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评价彭蕾说的“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向往天堂的青年


先说说这句话的来龙去脉。

彭蕾在执掌蚂蚁金服前,长期担任阿里的首席人才官(CPO),是马云理念的坚定执行者。



正因为如此,马云宣布2013年5月份将卸任阿里巴巴CEO一职并退居二线后,彭蕾是接班人的热门候选。对此,彭蕾面对舆论回应道,无论马云让谁接任集团CEO,她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事后,彭蕾也是说到做到,协助当时的继任者陆兆禧开展工作。这样,也越发得到马云的信任,执掌支付宝以及后来如日中天的蚂蚁金服。

可见,没有雷厉风行的执行力,阿里走不到今天,彭蕾也笑不到最后!

不过,这句话也道明了职场残酷的一面。彭蕾老公孙彤宇时任淘宝总裁,马云有意换掉,这个秘密,直到最后公布前彭蕾都守口如瓶。家庭,在职场铁律面前,只剩一地鸡毛!

…………………………………………………


史晨昱


无疑,彭蕾是个老板最得力的助手。

她的这句话可以分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拥护老板的决定并完成任务;第二层是把这个决定变成最正确的决定。第二层非常难。

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目前工作是第8个年头了,也算是有一些小成就,但分析自己的最大收获或优于一些同龄人的其实只有一点,就是敢于承担责任。而这一点和彭蕾话语的第一层意思非常接近。

我从一个不太成熟的小文案做起,在公司有活动的时候,主动承担了策划,在做编导的时候又逐步学习了后期,后来做媒介购买,渐渐地会了一些公关,在推广过程中,又掌握了网络营销的一套方法论,现在逐步转向品牌。

这中间推动我的就是无数次对老板决定无条件的达成,不找理由,利用各种资源,保证完成任务,因此获得公司的认可高,获得尝试的机会也越多。很多时候,我自己能很快做决定,主要是自己能承受后果。

至于彭蕾做到的第二层,把老板的决定做成最正确的决定,就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而且要保证这个决定不会错,并且是最优。那就需要的是远比老板想的还多的思路和无与伦比的效率,我坦言自己还差的远。

优秀的人,不用操心完成度,不但能超出预期,还能提升事情本身的层次。


品牌张


这句话让俺想起了柏林墙“抬高了两寸的枪”。

二战后,德国一分为二,以“柏林墙”为界。东德这边的日子比较凄苦,就出现了很多翻墙到西德的现象,这属于叛国投敌,政府严令:边防军对此格杀勿论。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也枪杀了很多“叛国投敌”者。这天士兵汉斯同另一士兵执勤,当看到一个母亲带着孩子翻越柏林墙时,汉斯压低了同伴的枪,自己则把枪抬高了两寸,对空鸣枪。

这个故事中,政府的决定无疑是应该执行的,士兵汉斯在执行过程中显然是打了“折扣”,自己也冒着被处分的危险,但是,为什么这“抬高两寸的枪”会让我们泪流满面?”

那存于心底的善良,人性中不可泯灭的光辉让政治、权势黯然失色。

任何管理者都需要彭蕾这样的执行者,不但不打“折扣”,还能让决定变成正确,不管这决定是否正确,他能靠自己的能力使其“正确”。

貌似职场的心灵鸡汤,但却是不折不扣的毒鸡汤。

单就这句话本身而言,细思极恐。

譬如领导决定要你去杀个人,放个火,你先找出十个此人必杀的理由,使之变得“正确”,然后,雷厉风行的执行?

职场版的愚忠,看上去忠心耿耿,实则愚蠢陈腐,明摆着是要陷领导于不仁不义之境地。

这就是所谓的“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彭蕾更为可怕之处在于,他能让不理解的变为“正确”。

这“能力”非同寻常。

假如潘金莲具备了彭蕾的能力,谋杀亲夫很可能会变得“正确”。

执行领导的决定没错,但无论领导的决定是否正确都要执行,并想方设法使其“正确”,这样做,“正确”吗?


侯爵不喝二锅头


19年前,彭蕾放弃大学教师工作,毅然加入阿里巴巴。她先做了10年的HR,挖掘、培养了阿里的CTO王坚,副总裁童文红等多位人才;39岁时,出人支付宝CE0;42岁时出任蚂蚁金服CEO,如今蚂蚁金服市值6300亿RMB,彭蕾一路开挂的人生,让人羡慕之极。

几天前,彭蕾卸任,马云对此评价:这是蚂蚁历史上重要的领导团队更替,不仅仅是为了传承,更重要的是蜕变。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方可闲庭信步,这是人材队伍上的成功。一句传承、一句闲庭信步,充分肯定了彭蕾的功劳。

无论老板的决定是什么,都要把老板的决定,变成正确的决定

或许所有的老板,都会喜欢彭蕾这样的员工。职场中,执行力很关键,有效的执行力更是如虎添翼。什么叫有效的执行力?就是你不仅可以落实老板的计划、方案,而且可以做出良好的效果。

马云喜欢吹牛B的事情,估计大家都明白,不过吹过的牛B大多都落地了,其中可少不了彭蕾的功劳。就像她所说的,坚决执行马云的决定,并且把他做成。

当年马云看完电视剧「历史的天空」,让彭蕾搞个阿里的「政委」,加强企业内部的思想文化工作。彭蕾琢磨了很久,成功弄出了所谓的阿里政委,天天给员工送温暖,拉家常、帮助员工解决问题,极大的加强了阿里的向心力。

10年,马云令旗一挥,派只做过人事和财务的彭蕾管理支付宝。彭蕾二话不说,天天加班,一步步的完善内部功能、提升用户体验,终于把支付宝做成了行业巨头。

不只是马云,任何一个老板都会打心底里认可、喜欢彭蕾这样的员工,他们需要的就是能把自已的计划落地成现实的员工,而不是处处和自己唱反调人。

职场需要你钢铁一般的执行力

京东的刘强东对员工说过:我请你来,不是证明我的决策是错误的,我请你来是把我的决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如果有困难,你要想办法如何完成。

试想,如果老板的决定员工执行不到位,那这个企业会长久吗?一个军心涣散的企业会因为缺乏战斗力迅速的土崩瓦解。

老板之所以为老板,他们总有更高的角度,更广的失业去对待问题,去做决定。所以,当老板发出了指令,不管你想的明白还是想不明白,都不要抱怨,你要做的只有,坚决执行!因为这就是你作为下属的责任,去帮助领导把他想做的事情做好。况且,一个团队的人,更要彼此信任,尤其是对你的上司。


阿呆札记


“不听话”是领导最难忍受下属的问题了,比能力不行还讨厌。一个团队,事前可以商量,一旦老板决定了,就一定要有强大的执行力,不然迟早要完。

彭蕾已经执掌了一个诺大的盘子,但是如果他不支持马云的话,后果更加严重。

很多职场新人特别耿直,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容易认死理。碰到一些自己和上司不和的意见,表现得比较激进。争论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吵架领导都不怎么会怪你,但即使最后没有达成共识,领导决定了,你就得赶紧切换立场,坚定执行!没什么可说的,如果非要有什么的话,那就是为领导的错误决定提前想好补救措施。

第一,不同位置上的人的考虑是不一样的,领导更多的从大局观上考虑,如果他了但是没有采纳你的意见,那你就没什么好争辩的了。再坚持己见就是狂妄自大。

第二,领导一旦下了决定,就不只是你一个人在工作了,还有很多人都要工作,你不按老板意思执行,就和其他人是违背的。这不是和老板斗气,也不是为真理而战,只是和团队为敌。

第三,你还想不想在职场混了?这倒不是说要去巴结领导,附和领导,而是这样的员工,领导根本带不动你,好了吧。

职场上,态度比能力更重要,这是一个员工的基本修养。如果你现在不认同的话,你可以过几年再想想看。

我是职场达人傅一声,欢迎你的关注和提问~

傅一声


这种人是公司当中,最好,也是最坏的一种人,说再多道理都没有用,直接说例子,

秦始皇还在位的时候呢,下面有个人叫赵高,秦始皇很喜欢他,大事儿小事儿,让他去办,很放心。从这个角度讲,赵高其实也就是处于这样的角色,无论老板说什么,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决策成为最正确的决策。

那么如果秦始皇还没死,这个事情,也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当秦始皇一死,赵高做了什么事情,直接把秦始皇立的遗诏废掉,赵高指鹿为马,权倾一时,控制秦二世,秦朝上下乱成一团,最后四海之内揭竿而起,才有了后来刘邦汉家天下。

秦国一统天下,却灭亡于赵高!

马云在位的时候,团队精神很不错,和和气气。未来终有一日马云不在,到时候的事情,到时候再说了!

所以这里讲一个什么道理呢,这种人特别多的存在于历史当中。听话,并不代表,他是一个有能耐的人,换句话讲,听话也有可能是迫于眼前的压力,而表现出来的情况,

一句话总结:

所以在历史当中,或者在职场当中,有时候,最要小心谨慎的人不是那种有意见的人,而是那些,说什么做什么,一点儿意见都没有的人。


作者:张泽锋,资深财务实战派专家,人性管理实战派专家,2016年出版《坐上财务总监》,2015年出版《起底财务圈》

---


张泽锋


彭蕾这句话具有非常高的职业性,专业性,是正确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工作原因,对这句话感同身受。决定战略是企业最高负责人,看过马云演讲,脑洞开的很大,想象力天马行空,佩服。

彭蕾是负责把马云想像力延伸出来的内容细化和具化,分析判断利弊,并提交N种建议供马云选择参考,马云最终决定后,由彭蕾执行并验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里指在一些特定因素影响下,决策人有些决定即使不是最佳的,但企业组织架构要求彭蕾必须执行。做为实际执行人,通过自己的专业性和能力,让一些不是最优的决定最终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彭蕾说的很谦虚,领导人有不是最佳的决定出现时,或这个决定在现有条件下是不能被执行的,甚至可预测到一定的损失和风险。

还包括彭蕾提出合理化建议没有被决策人采纳后,

她依然会竭尽所能去控制风险。



淘宝由小做大,借力于淘宝的成功和及资源,马云又相继发展出几家独角兽企业,取得这样的成就,除马云前瞻性的眼界和战略性部署,更和马云身边这样一群优秀的管理者密不可分。

他们共同挑战市场,建立新的游戏规则,更加符合我们的需求。带来生活便利。

邮政和银行资源很强,是准入条件和国家赋予的管理监督权及政府补贴,才维持住目前市场份额。余额宝和银行的竞争,快递业和邮政竞争,有很多共同点。



纵观国内大型企业,国企,央企,外资,合资企业在最初发展时,基本能自带资源技术开拓布局市场。

民企私企发展成为行业大鳄,当初进入市场时基本是处在劣势竞争地位。

这些企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很多彭蕾这样管理人员。



总结:

彭蕾的话体现了她的价值观(非常棒)

个人和企业的成功没有偶然。

是一群价值观相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备注:你的赞同或不同见解,帮助作者扩展思路,也帮助求解者。互评互赞互转朋友请慎重。

和女儿看佩奇


“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彭蕾的这句话可以窥见为什么马云能够成功。


马云之所以能够成功,他自己的能力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聚合了最适合一起做事的一帮人,这帮人不仅有强大的凝聚力,还有极强的执行能力。


如果一家公司,有一流的战略,三流的执行力,那么最终连四流都算不上。

但是如果以及公司是三流的战略,一流的执行力,那么很有可能还能跻身二流。


而马云的战略虽然远大,但是如果执行力不够的话,也绝对不会有阿里巴巴的今天。


彭蕾是什么人?她的丈夫,是淘宝的创办者孙彤宇,功高盖主,被马云削权,而彭蕾自己呢?则掌控着阿里巴巴最核心的金融部门。


阿里巴巴的工号,1号马云,2号马云老婆张瑛,3号孙彤宇,4号孙彤宇老婆彭蕾。实际上由于张瑛和孙彤宇退出,而后来蔡崇信变成了阿里巴巴的二号人物,彭蕾实际上相当于阿里巴巴的三号人物。

马云早期其实做了很多看似艰难的决定,但是彭蕾都一如既往的执行。


你可以理解为一支军队,阿里巴巴和其它的互联网公司不同,它实际上是既有互联网的基因,也有传统行业的基因。


当时的阿里巴巴靠着什么来拓展市场?靠的是被称为铁军的地推团队,当时采取的就是一种军事化的管理。


和百度与腾讯不同,阿里巴巴管理靠的是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服从的内核。这个内核,上到马云、彭蕾,下到基层员工,都要恪守。


因此彭蕾的这番话,也是阿里巴巴价值观的体现。


佩子临


马云与彭蕾在阿里巴巴内部的组合,可谓珠联璧合,一个奔放、一个内敛、一个主外、一个主内,配合的天衣无缝!

我想大家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员工给领导提出工作建议的事情,天檀认为这是非常积极的表现,对这样的态度表示非常赞同和支持,而对工作没有任何建议的员工反而是很可怕的。

诚然,一个公司需要员工思想开放、需要更多的员工为公司发展提出建言献策,但这仅仅是战术执行层面,目的是推动最高领导制定的战略任务的完成。

但有些提建议的员工容易本末倒置,过度思考公司的战略问题(关键词过度),而忽视了自己作为员工应该完成的战术执行层面的基本工作。

有些员工给领导提建议没有被采纳,就抱怨领导如何如何,这种态度或多或少高估了自己,我们不否定真的有些员工能力强于领导,但这可能只是少数。

彭蕾的智慧在于首先非常认可、认同、接受马云的格局和远见,并笃定的追随他,那么既然选择追随,最聪明的举动就是做好自己的配角工作。因为阿里巴巴是一个整体,马云的成功就是阿里的成功,阿里成功了彭蕾当然也成功了。

所以,彭蕾那句经典的话语:“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其实是一种超大格局、胸怀天下的高境界表现!

(咨询加助理公号:LY_1898)



喜欢吗?关注并点赞,记得留下脚印,常聊!


天檀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彭蕾的话符合基本伦理。但是有人就此引申出的一些鸡汤,说员工就应该不要质疑,只管执行,就是瞎扯了。

有人说:“1、老板之所以是老板,他的能力一定强过你,或者至少不弱于你;2、老板所处的位置,接收到的信息一定比你多。所以,不要质疑老板的决定,好好干就是了。”这就是鸡汤。

把老板交代的事情办好,这只是基本的契约精神。市场经济中,老板是出资者,是承担风险最大的人,所以企业的决策必须由他来做。因为,如果是别人来决策,出资者并不能确保别人的决策是否出于为他考虑,那么就不会有人出资了。

基于这一原理,员工确实应该按照老板的决策行事。

但是有些人却把爱提意见的员工视为不良因素。他们说:“我请你来不是来质疑我的决定的,而是让你来执行我的决定的。”员工只有执行权是不错,但是提意见并不等于不执行老板的决定。老板如果有这种心态,就听不到更多意见,决策更容易出错。

从信息的角度来说,老板固然能获得更多信息,但是员工也有很多信息,是老板不知道的。比如一些管理层尸位素餐,或只搞花架子,老板不知道,员工却知道。老板拒绝听意见,就是把信息推出门外。

更有甚者,有很多老板还爱把企业办不好的责任推给员工,认为是员工爱质疑老板、执行力不强导致的。

因为这么做导致的失败最大的,是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不断换宰相,在位期间换了50多个宰相,其他大臣更是时常换,甚至时常斩首。他老是觉得臣子的执行力不行。最后,明朝亡国,崇祯上吊自杀。上吊之前,他还认为是臣子害了他。

但是实际上上,他的刚愎自用、缺乏战略眼光,才是失败的根源。

执行力强,如果遇上错误的决策,那就是放大灾难。所以,老板还是应该多听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