔可见的兽迹也终于完全消失,周围的沙山越来越高大,沙山连绵起伏,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小河墓地却仍然未见踪影。

这已经是第四天了,队伍到达罗布泊孔雀河下游的故河滩。连绵起伏的沙丘无边无际,沙峰相对高度足有二三十米,每走一步都要退半步,所有人体力都已严重透支,馕和水已所剩无几,再往前走已经很难保证整个队伍安全走出沙漠。

在最后的时刻,王炳华也动摇了。但是贝格曼笔下的神秘的墓地所传达的诱惑让他决定坚持下去:“再坚持3个小时!”正是这可贵的3个小时的坚持,让小河墓地重新与世人见面了。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南部支流小河东侧约4千米的荒漠之中,距著名的楼兰故城175千米。在一片低矮的沙丘之中,它显得高耸、挺立,浑圆而巨大,顶部有彩绘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栅栏,真人一样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筑)。

死亡沙漠的亡灵城——罗布泊小河墓地(三): 66年后惊世再现

再次发现小河墓地

墓地表面还层层叠叠散落着140多块弧形棺板,那几具没有被当年的“猎宝人”看上眼的木雕人像,不论男女,身上的彩绘早已剥落,却依然忠实地守候在墓地。虽然时间已流逝了66年,但小河墓地总的面貌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依然是20世纪30年代初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

这是中国考古学者在楼兰发现半个世纪后第一次到达这里。一个在沙漠中沉睡了近4000年的文明被现代人唤醒了。它的惊世再现被誉为中国考古工作者“迎接新世纪的最新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