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能走不走,偏要抱?掌握這5個方法,輕鬆解決孩子“非要抱”問題

抱抱抱……要抱到幾歲才是個頭啊

在育兒界有這麼一個著名定律,叫做“自理矛盾交換律”,意思就是說:在熊孩子沒能力自理時,他哭著喊著非要自己來,最後搞得一團亂還需要有人在他後面“擦屁股”,終於等到他有自理能力時,他卻又跟殘廢了一樣,哭著喊著讓媽媽代勞。

在他能夠學會的所有技能中,幾乎都逃不過這個鐵律。

其實在急著吃飯、穿衣之類的,你伸手給孩子幫個忙倒也沒啥,但關鍵是“在能走不自己走,偏要人抱著走”的問題上,真的是要了老母親的命了——老母親的手臂修煉到能撐起孩子在2歲時的體重,感覺已達到了極限,孩子2歲後即使你再是女漢子,一旦抱著體重30斤的寶寶超過10分鐘,也分分鐘鐘有想把他扔出去的衝動。

能走不走,偏要抱?掌握這5個方法,輕鬆解決孩子“非要抱”問題

曾經我也一直在被此事困擾,還專門問過前輩大姐:“這熊孩子,到底要抱到幾歲才是頭啊”?大姐衝我冷笑道:“最少得到3歲吧,上不封頂。孩子會激發出你所有的潛力,直到你真的抱不動了為止”!

前輩果然是前輩,說的話一點都不假,真的要3歲起步啊……糖豆馬上都快4歲了,依然有時候會撒嬌耍賴求抱抱呢!熊孩子在這件事上真的是貪婪得沒有盡頭!

其實孩子喜歡被抱著也很好理解,這就像在我不會開車的時候,天天哭著喊著要學車,可等我真的會開車了以後,新鮮期一過,馬上連方向盤都不想碰了,只要Z先生在就都讓他來開車,這都是一個道理!

被人抱著走多爽啊,視野開闊、看得遠不說,關鍵還不用自己受累,還能和媽媽親密無間,如此的爽,傻子才要自己走呢!是不是?

所以,想要解放自己快被廢的老腰以及已練出肌肉的胳膊,逐漸擺脫“人肉轎子”的悲慘命運,你還是需要很多套路的!真的,不要指望孩子在哪天會突然良心發現,自覺自動的不要你抱了。

如何才能解決“孩子非要抱”的問題

其實,想直截了當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很簡單的——說不抱就不抱,等孩子哭夠了他自己就能走了。

能走不走,偏要抱?掌握這5個方法,輕鬆解決孩子“非要抱”問題

這個辦法雖然簡單,但還是過於粗暴,它會損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繫,會讓孩子覺得“媽媽好像不愛我了”,若是因此導致親子關係出現了問題,那也是得不償失的呀!

所以,解決這個問題,最核心的任務是:要讓孩子認識到——抱他,不是不想,而是實力不允許!

你要調動全身的演技讓孩子相信:媽媽是很愛你的,媽媽也很想抱你哦,只是你現在實在太重了,以至於就算媽媽用盡全身力氣也抱不動你了!

當孩子張開雙臂說“媽媽抱”的時候,你一定要先毫不猶豫地把他抱起來,充分表達一下對他的愛意,在把小朋友哄高興後,你就可以使用一些脫身的方法了:

方法一:彩虹屁+裝嬌弱法

“哎呀,寶寶你長得怎麼這麼快,比前兩天又重了許多啊,估計過不了多久你長得要比媽媽還高了,天啊,好重~~媽媽實在抱不動了,寶貝快救救媽媽……”

記住,使用此方法的要領是:先誇他長得快,讓孩子自我膨脹起來,覺得自己真變得很強大。

之後你就開始裝弱小、沒力氣、抱不動了,再配合著各種喘粗氣,感覺瞬間就會被壓垮的樣子……在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想要當小超人,來拯救嬌弱的媽媽啦!

能走不走,偏要抱?掌握這5個方法,輕鬆解決孩子“非要抱”問題

方法二:訂立目標法

“寶貝,你現在已經長這麼高、這麼重了,媽媽真的抱不了太久,你看這樣吧,媽媽抱著你走到前面的紅綠燈下,你就下來自己走走,好不好?”

假如孩子表示不同意,你也可以讓一讓,再說一個比之前更遠幾步的目標。若之後還不同意,那你可以再訂一個下一次再抱起他走的目標:

“在你下來走到那顆大樹後,媽媽再抱你走一段,你看怎麼樣?”

耐著性子商量到這種程度,除了孩子太累,一般情況下都是會答應的。

執行時要注意:在抱到指定目標的過程中,不可以表現得太過於輕鬆,同樣,在放下的時候也不要表現得好像終於把麻煩給甩掉了一樣,一定要表現出一副“哎呀好重啊,好不容易才堅持到目的地”的樣子,以此引起小朋友的同情~~

方法三:讓他不適法

媽媽的懷抱又軟又暖,如此地舒服,自然想多待會兒啊!

所以,在平時你可以注意一下,縱使是不得不抱,也要抱得讓他不舒服一點——例如:

  • 不停地調整姿勢,來回換手,各種折騰,讓孩子有一種“抱得不穩定、不安全”的感覺。
  • 或者說,胳膊稍稍放鬆一點,這樣摩擦力就會變小,而孩子就總會往下滑,等快滑到底了,你再給他抱起來,但片刻功夫後再讓他滑下去了,給孩子營造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
  • 再者說,在你抱孩子的時候,選擇一些讓他會比較難受的姿勢——從孩子腋下繞過去抱,抱得時間稍長一點孩子就會覺得腋下有點痛;或者和孩子說:“媽媽實在抱不動了,背一會兒好嗎”?而背嘛,得需要孩子手臂用力抱著才行,這時間一長也挺累人的,如此還不如自己下去走。

反正時間久了,孩子會發現被抱著總不太舒服,那想要被抱著的意願自然就會小了。

方法四:爸爸的任務法

只要在爸爸在場時,就和孩子說“媽媽實在抱不動了,讓爸爸抱你吧,爸爸的力氣大”。一般這種體力活兒,老公都會自覺接上,等被爸爸抱得多時,“爸爸有力氣抱,媽媽沒力氣抱”的邏輯就會深入孩子的腦海,而你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當爸爸不在時孩子要求抱,你就可以說:“呀,這會兒爸爸不在啊,媽媽力氣太小可抱不了你太久呦/可抱不了太遠呦”!

家裡的重活都是爸爸做的,媽媽可做不來啊!所以抱不動你也是天經地義啊!

能走不走,偏要抱?掌握這5個方法,輕鬆解決孩子“非要抱”問題

總之,媽媽是弱者,需要你的幫助!

方法五:轉移注意力法

與孩子一起散步時,嘴可不要閒著:

“寶貝快看,天上有架飛機”

“哇,這裡有一群螞蟻在搬東西,你看他們在搬什麼”

“寶貝你看,草坪上有隻小鳥”

​“……”

幫孩子發現路途中的快樂,孩子就不會走兩步就覺得累了,這樣也就更願意多走路啦!

“抱”是用來表達“愛”的,不是被用來當“人肉嬌子”的

小孩子喜歡被媽媽抱,也是很正常的,但假如你真的犧牲自己一呼即應,只要孩子要求就抱著,那就太不正常了。之前我曾在公園見到孩子有5歲左右了還被抱在手裡一直不下地的,我也是特別佩服這位媽媽的毅力。

孩子同大人一樣,也會好逸惡勞,你越是抱得多,他越得不到鍛鍊,於是就越沒能力走很遠了……如此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所以媽媽們,千萬別讓孩子把你吃得死死的。當然,抱還是要抱的,但抱抱是用來表達愛的,純粹當人肉轎子這件事,你一定不能太實在了,得與孩子虛與委蛇、討價還價、鬥智鬥勇,能少抱一步是一步,這樣孩子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挑戰自己的極限,越走越勇,越走越遠啊!

能走不走,偏要抱?掌握這5個方法,輕鬆解決孩子“非要抱”問題

我記得在春節糖豆1歲多時我們帶他去旅遊,第一次沒走幾步就嫌累,哼哼唧唧耍賴要抱,被我和他爸爸一頓套路,一會兒帶他看這個,一會兒看那個,還給他做個披風讓他披著瘋跑玩兒,在不知不覺間他就走了很遠,在實在累得不行時才抱了一陣兒,硬是生生被拉著遊玩了整個景點。結果在第二次的時候,小傢伙兒的能力一下子就提高了,一路與大家有說有笑地遊玩了景區,一次都沒讓抱,自己也開開心心的!等到第三次時,在景點走得我都有些跟不上了……

結語

所以,別看孩子小,他的潛力可是超乎你想象的。在此之前,他只是需要你多一分的鼓勵,等真的到達目地地時,他收穫的開心要遠比被抱著的多!

願還總讓媽媽抱的小寶寶們,都能早日變成小探險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